-
戚其章:李鸿章与伊藤博文在马关的首次交锋
关键字: 甲午李鸿章伊藤博文马关春帆楼伍廷芳《甲午战争史》《马关条约》北洋水师戚其章再逢甲午1895年3月20日,中日双方全权大臣首次会谈,是为第一次谈判。
是日下午2时半,李鸿章带同参议李经方、参赞罗丰禄、伍廷芳、马建忠,以及东文翻译卢永铭和罗庚龄,乘轮登岸,坐轿赴春帆楼。李鸿章在楼下略事休息,于3时零5分步入楼上会议室。日方出席会议者亦7人,除伊藤博文、陆奥宗光外,还有内阁书记官长伊东已代治、外务书记官井上胜之助、外务大臣秘书官中田敬义及外务省翻译官陆奥广吉、楢原陈政。
马关春帆楼中日双方和谈会场
伊藤与李鸿章寒暄数语后,即提出:“本日应办第一要事,系互换全权文凭。”李鸿章将其所带之黄绸包袱解开,从绘有黄龙图案的筒中取出敕书,连同其英文译本交给伊藤。伊藤亦打开锦袋,将敕书及其英译本交于李鸿章。李将日方敕书交卢永铭看,将英文译本交李经方、罗丰禄看,并与之低语交换意见。双方对敕书皆未提出意见。于是,李鸿章令罗丰禄宣读拟请停战的英文备忘录,希望“于开议和约之始,拟请两国水陆各军即行一律停战,以为彼此议商和约条款地步”。
伊藤对李鸿章的提议并不感意外,答以:“此事明日作复”。随后,双方便转入一般的谈话。伊藤博文先就中国敕书无皇帝署名事加以发挥:“余所带之敕书上有我皇上之亲署,而中堂之敕书只钤御玺,而无御笔签名,毋宁乃为阙典。”又谓:“前张、邵二使未完成使命,持节空自归去,余等甚感遗憾。然于当时,其敕书既不完备,又似未诚心求好,方产生如彼之结果”。并问李鸿章:“此次贵国修好之心诚否?”李鸿章极力表白说:“我国若非诚心修好,必不派我;我无诚心讲和,亦不来此。”继发表大篇议论:
贵我两国乃东洋之两大国,同种同文,利害攸关。贵国近年进步极速,跻身泰西各邦之列,实令人钦羡不止。然如贵大臣所深知,我国虽待革除之弊甚多,然实行之中不如意事常十居八九。我国与贵国提携,共图进步,借以与泰西争衡,防止白色人种之东侵,此乃两国之共同愿望。今虽一时交战,终不可不恢复和平,且冀更进而为亲睦之友邻。切望贵我两国将为东亚之两大强国,以与欧美持久对抗。庶几变今日之不幸为两国深交厚谊之基础也。……
此次战争,实获两个良好的结果:其一,证明欧洲式之陆海军组织及作战方法,并非白种之民所独擅,黄种之民亦可应用并取得成功;其二,贵国之长足进步,使我国从长夜之迷梦中觉醒,得益匪浅,此实为贵国促成其发奋图强,帮助其将来之进步。我曾审时度势,上疏论列,然未能如贵国之收到实效,殊以为憾。今我国人虽有多数怨恨贵国,而我对贵国反多感荷。缘我国有识之士,鉴于今日之大败,必有所觉悟。倘能恢复两国之和平,以其唇齿相依之关系,促进国家之兴盛,永保东亚之和平,则足以实现两国之宿愿。贵我两国之外,东亚尚有何国耶?我国虽属老大,诚能完备其海陆军,开发其无尽之宝藏,并与贵国相互合作,则与欧洲列强分庭抗礼亦非至难之事。
对于他的这番议论,陆奥宗光评论道:“他所谈论的虽然只是今日东方政界人士的老生常谈,但是他如此高谈阔论,其目的是想借此引起我国的同情,间用冷嘲热讽以掩盖战败者的屈辱地位,尽管他是狡猾,却也令人可爱,可以说到底不愧为中国当代的一个人物。”从历史发展的角度看,中日两国人民终将会友好下去的,然在此际大谈中日提携之道,实无异于缘木而求鱼,对牛而弹琴。不过,李鸿章以战败者的身份向敌乞和,尽力表现出恢弘的气度,以掩盖其艰难的处境,也是不难理解的。
伊藤博文
李鸿章在发表长篇议论之后,提出向国内发密电的问题。围绕着发电问题,李鸿章与伊藤博文又有一番对话:
李:“本大臣有电回国,奏明业已抵达及会谈要旨等,可否?”
伊藤:“中堂之要求可格外通融,前张、邵二氏来此,本大臣未曾允电。”
李:“多谢厚意。张、邵二人以敕书不完备,致未完成使命,我深感惭愧。彼二人毕竟不熟悉对外事务。”
伊藤:“中堂谓张、邵二氏对外国事务生疏,而张氏曾任驻美大臣多年。”
李经方插话:“张大使不过一个普通公使,从未担此大任。”
伊藤(目视伍廷芳):“张、邵之失败,此人亦不能无过。”
(此时,伍廷芳赧然。李鸿章大笑,又似干笑。)
李经方为伍辩解曰:“伍参赞乃奉命自天津随行,未预闻敕书之事。”
伊藤:“无论预闻与否,既系随行,亦难辞其咎。”
李:“若当时贵大臣不提出此带专门性之异议,我亦未必不顾年迈之躯而前来贵国也。”
伊藤(微笑):“忽视外交上专门性事务者,不仅贵国而已,他国亦间或有之。中堂应该承认,不遵守外交之惯例,不能受到应有的礼遇。”
李:“贵国上有圣明之君,下有辅弼之贤相,故国运昌隆。而我国尾大不掉,徇私舞弊,积重难返,兴利除弊至难也。”
所谓“全权不足”,本是日方破坏广岛会议的借口,而李鸿章却承认是中国的过错。伊藤博文则借此而辱使臣,讪笑中国,表现极为无礼,而李鸿章竟不敢置一词之辩。于是,在春帆楼的会议桌上,一方颐指气使,飞扬跋扈,一方低首下心,形成了极为鲜明的对比。
“甲午”战争形势示意图
作者介绍
戚其章(1925—2012)
戚其章(1925—2012),生前任山东社科院历史研究所研究员、“甲午”战争研究中心主任、山东省历史学会名誉会长。他毕生致力于“甲午”战争史和中国近代史研究,著述颇丰,一生所著和编撰学术著作近30部,在海内外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200余篇,尤其是在“甲午”战争研究领域享誉海内外,被誉为“‘甲午’战争史研究第一人”。主要著作有《中日甲午威海之战》、《北洋舰队》、《中日甲午战争史论丛》、《甲午战争与近代社会》、《甲午战争史》、《甲午战争国际关系史》、《中国近代社会思潮史》、《晚清海军兴衰史》、《国际法视角下的甲午战争》等,主编《中日战争》(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续编)12册、《晚清教案纪事》、《甲午战争与近代中国和世界》等。
《甲午战争史》编辑手记
适逢甲午年,与“甲午”有关的书突然热起来、多起来了,跟风炒作之书自然不少。我与《甲午战争史》的邂逅始于十年前的甲午110周年纪念,而《甲午战争史》的写作则来自作者数十年专业积累和八年艰苦写作。
十年前“甲午”110周年时,我接触到一个很特别的网站北洋水师网并很快被其所吸引。这是一个由近代海军史爱好者创建并维护的网站(中国近代海军网的前身),网站的灵魂人物即是骨灰级的近代海军史爱好者和研究者、现任海军史研究会会长的陈悦先生。当时的网站设计虽略显简单但内容丰富,尤其是其中有关于北洋水师舰船的技术资料很是特别,而网站极具历史感的主色调至今给我留下深刻印象(该网站后来当然越办越好,并集聚了大批海军史狂热爱好者)。网站推荐的论著中摆第一位的正是戚其章先生的《甲午战争史》,这也正是我第一次阅读这本重要著作。
刚开始阅读,我即感觉这本书体系完整、资料丰富、研究扎实、立论严谨,是一部内容全面的“甲午”战争史力作。经进一步了解,得知作者戚其章先生上世纪50年代起即对“甲午”战争产生浓厚兴趣,60年代即出版相关著作,尤其是在80年代曾受国务院古籍整理出版规划小组委托主编《中国近代史资料从刊续编•中日战争》(12卷)。正是在此广泛积累和长期研究的基础上又历时八年才写成此书并于1990年在人民出版社出版。当时该书是我国学者撰写的第一部系统的“甲午”战争史,出版后即获得一系列重要荣誉。随后数年作者围绕“甲午”战争史著作不断,在海内外享有盛誉,被誉为“‘甲午’战争史研究第一人”。而2004年市面上早已买不到该书,于是我想到了再版。
与戚先生联系及交往的过程(仅限电话信件交流,我至今遗憾没有去济南当面拜访他)是一段极其愉快并深受教益的过程。当时戚先生虽已年过八十但说话底气十足、直爽干练,言语间又透出老一代学者的儒雅之气。我提出增加配图的建议后,他爽快答应而且在约定的时间中提前寄来了修改稿。拿到的修改稿不仅修改仔细(所有的数字用法都重新统一了用法且几乎没有漏掉),而且极其认真,标注清清楚楚,配的图都加了编号并注明所置章节,增加的示意地图也全部按规范画好。翻看稿子后我就感慨:能遇上这样的作者实在太难得了!
2005年我社推出了插图本的《甲午战争史》,赢得不错反响。但缺陷是明显的,我认为主要就是封面设计陈旧,版式也显得古板和小气。
2005年版《甲午战争史》封面
2014年版《甲午战争史》封面
好在,我们有补救的机会,在甲午年,我们仍握有这本书的版权。同样重要的是,现在的我比十年前更认识到封面、版式设计以及纸张品质的重要性。为此,我们精心设计了封面腰封,封面选用了手感很好的艺术纸,正文也调整了版式,换了更好的纸张。更重要的是,这本书的内容依旧是那么几乎不可超越,如有学者所指出的那样,它在可预见的许多年内都将仍然是研究“甲午”战争最好、最重要的著作,在很多方面它都做到了极致。这才是我们信心的最重要来源。
即使是这样,我还是希望新版读者能有新的收获。在戚先生女儿的支持下(遗憾的是,作者戚其章先生已于2012年仙逝,享年88岁),新版附录收入了戚先生写于2000年的四万字长文《中日甲午战争史研究的世纪回顾》,对百年来“甲午”战争史研究做了全面梳理与回顾,相信会让读者有重要收获。
梁启超先生说,唤起吾国四千年之大梦,实自甲午一役始也。陈旭麓先生说,甲午大败,成中国之巨祸,中国的民族具有群体意义的觉醒自此而开始,这是近代百年的一个历史转折点。甲午是如此重要,我相信这本书会在未来继续受到应有的重视。
也用新版《甲午战争史》表达对戚先生的深切怀念!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请支持独立网站,转发请注明本文链接:
- 责任编辑:夏玲音
-
最新闻 Hot
-
香港选举制度如何完善?干货来了
-
“出人意料!中国设定了GDP目标”
-
美军再提增强关岛防御系统:现有系统难防中国
-
美交通部报告:赵小兰涉嫌以公谋私,司法部则拒绝调查
-
美军设想沿第一岛链建立“精确导弹打击网络”
-
《华尔街日报》呼吁共和党抛弃特朗普,他怒了
-
原本还有第二轮空袭,因这事被拜登紧急叫停
-
中国恢复设定GDP具体增长目标,背后有什么底气?
-
YouTube考虑“解禁”特朗普
-
“没人防疫做得比我更好”,美媒:你是全球健康威胁
-
去年超额完成城镇就业1186万人,今年1100万为何“压力很大”?
-
得州州长反击拜登:得州新冠流行怪你没管住移民
-
全国政协十三届四次会议开幕,习近平出席
-
83.5%!土耳其公布科兴有效性,为何巴西只有50.3%?
-
解放军太勤奋,日本空自飞不动了…
-
要不要豁免疫苗知识产权,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已经吵了5个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