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周军评:中美军控谈判,卡在哪里?
所有的军控谈判必须基于现实来进行,而其合理的结果——除非是苏联那种不战而败全面投降般的谈判——也一定是承认现实,并基于现实进行加加减减。[全文]
-
一周军评:涉华军力报告,还是那个“要钱报告”吗?
这种又要“强”、又要“灭”的心态,其实也挺难把握的,所以最近几年的涉华军力报告都在尽可能的走钢丝,反倒不像以前,中国军力是个橡皮筋,年底跟国会要钱时如天兵天将下凡,年中总结成绩时犹如土鸡瓦狗不堪一击。[全文]
-
一周军评:非对称作战的辩证性
其实非对称作战也只有在一个新的作战维度最初被开发出来的时候威力最大,一旦对手也开始利用这个维度,或者至少是能够进行对抗攻防的时候,它的效用就会大幅度降低,恢复到靠实力说话的“对称对抗”状态。[全文]
-
一周军评:没了普里戈任的瓦格纳,会如何影响战场?
在此态势之下,俄军实际上最不希望的是瓦格纳继续以瓦格纳公司的方式投入作战,他们想要的是让瓦格纳的士兵以其他的方式继续投入作战。所以,俄军想要的是没有普里戈任的瓦格纳。[全文]
-
一周军评:为什么朝鲜能走出自己的技术发展道路
朝鲜生产额外弹药所需要的火炸药、钢材这些原料从哪儿来,这又是另一个问题了,所以现在朝俄如果展开军事合作,其实说到底还是绕不开一个两国共同的朋友。[全文]
-
一周军评:航天新闻目不暇接,璀璨星河中的几出戏剧
俄罗斯去年下半年连续发射8枚“格洛纳斯”导航卫星。联系到战场上的情况,可以发现俄军也是在下半年开始在战场上投入卫星制导滑翔炸弹。[全文]
-
一周军评:基辅今天在燃烧吗?
本周,俄乌双方在地面战线上“大反攻”的消息虽然时不时还会出点动静,但总体上来看,并没有哪一方有把握打破现有战线向前大踏步的前进。但是俄军对于后方城市的导弹袭击越来越多。另一方面,美军搞了一个“不明飞行物”听证会,我们也来说说看。[全文]
-
一周军评:无法确定的大反攻
这周瓦格纳老大普里戈金的一番发言使得阿特木斯克的前线情况又引起了各方的关注,美军也宣布将会在今年入列AIM-260远程空空导弹,我们来分析一下吧。[全文]
-
一周军评:走向远海的海军航空兵
舰载机部队的机型配置还不是限制我国航母走向远洋的唯一因素。我们现在有一个很现实的问题,就是没有海外基地,因此我国航母如果要进行真正的远海作战,就会出现舰载机没有可以降落的备降机场的情况。 [全文]
-
一周军评:练“现地自活”,美军要学日本鬼子?
“海军陆战队军官们现在正在学习如何捕捉和杀死兔子等动物来获取食物的技能”。[全文]
-
一周军评:过去30年世界未发生颠覆性军事变革,只是个偶然
而俄乌战争,在战争前期恰恰是两支都只具备非常有限信息化技术支持的机械化军队在进行战争,最后决定战争天平的,其实是双方适应信息化支持下使用老旧机械化武器进行战争的能力。[全文]
-
一周军评:太平洋两岸,到底谁能“吓阻”谁?
中国与美国“摊牌”的准备一旦就绪,将具备在最极端条件下“吓阻”美国的扎实能力。这一步不是我们临时让几个智库拍脑袋提出来的想法,而是一个准备了几十年、一步一步落实的大计划的最后一步。[全文]
-
一周军评:2022年的俄乌战争
这期军评是2022年的最后一期军评了,回顾这一年来的世界军事风云,俄乌战争是一个绕不开的话题。在年尾之际,就让我们对这一年来的战况做个总结,从军事角度谈谈双方在战争中的种种表现吧。[全文]
-
一周军评:一件“秘密武器”改变不了战争
美国宣布嘉手纳基地的F-15C战斗机将会撤出后,各方观居然对这个问题不约而同的想到了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英国的新加坡。同时俄乌战场上又发生了不痛不痒的“导弹袭击波兰”事件。改变战争的,不是一两件“秘密武器”——而是一整套秘密武器和与之相配套的理念。[全文]
-
一周军评:俄乌蓄势待发,赫尔松的“冬季风暴”要来了?
本周,随着乌克兰进入泥泞季,俄乌前线处于“西线无战事”状态,但实际上双方的小规模攻防并未完全停止。同时,双方正各自积蓄力量,估计未来几周内,乌克兰的烂泥会被冻硬,一场“冬季风暴”似乎已经蓄势待发了。[全文]
-
一周军评:动员等于上街抓壮丁?
现在来看,俄军通过这次动员,想要做到的是,用征召起来的C类部队填满战线,承担防御任务,也能辅助进攻。以便让现有的A、B类部队能够集中使用,恢复进攻态势。[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