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观点 | Opinion more
-
拜登能确保美国不可避免的衰落是和平的吗?
两年前我提出,21世纪我们面临的最大挑战并非中国崛起,而是美国的衰落。迄今中国的崛起是和平的,但美国的衰落会同样和平吗?现在几乎没人否认五角大楼在冷战后一直不断的军事干预削弱了美国国力,也表明美国的衰落,无论多么缓慢,都远远不会是稳定的。[全文]
-
美国内伤深重,但拜登对付中国也着眼“内部”
如果中国按照美国的步调走,以牙还牙、针锋相对,那么势必导致对抗强度的不断提高,进而被带入美国的节奏,最终被拖入美国设定的两军对垒的“新冷战”的战略框架中。[全文]
-
如何收拾乱局?这是值得拜登考虑自我“历史定位”的时刻
作为年近80岁、饱经风霜的稳健型政治家,拜登有足够的经验和人生智慧去把握中方所传递出的积极信号,这也是值得他去考虑自我“历史定位”的时刻。作为两个世界大国,中美之间应该去构建一些新的标准,创造一些新的对话机制,为未来两国关系、世界格局打下良好基础。[全文]
-
中国一定要拼一拼,抓住这次机遇
对于这些现象及其背后的原因,人们有各种各样的解释,有意识形态领域的左右之争,也有后现代与前现代的分野。习主席提出“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重要论断,则超越了意识形态的分歧,引发当今世界越来越多的共鸣。[全文]
-
我曾让特朗普受惊过一次,但这次他给我带来惊喜
在政治和外交领域,惊喜是一股被严重低估的力量。它们是能打破悲观主义束缚的力量,它们是能突破我们想象力限制的力量。它们提醒我们,未来对我们而言不是命中注定的,而是可以做出选择——到底是让过去埋葬未来还是让未来埋葬过去。[全文]
-
病毒+特朗普,剧透了美国后续剧情,中国看到了
4年来,已经习惯了特朗普每天现身说法给中国全国人民讲解何为美国、何为美国总统、何为美国政府、何为美国政治,再换一个言不由衷、陈词滥调、套话连篇的虚伪总统上来,不习惯了怎么办?特朗普的课还没听够怎么办?[全文]
-
拜登,是时候给朝鲜战争画上句号了
美国无法通过遏制战略和偶尔的外交接触来解决朝鲜发展核武器的问题。我们应该在向朝鲜提供安全保证,以及降低美韩两国对遏制措施的依赖这两个方面做出实实在在的努力,这是美国从未尝试过的手段,有利于半岛无核化,而且有利于维护美国的国家安全利益。[全文]
-
澳大利亚想与中国和好吗?
走钢丝需要高超的政治技巧和手腕,但澳大利亚决策者目前还没有到讨论能力问题的程度,他们还停留在上一步:我愿不愿意走钢丝?我想不想在抗衡中国的时候维持起码的合作?答案很明显……[全文]
-
现在轮到美国深呼吸,退一步了
坎贝尔说,中美彼此都应停下来,深呼吸一下,也许后退一些,反思一下。中国一直在深呼吸,保持最大节制,只有在不得已的时候才强力反制。但特朗普政府直到最后依然不遗余力地往美中关系里下毒。中国愿意再次深呼吸,但这次轮到美国了。[全文]
-
美国会和平衰落吗?
我们在21世纪面临的最大挑战是什么?并非是中国的崛起,而是美国的衰落。[全文]
-
郑爽代孕,打了哪些法律擦边球?
在我国,至少目前代孕是非法的。但是,这种非法依据中的“法”却又显得不那么强硬!一个部委颁布的“管理办法”究竟能不能叫“法”,以及就算叫“法”,这个“法”到底能有多大的“能耐”,确实是会让人心中犯嘀咕的疑问。[全文]
-
蓬佩奥给中国“上眼药”,拜登难了?
虽然美国过去的政策强调和平解决台湾问题必须“符合两岸人民的意愿”,但拜登的对台政策却在仍然坚持一个中国原则的同时,强调和平解决两岸问题必须“符合台湾人民的意愿和最大利益”。这一措辞上的变化使两岸和平统一的可能性不再被提及,并反映出美国对台政策发生了重大转变。[全文]
-
虽然东南亚已偏向中国,但美国还可以“夺回来”
近年来,一些东南亚国家表现得像是在“见风使舵”,它们正在与北京建立更紧密的联盟关系。该地区以及世界其它地方的许多专家和官员都已发现权力和影响力的天平发生了偏移,这种偏移明显有利于中国而不是美国。[全文]
-
糟糕,特朗普当着全世界的面“亲”了我
我躲过了他的拥抱,但换来的是更糟糕的结果。总统探过身来,把嘴贴近我的右耳,说:“我真的很期待跟你共事。”不幸的是,从媒体拍摄的角度看来,他好像在亲我。全世界都“看到了”特朗普亲吻了这个将他送上总统宝座的人。天哪,再没有什么比这更糟糕的了。[全文]
-
吉尔吉斯斯坦为啥没学到邓小平理论的精髓?
吉尔吉斯斯坦首都比什凯克有一条路就叫做“邓小平大街”,大街上有一块雕塑就雕着邓小平的头像。为什么会在首都给异国领袖立像?这个想法是1996年比什凯克市长的西拉耶夫(也是著名经济学家)提出来的,其目的是想要以中国为榜样,走自己特色的改革开放道路。[全文]
-
印度还记得“不结盟”怎么写吗?
很明显,无论拜登总统意图如何,特朗普发动的对华贸易战和科技战都将不可避免和不可逆转。四国机制和印太战略这样的举措证实,拜登政府将别无选择,只能在经济和政治领域继续与中国对抗,甚至孤立中国或与中国进行可能的脱钩。[全文]
-
从进口到转基因,种子安全有多重要?
以魔法打败魔法,以猛兽驯服猛兽。为了避免我国农业产业发展过程中也出现“水氢发动机”这类笑话,我们应该提早地养一些“鲶鱼”,在适当的时机放出来,用十万伏特的电流,让资本也抬抬头,仰望仰望浩渺无垠的星空。[全文]
-
美国印太战略“狮子大开口”,倒也动了些脑筋
作为“离岸平衡”的惯例,平衡手选择的制衡方应当是具备较强的发展禀赋、但相比制衡对象发展仍显不足的次一级强国。在这方面《美国印太战略框架》的表现无疑要好于“亚太再平衡”,毕竟指望日本和菲律宾、泰国这样的国家去牵制中国,只能说明美国也是想瞎了心了。[全文]
-
避难后,这位民主党参议员如此反思…
此次袭击暴露了我们民主的软肋,导致世界各地发出质疑:美国民主的未来是否陷入了危险?如果不解决这些软肋,他们会指责我们伪善。为了让美国民主继续存活、让美国继续“捍卫”全世界的自由,我们要经受住这次考验。全世界可都在看着我们。[全文]
· 这是美国的耻辱 -
“新愚昧主义”让西方读不懂中国,也读不懂自己
欧洲中世纪的启蒙运动本质上就是用理性主义代替了愚昧主义,推动了西方的工业革命。但进入21世纪后,西方又把自己的政治经济模式以及一整套话语推向了绝对,形成了一种“新的愚昧主义”,结果自然是读不懂中国,也读不懂西方自己的很多问题。[全文]
-
-
资讯 | Information more
-
印度舅舅想见外甥女
-
“英政府内部正讨论是否‘封国‘”
-
拜登上任第2天,“美国之音”正副台长被炒
-
拜登就职典礼上她唱的歌,让美国原住民不爽了
-
谷歌威胁澳大利亚:要收钱?停止提供搜索服务
-
问世47年后,美军考虑重新购买F-16
-
“解放啦”
-
伊朗最高领导人发推誓言“报复”,配图是…
-
疫苗快没了,辉瑞松口:愿意直接卖给各州
-
这回,“女权主义者”特鲁多又被嘲讽了
-
拜登再签10项法令,要以“战时手段”应对疫情
-
倒计时…
-
想“对标”中国?印度这是硬来啊
-
每年百万退休金,有点悬
-
过于“真实”?“印度版纸牌屋”遭审查被迫重剪
-
《纽约时报》专栏作家暴露了
· 推特再下狠手! -
2周过去,FBI还没找到国会骚乱日放炸弹的嫌犯
-
“政客们用完了我们,就把我们赶到了停车场的角落”
-
弹劾拜登,她果然动手
-
默克尔给拜登“下马威”:别以为今后咱们事事顺遂
-
-
-
菅义伟当上首相之后,工资涨了多少?
-
共和党大会?还是特朗普“洗白”大会?
-
特朗普前私人律师:不要相信他说的每一句话
-
特朗普自称在122度高温下演讲:拜登行吗?
-
风太大看不清提词器,特朗普灵机一动
-
又双叒叕被拒!
-
彭斯:不允许民主党让美国人少吃肉
-
美国人如何看待“封杀”TikTok?纽约小伙提到了个成语
-
福克斯名嘴念错卡马拉名字还嘴硬:那又怎样?
-
国运造就企业,企业也造就国运 ——为什么Tik-tok不能出售美国业务?
-
支持者不戴口罩,特朗普这么解释…
-
英国外交部首席官员退休,曾把首相府重要官员打到住院…
-
“围绕TikTok交易的部分收益要交给美国财政部,这是赤裸裸的抢劫”
-
“抄袭”产品,诽谤攻击,为了针对TikTok,Facebook都做了什么?
-
纽约抗议者遭便衣警察强塞进车
-
美国夫妇戴纳粹口罩抗议:社会主义要来美国了
-
英国爆发反口罩示威:不戴口罩,不受检测,不被追踪
-
白宫和专家信息矛盾时该信谁?福奇:信我
-
“承认耶稣是黑人,否则我会杀了所有人”
-
白宫外,要建“黑宫自治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