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观点 | Opinion more
-
身背91项指控,特朗普民调为何还与拜登不相上下?
自两人首次交锋以来,四股力量以强有力的方式重塑了美国大选格局。其中两股力量有利于民主党,余下两种则利好共和党。综合来看,这四种因素似乎在很大程度上相互抵消,使得任何一方在通往他们看似无可避免的重赛进程中,都无法建立起实质性的优势。[全文]
-
中美之间需要一场安静的战略性对话
坦白说,中国是一个有着5000年历史、文明绵延不绝的国家,而美国是过去200年来现代化最成功的国家。双方都必须承认对方的伟大,都不应该想象对方会崩溃。[全文]
-
雷蒙多没有谈成什么,但带回去了很多
一方面宣称要沟通,另一方面又宣称不期望有突破,谁都清楚对方的战略目标和决心,也都明白简单的沟通不可能使得对方改变方向。言辞不能改变心态的时候,只有行动才能。[全文]
-
拜登政府积极推动与中国高层交流,目的是什么?
这些高调与其说是寻求与中国的妥协,不如说是在安抚美国的盟友和伙伴,毕竟他们中的大多数、尤其是欧洲主要国家都明确反对美国与中国搞对抗,不愿意(也不能)与中国脱钩。[全文]
-
限制对华投资,美国资本会答应吗?
如果把拜登这份投资限令放在今天中美战略关系博弈的框架下,可以看到这届美国政府的一个明显特征:它在持续发送相反信号。今天的美国既丧失了尼克松的政治勇气,也没有基辛格的政治智慧。[全文]
-
《奥本海默》只给了杜鲁门一个镜头,他像个小丑一样……
《奥本海默》也许是一部好的传记电影,但它却忽略了真正奠定了冷战以来自由世界基础的哈里·杜鲁门。[全文]
-
“想投票给特朗普”,为什么美国人对通胀率下降不买账?
一位非裔美国护士告诉我,她可能在明年的总统大选中给唐纳德·特朗普投票,因为她觉得特朗普当总统会好很多。“那美国民主的未来呢?”我问,她回答:“我没那么多时间操心这种事。”至于乔·拜登的经济改革政策呢?“我没有感觉到。”[全文]
-
“我可以骂我的总统混蛋,你呢?”我这么回复……
我非常耐心跟他们解释,一个允许你骂总统是混蛋的制度并不比一个不允许混蛋成为总统的制度好![全文]
-
美国如何葬送苏丹的和平进程?
“要么美国和西方正式站出来采取行动,要么从一开始就不要来搅混水,因为美国一次又一次缺乏诚意的行动和空洞的制裁威胁被证明是弊大于利的”,一位对内部谈判非常熟悉的苏丹活动人士评价道。“我们对美国的信任早已被消耗殆尽了。”[全文]
-
对中国来说,经济问题就是安全问题
要从宏观层面改善美中关系,首先需要重新认识双边关系中现存问题的基本框架。美国应该认识到经济和安全是相互关联的。对大国而言,经济是国家综合实力的基础,可用于建设军事能力。但它也服务于更基本的、对安全问题的关注。[全文]
-
美国对自己人尚且如此,何况对他国?
从前期双方始终是剑拔弩张,水火不容,拒绝妥协。到临近最后期限前,双方突然就达成一致,却也拿不出能根本解决问题的方案,反而为下一轮类似的操作埋下伏笔。[全文]
-
印太地区已经选择了“3号门”
一个坚定追求多向结盟的印太地区对美国外交政策有重大启示。首先,它表明不管华盛顿如何努力,试图强迫各国在中美之间选边站队的政策都会失败。[全文]
-
如何解决美债危机?从打倒军工复合体开始
要想恢复财政纪律与秩序,从被游说集团主导的丑陋政治中拯救美国乃至全世界,最关键的第一步应该是与军工复合体游说集团决裂。[全文]
-
这是对华盛顿的一个教训
中东正与美国渐行渐远。与其绝望地试图挽留这段关系,华盛顿更应该将美国在中东地位的下降视作机会,美国早就该从中东这个几乎不涉及其利益的地区撤退了。[全文]
-
美国外交是否已经走进死胡同?
美国能否跟上其他大国的脚步、结束外交失能的局面,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美国内政未来的走向,以及美国选民能否明白:一定程度的妥协在国际协议中不可避免,这不仅意味着美国对其他国家的让步,有时也是促进美国国家利益的关键途径。[全文]
-
美欧乌的这种策略,恐怕只会打消俄罗斯结束战争的意愿
部分美国人、乌克兰人与欧洲人想更甚一步,对俄领导人进行战争罪行审判,冲突结束后维持制裁,甚至促成俄罗斯发生政权更迭与国家崩溃。这种战略可能会打消莫斯科对结束战争的意愿。将俄罗斯变成一个大号的南斯拉夫或朝鲜——除具备更多人口、财富、常规武器与海量核武器外,其本身意味着更大灾难。[全文]
-
美国没有人在认真搞外交,为什么?
美方官员走进会场撂下话:“我们不喜欢你们(中国),我们在道德上鄙视你们,如果有办法拖你们的后腿,我们一定会付诸实践。我们肯定会遏制你们的发展。但是,现在有几件事需要拜托中国,你们愿意帮帮忙吗?”这就是今天美国开展外交的方式,水平之低劣,令人“叹为观止”。[全文]
-
美国想要复制二战的胜利“君临天下”,但能解决问题吗
即便美国复制了一场二战的胜利,也不能就此解决所有问题。当前问题的真正解决方案是艾森豪威尔所呼吁的“警惕的、知性的公民”。政府对权力的滥用和对士兵的虐待几乎成为我们时代的“标志”,我们应当构建一个不再对此姑息纵容的政体。[全文]
-
美国政府辜负了滞留苏丹的美国公民
几十年以来,美国都将保护身处海外的本国公民视作政府不可推卸的责任。拜登政府显然不希望喀布尔机场爆炸事件重演。但抱着这样的考虑,他们传递出的信息是:美国政府不愿像过去那样竭尽全力营救美国公民。[全文]
-
美国需要朋友,但没有国家喜欢听说教
前财政部长拉里·萨默斯这样描述美国在世界舞台上的日益孤立:“一位发展中国家人士告诉我,‘我们从中国得到的是一座机场,从美国得到的是一通说教’。”[全文]
-
-
资讯 | Information more
-
他获提名确认后,美军最高军职和文职首次由黑人包揽
-
拜登首次见了,“中亚五国领导人没有讲话”
-
中美注意力“不会永久”?“我们必须想办法利用”
-
拜登儿子“反击”了
-
FBI敦促私企“合作”,还提到了中国
-
美国总统拜登之子亨特被控三项刑事罪名
-
“拜登曾吐槽奥巴马‘没风度’,因为演讲稿被抄袭”
-
党争升级,美众议院议长宣布对拜登展开弹劾调查
-
拜登亚洲行后,美国国内的批评来了
-
特朗普要反击?
-
不满拜登政府此举,他称“中俄沙伊都在‘嘲笑’美国”
-
83岁的她还要参选…
-
他步班农后尘被判藐视国会罪,曾被中方批评“谎话连篇”
-
她首次回应:若拜登真因年龄问题无法执政,已做好“接班准备”
-
国会山事件最长刑期!他当时不在华盛顿,仍被判22年
-
太老无法胜任总统? 拜登:年龄给我带来智慧
-
“48%共和党初选选民称,对特朗普的起诉让自己更想投他”
-
被判重刑 ,他离开法庭时高喊“特朗普赢了”
-
因“担心中国”限制AI芯片出口中东?美商务部否认,但…
-
美国再出手限制AI芯片出口,这次针对的是中东
-
-
· 美国政治 ·
20多年后,自由民主主义在福山的眼中也终结成为一张废纸。曾经高捧民主与市场的美国政治家福山,如今却在细剖美国政治制度诸多流弊,感叹改革无望、“死路一条”。由希望到失望,由确信到质疑,政治家、学者的“叛变”,美国国内矛盾的燃烧,“梦想”中的美国政治制度魔力还能令多少人着迷?
-
特朗普宣布将自首
-
尴尬!德桑蒂斯“辩论手册”曝光,遭批“干脆退出支持特朗普算了”
-
听到记者提自己儿子,拜登腿脚都利索了…
-
美国曾对日本35个目标进行网络窃密,中方回应
-
福特宁德时代合作项目遭美国众议院审查
-
核武条约再起风波,美国将吊销俄核查员签证
-
特朗普党内最大对手正式宣布参加2024大选
-
“美国搬到黎巴嫩来了吗?”
-
美国将重启边境墙建设
-
为打击贩毒,拜登宣布美国进入国家紧急状态
-
俄代表团随行记者未获赴美签证,俄外长:谴责
-
时间定了?拜登将正式宣布竞选连任
-
“特别是美国批评马克龙言论,我们对此并不感到惊讶”
-
泄密事件发酵:美乌透露最新应对措施
-
中方是否支持他领导世行?外交部回应
-
麦康奈尔在酒店“被绊倒”送院治疗
-
如何看待拜登访乌?中方回应
-
西摩·赫什:美国炸毁“北溪”管道旨在切断德国退路
-
拜登谈及债务上限问题,被共和党大骂骗子
-
拜登将宣布结束疫情紧急状态,但要在3个多月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