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叙反对派组建过渡政府,有一组矛盾决定未来走向
埃尔多安应该会期待按照本国的模式来塑造叙利亚未来的政治。因此,土耳其会尽可能地弥合叙利亚世俗主义力量同伊斯兰主义势力之间的矛盾。是否最后会遭遇极端宗教势力的反噬?现在也不能排除这种可能。[全文]
-
以色列兼并巴勒斯坦领土的胃口会不会越来越大?
随着巴以冲突走到目前的地步,形势已经远远超出了伊朗输出革命政策所能够左右的地步。现在该如何控制冲突的走向,也不是伊朗一家能够决定的了。[全文]
-
“誓言报复”迟迟未落地,伊朗的顾虑是什么?
如果无法达成加沙停火协议,伊朗将面临一个艰难的抉择:若还击的方式与烈度低于4月份的那次行动,或者没有什么新内容,那么这轮报复在舆论、外交层面的效果就会大打折扣。[全文]
-
作为伊朗政治“钟摆”的操盘手,哈梅内伊面临什么压力?
自1989年就任最高领袖以来,哈梅内伊在平衡国内保守派与改革派、激进派与温和派之间的矛盾上,有非常丰富的经验。他可以说是上世纪90年代以来伊朗国内政治“钟摆”的操盘手。[全文]
-
这是内塔尼亚胡一次残酷的政治赌博
内塔尼亚胡现在已经走到了一个无法回头的地步,要通过这场战争来保住颜面,在战争持续的过程中尽可能地延续政治生命。[全文]
-
巴以冲突导致中东安全矛盾连锁反应,美国疲于奔命
美国目前中东战略的最大问题是甩不掉以色列这个历史包袱,在战略上陷入不得不搞小修小补的困境。美国在中东已经没有像过去那种宏大的整体性战略,比如小布什搞的“大中东民主改造计划”,尽管失败,但依然是个完整计划。[全文]
-
以色列遭受“五十年未见”打击,是哈马斯的绝望回应
如果沙以关系正常化,将意味着巴勒斯坦问题被进一步边缘化。从这个层面来说,哈马斯甚至是带有一丝殉难的悲剧色彩,试图通过各种行动宣泄对巴勒斯坦问题边缘化的强烈不满,抗议美国推动的《亚伯拉罕协议》。[全文]
-
西方曾设想如果能颠覆巴沙尔政权,下一站就是“德黑兰之春”
叙利亚回归阿盟是又一个重要事件,既可以看作和解气氛的延续,也可以看作“阿拉伯主义”的触底反弹。从力量对比的意义上来说,这种局面是“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在中东地区的体现。[全文]
-
炒作中美在中东对抗,正中了西方下怀
沙伊协议在中国达成,很大程度上还是因为地区小国很难成为强有力的调节者;沙伊双方对中国更信任,中国的大国影响力、国际信誉和全球安全倡议都为中国斡旋沙伊关系奠定基础。中东国家看到本地区中美力量的消长,其本身战略自主性的增强,对未来限制大国在中东对抗是一个有利因素。[全文]
-
莱希访华,伊朗想从中国得到什么?
中伊合作问题既要立足长远,还要面对现实。从长远来看,中伊双方加强经济和发展的合作是大势所趋,但也要看到现实的困难。[全文]
-
阿拉伯国家“向东看”,西方紧张啥?
中国并不是要和美国争夺中东地区主导权,而是用自己的方式在中东发挥建设性作用。尽管如此,中国在中东的影响力不断扩大仍引起了美国的不安,美国挑动地区国家、为中国和中东国家发展关系制造麻烦的苗头正在上升。[全文]
-
美国拉帮结派,这三国如何“抱团取暖”?
这三个国家历史上都曾经是历史悠久的帝国,俄罗斯前身是俄罗斯帝国,土耳其前身是奥斯曼帝国,伊朗前身是波斯帝国。这三个帝国之间的恩怨比较多。[全文]
-
“9.11”事件20周年,美国输在了文化上
美国到底是没有理解伊斯兰社会和伊斯兰文明,美国和西方与伊斯兰世界的对立在不断地加剧。这不是说我们赞成文明的冲突,而是美国在这个过程中,由于做得不好,导致文明不断地走向冲突,而不是文明的冲突导致美国跟伊斯兰世界的对立。[全文]
-
阿富汗新政府成立,塔利班难受的日子刚刚开始?
阿富汗经济凋敝,失业率、贫困率居高不下,美国撤走以后,大概有1000万人面临粮食危机,西方走后援助又在减少。表面上考验的是塔利班保障民生的能力,长期考验的是塔利班的经济治理能力。[全文]
-
美国:拢不住朋友,镇不住敌人
在很大程度上,美伊关系的跌宕起伏往往是由于,双方改善关系的势头会被对方的国内政治所改变。比如2015年签了伊核协议后,在2017年特朗普上台,这就改变了伊核协议的走向。伊朗方面也面临着鲁哈尼政府把协议谈下来,如果伊朗国内保守派6月份执政的话,伊核协议可能会受到很大影响。[全文]
-
捅了伊朗的“马蜂窝”,特朗普的中东棋要怎么走
从特朗普这些年的中东战略来看,收缩、减少投入的策略和奥巴马实际上是一致的。但在局部问题上,包括这次对苏莱曼尼的袭击,特朗普都表现出一种“敢想敢干”的个人风格,痛快淋漓,老大风范摆得很足。但是一个国家的外交政策要有连续性,现在美国外交政策的麻烦就在这里。[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