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刘中民:中伊合作,能否帮助伊朗克服美西方制裁?
最后更新: 2024-05-08 18:27:552月14日至16日,伊朗总统易卜拉欣·莱希访问中国。此次访问不仅是莱希2021年8月就任总统后首次访华,也是中国今年首次接待中东国家领导人来访,释放中伊加强合作的强烈信号。
如何分析中伊关系的提质升级?与中国的合作能否成功帮助伊朗克服西方制裁?中伊交往受到中国与沙特等阿拉伯国家关系等地区形势的影响,中国如何权衡?中国中东学会副会长、上外中东研究所教授刘中民向观察者网表达了自己的看法。
【对话/刘惠 整理/杨珈媛】
观察者网:伊朗总统莱希2月14日开启为期三天的中国之行,访华期间,双方发表《中华人民共和国和伊朗伊斯兰共和国联合声明》(以下简称《声明》),声明谈及战略关系、经济合作、国际和地区问题等,您认为这份声明的亮点有哪些?
刘中民:主要有三大亮点:第一个亮点是特殊的背景。在当前大国关系格局、地缘政治格局、国际秩序面临严峻挑战,特别是中国和伊朗目前都与美国关系比较紧张的背景下,中伊双方能发表这样一个联合声明,自然会引起国际社会的高度关注。
然而,西方对此却解读为——“中伊联合起来反对西方”。中国和伊朗一再重申,这是中伊双方关系发展的自然结果,两国的合作不针对第三方,也不是美国的压力促使双方走到一起。
近些年,中伊关系一直不断推进。2016年,习近平主席访问中东时也访问了伊朗;2021年,双方签署了全面合作计划。
中伊关系的发展有其自身逻辑,不完全是受美国压力的影响,但当前国际及地区环境特殊,特别是俄乌冲突长期化,伊核协议“前途渺茫”,伊朗向俄罗斯靠近,在这个背景下,中伊双方自然要通过发展关系为未来谋划。
《声明》涉及当前重大国际和地区问题,既是中伊关系发展的历史延续,也是对当前国际地区形势变化的反应。
伊朗伊斯兰共和国总统莱希启程对我国进行国事访问。图源:视觉中国
第二个亮点是内容全面。《声明》的内容包括政治、安全和防务、经济和发展、教育和文化、重大国际和地区问题等,涉及了双方关系的各个领域。
在国际和地区问题上,《声明》谈及了很多问题,比如说人权问题、反恐问题、伊核协议、海湾地区安全合作、巴以问题、也门问题、乌克兰问题等非常现实的地区热点。
第三个亮点是直面复杂现实问题。《声明》没有回避一些更加复杂的现实问题,双方对一些重大的国际及地区问题表达了共识。在双方的核心利益问题上,双方承诺支持对方维护国家主权,维护核心利益。
比如说,提到波斯湾地区安全问题时,伊朗认同中方提出的全球安全倡议;在伊核问题上,《声明》中也有了更清晰的表述,直接指出了“美国单方面退出伊核协议是当前局势的根源所在”。
而且,《声明》含蓄地批评了美国和西方把国际原子能机构政治化的做法——双方表示坚决反对一些国家将国际原子能机构监督协议落实工作政治化的企图,指出机构的总干事也应严格根据机构原则规定来履职。
《声明》中谈及叙利亚问题和巴勒斯坦问题,这是两个比较突出的中东地区问题。在土耳其和叙利亚发生地震的情况下,双方强调了叙利亚问题的政治解决方向。目前,美国虽然给予了叙利亚一些援助,但仍没有解除对叙利亚的制裁,这给援助造成了很大的困难。
巴勒斯坦最近的形势也相当严峻。《声明》指出,双方支持巴勒斯坦人民恢复民族合法权利的正义事业。其中,相当长一段文字是关于也门问题,呼吁有关各方向也门运送人道主义援助,指出要停止干涉也门、促进也门人之间对话等。
由于也门问题涉及到沙特和伊朗,涉及到也门政府与胡塞武装之间的复杂关系,所以《声明》其实向外界传达了一个信息,即声明事实上并未回避伊朗与沙特双方之间的分歧,并倡导通过对话解决也门问题。
沙特和伊朗长期存在一定的矛盾,但这次莱希来访,他表示愿意与阿拉伯国家共同推动地区安全,释放了一种积极的信号。
另外,关于阿富汗问题,《声明》强调了维护阿富汗稳定的重要性,阿富汗正好处在中国跟伊朗中间,阿富汗的稳定与中国和伊朗切身相关,双方表达了在阿富汗问题上进行合作的意愿。
此外,伊朗还表示欢迎中方关于金砖国家扩员的倡议。这传递出一个信号——伊朗下一步很有可能会提出加入金砖国家。同时,伊朗加入上海合作组织后,会在上海合作组织框架内发挥更大的作用。以上这些话题都表现出此次《声明》的现实针对性。
观察者网:根据伊朗媒体发布的数据,中国目前是伊朗最大的贸易伙伴,2023年中国与伊朗之间的贸易额有望突破300亿美元。此次访问,伊朗经济部长和中央银行行长也陪同跟随,外界认为经济色彩浓厚,中国和伊朗的合作是否将会迎来实质的进展?
刘中民:《声明》里是这样表述的:“双方愿共同努力落实中伊全面合作计划,继续深化在贸易、农业、工业、可再生资源和基础设施等领域的合作”。
另外,今年将在德黑兰举办中伊经贸联委会的第十八次会议,伊朗方面也表示会积极参加在中国举行的进口博览会、服贸会和经贸展会等。“一带一路”倡议和全球发展倡议也在《声明》里有所体现,这些应该是两国今后合作的重点。
与此同时,看待中伊合作问题既要立足长远,还要面对现实。从长远来看,中伊双方加强经济和发展的合作是大势所趋,但也要看到现实的困难。
比如说,2021年就已经有了全面合作计划,但全面合作计划的具体推进并不如预期那样迅速和顺利,主要原因就在于伊朗遭到美国的制裁,美元的霸权地位以及美元在国际大宗商品、能源领域的定价能力,特别是美国对伊朗的制裁加强都影响着双方的合作。
那么,结合伊朗自身的处境,我认为未来的合作有两个可能的趋势:
第一种,中国和伊朗把美国的制裁抛在一边。在这种情况下,两国要创造出新的机制,特别在金融领域推进人民币交易。毕竟,在美国主导的国际机制下合作是困难重重的,如果想全面推进合作,只有去探索新的机制。
另一种趋势是中国和伊朗做到相互理解,将合作循序渐进。双方可能在一定时期内很难彻底摆脱美国主导的国际体系,只能不断探索,寻求双方之间建立新合作机制的可能,面对美国这个中伊经贸关系发展的重要外部障碍,在现有机制的背景下,不能操之过急。
我觉得第二种趋势是更加现实的,双方既需要探讨可行的合作方式,也要正视美方制造的障碍。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责任编辑: 刘惠 
-
两国元首共同宣布深化和提升中塞全面战略伙伴关系,构建新时代中塞命运共同体
2024-05-08 17:55 -
以代表威胁:若联大通过,美国将停止资助联合国
2024-05-08 17:00 巴以恩仇录 -
习近平检阅塞尔维亚仪仗队
2024-05-08 16:53 -
习近平:相信这次访问必将开启中塞关系崭新的历史篇章
2024-05-08 16:45 -
习近平同塞尔维亚总统武契奇举行会谈
2024-05-08 16:18 中国外交 -
“黑手党式恐吓”,美议员向国际刑事法院发威胁信被曝光
2024-05-08 16:08 -
习近平抵达塞尔维亚大厦前广场 出席武契奇总统举行的欢迎仪式
2024-05-08 16:08 -
阿塔否认巴基斯坦指控:已向中方保证,与恐袭无关
2024-05-08 16:04 巴铁 -
习近平将出席塞尔维亚总统武契奇举行的欢迎仪式
2024-05-08 15:54 中国外交 -
中方将公布与菲军方的通话录音?外交部表态
2024-05-08 15:51 南海局势 -
美国将承认越南“市场经济”地位?
2024-05-08 15:30 美国政治 -
应付高通胀,阿根廷用上10000比索新钞:中国制造
2024-05-08 15:01 -
对欧洲而言,“中国光伏电池是福不是祸”
2024-05-08 14:42 能源战略 -
“我曾15次邀请习主席访塞”
2024-05-08 14:38 中国外交 -
马克龙接待习近平的精心安排,为何选在这里?
2024-05-08 14:13 中法关系 -
美方当场改口
2024-05-08 13:32 -
习近平在匈牙利媒体发表署名文章
2024-05-08 12:41 -
“美国停运3500枚炸弹,向以色列发出明确反对信号”
2024-05-08 12:25 巴以恩仇录 -
乌克兰抱怨:俄罗斯TikTok玩太溜了,我们也要加把劲
2024-05-08 11:39
相关推荐 -
“他想快意恩仇,实现帝国梦?返祖罢了” 评论 9“我们不投资,钱就会流向中国” 评论 137鲁比奥刚换“新马甲”,就冲中国来 评论 313特朗普又“退群”,为中国创造机会? 评论 128“你被炒了!”首批名单出炉… 评论 195最新闻 Hot
-
“我们不投资,钱就会流向中国”
-
发币赚了几十亿美元?特朗普笑了笑...
-
“泰国总理将亲自来华作保证”
-
圣公会主教呼吁特朗普手下留情,共和党议员:把她驱逐出境
-
特朗普“随口一提”,韩国紧张了
-
“骄傲男孩”前首领出狱,呼吁特朗普“报复”
-
“过度关注多元化”,美国首位女性军种司令被特朗普解职
-
“当初你说要2000亿美元搞AI,现在我带来5000亿”
-
印度想让特朗普“息怒”:人我们接走,高抬贵手吧
-
鲁比奥刚换“新马甲”,就冲中国来
-
特朗普:马斯克愿买TikTok,我就支持
-
14次提及中国,“她想告诉美国:我们还有其他选择”
-
特朗普又“退群”,为中国创造机会?
-
特朗普扬言:考虑2月1日对中国商品加征10%关税
-
特朗普罕见批普京
-
特朗普:你是金砖国家,该100%征税 西班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