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刘中民:重返伊核协议?美国在中东越来越小家子气
最后更新: 2021-04-13 18:11:02导读11日,伊朗一核设施发生供电故障,以色列是背后主谋。继上周伊核协议会谈在维也纳重启后,伊朗多次遭受恐怖袭击,美国声称要重返伊核协议,让人们看到了伊核问题得以解决的希望。伊核问题目前面临哪些困境?美伊双方面临来自国内外哪些压力?中国在伊核问题上如何发挥自己的作用?观察者网特此采访了上海外国语大学中东研究所教授刘中民。
【采访/观察者网 刘惠】
观察者网:美国和伊朗都有解决伊核问题的意愿,但两国在协议的历史遗留问题谈判与执行上、国内与国外政治环境方面,面临诸多分歧,使得伊核问题的解决将会有很多不确定性。美国会如何在伊核问题上进行破局?
刘中民:美国和伊朗的伊核协议问题,从外界来看,拜登政府上台的时候,大家比较期待他在伊核问题上有新的突破。因为拜登来自民主党,同时也是当年奥巴马政府的副总统。因此人们认为他在很大程度上会执行奥巴马的内外政策,拜登会很快同意伊核协议。
伊核协议相关方会议在奥地利维也纳举行。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就像你刚才提到的受制于复杂的历史因素也好,国内外的因素也好,拜登上台后,实际上是一定程度地向伊朗施加了压力,包括对叙利亚、伊朗支持的什叶派民兵武装进行打击,但另外一方面也叫停了沙特、阿联酋的军火销售,同时,拜登政府对以色列态度也不是特别的积极,拜登政府给以色列打电话还是比较晚。
拜登政府相对于特朗普时期对以色列、沙特的袒护政策而言,可能是有所回摆,但是同时也对伊朗施加了一定的压力。
从这方面来看,他在采取一种平衡的政策,他对伊朗施压,也没有产生很好的效果,等于是他在上台初期,准备平衡美国在中东地区各个国家的关系。
在当前这样的情况下,美国加快重返伊核协议,我觉得也是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从根本的战略上来讲,美国目前确实不想在中东进行过多的投入,从奥巴马、到特朗普再到现在的拜登,美国逐步减少在中东的战略投入,进行战略收缩乃至撤出中东,避免再次陷入伊拉克战争那样的、对美国来说产生灾难性影响的地区战争。
美国已经深刻认识到,2008年以来美国深陷金融危机,美国国家实力的衰弱跟2003年的伊拉克战争有很大的关系。当年奥巴马上台,改变对伊朗的政策也是出于这一考虑,避免在中东再次陷入无底洞战争,所以就想着在伊朗跟阿拉伯国家之间搞平衡,也因此有了伊核协议,但是招致了以色列和沙特这些盟友的反对。
特朗普上台以后,妖魔化伊朗,拼命塑造伊朗的威胁,给了以色列、沙特很多袒护,并且疯狂“退群”,退出伊核协议。
但是即便如此,特朗普仍然是减少了中东地区的投入,在中东采取退出的战略并没有发生改变。拜登上台以后,我们看到,尤其是中美的战略关系的变化,目前美国的战略中心更多的是想向印太转移。
尤其是应对中国的崛起,包括把美俄关系作为重中之重,因此在伊核问题上,美国不想进入战争状态,想要用伊核协议来约束伊朗。
在这个过程中,美国需要在如何重返伊核协议与安抚地区盟友之间做均衡,恐怕美国也要对以色列、沙特的安全做出一定的承诺。
总的来讲,美国目前的最大的战略还是应对中国大国崛起,所以说重返伊核协议,是美国的必然选择,包括最近时间也有些微妙,正好是不久前,王毅外长出访中东六国,和伊朗签署了《全面合作计划》。
在合作计划签了不久之后,就有了4月6号的维也纳会议,我觉得跟美国目前在印太和中东地区的战略格局有很大关系。
观察者网:在目前这种情况下,伊朗现在手里有哪些牌可以跟美国打,拜登政府和鲁哈尼政府会如何进行博弈?
刘中民:目前美国跟伊朗博弈的核心问题,我想还是围绕制裁解除的问题。
按照伊朗的要求,美国要无条件回到2018年前美国退出伊核协议的状态去,也就是2018年5月,特朗普宣布退出伊核协议,对伊朗采取了一系列的制裁,这些制裁和长臂管辖都要按照伊朗的要求无条件解除,包括伊朗外交部表示,伊朗不接受美国让步一点,伊朗让步一点,伊朗要求美国必须要首先回到2015年美国退出伊核协议的状态去。从道义上来说,伊朗的要求是合理的。
伊朗针对美国退出伊核协议,也采取了很多反制措施,包括举行军事演习、生产丰度为20%的浓缩铀等等,最核心的还是伊朗逐步突破了2015年伊核协议的限制,加大了浓缩铀的开发活动,无论是铀浓缩开发的丰度,根据伊核协议的限制是3.67%,目前伊朗浓缩铀的开发已经达到20%,20%到90%在技术上是很好解决的,到90%就等于接近制造核武器的门槛,所以说美国最为担心的是这一点。
伊朗总统鲁哈尼讲话。图片来源:央视新闻
对伊核协议下一步来说,我是比较悲观的,因为对伊朗方面来说,伊朗绝地求生,挺过了千难万险,从2003年伊核危机产生,尤其是在内贾德时期承受美国巨大的压力和制裁,到2015年好不容易签署伊核协议,又好景不长,美国退出,伊朗经济在这个过程中确实受到了严重的影响。
伊朗该经受的也都经受了,如果在这个时候退缩的话,不仅等于在伊核协议的博弈上是失分的,而且鲁哈尼面临的是紧随其后的6月份的国内选举,伊朗让步的空间是不大的。
摆在拜登面前的也是同样的问题,现在美国国内的压力还是其次,以色列和沙特还相对沉默,但以色列在谈判的时候就炸了伊朗的船,等于是向美国发出了比较强烈的信号,下一步伊核问题的走向真的不好说。
我觉得很有可能是以美国方面妥协的可能更大一点,伊朗不想让美国捏在手里,所以说协议的核心还是谁先迈出第一步。
观察者网:国际舆论也都比较支持伊朗,要求美国尽快重返伊核协议。关于伊核协议的条款谈判,拜登政府也想补上伊核协议的“三大漏洞”,分别是逼迫伊朗放弃导弹项目、取消落日条款、停止对地区事务的干涉,这三点在2015年伊核协议中没有提及,拜登团队或许更偏向于谈“改约”或“重签”。
刘中民:“三大漏洞”确实也是双方争论比较大的问题,包括特朗普当时退出伊核协议,包括以色列、沙特等对伊核协议的不满。实际上,2015年伊核协议也是奥巴马太想把伊核协议作为他的外交政绩和“遗产”,所以在这些问题上,奥巴马政府妥协是比较大的。
伊核协议确实没有限制伊朗的导弹问题,同时伊朗将来有一天还可以突破协议,来进行核开发活动等等。协议在这些方面确实有漏洞,美国盟友说的这些漏洞并不是没有道理。
但从伊朗方面来说,不可能现在来接受这些补充条款。伊朗认为大家先回到2015年签的协议那里去,包括中国的主张也是这样,如果把2015年得到联合国确认的伊核协议推翻的话,那么共识更难达成了。
现在,中国一直主张在伊核协议外,再搭建安全对话的平台,解决沙特、以色列等国家关心的问题。所以说我觉得伊核问题,是一个涉及伊朗的核能力给地区安全带来的影响的问题。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责任编辑: 刘惠 
-
日方:继续谋求中韩理解
2021-04-13 18:04 日本 -
土耳其拒绝中方引渡“东突”恐怖分子
2021-04-13 17:35 中国外交 -
日本记者诡辩核设施都会产生废水,赵立坚回应
2021-04-13 16:39 福岛核泄漏 -
韩国召见日本大使,使馆前爆发抗议
2021-04-13 16:20 福岛核泄漏 -
1.7万亿!美国财政赤字创历史新高
2021-04-13 16:08 美国经济 -
大宗商品价格上涨引关注 发改委回应
2021-04-13 15:46 中国经济 -
论坛给蔡英文颁奖就撤赞助?加拿大回应了
2021-04-13 15:32 -
伊朗称核设施遭“恐怖主义”袭击,要报复以色列
2021-04-13 15:20 -
“若特朗普竞选下届总统,我就退出”
2021-04-13 15:08 美国政治 -
拜登决定大搞基建后,他的电话被打爆了
2021-04-13 15:01 美国一梦 -
韩国召见日本大使,提出严正抗议
2021-04-13 14:47 福岛核泄漏 -
厄瓜多尔没选出左翼总统,美媒仍担忧:和中国告别不容易
2021-04-13 14:44 拉美左翼 -
德国议会最大的反对党呼吁脱欧
2021-04-13 14:34 欧洲乱局 -
“美国越自称没衰落,别人越不信”
2021-04-13 14:04 中美关系 -
日本决定将核污水排入大海,美国务卿发推“感谢”
2021-04-13 13:55 日本 -
美国国务院任命第一任首席多元化官
2021-04-13 12:26 美国一梦 -
脸书高管警告科技巨头:小心成为中国“第五纵队”
2021-04-13 11:31 大公司 -
拜登提名华裔美军老兵任国土安全部副部长
2021-04-13 11:24 美国政治 -
日本将把福岛核污水排入大海,中方回应
2021-04-13 10:45 福岛核泄漏
相关推荐 -
“他想快意恩仇,实现帝国梦?返祖罢了” 评论 9“我们不投资,钱就会流向中国” 评论 137鲁比奥刚换“新马甲”,就冲中国来 评论 313特朗普又“退群”,为中国创造机会? 评论 128“你被炒了!”首批名单出炉… 评论 195最新闻 Hot
-
“我们不投资,钱就会流向中国”
-
发币赚了几十亿美元?特朗普笑了笑...
-
“泰国总理将亲自来华作保证”
-
圣公会主教呼吁特朗普手下留情,共和党议员:把她驱逐出境
-
特朗普“随口一提”,韩国紧张了
-
“骄傲男孩”前首领出狱,呼吁特朗普“报复”
-
“过度关注多元化”,美国首位女性军种司令被特朗普解职
-
“当初你说要2000亿美元搞AI,现在我带来5000亿”
-
印度想让特朗普“息怒”:人我们接走,高抬贵手吧
-
鲁比奥刚换“新马甲”,就冲中国来
-
特朗普:马斯克愿买TikTok,我就支持
-
14次提及中国,“她想告诉美国:我们还有其他选择”
-
特朗普又“退群”,为中国创造机会?
-
特朗普扬言:考虑2月1日对中国商品加征10%关税
-
特朗普罕见批普京
-
特朗普:你是金砖国家,该100%征税 西班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