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观点 | Opinion more
-
取消“发展中国家”?美西方打得什么算盘
这就是“发展中国家”等概念在西方垄断话语下的遭遇:当其符合发达国家自身的利益时,发达国家可以将其迅速打造成一个全球流行的概念;当其对发达国家的利益造成威胁时,发达国家要求更改其概念内涵;当概念的内涵变迁无济于事时,发达国家最后还可以选择抛弃这些概念。[全文]
-
如今美国的中国问题专家要想保持中立,那意味着……
在参与本研究的受访者中,很少有人真正积极地为接触摇旗呐喊。到了2018年,作为曾经主流观点的接触已经被边缘化。甚至中立都变得困难,正如一位受访者所言:“在政治光谱的中间意味着什么?路毙(Roadkill)!”[全文]
-
极限拉扯,中美关系进入深度战略调整
鹅城的希望从来不是因为来了县长,美利坚的“一切如常”靠拜登也是不行的。拜登来了,特朗普的荒腔走板并没有被民主党逐一“修正”,相反我们看到的是一个越来越“不讲武德”,陷入“红色恐惧”与“加害者躁郁症”双重阴影杂糅的美国。[全文]
-
要避免“台海一战”,中美也许可以这样谈
一个残酷的现实是,美国进行了十多次兵棋推演,没有一次是能胜出的。最近的一次也只是出现一个“三输”的局面,即中美双方均出现重大的伤亡及损失,而台湾则会被打成稀巴烂,所以美国的统治阶层,包括国防部的高层,也有认为不要打、不想打的“鸽派”。[全文]
-
在中美关系中,需要快速获得信息以防止人们假设
因为在这样的情况下,人们往往会做出最坏的假设,这并不是我们想要的。我们不希望在这种关系中出现更糟糕的情况或做出某种坏的假设,我们更希望在另一方获得信息的情况下,基于事实进行操作。[全文]
-
若Tiktok在美国“不战而降”……
在世界格局快速变化的当下,Tiktok的命运将不可避免地与中美两国关系的走向紧密相连,远不是在商言商那么简单。[全文]
-
美国在芯片领域“卡脖子”,中国有哪些应对?
在中国打通高端芯片瓶颈和美国打通通信板块供应链之间,中国可能会先拔头筹。这可能激发中国芯片与需求之间的正反馈。相反,缺乏下游产业链对美国新建芯片产能可能是负反馈。在芯片战中,中国弹药充足,美国武器精良。这是一场硬仗。 [全文]
-
美国在对华政策上“露出牙齿”,想要打压中国这一形象
美方对“流浪气球”事件的炒作,以及美国国会最新的动作,都表明美国在对华政策中根本不会严肃考虑中方的利益和感受,而更多是如何拉拢其它国家与美国一起,让中国在全球的影响力与实力边缘化。[全文]
-
为何今天的美国有这么多奇奇怪怪的事,我找到了一个有趣的指标
打《魔兽》的都知道血量不说明所有问题,但如果没有血量,就是个大问题了。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中国的GDP总量最终超过美国,成为世界体系当中排名第一的国家是困扰现在所有西方,尤其是美国战略决策精英的一个噩梦。[全文]
-
美国债务违约危机将至,中国准备好了吗?
中国是美债的第二大持有国,自2021年12月至2022年10月,中国已经累计抛售了高达1752亿美元的美国国债,累计抛售比例高达16.2%。美国社会各主体也敏锐地嗅到了这一重要信号,但态度颇为微妙。[全文]
-
“这次事件生动展示了一个大国的歇斯底里”
在美国,过去的几天里充斥着愤怒、轻蔑、狂躁以及人为制造的敌意,如同滑稽戏一般轮番上演。仿佛这世间万物,唯有一个气象观测气球能够最为恰如其分地代表对美国明目张胆的攻击。[全文]
-
“流浪气球”事件将持续发酵,我们要在行动上做好准备
所以很明显,气球或者飞艇因为不可抗力偏离航道并误入他国领土其实是常有的事,但这一次美方把它炒作得这么厉害,原因就是政治化:美国两党和媒体都需要制造事件来强化“中国威胁论”。[全文]
-
一只狂飙的“流浪气球”,为何让美国如此心虚?
美国的心理可称为“徐江效应”,之所以对这只意外飘来的“流浪气球”反应过激、歇斯底里,本质上是出于以己度人的心虚——满世界耀武扬威、惹是生非,因此特别怕遭报复。同时又要维持“霸主”人设,只能自己欺负别人,在此意义上美国就像高启盛,非常脆弱,一碰就爆,一爆就昏招迭出。[全文]
-
台海冲突?错,更危险的是南海!
随着台海局势日益紧张,南海问题似已平息,但事实上,南海比台湾危险得多,中美有可能在南海因意外而发生冲突。避免意外的最终解决方案在于双方军事力量的平衡。但问题是:在此之前会发生什么?军事力量尚未平衡的时候可能是最危险的时候。[全文]
-
西方不再是“最好”的代名词,有两点已经追不上中国
美国的孤立只会促进和鼓舞中国努力加强自主创新。“中国式现代化”或曰“现代化3.0”的核心目标之一,就是将现代化重心转向中国自己的技术、企业和研究,以增强中国现代化的独立性和本土性。[全文]
-
美国对华政策行不通,因为没有国家真正愿意遏制中国
在未来几十年,中国将深度融入全球金融体系。华盛顿不应坐以待毙般地接受经济铁幕落下,而应积极与中国谈判,为美国人赢得中国市场的一席之地争取机会。形势比人强,甚至众多美国议员也有为惩罚中国而不惜鱼死网破的想法,拜登需拿出巨大勇气才能胆大心细地应对这些挑战。[全文]
-
为什么说未来五年中美关系会很难?
做好心理准备,未来五年中美关系会非常困难,应对之道关键是国内,内外兼修。我们不犯错的话,应该还是能应对过去的。如果把五年争取到了,相信五年后中美力量就会比较均衡,之后就互有攻守,那时中国的日子就不那么难过了。[全文]
-
不给中美脱钩踩刹车,美国自己会摔下悬崖
许多美国官员和分析人士认为,每一家中国公司都是华为;每一项中国技术都是一把上膛的枪,指向美国的心脏;美国可用的每一种限制工具都还没有充分利用。恐慌已经蔓延,掩盖了各种复杂的不确定性。而且,脱钩速度越快,就越难控制。如果有人说他们知道悬崖下是什么,他们是在自欺欺人。[全文]
-
美国在南海兴风作浪,却始终未能回答两个问题
我们对南海地区规则构建的势头要有合理的心理预期。规则体系构建事关未来在南海“谁说了算”,特别是对于美国来说“还能不能继续说了算”,对沿岸国家而言则决定着“能不能自己说了算”。从奥巴马到拜登,美国从未弄清:在南海,反对中国什么?自己设想的南海战略能实现吗?[全文]
-
美国有四类人主张对华“脱钩”,哪一派风头正盛?
拜登政府原本在限制主义与中间主义立场之间暧昧不清,然而,在2022年夏天以及10月份实施了一系列全面的技术脱钩和技术管制政策之后,限制主义政策似乎正在取代拜登政府当前的中间主义政策。[全文]
-
-
资讯 | Information more
-
沙利文上周五曾与王毅通话?中方回应
-
美媒反思:美国最热门APP前5名,中国为何占了4个?
-
415:0,美众议院要让中国当发达国家?
-
“美国既不能把中国打趴下,反倒把自己拖入落后赛道”
-
美国阻挠中企竞标海底电缆工程等项目,中方回应
-
基辛格警告:若中美发生第二次冷战,将比第一次更危险
-
拜登会见特鲁多口误“感谢中国”,随后找补:你们知道我在想中国
-
王文涛会见美中贸易全国委员会会长
-
美舰再闯中国西沙领海,国防部回应
-
商务部:美方应尽早取消对华加征“301”关税
-
“中国这么对俄罗斯,我不信”
-
美舰擅闯中国西沙领海,南部战区:警告驱离
-
布林肯称中方为俄提供外交掩护,外交部驳斥
-
美国对华加征关税,“代价几乎全部由美企承担”
-
国防部:美方信口开河、以己度人
-
“美国应设法改善对华关系”
-
被中企收购10年,美猪肉加工巨头反驳“中国威胁论”
-
美方称期待中美领导人通话,外交部:美方应拿出诚意
-
李强谈中美关系:我不知道有多少人会在“脱钩”炒作中受益
-
美国宣布取消针对中国赴美旅客的新冠检测要求
-
-
· 中美关系 ·
100多年前,太平洋西岸是衰老的帝国,东岸是新兴的世界大国;如今,西岸是新兴经济体的最突出代表,东岸却显出衰退的迹象。100年前,太平洋上没有中国的声音;如今,无数的声音却在说:“太平洋足够大,容得下中美两国。”作为世界前两大经济体,同为联合国常任理事国,中美关系是世界上最重要的双边关系,没有之一。遗憾的是,尽管维护、发展中美关系至关重要,大洋彼岸却总会传来不和谐的声音,做出不恰当的举动。
-
美媒扬言“不许中国继续主导”,评论区太喜感了
-
感受下不懂球胖子的“演技”
-
收购3年后被美推翻,昆仑万维出售社交应用:将获益32亿元
-
这些旧中国债券“值1万亿美元”,美方曾研究用于贸易战
-
康辉回应新闻联播上热搜,连“怼”(duì)美国1分钟
-
国际演讲冠军、主持领导人晚宴...女主播刘欣到底有多牛?
· 首次“直播较量” -
“一如既往欢迎国际学生学者”,耶鲁校长写了封公开信
-
CCTV6今晚播出《冰雪长津湖》
-
昨晚的新闻联播,“硬”上热搜第一
-
刷屏的中国米饭美国汉堡背后,还有一张图
-
观天下预告|陈平深度分析中美竞争共存的演变趋势
-
这周六,有一股神奇的力量将空降观天下讲坛!
-
建行推“15万与特朗普共进晚餐”?总统竞选团队吓坏了
-
今天起,特朗普夫人就是我国认证过的“好汉”了
-
果然!特朗普夫人留北京看滚滚去了
-
中美签2535亿美元大单,日网民:中国才是特朗普的重点
-
美对华龙虾出口井喷:如今增长最快的市场就是中国
-
45年后重逢!中美乒乓外交见证人再次同台对决
-
中国威胁?美民调:全球近4成民众视美为最大威胁
-
特朗普外孙女又秀中文啦, 这次唱了首《茉莉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