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美关系艰难时刻,中国人民这位老朋友站出来了
在当下中美关系困难时期,像格林伯格先生这样的人的作用非常独特。首先他要有勇气站出来,还要在中美关系上有远见,能提出自己的设想和看法,还需要有影响力和渠道,至少要让决策者了解他们的想法。[全文]
-
3小时12分!中美元首这次会晤有何细节,什么信号?
在这种情况下,中国不能抱有幻想,要敢于斗争,善于斗争。同时,在战术层面上还是要积极引导中美关系发展,尽可能增加两国关系中合作因素,管控中美之间的矛盾和分歧。[全文]
-
拜登听懂没,“玩火必自焚”!
这成为后来几十年中美关系发展最重要的基础。如果现在美国想要挑战这个基础,那就是颠覆性的,中美关系的大厦就会崩塌。[全文]
-
美国给中国设局,中国该如何破解?
我们不能跟着美国起舞,强调中美两种制度、两个价值观的竞争。如果讲这些东西,就落入了美国的圈套。[全文]
-
欲施压中国,拜登却领到了两句中国老话
时隔四个月,中美两国元首再次“云会晤”2小时。欧洲大陆,俄乌危机致使烽烟四起。在这样的危急关头,如何消弭战火?如何看待“台海”?3月18日晚间的这场视频通话举世瞩目。[全文]
-
拜登讲不支持“台独”,白宫新闻公报为什么不明说?
“牢牢把握两岸关系主导权和主动权”是指以后在台湾问题上主要是操之在我,不对美国抱什么期望,我们已经看清美国对台政策的本质。今后一方面是对美继续斗争,另一方面要加强自身对台海局势的管控能力和掌控能力,比如让台湾人感觉到,不管美国怎么支持,台湾的安全取决于大陆,而不是由美国来保障。[全文]
-
现在看中美关系,颇有一种世道变了的感觉
总体上美国民众对中国的看法比较负面,但有一个群体例外——29岁以下的年轻人,他们对中国的看法是正面超过负面。美国年轻人看中国,没有历史包袱,他们成长的这个时代,更多的是看到中国的发展、进步和领先。[全文]
-
中国外交部压力轻了 商务部压力上来了
特朗普是二战后美国坐上西方世界霸主以来,第一位最没有充当世界领导人意愿的美国总统。今后他可能会针对中美贸易不平衡大做文章,与之相关的就是汇率问题、知识产权问题,还有市场准入问题。但也不全都是坏消息……[全文]
-
通往美国的道路不止华盛顿一条
美国军方、国防部门对华强硬派比较多,负面看法也比较多,相比来看,白宫、国务院、包括商务部、财政部,务实的则比较多。这次习近平访美之前,美国国家安全顾问赖斯有一个演讲,讲的就比较平衡,她有一句话说得特别好,“中美之间管控分歧的能力超过分歧本身”,这一点非常重要。[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