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团结的力量”:在上海对话全球南方学者
2023年5月6日,由复旦大学中国研究院主办,观察者网观视频和《东方学刊》共同协办的2023思想者论坛顺利举行。本次论坛以“团结的力量:对话全球南方学者”为题,高度契合当前全球地缘政治剧烈变动、国际舆论格局亟需变革的时代背景。[全文]
-
-
柯文思:有些人试图“摧毁”《雄狮少年》,这并不合适
(观察者网 讯)去年底,国产动画电影《雄狮少年》上映后,口碑迅速两极分化。影片最大的争议点,并不在剧情,而是[全文]
-
后西方世界中国道路的意义,2021年思想者论坛在沪举办
【文/观察者网 熊超然】12月4日,海内外40余位专家学者汇聚线上线下,参加由复旦大学中国研究院、观传媒、上[全文]
-
-
-
-
-
张旭东《全球化时代的文化认同》出版
作为“张旭东作品系列”的第三部,全书是一部西方思想经典导读课程,也是关于现代国家与个人、自我与他者、普遍性与特殊性等现代性核心议题的观念史梳理和文化批判专著。[全文]
-
-
-
-
张维为《中国战疫!》2020上海书展签售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是近百年来人类遭遇的一次影响范围最广的全球性公共卫生事件,更是对全世界所有国家治理能力的一次重大考验。在这场政治制度和治理模式的大考下,中国交出的答卷让世界瞩目。[全文]
-
BBC主播一句话把张维为逗笑了
【视频/观察者网 周千千】7月21日晚,复旦大学中国研究院院长张维为教授接受BBC采访。关于香港国安法,他表[全文]
-
习近平总书记关切事|让百花的芬芳沁润心田——从“文化更加繁荣”品味我们的小康生活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在全面小康与民族复兴相互激荡的奋斗征程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全面推进,主旋律更加响亮,正能量更加强劲,文化自信更加彰显,文化创新创造活力充分迸发,一个百花齐放、文化更加繁荣的中国正在向我们走来。[全文]
-
-
· 这就是中国 ·
-
“天时、地利、人和”,《这就是中国》越讲越精彩
今天,从《中国人,你要自信》到5年200期的《这就是中国》,鲁迅先生当年在上海发出的悲鸣之问穿越90年时空沧桑,在上海找到了满意的回复。[全文]
-
“一带一路”,把几乎所有边境省份变成开放最前沿
印尼雅万高铁,刚开始当地人都不相信,说“什么高铁,不要修了,还要我们动迁。”我们让当地动迁户每20家人家选一个代表到中国来,从广州坐高铁到北京,再从北京坐到上海。他们看完以后回去,“快修快修!我们也要像北京上海那样有高铁。”结果很快就动迁了。[全文]
-
“文明型国家”中国与美国的区别,是恒星与行星之别
“文明型国家”中国更像一颗恒星,它经历了无数岁月,一直守望着太空,在自己的轨道上运行,独立闪烁着自己的光芒。因为恒星太高太远,它的光辉需要很多年后才被世人所看到。但一旦人们意识到这是恒星而不是行星时,对它的认识,对其它行星的认识,对整个世界的认识,都会为之改变。[全文]
-
西方,正视现实吧!
“它们做出的这个议题,它们自己是不执行的,而是把它作为一个门槛来限制你。”[全文]
-
在南非感受金砖时刻和中国元素:有了这样的中国,世界就不一样了
看到金砖新成员的名单,一位南非朋友立刻给我发了微信:美国一定气晕了,美国已经失去了中东。[全文]
-
实现超大规模人口的现代化有多难?
在人口规模巨大的国家,保持制度不僵化、权力不腐败、阶层不固化、社会不动荡、人民不分裂、文化不堕落,都是非常艰巨的考验。如果做不到这几点,一个国家是不可能实现现代化的。[全文]
-
全球人工智能发展,可能还会走上核武竞争的老路
科学家们的呼吁,我完全理解。但我研究国际政治,我的判断是说不定人类还得走过去核武器发展的老路,最终通过竞争、摩擦、斗争、交锋到一个点上,人类智慧和理性才会回来。就跟核武器一样,甚至已经用过了,超级大国、拥核国家之间才通过谈判达成各种协议,但执行时还会碰到困难。[全文]
-
这四条中国智慧成就了……
长期以来,人权的概念一直由西方国家垄断,但半个多世纪以来中国用自身出色的实践冲破了由西方长期主导的人权观,告诉他们在人权方面中国的理念和智慧——人权不应该只有政治权利,人的生存权、发展权也同样重要。[全文]
-
中国海军、陆军、空军、火箭军的世界排名怎么样?
有人曾这样形容抗美援朝战争,志愿军告诉美军,什么是钢铁意志,美军告诉志愿军,什么是钢铁工业,两边都被对方震撼了。[全文]
-
怀疑中国产业链定力的人,可以先思考这两个问题
我们也许可以提出两个问题,一是为什么中国可以通过数十年的时间,吸引到全球最多的制造业投资?二是,为什么中国可以在“三来一补”的基础上实现产业升级,从产业链低端走向中高端,而其它国家则不容易做到?[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