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果了解中国政治实际运作过程,就不会这么认为了
中国协商民主的一个特点是以前期充分协商吸纳后期的否决与制衡,与美国决策过程中遍布否决点不同,中国的决策参与者的目标不是为了推翻对方提案,而是作为意见输入者,通过协商来促进政策制定的完善。[全文]
-
避免陷入“福利国家”陷阱?我们发展的是“民生国家”
在美国的福利政策视角下,帮助贫困家庭总体上是一种救助政策,包括发放补贴、收入补助、现金津贴、医疗补助,以及临时救助等。而中国的扶贫政策主要是一种发展支持政策,长期以来,中国扶贫强调不但要提供“输血”机制,更要提高贫困人口自身“造血”能力。[全文]
-
中共面临的一道考题:如何避免资本撑破社会主义帐篷?
社会主义将资本作为手段,以实现自身的目标。同样,资本也可能将社会主义视为宿主,如同在沙漠中借主人帐篷取暖的骆驼,一点点挤入帐篷,并希望有朝一日,把主人赶跑,自己独占这个帐篷。这个比喻并非危言耸听。[全文]
-
中国民主如何避免“否决政治”
中国的协商民主是观念的聚合,而不是偏好的聚合,各种意见、各方智慧能够有效地被集聚。这种政策过程也像煮火锅一样,不同的参与主体不断地往里投料,做出来的汤是一个混合的味道。[全文]
-
中国崛起打破三大发展迷思,走向“共同体主义”
现代中国的崛起创造了人类发展史上规模最大、速度最快、持续时间最长的高速发展奇迹,打破了发展中国家的“玻璃天花板”,打破了只有资本主义制度才能更快发展的迷思,打破了西方列强“国强必霸”悖论。这是一个用西方已有理论和话语体系无力讲述的伟大崛起故事。[全文]
-
十四五规划,让我想起诺奖得主的一个评价
“当中国在为下一代人制定五年规划的时候,美国人只是在为下一次选举进行规划。”[全文]
-
西进!西进!
西部大开发也是西部大开放,西部地区处于我国陆地开放的前沿,与中国接壤的14个国家中有13个在西部。在西部地区构建“一带一路”内外联通的大走廊能促进欧亚大陆桥的开放,促进中国与“一带一路”国家之间的经济大循环。西方社会的一些人热衷用地缘政治理论来解读“一带一路”,是“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全文]
-
应对新冠危机冲击,抗疫工作是上篇,政府报告是下篇
中国仍是世界上增长最快的主要经济体之一,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4月份预测,今年世界经济增长率为-3.0%,而中国是少数实现正增长经济体(为1.2%),明年经济增长率将达到9.2%。[全文]
-
中国正式进入制度自信时代
美国制度体系主要是工业时代与金融时代的产物,虽然仍然是世界上最强大的帝国,但是已经很难自我革命与自我调整。中国制度体系,很有可能逆袭而上,成为互联网时代制度模式的典型,中国共产党是有互联网思维基因的政党。[全文]
-
同样是政党,美国的两党和中国共产党比起来差距在哪?
将美国的两党与中国共产党做个比较,可以发现:美国两党是所谓的“三无”政党,无真正党员只有粉丝式的党人,无党纲只有竞选纲领,无严密的组织、只有松散的协调。中国共产党则是“三高”政党,高度忠诚的党员,高度使命的政治纲领,高度严密的组织纪律性。[全文]
-
自由主义陷入困境,中国开出新药方
国际政治是否要退回到现实国际政治的丛林状态?特朗普是一个具有高度现实主义特征的政治家,但是特朗普国际战略的困境,恰恰也体现了现实主义理论在处理21世纪的复杂性上的困境。[全文]
-
中美大战略博弈,最好的分析框架是天时地利人和
浮云岂能遮望眼,大浪好纵钓鱼船。对于“特朗普攻势”,既要看到严峻挑战,更要看到历史性机遇。天时地利人和大势在我,要斗要和选择权在美国,主动权却在中国;和不必委曲求全,斗则必斗出一个新世界。美国对中国的遏制,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面对的一个坎、也必将成为一块垫脚石。[全文]
-
西方地缘政治理论解释不了中国想做的事
对于霸权国家而言,新自由主义国际秩序是装点并扩展其实力的外包装。对于发展中国家而言,新自由主义国际秩序允许其参与的全球化是有霸权国家所设定的天花板的。“一带一路”作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实践,突破了新自由主义国际政治经济秩序。[全文]
-
超级资本主义母腹中躁动着的,是人类的希望还是毁灭?
人们制造机器人想获得新的奴隶,但今天这个奴隶变成了超人,那么,人将去往何方?从长期来说,人工智能对人的替代是不可避免的。智能化将使得资本与劳动的矛盾达到空前尖锐的高度,资本的力量将被空前放大,超级资本家将拥有绝对权力,如果不对现有体系做革命式的改造,人类的前景将异常暗淡。[全文]
-
除了产能过剩,中国经济还应关注有效需求不足问题
中国既没有条件像美国一样成为金融帝国来转移国内有效需求不足的问题,也不能重蹈日本等国因产业空心化而进入高收入陷阱。唯有利用其社会主义固有优势,推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升级到2.0版本,为中国经济发展注入新的动能,推动经济发展更加协调和健康。[全文]
-
中国不是“三权分立”而是“七权分工”
本次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是前所未有的大布局,前所未有的大调整。本次改革将推动形成新时代中国特色的国家治理体系,六大体系各有分工,又协调一致,如同四梁八柱,共同支撑了中国国家治理的大厦。不同治理机构在党的统一领导下协调行动、增强合力,推动实现中国式良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