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沙特伊朗协议是中国担当全球中立斡旋者的第一步
就像在中东一样,中国是唯一能在俄乌战争中发挥建设性作用的大国。当其他大国都站在乌克兰一边时,北京既没有与莫斯科结盟,同时也与基辅保持友好关系。中国没有提供任何军事支持,但仍拥有俄罗斯的信任,基辅也可能会欢迎北京发挥中立斡旋者的作用。[全文]
-
中国努力促成“中东和平”,对以色列意味着什么?
作为美国的坚定盟友,你们(以色列)为什么没有告诉他们,不要废除伊朗核协议?如果你认为现在的局势比伊朗核协议废止之前更危险,那就意味着以色列做出了错误的决定。显然,局势变得更加危险了。[全文]
-
台湾与乌克兰情况不一样,不能混为一谈
军事联盟就像水蛭,以吸血为生。北约必须通过扩张来证明自己存在的意义。北约不是一群小国联手对付一个巨大的威胁,它是一个由世界上最富有和最强大的国家所组成的联盟。在我看来,这不是为了自卫,而是为了用手中的大棒传播西方民主。[全文]
-
普京很难赢得这场战争,但也不会输掉这场战争
作为一个中国人,我不时感到有点过于受关注了,因为现在所有的事情似乎都与中国联系起来,甚至是发生在欧洲中心地带的这场战争。大家都在问,中国能否说服俄罗斯,有些人甚至开始想象,说台湾海峡可能发生类似的冲突。[全文]
-
西方把中俄放在对立面是一条危险的弯路
西方人现在已经不屑于坚持所谓“公正”、“中立”和“平衡”了。西方完全主导了会议中的情绪和立场,根本不在乎其他国家怎样看待。泽连斯基在会议上提出的要求非常简单:希望大家给予我支援,多多益善……这一发言赢得了西方各国代表的一片掌声。[全文]
-
台海冲突?错,更危险的是南海!
随着台海局势日益紧张,南海问题似已平息,但事实上,南海比台湾危险得多,中美有可能在南海因意外而发生冲突。避免意外的最终解决方案在于双方军事力量的平衡。但问题是:在此之前会发生什么?军事力量尚未平衡的时候可能是最危险的时候。[全文]
-
北约越受欢迎,欧洲就越不安全
欧洲的安全困境在于:北约越受欢迎,欧洲就越不安全。所有的军事联盟都像蚂蝗吸血一样依附“威胁”而活,北约希望通过扩张保持活力,但是它的扩张把欧洲逼到了核威胁的门槛边。[全文]
-
所谓“美国领导的自由国际秩序”是子虚乌有,世界之美在于丰富多样
“自由国际秩序”不能解释为何印度这样的民主国家越来越专制;不能解释为何上合组织正在发展壮大;不能解释为何特朗普煽动暴民占领国会山;不能解释为何中国能在保有自己的社会制度的同时与世界其他地区紧密相连。中美的真正竞争,是在其他地方赢得民心。[全文]
-
中国可以发挥独特影响力,防止欧洲发生核冲突
北京现在最不想要的就是与欧洲各国关系恶化。在美国加紧与中国的竞争时,欧洲并非始终站在美国一边,这很重要。普京已经承认,北京对俄乌战争有“疑问和担忧”。如果他使用核武器,北京的反应将远远超出疑问和担忧。[全文]
-
台湾问题是中美确保相互共存而不是相互摧毁的底线
华盛顿需要思考两个问题。首先,如果台湾可能将美国卷入一场与其实力相当的对手的战争,它还会是美国的正资产吗?其次,如果美国为避免第三次世界大战而不想在乌克兰战争中与俄罗斯对抗,那它为何要冒险与中国对抗?如果中美在台海直接冲突,美国可能会吃败仗。 [全文]
-
中俄联合军演不等于军事同盟,更不是“帮他们打得更好”
很多人,尤其是西方人,过度解读了此次联合军演和中俄关系。中俄常态化联合军演不等同于“进攻性的联盟”,不针对第三国。在台湾问题上,台海局势的变化完全由佩洛西引起,此事属中国内政。在俄乌问题上,中方将尽力与俄乌对话,欧洲走向和平也符合中国的利益。[全文]
-
中美军方对话“三取消”之后,“新常态”将是什么?
之所以选择这三项作为制裁内容,是为了强调中方的反制决心。“三取消”的影响主要在于政治层面,就“三取消”所传达的信号而言,这三项措施以前所未有的制裁力度向美方表达了中方在台湾问题上的坚决态度:对于中国来说,台湾问题是核心中的核心,中国为此可以不惜一切代价。[全文]
-
中印能在印度洋共存吗?
为了维护中国在印度洋不断增长的利益,中国人民解放军必须保持甚至加强其在印度洋的存在。因此,中国和印度的海军舰艇势必会更频繁地在海上相遇。中国航母打击群出现在印度洋只是时间问题。届时印度将如何应对?或者,设想最坏的情况,中印会在印度洋上发生冲突吗?[全文]
-
中方的反制表明:可以为了台湾将其他一切置之度外
对于中国来说,美国的“一个中国”政策已被掏空。很难说终局在哪里,但有两件事是确定无疑的:台湾不可能搬走;时间在大陆这边。[全文]
-
被称为“脑死亡”的北约,因为乌克兰危机复活了?
在音乐会上,当观众听到歌手唱到最高音时,他们知道这首歌可能已临近尾声。北约的未来亦大抵如此……[全文]
-
中国统一决心不变,美国“模糊”或“清晰”都行不通
拜登对于有关台湾防务问题的一再“失言”并不是一些人认为的闹着玩的。尽管拜登在东京“失言”后重申美国坚持“一个中国”政策,但他在九个月内的三次明显“失言”,似乎预示着美国正在从几十年来对台政策的“战略模糊”转变为“战略清晰”。[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