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观点 | Opinion more
-
骚乱背后,巴西“碎片化”的民主政治将走向何方?
博索纳罗不会就此从巴西政坛消退,他的持续影响力折射该国社会的“向右转”趋势。巴西政治动荡凸显了“碎片化联盟总统制”的弊病。大量的政党“否决者”,使那些触动现状的改革难以付诸实施。卢拉能改变这一切吗?[全文]
-
巴西重演“冲击国会山”,美国已成极右暴力活动输出国
2022年巴西总统大选呈现出“均势”局面,在这种力量相当的政治对立之中,如果当事人不能采取和解的态度,不能有效地疏导选民情绪或为局势降温,冲突爆发的风险时时刻刻都会存在。[全文]
-
卢拉能拯救巴西经济吗?
为什么自然资源如此发达的世界农业大国,在为工业化奋斗了200年之后,居然还没有解决饥饿问题?新自由主义和新制度经济学难以回答这个问题。[全文]
-
非西方世界正从美国霸权中觉醒
美西方的“分而治之”和我们的“合而富之”,是两种完全不同的思路,现在我觉得世界都愿意朝着“合而富之”的方向发展,多数非西方世界国家都希望团结,希望富裕,希望发展,希望繁荣。[全文]
-
美国“后院”开始造反,对中国发展经验兴趣强烈
每次中国人来肯尼亚,我们都得到医院。但英国人来到肯尼亚,我们都会被说教。我们不需要演讲,我们更需要工作。我们希望少一些竞争,多一些合作。我们需要共同努力,而不是互相争斗。[全文]
-
拉美第二次左翼进步浪潮兴起,正侵蚀美国的影响力
一向被视为“美国后院”的拉丁美洲,地缘政治的风向似乎正在转变。拉美的未来不会一帆风顺地驶向社会主义,而是会经历曲折的进程。在这个进程中,中国可以发挥关键作用。[全文]
-
中国经验给拉美三个启示,首先就是……
在某种程度上,中国经验再一次证明了一个国家在成功融入世界经济后就能够真正走向繁荣富裕。我认为,这种可持续发展的关键要素之一是国家对人力资本和基础设施进行长期投资。[全文]
-
阿根廷总统访华取得突破,但要警惕拜登的拉美新政
拉美国家在国际关系中,当然也存在一个选边的问题,大多数拉美国家还是想方设法既保持跟中国和俄罗斯的友好合作关系,也维持与美国和西方其他大国的正常国际关系往来。不少拉美国家既跟中国签署了“一带一路”合作协议备忘录,又跟进了美国提出的倡议。[全文]
-
拉美左翼,全面回归?
在很多人眼里,拉美左翼的意识形态可能和中国共同点多一些,右翼少一些,但这些年来的中拉战略伙伴关系,都在不断深化。这些国家中,有的是右翼执政,有的是左翼执政,但中国和它们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有所发展,更为重要的是双方经贸合作。[全文]
· 智利左翼,大胜 -
在拉美,一场左翼和新自由主义的较量正在展开
无论是替代新自由主义实践遭遇挫折,还是新自由主义政策遭遇抗议和阻力,都会推动拉美国家继续探索符合本地区和本国实际的发展道路。从这个意义上说,新自由主义和反新自由主义的较量仍会持续下去。[全文]
-
我们的立场不在美国那边,而是与中国在一起
人们对中国共产党存在误解。它是一个文明的政党,是中国整个文明传统的一部分。我认为中国非常务实。因此,中国并不打算干涉他国自主选择其社会、经济、政治和文化的组织方式。中国的关注点不同,视野也不同。[全文]
-
不止阿富汗,美国在拉美也陷入“四面楚歌”的尴尬
美国刚刚经历了一场来自阿富汗的挫败,美军的仓皇撤离严重削弱其在中亚的地位。无独有偶,另一个让美国陷入国际政策困境的地区正是拉美,在那里一股寻求独立自主,拒绝屈服于美国强权霸凌的新兴势力正在崛起。如今,他们的斗争聚焦于美国对古巴的经济攻击。[全文]
-
巴西的问题在哪里?
看到中国在世界地缘政治中占据一席之地,这是我希望中国获得的,也是我希望巴西能得到的。拉丁美洲不可能生来就是要当穷国的,不可能每当拉丁美洲的一个国家开始增长时,就会发生政变,而且这些政变里总是有来自美国的人,总是有美国大使,这不可能。[全文]
-
作为拉美国家,摆脱“美国后院”的命运究竟有多难?
拉美与欧洲将是决定世界上支持冷战和反对冷战的力量之间斗争结果的主战场——在世界大多数地区,支持和反对的力量胜负已定。在这种情况下,中国对拉美发展大势高度关注非常重要。厄瓜多尔4月11日的总统选举,将是下一轮重要且“旷日持久”的斗争的前哨。[全文]
-
“我讨厌来自美国的一切,我用我的全部力量讨厌它”
马拉多纳毕生有两大政治偶像:菲德尔·卡斯特罗与切·格瓦拉。他不依附于任何政党、不被任何西方主流国家的领导人承认、始终奔波在乱世洪流之中,但他反而比那些西装笔挺的政客们更具魅力、更能在任何时刻影响着世界政治。[全文]
-
厄瓜多尔“卖”阿桑奇讨好美政府?怕是没这么简单
阿桑奇被伦敦警察强行拖出厄瓜多尔驻英使馆后,有欧美媒体放料称,厄政府和美国达成秘密交易,用“交出”阿桑奇换IMF“巨额”抒困款,不少“阴谋论”和支持者认定“厄瓜多尔出卖阿桑奇”。但这恐怕对现任左翼总统莫雷诺不太公平,毕竟谁卖谁还不好说呢。[全文]
-
美国在委内瑞拉意图明显,马杜罗也被逼急了
在此之前,左翼的表现还是很突出的,在拉美的政治地位也比较稳定,经济表现、社会进步也非常明显。但2015年巴西陷入经济危机后,拉美左翼就开始慢慢退潮。[全文]
-
委内瑞拉的病,西方开的解药还是毒药?
西方自由派精英通过委内瑞拉危机来攻击社会主义失灵,就好比用不插电的洗碗机来证明天下所有洗碗机都没法用。[全文]
-
大批发展中国家的农业都很糟,为何智利能取得成功?
在过去20年的大部分时间里,发展中国家所采纳的许多农业发展政策和制度框架,都遵循了所谓的“华盛顿共识”。 这一方案强调市场力量在经济中作为资源配置的主要机制的角色。然而走这条路线的发展中国家绝大多数都失败了。而“智利样本”有什么秘诀?[全文]
-
全球化视野下的民粹主义与爱的政治
《帝国》出版15年之后,作者哈特谈及了其中的某些主题,如反美已经无法成为左翼政治的基础,以及如何反思民族国家或者主权等问题。他思考了新世纪以来的“反全球化运动”、“阿拉伯之春”和“占领运动”的潜能和困境,即如何让这些运动持续下去并日益壮大。 [全文]
-
-
资讯 | Information more
-
“这事儿,拉美国家不考虑”
-
“全球第二大货币区”要来了?
-
巴西军方否认
-
他准备下月访美,向拜登“取经”
-
卢拉提到一个重要细节
-
秘鲁左翼总统下台后最惨痛的一天:17人在抗议中丧生
-
博索纳罗住院,白宫被要求下驱逐令
-
博索纳罗回应
-
巴西版“国会山事件”上演,美法等国谴责
-
卢拉宣誓就任前会见俄乌两国特使:呼吁结束冲突
-
机场发现爆炸物,巴西准司法部长:“恐怖分子”威胁卢拉就职
-
委内瑞拉反对派投票废除瓜伊多“临时政府”
· 他要被抛弃了?· 他被欧盟“弃了” -
墨西哥向卡斯蒂略家人伸出援手,秘鲁:驱逐墨西哥大使
-
墨西哥总统批评秘鲁进入紧急状态,抨击美国驻秘鲁大使“傲慢”
-
秘鲁爆发致命示威,谁“政变”了谁?拉美左翼盟友站队
-
他打破沉默:我的灵魂受伤了...
-
古巴国家主席抵达俄罗斯进行访问
-
博索纳罗支持者不服:要求出动军队
-
哥伦比亚总统六年来首访委内瑞拉:咱这事可找巴西一起干
-
败选44小时后,博索纳罗打破沉默
-
-
· 拉美左翼 ·
因袭美国新自由主义三十多年来,拉美社会备受失败的改革、缓慢的进步和糟糕的经济所困扰。在新世纪曙光来临之际,一次杰出的实验拉开大幕。这场左翼革命以反美斗士、引爆玻利瓦尔革命的查韦斯于1998年当选委内瑞拉总统为肇始,紧接着,巴西、阿根廷、玻利维亚等国政府相继由左倾的政党掌控。然而,近期拉美政治版图异动频频。阿根廷诞生25年来“最自由派”总统、委内瑞拉总统马杜罗在近期选举中遭惨败、巴西总统罗塞夫遭到弹劾……希腊神话中,触怒众神的西西弗斯被责罚将一巨石推上山顶,奈何巨石过重,每每还未至顶,便又滚下去,前功尽弃。如今,拉美左翼政党面临的境况酷似西西弗斯,苦心经营似乎要付诸东流。
-
没想到,卡斯特罗活在这么多游戏里
-
为抢卡斯特罗头条,两家美媒拿出了“库存货”
-
得知卡斯特罗去世,这群在美国的古巴人狂欢庆祝
-
马尔克斯、萨特等眼里的卡斯特罗:七把枪打天下
-
世界上最难杀死的人:他躲过中情局638次刺杀
-
为了她,马拉多纳不惜跟巴西球衣合影
-
奥运圣火抵达巴西 1.2万火炬手开始接力
-
里约奥运会圣火启程 难民将参与传递
-
巴西电视台宣布直播中超 首场播富力对阵苏宁
-
为节省能源,委内瑞拉总统呼吁女性不用吹风机
-
里约奥运开幕在即:政局动荡 门票仅出售一半
-
被他救下后,它每年游行5000英里回来看他
-
里约2016:难民代表队将参加奥运会
-
小罗中文微博称偶像是“畜生” 网友:感受到了英文老师批阅我作文时的痛苦
-
全球最危险的50城 巴西囊括21座
-
得癌症的孩子 愿这超级英雄吊瓶给你力量
-
巴西科林蒂安队主席:中国球队高薪引诱巴西球员,我们却无能为力
-
布拉特下台 马拉多纳想上
-
回顾:我三军仪仗队的海外之旅
-
外国政要如何优雅地与习近平“套近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