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自由主义将全球变得越来越像欧洲中世纪
在发展中与贫困国家,这类市场原教旨主义的改革也更进一步加剧了这些国家社会的碎片化以及贫富分化。它让社会各阶层为了谋求财富与政治权力而相互争斗,进而在社会阶层之间、国家与国家之间形成了一种恐怖平衡。[全文]
-
英国这场50万人大罢工,要从七个月前的一次举报说起
一名来自英国民意与市场调研公司Opinium的员工克里斯·柯蒂斯向《独立报》爆料,揭露他的老东家——民意调查公司YouGov在2017年英国大选时的一个丑闻。[全文]
-
为何他让美国松一口气?
如果苏纳克能够忠实于他的财经背景,那么他可能会在北爱尔兰等问题上展现出更多灵活性,这可能会帮助他在处理英美关系,尤其是英美自贸协定时,获得一个更有利的立场。[全文]
-
英国保守党丢了意识形态根基,“宫斗”不足为奇
脱欧后的英国,在多重碎片化的保守党执政下,即没有国家共同利益上的“共”,更看不见政党与社会内部不同利益团体之间的“和”。在这种尴尬的境地中,短命首相特拉斯才得以在英国政治史中留下她的名字。至于之后会怎样,没人会关心。[全文]
-
扮成平民偶像的英国王室,究竟做了些什么
温莎王朝从未经历过任何形式的现代化冲击,在工业革命后的英国资本主义社会中,“顽强”地延续着其封建经济制度。它像是一个旧时代的怪胎,作为高高在上的贵族,却在民族主义时代将自己扮演成平民的偶像。[全文]
-
“说狠话的弱领导”特拉斯,英国保守党唯一的选择
相比美国而言,英国在美国的压力下,在对华脱钩问题上可能会表现得比美国更加积极。最近针对港资在英收购高技术企业的审查与叫停,也许就是一个前奏。[全文]
-
“英美特殊关系”,成了这两个新老霸权的续命神药
虽然美国的新现实主义者们用“国际机制”这个术语替代了充满负面含义的“霸权”,但这种“和平”几乎是19世纪欧洲权力平衡结构的翻版。和平暂存于几个强权国家之间,而在更大世界范围内延续着强权国家宰制其他国家的不平等秩序。[全文]
-
亚非拉学者问我:你们中国想给我们带来什么?
今天我们所进行的,特别是在欧美学术界流行的这一系列对于不平等问题、对于过去殖民问题的讨论,到底在多大程度上真正回应了这个世界的不平等?或者说它实际上仅仅是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们的道德赎罪券?[全文]
-
俄乌冲突,让我们看到了资本独裁的力量
如果有一天,我们所有人都在由互联网资本创设的“元宇宙”里进行社会活动,在现实世界中,通过为互联网资本及其相关行业工作而获取谋生的基本物资,那么资本将终究会获得主宰一切的终极霸权。俄国这次在“元宇宙”尚未到来之前,也向我们展现了“元宇宙”中战争的可能形态。[全文]
-
美国将全人类重新带回了“黑暗森林”
特朗普政府的各种“退群”行为,无非是撒泼打滚小打小闹。而拜登政府对主权豁免权的践踏,则是从根子上,彻底摧毁了今天国际秩序的基础。[全文]
-
正式退欧两年:历史终结处的悲剧,在英国不断上演
英国早已从二战后的福利国家,基本转回到了那个令人担忧的跛脚帝国,而退欧不过是自由帝国主义危机循环的必然结果。与19世纪下半叶相比,今天的英国早已没有庞大的世界帝国供其吸取资源。鲍里斯口中的“全球不列颠”,无非只是自由干涉主义的帝国旧梦罢了。[全文]
-
西方是如何拿着利剑,打造民主故事的?
自18世纪以来,给全球造成大规模人道主义浩劫的国家,无一例外,全都是自称走在人类文明巅峰,或是实现了民主化的国家,他们无一例外,都挥舞着暴力与道义的利剑。[全文]
-
对资本主义现代化方案的盲目确信,从未得到彻底反思
陈旧的全盘西化论被许多公知们包装成“启蒙”,在各种知识与舆论生产空间中大肆推销。随之,“威权”“落后”的东方,对应“民主”“先进”的西方,这种陈腐的、充满旧时代帝国主义傲慢气味的论调,披着“现代化理论”与“全球化”的外衣,开始在中国大行其道。[全文]
-
抗美援朝“打得不值”?这是一场关乎新秩序的战争
在毛泽东看来,朝鲜战场是中国革命中反对帝国主义因素的延伸,而反对帝国主义的目标,则是世界性的。因此,志愿军在朝鲜的行动,尤其是对“朝鲜人民”的态度,应当与“我们在国内的看法和做法一样”。这一群众路线,实际上是“胜利的政治基础”。[全文]
-
拜登在联合国提了6次进攻,中方是0
在拜登冗长的联合国讲话中,一共提到了6次“进攻”,14次“威胁”,8次“盟友”;仅仅3次“合作”,以及1次“多边”。相比之下,在习近平主席同场发表的简短讲话中,“合作”出现了8次,“多边”出现了5次,而“进攻”与“盟友”这类充满军事同盟暴力色彩的词语则从未出现。[全文]
-
9·11,改变了我对世界的看法
在这20年中,我从一名学生变为了一个大学老师。我目睹了新自由主义世界秩序的霸主们,从21世纪初南海撞机时的傲慢,到刺杀本·拉登时的骄横;从“阿拉伯之春”时的虚妄,到叙利亚内战时的跋扈;从难民危机时的虚伪,再到新冠流行时的狂躁……[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