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观点 | Opinion more
-
美国要打金融战,咱就从战争学习战争
我问那些金融界大佬,金融的本质是什么?他们说美国有一句行话,叫银行家永远愿意借钱给不需要钱的人。银行家的本质就是嫌贫爱富,然后你跟我说做金融就能全民富裕,开什么玩笑?[全文]
-
特朗普陷入“最后的疯狂”,中国企业该怎么办?
拜登政府上台后有许多棘手事情亟待处理,废除特朗普签发的这些行政命令并不会被列为优先处理。但是中国高科技企业是等不及的,所以必须发出强烈信号,积极推进、甚至迫使拜登政府将此列入优先处理议程。如何推动?依据美国宪法起诉美国政府,是一个现实且有效的法律方法。[全文]
-
美国谴责中欧投资协定“很不人权”,欧洲会买账吗?
美国把“人权”当作自己的政治工具,判断“人权”与否的标准只有与美国的亲疏远近。你不站美国这边,你就“很不人权”,你什么做得越好越不“人权”。这一块的“斗争”弦,美国自己绷得比全世界任何国家都紧。[全文]
-
和中国打交道,美国还缺点战略思维
正如印度尼西亚前驻美国大使迪诺·贾拉勒所说:“今天,东南亚人希望与美国和中国和睦相处。他们也希望美国和中国,至少在他们所在的地区能够和睦相处。这是过分的要求吗?” 他补充说:“我们不想陷入反华运动。”[全文]
-
福山说西方不一定输……那中国要赢了?
若西方持续欠缺对中国的了解,只想民主取暖,那么这场斗争是赢不了的。“修昔底德陷阱”是一种自我实现的预言,与一种陈旧的历史叙事,除非能摆脱这个思想窠臼,否则西方会输很惨。[全文]
-
中国给力,人民心胜!
在绝大多数中国人心中,特别是年轻人心中,西方制度完全跌下神坛,西方模式,包括其意识形态和制度安排,已风光不再,“魔力”殆尽,这对于中国人民从容应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具有深远意义。[全文]
-
疫情改变了世界,但中国有个目标仍要坚定推进
在长期的比较政治研究中,我们观察到一个现象,即工业化、现代化发展走向成功的临界点是:城镇化率达到65%以上,这些国家和地区都经受住了工业化最后阶段的冲突考验;而城镇化率在65%以下的国家和地区,在出现动荡之后就遇到了很大的问题。[全文]
-
天下三分,中国“居其一而足”
拜登团队已经接过了特朗普的“印太战略”,未来会在特朗普架好的桌子上和中国PK。而RCEP的签署,则让东亚地区更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增强了东亚对抗美国的能力,奠定了三分天下的格局。[全文]
-
重塑“汉文化圈”?我不太乐观
我个人是不相信国民性的,但是我相信文化对人会有影响,这个文化不一定是国家层级的,而一个人也可以同时属于几个不同的文化群体。[全文]
-
美国很多自由派自诩对华友好,就是不敢讲这句话
他们抱怨中国变得陌生,但是拒绝从实践角度思考问题。而保守派智库的专家们则热衷于寻找中国的弱点,他们善于煽动仇华情绪,但至今没有给出可操作的方案。[全文]
-
2020年,我们经历了一场“非传统世界大战”
因为新冠疫情是无差别袭击整个人类,人类付出的代价非常大。在疫苗广泛应用之前,很有可能感染数会超过一个亿,死亡数过200万,另外世界经济受创严重,这一切其实就是一场战争的影响。新冠疫情有点像催化剂,把原来我们说的“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了。[全文]
-
中国和美国或许是对手,但合作是可能且可取的
对于中美两国来说,消弭冲突之道是将目光投向西太平洋以外的、双方利益有重叠的全球公域。在远离中国近海的地方,两国没有较量,合作是完全有可能的。[全文]
-
美国十大“中国通”:有人坚守学术,有人开始“反华”
在美国,像傅高义这样了解中国、研究中国的学者还有很多,而随着中美关系转向低谷,有关中国的研究也不再那么“纯粹”,或许“中国通”傅高义的离去,正预示着一个时代的结束。[全文]
-
美国需要某种形式的“科技产业政策”,但可以不这么说
有美国专家指出,美国在科技研发领域的投资水平近些年已处于历史低位,应增加投资;目前科技研发支出仅占GDP的0.7%,而冷战时期曾高达2%。美国可以不使用“产业政策”这一说法,但的确需要某种形式的“科技产业政策”,中国在这方面的做法可以为他们提供一些启发。[全文]
-
30多万条生命都不能让美国进步,还有什么能?
我们假设美国精英有共识,人民不分裂,国会不党争,那么福奇领导的国家疾控中心是有可能对全国的抗疫进行领导,并在这个过程里逐渐形成一套垂直管理的“条”的萌芽的权力结构,但是这一切假设都不存在。[全文]
-
美方这些人的倒行逆施该收场了!
美国国内的反华势力,出于一己私利和政治偏见,对中国进行不择手段的造谣抹黑,毫无理智的打压制裁,甚至挑动意识形态对立,企图把世界推入“新冷战”的深渊。[全文]
-
中美两国应结束无序竞争,想出一条权宜之计
为了避免新冷战造成巨大损失和错失相关机会——更不用说灾难性的热战了——有没有一个可以让华盛顿和北京都感到满意的未来愿景?或者,能否在备选方案中找到至少一种方案最低限度地满足两方要求?或者无论明示还是默许,斗争双方能接受一个稳定平衡状态?[全文]
-
中美博弈有两条界限,是不会打翻的
拜登不把中国当作敌人,我们对于拜登政府的上任可以抱有审慎的乐观态度。尽管在各种因素的影响下美国对中国态度的缓和空间不会特别大,中美之间的博弈仍是有界限的。双方应该要在竞争中共处、共生、共同发展。[全文]
-
只有自由社会技术创新才能蓬勃发展?我错了
“相反,中国已经证明,在他们的体制下,尖端技术的发展和使用,以及经济扩张确实是可能的。”[全文]
-
给中美冲突降温,首先要考虑三件事
即将走马上任的美国乔•拜登政府有一个首要任务,就是如何处理美国与中国的冲突。这场冲突始于一场贸易战,后来又演变成了技术战,而现在则陷入了僵局。现在想要让中美任何一方后退一步都不容易。那么首先,两国可以先迈出一小步来重建信任。但即使是后退一小步,也比继续沿着目前的破坏性路线向前走要好得多。[全文]
-
-
资讯 | Information more
-
中方宣布制裁
-
拜登两项新任命,都和中国直接相关
-
“最后疯狂”!美国又制裁6名中国官员
-
法智库做“白日梦”:一边限制技术转让,一边和中国做生意
-
商务部:美方做法损人害己殃及各方
-
赵立坚:今天星期五,我不想浪费时间再批驳蓬佩奥了
-
她为“摆拍”涉台视频,潜入联合国大会厅
-
美将9家中企列入“黑名单” 外交部回应
-
蓬佩奥炒作南海议题,要对中国公民实施签证限制
· “他效忠到底” -
美国禁止新疆棉花与番茄制品入境,外交部回应
-
去年自美国进口猪肉增长223.8%、原油88%
-
外交部:美方一些政客将为其错误言行付出沉重代价
-
蓬佩奥宣称给予台湾“自由国家”地位,外交部回应
-
美常驻联合国代表与蔡英文通话,我代表团谴责
-
习近平复信美国星巴克公司董事会名誉主席霍华德·舒尔茨
-
都自顾不暇了,特朗普还要制裁新疆棉花番茄
-
为何要提碳中和?事关未来30年中美的历史性对决博弈
-
美驻联合国大使取消访台 外交部回应
-
真会给自己找台阶下
-
纽交所正式摘牌中国运营商,外交部回应
-
-
· 中美关系 ·
-
收购3年后被美推翻,昆仑万维出售社交应用:将获益32亿元
-
这些旧中国债券“值1万亿美元”,美方曾研究用于贸易战
-
康辉回应新闻联播上热搜,连“怼”(duì)美国1分钟
-
国际演讲冠军、主持领导人晚宴...女主播刘欣到底有多牛?
· 首次“直播较量” -
“一如既往欢迎国际学生学者”,耶鲁校长写了封公开信
-
CCTV6今晚播出《冰雪长津湖》
-
昨晚的新闻联播,“硬”上热搜第一
-
刷屏的中国米饭美国汉堡背后,还有一张图
-
观天下预告|陈平深度分析中美竞争共存的演变趋势
-
这周六,有一股神奇的力量将空降观天下讲坛!
-
建行推“15万与特朗普共进晚餐”?总统竞选团队吓坏了
-
今天起,特朗普夫人就是我国认证过的“好汉”了
-
果然!特朗普夫人留北京看滚滚去了
-
中美签2535亿美元大单,日网民:中国才是特朗普的重点
-
美对华龙虾出口井喷:如今增长最快的市场就是中国
-
45年后重逢!中美乒乓外交见证人再次同台对决
-
中国威胁?美民调:全球近4成民众视美为最大威胁
-
特朗普外孙女又秀中文啦, 这次唱了首《茉莉花》
-
饭桌上 特朗普连用3个great大赞彭麻麻
· 终于首次同框 -
谁来中国大使馆拜年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