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带一路”代表新的全球化模式
世界上许多推动去全球化的人和势力都把“一带一路”称为地缘政治威胁,但我反而会告诉他们,去全球化也许才是世界上最大的地缘政治威胁,而不是“一带一路”。[全文]
-
中国正在做的这件事没太多先例,但我们有一个“秘方”
我们今后10年的高质量发展,没有太多先例可参考。那么为什么中国可以,为什么我们有信心?是因为中国这几十年来积累的经验,中国有一个“秘方”,包括三个元素:中央战略、地方引导和市场活力,三者加在一起是一套“组合拳”。[全文]
-
普世价值很无聊!
“共同”这个概念更加具有包容性,我们有共同价值,但我们也接受并容纳差异。共同价值天然就比普世价值更加有趣,因为它包容差异,谁想生活在只有一种模式的世界里呢?普世价值很无聊,人类社会还要不断向前探索![全文]
-
中国未来发展的两项关键资产
未来的10年,或许未来20年,与其他国家相比,中国将是一片稳定和增长的大陆。中国还有另一项关键资产:政治稳定。我们确定知道领导层是哪些人、政策有哪些。美国肯定没有这样的确定性,欧洲更不用提了。[全文]
-
中国新经济的前后二十年
中国新经济的下一个二十年,也为我们投资行业带来了一个充满机遇的时代。如果我们能够把握好时代的机遇,为高质量发展的大局带来价值,就能在新时代有所作为,也能够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作出贡献。[全文]
-
李世默专访巴基斯坦总理:体育、中美、阿富汗、印度…
巴中关系70年来一直很稳定,巴基斯坦在任何场合都与中国站在一起。每当巴基斯坦需要中国时,中国也都与我们站在一起。现在两国关系是人民与人民之间的关系。与伊姆兰•汗掌权或者其他人掌权无关。无论谁在巴基斯坦掌权,都将与中国保持亲密友谊,因为这是一种人民之间的友谊。[全文]
-
如果美国不做出改变,自由这个词就不配放在民主前面了
我认为我们需要制定一套新标准来衡量民主。这套新的衡量标准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是尤为有益,因为过去几十年来他们受制于自由主义教条和机制,他们没有办法充分发挥本国的民主潜力,所以他们应探索新的方式去实现民主。[全文]
-
自由主义民主的失败和中国道路的崛起
在苏联时期,有一个笑话很流行,“我们假装上班,他们假装发我们工资”。在许多奉行自由主义的社会,也许人们现在可以说,“我们假装投票,他们假装执政。”按照这种发展态势,“自由主义”一词可能很快就没资格与“民主”相提并论了。[全文]
-
让索罗斯来治理中国?这种人留给他们自己好了
中国此刻在证明,我们正在集结政治意愿和权力来重新平衡局势,包括经济不平等,还有环境恶化,同时还在打击腐败,使得我们能拥有一个更平等的社会,把好东西分配得更均衡,而不是一个资本决定一切的社会。[全文]
-
外商投资兴趣依旧很大,香港的“跳板”作用不会消失
香港国安法实施至今一年多来,我们股票市场的交易量每一天平均下来是1600多亿港币。所以我们觉得香港股票市场受惠于国家的快速发展,也有鉴于中美竞争之际美国对我们的打压,让我们拥有了一个很独特的功能。[全文]
-
中国以“开源精神”突破了政治和经济“孤立”,科技也一样
中国一直推行开放、包容、透明的政治议程,尊重政治多元,此为政治开源;中国一直试图突破封闭、排他的国际体系,一带一路、亚投行对被全球化1.0排除的国家敞开大门,此为经济开源。从单一到多元,从排他到包容,从普世到普惠,这是历史潮流下的全球化2.0。[全文]
-
中国共产党正在进行第三次自我革新
在支持中国共产党的长期目标——寻找中国自己的发展道路方面,中国青年正在成为中国社会中对这一目标最坚定的支持者。中国年轻人的愿望与党的初心并不矛盾,问题是这个有着100年历史的党如何适应这种新形势以便最好地服务(和领导)他们。[全文]
-
垄断与反垄断中的大国兴衰
中国这四十几年来,顶部阶层积累财富的规模和速度是古今中外前所未有的,这样的财富积累必然与国家和时代的发展息息相关,所带来的也是相应的责任。套用最近的一句名言,那就是“没有富豪的时代,只有时代的富豪”。[全文]
-
这里有一份写给美国的短电报
我们要认真理解西方自由主义的本质,就像医生检查一位失去理智的病人一样,拿出非凡的勇气,客观的态度、中立的立场和坚定的决心,避免受到情绪上的干扰。我们要让公众了解美国的真相。[全文]
-
抗疫成功,中国人民更信任自己的领导人
疫情的阴霾正在中国各地逐渐消散。在这个重要转折时刻,我想分享一下我所感受到的,关于中国政府与社会的五点体会。[全文]
-
14亿人的中国要崛起 你怎么封堵?
我追问李世默,如果美国某些人铁了心要阻止中国崛起怎么办?李世默脸上掠过一丝怒色,坚定地说:“那只能说太遗憾了,我认为他们不会成功。一个拥有14亿人口、人人努力工作,渴望美好生活的国家,你怎么封怎么堵?[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