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世默专访巴基斯坦总理:体育、中美、阿富汗、印度…
巴中关系70年来一直很稳定,巴基斯坦在任何场合都与中国站在一起。每当巴基斯坦需要中国时,中国也都与我们站在一起。现在两国关系是人民与人民之间的关系。与伊姆兰•汗掌权或者其他人掌权无关。无论谁在巴基斯坦掌权,都将与中国保持亲密友谊,因为这是一种人民之间的友谊。[全文]
-
如果美国不做出改变,自由这个词就不配放在民主前面了
我认为我们需要制定一套新标准来衡量民主。这套新的衡量标准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是尤为有益,因为过去几十年来他们受制于自由主义教条和机制,他们没有办法充分发挥本国的民主潜力,所以他们应探索新的方式去实现民主。[全文]
-
自由主义民主的失败和中国道路的崛起
在苏联时期,有一个笑话很流行,“我们假装上班,他们假装发我们工资”。在许多奉行自由主义的社会,也许人们现在可以说,“我们假装投票,他们假装执政。”按照这种发展态势,“自由主义”一词可能很快就没资格与“民主”相提并论了。[全文]
-
让索罗斯来治理中国?这种人留给他们自己好了
中国此刻在证明,我们正在集结政治意愿和权力来重新平衡局势,包括经济不平等,还有环境恶化,同时还在打击腐败,使得我们能拥有一个更平等的社会,把好东西分配得更均衡,而不是一个资本决定一切的社会。[全文]
-
外商投资兴趣依旧很大,香港的“跳板”作用不会消失
香港国安法实施至今一年多来,我们股票市场的交易量每一天平均下来是1600多亿港币。所以我们觉得香港股票市场受惠于国家的快速发展,也有鉴于中美竞争之际美国对我们的打压,让我们拥有了一个很独特的功能。[全文]
-
中国以“开源精神”突破了政治和经济“孤立”,科技也一样
中国一直推行开放、包容、透明的政治议程,尊重政治多元,此为政治开源;中国一直试图突破封闭、排他的国际体系,一带一路、亚投行对被全球化1.0排除的国家敞开大门,此为经济开源。从单一到多元,从排他到包容,从普世到普惠,这是历史潮流下的全球化2.0。[全文]
-
中国共产党正在进行第三次自我革新
在支持中国共产党的长期目标——寻找中国自己的发展道路方面,中国青年正在成为中国社会中对这一目标最坚定的支持者。中国年轻人的愿望与党的初心并不矛盾,问题是这个有着100年历史的党如何适应这种新形势以便最好地服务(和领导)他们。[全文]
-
垄断与反垄断中的大国兴衰
中国这四十几年来,顶部阶层积累财富的规模和速度是古今中外前所未有的,这样的财富积累必然与国家和时代的发展息息相关,所带来的也是相应的责任。套用最近的一句名言,那就是“没有富豪的时代,只有时代的富豪”。[全文]
-
这里有一份写给美国的短电报
我们要认真理解西方自由主义的本质,就像医生检查一位失去理智的病人一样,拿出非凡的勇气,客观的态度、中立的立场和坚定的决心,避免受到情绪上的干扰。我们要让公众了解美国的真相。[全文]
-
抗疫成功,中国人民更信任自己的领导人
疫情的阴霾正在中国各地逐渐消散。在这个重要转折时刻,我想分享一下我所感受到的,关于中国政府与社会的五点体会。[全文]
-
14亿人的中国要崛起 你怎么封堵?
我追问李世默,如果美国某些人铁了心要阻止中国崛起怎么办?李世默脸上掠过一丝怒色,坚定地说:“那只能说太遗憾了,我认为他们不会成功。一个拥有14亿人口、人人努力工作,渴望美好生活的国家,你怎么封怎么堵?[全文]
-
党大还是法大 这本来就是一个伪命题
有人把中国的依法治国称作是“以法治国(rule by law)”。在他们的概念中,以法治国仅仅是党实现自己统治的便捷工具,这和法治 (rule of law)的理念是相悖的。但是,这种论调在事实乃至理论层面都站不住脚。[全文]
-
奈的软实力正在我们眼前崩塌,然后……
在自由主义风靡全球的时候,美欧以强大的软实力成为全世界亦步亦趋的模仿对象。许多国家放弃原本的体制追求美欧的追求,最后却落得可悲下场;欧洲一梦醒来发现除了软实力自己一无所有;美国也被软实力“忽悠”瘸了。数十年来被世界奉为圭臬的软实力要“凉”了吗?[全文]
-
如何理解中国修宪?
不久前结束的两会是中国全面深化改革的里程碑,其中被外界认为难度最大的政治改革稳健、迅速地推进。然而部分西方媒体的所谓“中国观察专家”却错误理解了宪法修正案关于取消国家主席连续任职不得超过两届规定的意义,一叶障目地惊呼中国将进入“终身统治”,却对真正将影响人类共同命运的重大改革举措视而不见。[全文]
-
中国、美国,和那些各处崛起的“爱国贼”们
西方国家和许多发展中国家的精英在推行意识形态全球主义时,牺牲了本国同胞和社区的利益,导致许多国家产生了强人领袖,其中包括特朗普。这些强人领袖致力于强化国家权力,以对抗过度扩张的普世秩序。他们以国家利益为先的外交方式往往比较符合中国的脾性,因而有利于合作与和平。[全文]
-
两岸猿声啼不住,中国已达“新时代”
习近平总书记的十九大报告长达三万多字,要让外国人理解透彻并非易事。不过也不难,只要把《经济学人》关于十九大的社评文章反过来理解就行了。西方媒体数十年如一日地唱衰中国政治体制,犹不知中国已经迈入“新时代”。[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