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ChatGPT有个“鹰爸”,不会以后AI都跟它姓吧?
美国在过去一百年间正是以无可比拟的技术优势建立起军事、商业、金融和科技的全球主导权。因此美国费尽了心机阻止顶尖技术从世界的各个国家流向中国,阻止中国的科技企业和产品服务走向世界。[全文]
-
“美国一感冒,印度就高烧”
这次印度科技企业寒冬,虽然有国际经济形势下行的大背景,有其自身扩张过快的问题,但从根本来看,印度之所以会因为硅谷的一次感冒而患上一场高烧,还是因为在硅谷和班加罗尔之间紧密的国际产业合作模式中,印度始终不具备完全的产业独立性。[全文]
-
当下科学技术陷入停滞了吗?
技术创新并没有达到生产力爆发的技术变革点,商业应用也远不及市场预期。资本主义市场是靠着科技进步和技术变革推动着向前发展。但如今像电气革命或者互联网革命这种能带动行业继续向前的技术变革迟迟未来。[全文]
-
坐在美国监管火山口上的Tik Tok
排外和保护主义做法冠以不同的借口出现,而Tik Tok事件也成为这一趋势的拐点标志。一张针对Tik Tok的大网,正在缓缓张开……[全文]
-
捅破美国政治窗户纸的竟然是他?
原本作为科技商业巨头代表的企业家,都只愿在幕后通过资本影响政治,避开大众的目光,隐秘地操作美国政治的旋转门。[全文]
-
面对数字权力“组合拳”,中国需未雨绸缪
在数字地缘竞争中,科技巨头不仅仅是所谓的“士兵”或者“冠军”,更像是拱卫帝国、拥有自主性的封建领主军团,成为支撑强大主权国家权力扩张的关键性力量。应对西方国家与科技巨头协同参与数字权力竞争的“组合拳”,中国需化被动为主动。[全文]
-
面对美元霸权危机,中国该做什么?
也有学者讨论,比方说我们可以在中国建一个亚洲美元市场。也就是说,你以后借美元,你不一定到美国去借,在中国市场借也许可以有更好的汇率,更有利的条件等等。总之,我们现有的美元资产、美元储备等等,还可以做很多文章。[全文]
-
资本集团“母凭子贵”,国家该怎么管?
在数字巨头成长的过程中,资本集团与强大主权分别扮演了孕育和抚养数字巨头的“母亲”和“父亲”的角色。在这个由主权国家、资本集团与数字巨头组成的“小家庭”式的权力三角结构中,数字巨头无法取代国家存在的特殊使命。[全文]
-
周小川为何突然澄清数字人民币的“三大误解”?
传统的货币发行机制如何应对社会数字财富规模的极速膨胀?如果虚拟空间中可复制、可共享的数据资产不受限制地兑换成传统形式货币,传统形式货币会简单跟随数据量的增长而膨胀,失去价值尺度职能。为了逐步解决这些问题,人民币数字化进程开始迈向“数字法币”阶段。[全文]
-
数据分享为何成为特斯拉死守的“命门”?
特斯拉其实卖的不止是车,而是一个全新的移动数据中枢平台。当这个平台形成足够规模,就会成为数据经济时代移动的“挖矿机”,辅以数据的资源化、资产化进而资本化的完整产业链条,特斯拉的估值必然水涨船高。[全文]
-
39%家庭难付400美元紧急开支,美国社会能承受疫情阵痛吗?
高负债的消费方式削弱了美国家庭的应急能力,其透支着未来的现金流,增加了经济的泡沫存量。美国家庭的高负债使其在应对风险事件时显现出很大的脆弱性,他们无法应对未知的危机,甚至无法支付意外的医疗费用。[全文]
-
跌倒波音,拖垮美国?
火车头突然刹车,后面一连串车厢都有脱轨的危险。正是由于高度集成的产业体系,导致依附于这个体系的产品供应商的生存高度依赖于波音的订单。如今波音公司决定停产737MAX,直接导致为其提供零部件的约900家公司生产网络陷入“休克”状态。[全文]
-
柬埔寨:“一带一路”建设的新样板
近年来,中国与柬埔寨关系持续向好,两国围绕“一带一路”倡议在众多领域开展了务实合作并取得丰硕成果。《共建“一带一路”:理念、实践与中国的贡献》这份承前启后的重要文件,规划出今后“一带一路”倡议的五大发展方向,东南亚古国柬埔寨正处在其中三大方向的交汇地带。[全文]
-
被低估的柬埔寨:“一带一路”蓝图的重要交汇点
10日至11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将出席在柬埔寨金边举行的澜湄合作第二次领导人会议,并对柬埔寨进行正式访问。由于多年的战乱,柬埔寨在基础设施建设领域存在较大短板,这使得柬埔寨对于参与“一带一路”建设有着格外的兴趣。[全文]
-
特朗普要制裁伊朗,中国不能只当“吃瓜群众”
中国应如何应对此番美国对伊朗的制裁风波?上策当然是步步为营、练好“内功”。一旦制裁付诸实施,将导致短期内国际油价呈现上升趋势。中国有必要加快能源储备建设,拓展能源进口渠道。同时,中国应顺势而为,增强自身的石油定价权。[全文]
-
前三季度GDP同比增6.9%,全球投资者都看在眼里
2017年穆迪与标准普尔相继下调中国主权信用评级,引发国际社会对中国宏观经济走势的一片唱空声,而全球投资者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为中国经济未来趋势的判断投票。与此同时,国际资本的流入有利于人民币资产的表现,比如A股和国内债券。[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