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评论 | 研究 更多
-
我在乌克兰,有些中国人的表现令我非常惊讶
我不知道他们是迫于无奈、逢场作戏,还是出于皈依者狂热又或是真的相信西方那一套,总之对自己国家表现出的那种痛恨,着实令我非常惊讶。 [全文]
-
美国的一些行为,让中国人倍感困惑
40多年来,中国小心翼翼地避免诉诸武力,却被美国人描绘成一个天生具备侵略性且奉行军国主义和扩张主义的国家,这让中国人备感困惑。美国人坚信中国正变得具有军事侵略性,因此,美国安全机构得出结论:中国现在已对美国构成了直接威胁。 [全文]
-
-
“被逼还手”,大概是今年台海局势的主基调
愈来愈多台湾的观察者认为,展望未来的台海局势,“逼统”才是实况,不过,到底谁逼谁,很值得琢磨。采取被动反制只能抵消对手攻势,主动创造“被逼还手”的环境,既能将主动权掌握在自己手里,并求借力使力,反制的同时还能向前推进。 [全文]
-
通胀时代卷土重来,谁的错?
由于去全球化、政治局势紧张和由绿色能源转型等因素引发的长期供应危机,世界很可能正在进入一个波动剧烈的长期高通胀期,这种通胀率不会是两位数,但会显著高于2%。 [全文]
-
“美国一感冒,印度就高烧”
这次印度科技企业寒冬,虽然有国际经济形势下行的大背景,有其自身扩张过快的问题,但从根本来看,印度之所以会因为硅谷的一次感冒而患上一场高烧,还是因为在硅谷和班加罗尔之间紧密的国际产业合作模式中,印度始终不具备完全的产业独立性。 [全文]
-
如何辨伪“世界历史上最无耻的伪造品”?
在天主教会史上,文本造假并不是什么新奇现象,特别是在中世纪前期的一段时期内,这类现象更是达到了肆无忌惮的疯狂状态,其中,9世纪前后这段时间甚至被后人称为天主教会文本造假的“古典时代”。 [全文]
-
我警告了几十年,美国量化宽松还是犯了巨大错误
2020年不应该采取量化宽松,因为当时银行信贷能力非常强劲,没有危机。如果新注入的钱用于生产性商业投资,就不会有通货膨胀;如果用于消费,就会有消费者价格的通胀;如果用于购买资产、房地产,就会有资产价格的通胀。 [全文]
-
谁是新自由主义经济的“接班人”?
当美国决策者和商界领袖想要应对这些挑战时,他们必须抛弃传统的经济思维。他们不应该认为去监管化、金融化和超全球化是必经之路,而应该拥抱即将到来的区域化和本地化时代,努力为每一劳工阶层创造有利的经济机会。 [全文]
-
中印边境问题上,中国如何智胜莫迪?
近三十年以来,印度在印巴实控线一直采取侵略性行动,以占据军事上的主导地位,但针对中国的类似行动却导致相反的结果。根据大多数的媒体报道,2020年以来,中国军队已拒绝承认印度对至少一千平方公里土地的控制权。 [全文]
-
受美军指挥的日本自卫队,等来的怕是噩梦成真
过去,美国在朝鲜战争时期就希望自卫队完全处于美军的掌控之下。一旦美军司令部判断有战争的需要,自卫队就得在他们的指挥下前往世界各地作战。如今,这个噩梦就快成真了。 [全文]
-
2022年山西调查:多灾种叠加之下的农户韧性
1998年特大洪水之后,我曾参与湖北江西灾区调查,对灾民遭遇的重建困难至今印象深刻:农户建房资金缺口巨大,中低收入群体贷款尤其困难;所有受访农户都未购买农业保险;农村社会医疗保险和养老保险空白。我们在2022年的武乡调查中注意到,这一切已大为改观。 [全文]
-
慈善基金会,美国霸权的“幕后金主”
米尔斯很早就发现,军事、工业、政府部门的精英会抱团,形成“军工复合体”。而针对社会生活中非军事的重要事务,精英则会结为“金智复合体”,混合使用金钱、观念、人脉等力量,沿着“金钱—观念—政治”的三元关系链来潜移默化地施加影响。慈善基金会主要在上游(金钱—观念)运作。 [全文]
-
在白俄罗斯过“越南春节”,被俄罗斯朋友说哭了……
阿纳托利·瓦列宁的父母曾在2016年因一次意外的矛盾激化而冲动离婚,但他的父母仍对对方抱有感情的种子,只是俄罗斯人好似天生一般的冷漠矜持让他的父母迟迟无法和解。然而,2019年的东正教圣诞节发生的事改变了一切。 [全文]
-
从贺岁片到“春节档”,中国电影经历了什么
当我出于好奇想追溯一下“春节档”的光辉历史,我惊讶地发现,这个今天已经成为中国电影业庞然大物的盛会,居然满打满算刚好10年历史,甚至如果把标准再放严格一些,我们今天概念中的“春节档”是2018年才开始真正成型的。 [全文]
-
中国经济承压时,为何总是呼吁基建刺激?
对当前的发展阶段而言,仍不可否认基建对于持续的经济发展依然是重要的,但此一时彼一时,应与早期的做法有所不同,我们现在更多地需要立足可持续发展的原则来考虑基建投资的重点和方向,为此需要遵循效率与财务双重约束原则并且事前要做好充分的成本收益分析,以免造成中长期的拖累。 [全文]
-
在家刷手机的你,有没有对时间产生错觉?
当我们全神贯注做某件事时,比如在玩电子游戏时,我们会感觉时间流逝很慢,而我们的记忆却告诉我们时间过得很快。随着我们将更多时间倾注在虚拟网络上,我们将更难管理好自己的时间。 [全文]
-
越南要重走中国的高铁路吗?
越南早早把中国排除出南北高铁,一心要用日本新干线的高铁技术,与日本“南进”思维一拍即合。但日本不想“捐献”,新干线的盘子只有这么大,新线投资里研发和制造线成本份额小不了,印尼高铁就是这么黄的。 [全文]
-
日本网友还在议论中国游客,生意人却很实诚
哪怕日本网民依旧普遍在新冠话题上对中国人有极大的偏见,但所有的生意人都会诚实地表示,非常期待中国游客能够再次回到日本,为日本带来更多的经济效益。 [全文]
-
我在中国养孩子,和中国政府一起
作为一名生活在中国的美国母亲,我学会了欣赏中国人的团结一心。治家如治国,不可能做到十全十美,必须分清主次有所取舍。如果美国政府想与我一起抚养孩子,我对美国政府的基本要求是它能够关注全人类的共同福祉。 [全文]
-
“无人机母舰”会掀起新一轮军备竞赛吗?
相比于传统大型航母,数量较多、尺寸较小的“无人母舰”搭配无人机、潜航器等装备,能够提供数量更多和更丰富的信息及打击节点,价格便宜,损失代价相对可以接受。 [全文]
-
疫情高峰是短期压力,更难的是怎么解决阳后康养需求
把这条线理顺,一方面可以掌握并精准服务好老年人这一重点关注人群,同时后续无论治疗、救治都会更有序、更高效,也可解决医院的救治及康复压力,更重要的是提高了老百姓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全文]
-
我国北方和南方有哪些风俗差异?
不光如此,商业里店铺和店员的关系,也是通过与食物相关的风俗来展现的。新的一年,开市之前的初四或初五晚上,按照规矩,东家老板要请员工吃酒,这既是“年酒”,也是“奖励酒”,还是一顿让员工提心吊胆的晚宴。 [全文]
-
为什么很难用“文明型国家”理解印度?
如果你去一个印度中产之家,房间里的灯泡坏了,这对夫妇是绝对没办法修好的。这就是种姓制度对印度的影响。在中国,中产家庭自己动手修个电灯泡,完全不是问题。 [全文]
-
中国科幻电影这一次站在了世界之巅,只不过……
《流浪地球2》没有辜负自己的使命,交出了一份让各方都比较满意的答卷。但是奠定江湖地位的同时,“小破球2”也留下了不少遗憾。 [全文]
-
请你预测,看看你2023年能不能赢过观网编辑部?
观察者网编辑部设置“2023年15大预测”,每一项预测下都选取了我们专栏作者的观点作为参考,并邀请读者朋友们参与投票。 [全文]
-
“新冠经验几乎为零”,农村疫情怎么样了?
刚开始的设备只有一个体温表、一个血压计、一个听诊器,我自己买了一台氧气机,黄石市卫健委给配了一台氧气机,一共有两台氧气机,其他就没有了。 [全文]
-
得不到美元援助时,它们才会看向人民币?
大幅度提高人民币在贸易和投资的使用份额是一个成本很高的任务,此时并不应该成为国内工作的重点。但是完善人民币作为清算货币的一些先行准备现在必须要铺开。 [全文]
-
印度能取代中国,掌握印太地区的未来吗?
在印度人努力吸引外资之时,美国决策者要牢记,印度经济增长对美国实现其印太目标至关重要。美国为适应大国竞争的新时代而调整了本国的贸易政策,此时,我们需要确保“印度制造”能够进入美国市场。 [全文]
-
原来中国人过春节,不只是上街跳舞
当我还在欧洲生活时,我对中国新年的庆祝活动只有模糊的概念。我一直认为中国人庆祝这个重要节日的方式就是在龙下跳舞,以及在街上的红灯笼下跳舞。 [全文]
-
春节消费升温,是今年经济一个不错的起点
当市场购销两旺,企业加大库存,银行就会增加贷款和流动性,进而企业和银行的信心都会增加,银行会对未来有更加良性的预期,带动投资者信心增加,我预计2023年第一季度的经济,在没有任何外部冲击的条件下,会有一个不错的起点。 [全文]
-
读懂台湾问题的历史,你会发现情况正在发生重要变化
中美关系中的台湾问题最近正处于一个比较重要的进行调整和变化的阶段。很快各方,尤其是中美双方在台湾问题上可能会有一种比较复杂而微妙的非对称博弈。纵观台湾问题发展沿革的历程,最关键的首先是实力,其次是节奏,最后是意志和准备。 [全文]
-
这份重磅文件,不能只看到鼓励农民“投工投劳、捐款捐物”
如果农民放弃参与,在国家的考核压力下,地方政府和基层组织是不是还要继续“扛着”农民参与呢?农村现代化早几年、晚几年实现,这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农村现代化的主体,也就是农民本身要先实现现代化。 [全文]
-
通过经贸,更多阿富汗人正在了解中国和春节
以往很多阿富汗人通过中国制造的商品了解了中国,现在他们通过做出口生意,他们的工厂、工作计划等都会围绕中国市场来展开,对中国文化和习俗了解也越来越多。 [全文]
-
补贴十三年,中国新能源车的成长与代价
现实世界没有完美的市场机制和产业政策。无论是补贴政策的制定,还是调整、修正、打补丁,或者是本身不采用产业政策,都大概率是一个不断寻找次优解的过程。 [全文]
-
中国正在做的这件事没太多先例,但我们有一个“秘方”
我们今后10年的高质量发展,没有太多先例可参考。那么为什么中国可以,为什么我们有信心?是因为中国这几十年来积累的经验,中国有一个“秘方”,包括三个元素:中央战略、地方引导和市场活力,三者加在一起是一套“组合拳”。 [全文]
-
一周军评:人民军队的辞旧迎新
今年是农历新年前的最后一周,辞旧迎新之际全军各个单位也纷纷按照惯例登上军事报道向全国人民拜年,而其中一些部队在装备和编制上的变化能让我们看见人民军队在过去一年经历的新一轮变革。与此同时在依旧激烈的俄乌战场,俄军在经历一个季度的被动以后终于开始转守为攻。 [全文]
-
“现在进行的这场战争,不会瓦解世界秩序”
当北京当局发起对台行动时,俄罗斯将如何表现?这是一个开放式问题。我认为,俄罗斯的反应将和中国对特别军事行动的反应一样务实。因为中国目前给予我们的所有政治和外交支持,是用俄罗斯给中国在石油和天然气上给的优惠,以及给中国公司开辟俄罗斯市场的机会换来的。 [全文]
-
大家心里的那股劲儿提起来了
疫情让我们更加意识到亲情、感情的重要性,对身边人的珍惜和情感表达将不仅仅限于春节这几天,想到了就马上去做。 [全文]
-
和女友回四川过年,民俗和红色文化是我的“必修课”
今年我也在女友的家乡巴中过年,因为我是美国共产党员,我对党史特别感兴趣,巴中是中国革命的摇篮,红军的故乡,这次过年,希望有机会去更加深入探寻和了解这里的红色文化。 [全文]
-
春节人口流动大,如何追踪监测疫情?
眼下由于新冠防控措施放开,多数东部地区的流调中心已经解散,即使下决心重组,也需要一段时间才能正常工作。中西部地区由于软硬件、财政、人员素质等因素,从2020年至今未能建立起合格的流调体系。 [全文]
-
过年,生活的洪流滚滚向前!
这一年,很多小家过得很难很难。好年景是一年,差年景也是一年,这就是生活,是生活就要继续过。好年景,乐事多,欢欢喜喜过大年;差年景,苦事多,但也要抖擞精神过大年。 [全文]
-
迪拜年味正浓,当“欢度中国年”成为一种“国家战略”
把过好春节列入年度计划,迪拜一向深为依赖的圣诞节与元旦假期反而落选,可见那个遥远的国度对“中国新年”何等重视。 [全文]
-
美国“旧习难改”,谁能治它?
从苏联解体到中国崛起的这段时期,美国暂时找不到一个超级大国级别的对手,这让华盛顿更加大胆,更愿意承担在海外用兵的风险。而一个更强大的中国,将对美国在不招致自我毁灭的前提下愿意在国际舞台上承担的风险,施加更多限制。 [全文]
-
农村杀猪记
“这头猪,在院子里,要现杀。”一听这话,我就乖乖坐进了车里,毕竟能有一次现场看杀猪的机会,怎么能轻易错过…… [全文]
-
好好的政策传到基层就走样?一些干部道出心声
实际上,基层怕的不是苦累,很多基层干部用自己的“辛苦指数”换群众“幸福指数”是无怨无悔的,他们真正怕的是“无法聚焦本职工作”、“折腾自己又折腾群众”带来的“劳无所得”。 [全文]
-
躺在美国怀里的日本,心中谋划的美梦是什么?
只要中国实力强大,“该出手时就出手”,日本自然就知道该怎么做了。我们不用担心日本不愿放下身段,日本的底线之灵活、身段之柔韧远远超乎中国的想象——毕竟他们有丰富的实践经验。 [全文]
-
总理“突然”撂挑子不干了,新西兰还能怎么“救”?
阿德恩的辞职,更像是因沉重的政治压力,而不是心血来潮的淡泊名利。这和2016年突然辞职“回归家庭”的前总理约翰基有些相似,也让很多人感觉,新西兰的总理似乎特别爱辞职和搞“回归家庭”的叙事。 [全文]
-
进攻?休战?还是结束?俄乌之间的极限拉扯
俄罗斯明年的战略是迫使乌克兰和西方接受在目前的战线停战,乌克兰和西方的战略是迫使俄罗斯离开所有的公投入俄领土。从这个角度来看,俄乌局势在未来一年内极有可能走向朝鲜战争后期的“僵持模式”。 [全文]
-
“我有信心像过去三年那样继续为患者服务”
我和我的同事从放开到现在几乎没有休息过,我自己也就是在感染之后症状最重的时侯在家休息了两天。我的症状主要是头晕和低烧,但是也不敢休息太长时间,因为我多休息一天,就意味着同事们需要多承担一份工作,在家休息也不踏实。 [全文]
-
疫情前经济已经开始下行,我们应该设立个“合理区间”
中国整个经济运行速度重心的下降是从2011年以后开始的,经济下行的过程到2022年没有完结,而且2022年还更有沉重感。 [全文]
-
-
-
新冠感染率呈下降趋势,专家:形成群体免疫,病毒有点传不动了
-
-
乌克兰大使:共321辆,但发货太慢
-
蔚来、小鹏、集度,车企为何争抢刘慈欣和他的科幻IP?
-
三亚海鲜餐饮协会:建议各类珍稀海产品加价率在50%以内
-
还想要战机?德国防长:不可能
-
春节假期四川接待游客5387余万人次,居全国第一
-
“放下锤子!”“不!”佩洛西丈夫遇袭录像公布
-
春节慰问对象非困难群众?官方澄清:表述不准
-
2023春节档票房67.34亿元,创春节档历史第二
-
中国奥委会支持国际奥委会和亚奥理事会涉俄倡议
-
广西北海通报“4个菜1500块”
-
中方代表:不得擅自作决定
-
“如果我还是总统”,克宫回应了
-
“拜登被布林肯说动,转变令军方意外”
-
美延长港人“延迟强制离境”,香港特区政府坚决反对
-
巴基斯坦将从中国进口铁路客车投入载客运营
-
拜登又念叨:我们第九,中国却第二
-
“美国还没注意到,中国制造的汽车正风靡全球”
-
东耶路撒冷发生枪击事件致7死,警方:近年最严重袭击之一
-
春节假期结束,全国铁路、公路、民航、水路昨日迎来返程客流高峰
-
春节假期3.08亿人次出游,收入3758亿元
-
贝思文:生活在中国的外国人,也要为“讲好中国故事”作贡献
-
阿里辟谣新加坡建全球总部
-
北海启动调查 涉事商家曾多次被投诉
-
国航回应
-
游客点四个菜花1500元?北海店家回应
-
春节前6天,出入境人员达239.2万人次
-
俄方:纯属挑衅!
-
云南通报客车侧翻事故:致3死2伤
-
惊动白宫!美国5名警察被控谋杀:殴打被执法人3分钟致其死亡
-
联合国报告预测:2023年世界经济增长1.9%,中国4.8%
-
山西应县通报“木塔景区提前下班赶游客”事件
-
冯德莱恩:期待能适时访华
-
假期近尾声,全国铁路预计今日发送旅客1210万人次
-
他声称拒与“无名小卒”普京谈判,克宫回击
-
辽宁:支持“烂尾楼”项目盘活处置
-
春节期间多地工程建设取得新进展
-
日本拟5月8日把新冠下调为“5类”传染病
-
欧洲盟友抨击美国贸易保护,拜登回应:见鬼去吧
-
韩国:继续停发中国公民短期签证至2月28日
-
“美国政治日渐衰弱,中国等国家应更多参与全球治理”
-
美国四季度GDP增速超预期,但“好消息到此为止”
-
荥阳一庙会收5元可把车停在麦田?官方回应
-
“欧洲没有真正的外交国防政策,我们总是跟着美国人”
-
故宫北院开建,世界最大宫殿群为何“开分号”?
-
加拿大将向乌克兰提供4辆“豹2”主战坦克
-
国务院安委会通报辽宁盘锦“1·15”重大爆炸着火事故
-
“美国越围堵,中国越有可能研发出与ASML匹敌的光刻机”
-
以军打死9人,巴勒斯坦:停止与以安全协调
-
美国家档案馆要求过去6届总统副总统自查
-
美国制裁俄“瓦格纳”集团相关个人和实体
-
我领馆:加州半月湾枪击事件遇害人员中有5名中国公民
-
欧盟提议对俄柴油价设上限:每桶100美元
-
美军在索马里击毙1名“伊斯兰国”高级头目
-
“您前方还有4538桌,请耐心等候”
-
-
-
热门餐厅排队过千号,春节多地餐饮消费“爆了”
-
流浪地球2周边众筹已超3200万,目标金额为10万元
-
侦缉队:红剑蓝盾当空舞
侦缉队 评论 1 -
拜登亲自拜年了,今年这三个细节很特别
-
美德的坦克什么时候能到乌克兰?
-
《流浪地球2》能治尿频尿急尿不尽?
-
古都西安为什么从唐以后都与都城无缘?历史选择了它,又抛弃了它
-
《饭点新闻》节目背后的故事(快乐加班组)
观察员官方 评论 4 -
老的春晚小品好在哪里
-
《阿凡达2》票房超《复联3》,影史前五卡梅隆承包了仨
-
因为这个上热搜,吴京:很内疚
-
C罗将向老东家讨薪1.4亿元
-
1月27日《新闻联播》主要内容
-
游客去出租车司机推荐的饭店被宰,旅游时听出租车司机的推荐靠谱吗?
-
衣服挺好,就是模特有点多余
-
《满江红》发声明回应幽灵场、偷票房、抄袭等
-
豹子自由了,乌克兰呢?
-
吴京:恳请大家尽量不要再宣传300亿票房
-
《流浪地球2》到底是不是主旋律?
-
“我拼命苦学, 却被社会扣上两顶帽子”
-
《满江红》电影穿插几十段豫剧,“一惊一乍”到底唱的是啥?
-
林书豪加盟中国台湾联赛
-
生活工作压力巨大,香港硕士移英半年后自杀
-
1月26日《新闻联播》主要内容
-
俄运动员获在亚洲参赛机会,此前因俄乌冲突面临禁赛危机
-
2023年春节档观影人次破亿
-
从充电器看中国科技发展
-
春节档票房破50亿,《满江红》逆袭,《乒乓》撤档
-
形势发生重大变化,一个坦克联盟最终出现了
-
《中国乒乓之绝地反击》:中国体育电影的困境
-
《无名》难看,光骂王一博够吗?
-
美国高科技产业研发经费的减少,人才的流失,这伤口会让该产业渐渐失血
-
为什么会因为电影票房吵起来?
-
流浪地球不现实,但也绝不是“太空战狼”
-
坑了乐视两千万的熊猫,曾经却是中国工业摇篮
-
“这估计能吹一辈子吧!”
-
“枪手是…狗”
-
C罗准点给中国球迷拜年,韩媒“破防”
-
武汉长江官宣退出职业联赛:已结清教练组和球员薪水
-
中国影史首个!吴京个人总票房破300亿
-
自认不是男人的苏格兰强奸犯,要被关女子监狱?
-
5位江西女性的彩礼调查:20万属中等,多以陪嫁形式返还小家庭
-
1月25日《新闻联播》主要内容
-
台海连续剧又要出新集,麦卡锡要五角大楼为他报幕登场
-
《瞬息全宇宙》11项提名领跑奥斯卡入围名单
-
流浪地球2,彻底挑破中国人心态剧变的一条暗线
-
7部春节档电影,联合发声!
-
“中国科幻电影大门,这回连门带墙都轰开了!”
-
从北约援助清单看乌克兰战争的走向
-
7年死磕,但离“大圣”还有点远
-
37亿了,怎么还没人夸她
-
“建议查查他,不像演的!”
-
1月24日《新闻联播》 主要内容
-
2023年春节档总票房超30亿元,《流浪地球2》居首
-
《流浪地球 2》,郭帆展现出了比第一部更大的,对“科幻”的诚意
-
人从众!多地景区紧急限流
-
跨越4年,这棵中国科幻的独苗终于破土发芽
-
再谈乌克兰的北约坦克问题
-
大年初一,大英博物馆竟用中国古画庆祝兔年
-
亚洲特快:回顾一下迄今为止的俄乌战况
-
韩女团成员因一句“中国新年”被骂到道歉,评论区又要让韩国人破防了
-
游客“去有风的地方”遭村民拦路要钱,当地回应已批评教育
-
郭帆:中国科幻电影要植根于中国文化
-
春节档票房破20亿!中国大片“加量不加价”
-
1月23日《新闻联播》 主要内容
-
《流浪地球2》:没有人的文明,毫无意义
-
要让“躺平式干部”不能“躺”、不敢“躺”、无处可“躺”
-
过年啦!又到了观网小编立flag的时候
观察员官方 评论 7 -
流浪地球2:郭帆的第二次契约
-
2022,内娱明星没有什么新鲜事
快讯热点 -
-
- A
- 闻一哆 阿德尔·特纳 爱德华·卢斯 阿兰·巴迪欧 安德烈·杰尼索夫 安生 阿努·安瓦尔 奥卡姆剃刀 阿里尔德·沃兰 阿尔卡贝·奥克贝 艾维·劳埃伯 曹廷 丁纯 董彦良 韩俊 洪灏 《环球时报》英文版 邱荣利 盐都小警察 张育瑛 张子实 左文文
- B
- 博大龙 白钢 包道格 保罗·克鲁格曼 贝淡宁 北美崔哥 贝诺•彭泽 边芹 彼得·诺兰 布鲁克·萨瑟兰 布鲁诺·马赛什 布鲁斯·阿克曼 保罗·莫林维尔 保罗·马斯格雷夫 保罗·谢尔德 彼得·布莱农 彼得·古德曼 彼得·戈登 彼得·蒂尔
- C
- 蔡昉 曹和平 曹锦清 曹天予 查尔斯·伯顿 陈柏峰 陈定定 程亚文 陈鸿斌 陈继东 陈晋 陈经 陈静抒 陈可恩 陈力简 陈平 陈思和 陈新 陈洋 陈禹 陈雨露 陈昕 克里斯·海耶斯 初心 从薇薇 崔之元 岑少宇
-
- H
- 海派沙拉 韩方明 韩会师 韩毓祥 寒竹 韩毓海 何处击 何帆 何建华 何君尧 黄海伦 亨利·B·沃尔夫 何伟文 贺雪峰 何亚非 洪希伯 洪秀柱 胡鞍钢 黄勃 黄道炫 黄纪苏 黄奇帆 黄益平 黄有光 黄子榕 黄宗智 华生 华玄洪 胡佛 霍布斯鲍姆 霍思德 胡锡进 亨利·基辛格 何塞普·博雷利·丰特列斯 黄振威
- J
- 吉莲•邰蒂 杰克·尤因 金奇 嘉南·加内什 杰夫·斯帕罗 杰瑞米·沃纳 贾晋京 蒋晖 江南 简练 吉迪恩·拉赫曼 杰弗里·萨克斯 杰克·沃纳 杰里米·里夫金 金灿荣 京虎子 金君达 纪如泽 鞠建东 基思·约翰逊
-
- M
- 切斯·马达尔 茂哥 马伯庸 马丁·沃尔夫 马丁·雅克 马光远 马哈蒂尔 马凯硕 马立明 毛晨雨 毛尖 毛克疾 马平 马克·麦卡锡 马克·塞尔登 马丁·贾尔斯 马丁·凯特尔 玛丽·拉乌丽 马特·施拉德尔 玛雅 马远志 莫哈里·玛鲁 梅新育 塞莱斯廷•孟加 孟捷 苗柔柔 迈克尔·本德尔 迈克尔·赫德森 迈克尔·伊万诺维奇 迈克尔·雅各比德斯 迈克尔·布伦纳 迈克尔·罗斯 迈克尔·沃尔夫 米克·巴尔 米尔斯海默 迈克尔·本田 米兰·瓦什纳夫 米歇尔•阿格里塔
-
- W
- 王韬 乌萨马·艾哈迈德 外交政策 王正绪 王丁楠 王东宾 王飞 王国语 王海娟 王建 王晋 王孟源 王睿 王世达 王陶陶 王维佳 王文 王湘穗 王晓笛 王晓泉 王一鸣 王义桅 王卓祺 汪晖 万钊 万喆 瓦特萨拉·卡玛特 魏迪英 魏峰 魏明仁 文化纵横 温铁军 文扬 吴嬛嬛 吴大真 伍戈 吴敬琏 吴蒙蒙 吴士存 吴松营 吴威 吴新文 吴莼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