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观点 | Opinion more
-
600亿欧元财政危机,是对德国联合政府的压力测试
自民党高层也许会有所顾忌,他们担心,如果现在就退出执政联盟,那么政府提前解体的责任都要落在自民党的头上,这将影响后续的选情,甚至可能导致自民党在后续大选中连联邦议院都进不了。[全文]
-
作为一个德国人,真的太难评论巴以问题了
受访者所得到的暗示信息等同于问:“一个国家能否自卫反击恐怖主义?”基于人性和直觉,大多数人会毫不犹豫地选择“是”。这种误导性的调查可能会服务于政治议程,但不能百分之百地显示选民对以色列-哈马斯冲突的真实感受。[全文]
-
德国爆财政危机,背后是一场不顾违宪的党争
德国咬紧牙关,坚持去落实“债务刹车”的做法是正确的吗?也未必!因为德国并不是一个孤立的经济体,我们甚至都没有自己的主权货币了。[全文]
-
我在德国,身处声援巴勒斯坦游行人群中
“为巴勒斯坦讨公道和反犹主义本是两个概念,更不要说后者是欧洲人根据自己历史经验造出来的名词,如今却强加在我们头上,用来否定我们的正义和合法性。”[全文]
-
在德国,运输风力涡轮机叶片要150余项许可……
德国政府僵化的办事风格和繁冗的程序已经让德国成了与自己内耗的专家。[全文]
-
台积电赴德建厂,是否会重现美国工厂困境?
为什么德国政府(也就是德国纳税人)要为这家全球最大芯片制造商补贴50亿欧元?[全文]
-
还紧盯西藏、新疆、言论自由,德国太不了解中国了
德国政府的战略文件清楚地显示,德国正在寻求与美国接近,同时激活针对中国的保护主义。德国经济将无法参与中国、中东甚至非洲的大型项目。德国政府被美国智库误导,损害了德国人民、德国经济以及整个欧洲的利益。[全文]
-
德国公布首个对华战略,我看完64页全文后发现一些问题
“如果教训他人能成为一项出口产业,那么德国的未来将无比光明。”[全文]
-
对华“去风险化”?这对德国工业将是一场灾难
显然,迫于美国压力,欧盟正寻求对中国发起一场经济战争。这就是隐藏在所谓“去风险化”概念背后的现实。德国政府内部确实在讨论,应该在多大程度上屈服于这一战略。大家都心知肚明,这对德国工业与数百万计的德国职工意味着一场灾难。[全文]
-
欧美总是指责中国对欧“分而治之”,但这恰是他们的手法
这是德法的分歧,但我们也不能过于放大这种分歧。比如,现在国内可能认为法国在对华更友好,但其实也不能抱太大期待,在一些根本性原则性问题上,德法的基本立场还是归属西方阵营,只不过德国人可能更实在些,有些问题会直截了当指出来。[全文]
-
欧洲经济普涨,为何老大德国却陷入“技术性衰退”?
传统工业强项已经不被资本市场看好了。[全文]
-
从“火车头”到“害群之马”,德国经济怎么了?
俄乌冲突爆发前,德国对俄罗斯天然气的依赖程度远高于英国和其他欧盟国家,因此对俄制裁后德国能源结构转型的阵痛无疑也更为剧烈。[全文]
-
中国制造真的被边缘化了吗?亲历汉诺威工业展
前不久朋友圈里疯传一篇文章《德国汉诺威参展发现:为什么中国制造被边缘化?》,出于好奇,临近汉诺威工业展尾声的时候,走马观花地把几个展馆都看了一遍,希望能亲自验证上述论断是否准确。[全文]
-
这次,欧洲的挣扎展现得淋漓尽致
对于中国在这些重大问题中能发挥多大作用,欧洲持观望态度;但与此同时,在俄乌冲突久拖不决的状况下,他们一定程度上期待中国可以发挥对俄罗斯的影响力。因为在欧洲人的认知中,俄罗斯处于不利局面,已经成了中国的“小伙伴”,所以中国对俄罗斯有很强的影响力。[全文]
-
贝尔伯克来,只是走个过场?
从去年11月来访的朔尔茨,到刚刚离开的贝尔伯克,欧洲政治家接二连三到访中国,相较中国一以贯之的立场,他们好像都处在各自不同的频道,从他们身上很难看出欧洲对外政策的整体原则和脉络。[全文]
-
德国对叙利亚救援“变脸”,只因害怕得罪美国?
正如德国外交部中东事务处的西格尔博士的分析,鉴于叙利亚仍处制裁中,没有必要在救援问题上“刺激”美国人。这在某种程度上可以看做德国执政者的政治妥协。 [全文]
-
德国这一年,陷入在痛苦的“自我否定”中
法国可以理直气壮地回应说:作为大国,我们所考虑的国家利益原本就与你们不同!类似的话,德国官员却说不出口,历史包袱是重要原因。德国羞于谈论国家利益,总是以欧盟为“掩护”扩展自身影响力。但如今欧盟的队伍却越来越难带……[全文]
-
德国送“豹”给乌克兰,你们不觉得这很讽刺吗?
稍微细想一下就会发现,当年德国统一的条件与当前危机的前提完全是自相矛盾的。33年前,北约被视为防止德国好战情绪复燃的可靠保障。但眼下,北约成员国的这一身份却迅速将德国卷入了这场军事冲突当中。[全文]
-
瑞典实施“歧视性核酸政策”,中国游客可以起诉吗?
他们辩称在中国飞往瑞典的航班上的美国人和澳大利亚人不会被豁免,他们的待遇同普通中国人一样,因此他们并没有歧视中国人。但请允许我发问,在一趟从北京飞往斯德哥尔摩的飞机上,你如何能够找到美国人或者澳大利亚人的存在?[全文]
-
德国精英层的“恋俄情结”
他们明白,普京不会独自做出决定并付诸行动的。如果没有俄罗斯精英们的共识,俄罗斯就不可能进攻乌克兰。然而,德国政治家们仍然经常把“普京”和“俄罗斯”划清界限,而且不只是出于外交政策的考虑。他们已经习惯这么做了,选民也希望他们这么做。[全文]
-
-
资讯 | Information more
-
一场始料未及的灾难,德国冻结全部新支出
-
柏林将申办2036奥运会,批评者:纪念纳粹奥运一百周年?
-
德外长宣传“女权主义外交政策”,抗议者一句话把她问懵了
-
遭埃尔多安“怼脸输出”后,他终于批评以色列了
-
他访德“怼脸输出”:我们又没搞大屠杀,不欠以色列的
-
怀疑支持真主党,德国警方在七个州大规模突击搜查…
-
朔尔茨:人道主义停火可以,但反对“立即停火”
-
挺以色列是门好生意?德对以军火出口暴涨10倍
-
突然停航,全部取消!“持枪者劫持4岁女儿为人质”
-
官邸外,数百名以色列人要求内塔尼亚胡下台
-
“德国必须做好战争准备”
-
朔尔茨:期待从尼日利亚进口天然气
-
经济左派还是文化左派?德国政客开始想这个问题了
-
“日本GDP将跌至全球第四”
-
展品被批“辱韩”还混入日本簪子,韩文物展“翻车”了?
-
柏林多发示威集会存在激化、暴力风险,中使馆提醒
-
离开以色列时突遇空袭,朔尔茨一行仓皇躲避…
-
德国对华新政,白折腾?
-
德国前总理:普京依然是我的朋友
-
德国“双管齐下”...
-
-
· 德意志 ·
“德国制造”是这个欧洲强国的标牌,不少中国人对德国印象最深的是其“牛气十足的工业制造业”。100多年来,无论是一战和二战前,战后重建,还是应对全球经济危机,即便美英趋之若鹜追求“金融神话”时,德国始终坚守立国之本,也因此成为在这金融危机中“一枝独秀”的西方国家。可惜这辆德意志战车也会故障,邻国糟糕的表现拖累德国经济。糟糕的产出数据正在削弱其经济陶醉感。
-
德国将停止对华提供“促进贷款”
-
欧盟委员会预测今年德国经济将陷入衰退
-
因游乐场纠纷,两名驻德美军杀死一德国男子
-
外交部回应德国发布首个“中国战略”
-
中德举行军控与防扩散磋商
-
中国国际工业博览会将首设德国馆
-
德国巴伐利亚州长欢迎李强总理访问慕尼黑
-
朔尔茨:我们决心支持乌克兰加入欧盟,但…
-
英摇滚巨星“水爷”回应遭德国警方调查:这么明显,看不出来?
-
德方否认:没有这事
-
德国特斯拉ModelY搭载比亚迪刀片电池
-
德国3月份进出口贸易额环比急剧下降
-
说起她访华,德著名作家开嘲:她能当外长就是事故,连实习都不配
-
德国将限制向中国出口用于制造半导体化学品?外交部回应
-
追求性别平等权利,柏林允许女性在公共游泳池裸露上身
-
德国汉堡一教堂发生枪击案,已致7死25伤,凶手疑似身亡
-
德外长:重视中方政治解决乌克兰危机主张
-
原民主德国总理莫德罗逝世
-
白人男子长期性骚扰校内女生,德国名校学生会竟建议不要报警…
-
德军两辆“美洲狮”步战车相撞,致12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