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观点 | Opinion more
-
与穆迪标普怎么沟通也没用,他们就是不信
国际评级机构不懂什么叫做中国共产党,不懂什么叫做社会主义中国,他无视了党和政府去杠杆的决心,无视了我国治理能力的潜能。我觉得对于国际评级机构,应该有这样的评论。但是反过来,我们对自己还要有一个忠告,一定要落实金融工作会议精神,降低杠杆率,防范金融风险。[全文]
-
美国次贷危机的罪魁祸首哪去了?
十年前的次贷危机余波至今尚未平息,危机创伤还没有愈合。但是在人们的印象中,导致危机爆发的罪魁祸首并未受到惩罚。美国政府提交给国会的一项报告指出,只有35位银行家因为危机而在法庭上受到审判。那些引发金融危机的次贷骗局的主角们都去哪儿了?[全文]
-
穆迪们要来了 中国机构怕不怕?
7月16日之前,中国将向外资机构开放信用评级市场。允许穆迪们进入中国评级市场的同时,应该大力支持和培育国内评级机构的发展,提升国内评级机构的国际竞争力。以此打破国际三大评级机构在国际上资本市场上垄断地位。[全文]
-
穆迪下调中国评级 理由与事实差一个银河系
通过分析穆迪下调中国主权信用评级的理由,我们认为其客观依据不足。中国总体负债水平不高;中国的负债主要是内债,对外风险很低;各部门债务压力不大,负债水平大幅上升可能性较小;中国财政实力雄厚,财政状况较为健康……[全文]
-
金砖国家变砖 西方评级机构说了算?
在“科学”和“价值中立”的外衣下,西方国家利用所谓的民间组织来推销和传播其意识形态,影响其他国家的内部事务,干预发展中国家的政治选择,甚至打压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全文]
-
下调中国评级展望 穆迪何来胆量?
3月2日,穆迪下调了中国主权债的评级展望。我想起影片《大空头》里的桥段:女高管给空头鲍姆交底,若不给垃圾债高评级,隔壁穆迪就得来偷人了。对于其过去在危机中的“贡献”,穆迪要么是完全不看电影,要么就真是记性出了问题。[全文]
-
欧债危机的绞索仍在拉紧
此次希腊评级上调,主要是依赖于欧盟被迫实施了债务转换和票面勾销,来让希腊国债占GDP的比重下降到看起来让人满意的幅度。但在此过程中,欧盟相当于自己宣布了希腊国债现在只值三分之一价钱,这实际上就是赖账了。[全文]
-
“债务悬崖”才是真悬崖
全球金融动荡和“财政悬崖”的博弈,在一定程度上掩盖了发达经济体主权债务信用问题。虽然“财政悬崖”并非迈不过的“门槛”,但随后的“债务悬崖”是奥巴马政府又一无法回避的棘手问题。必须高度警惕美国“财政悬崖”背后“债务悬崖”风险的外溢释放,避免美国债务危机的发生给债权国带来灾难。[全文]
-
巴塞尔枷锁与评级霸权制约中国
巴塞尔协议和美国的评级霸权所造成的影响不可忽视,西方制定了有利于自己的规则,中国没有与西方平等宽松的条件。中国在执行巴塞尔协议的时候似乎更需要一些灵活思维,在国内建立一些不需要符合巴塞尔协议的金融机构,给市场提供更多的流动性。中国的金融改革和小额贷款公司等似乎也是在进行这样的尝试。 [全文]
-
合作评级路漫漫
亚洲国家间或市场一体化程度低,或体量太小,或如日韩受美国操纵,合作评级几无建树。大公国际与俄罗斯信用评级和美国的伊根-琼斯联合,具有战略意义,一方面将影响力辐射至原苏联国家,帮助上合组织成员稳定金融形势,一方面“到敌人后方去”。[全文]
-
标普大降级背后有何微妙因素?
2012年是世界大选年,除了传统的国家利益考量之外,还更多的是掺杂了政客自身的因素。这也注定了今年的全球经济形势更为复杂,变数也更多,我们对此也应该保持更高的警惕。[全文]
-
中国信用评级机构挑战“三大佬”
中国大公比美国三家评级机构对发达国家债务风险显然执更为警觉的态度,这一态度在美国三大评级机构饱受批评之际,表达了一种替代方式,特别是在欧洲酝酿成立自己的评级公司时,大公可“树立典范”,并为将来两者之间的合作奠定基础。[全文]
-
-
资讯 | Information more
-
员工称大公评级半数人选择出走 前总裁发信指出关键问题
-
大公“买卖评级”内幕:31家发行人交钱就能改
-
穆迪标普齐下调土耳其评级
-
不下调!惠誉维持中国A+评级
-
中西评级有多大差异?大公和标普简直是两个世界
-
一览无余,观网2017十大经济新闻
-
交行被穆迪评成“垃圾级”,花旗“怼”了回去
-
印度今年超中国?港媒:印信用评级垃圾 人素质差
-
亚投行获惠誉最高信用评级
-
穆迪被罚946万,动手的是欧盟
-
下调主权评级后,穆迪再降我26家国企评级
-
穆迪调降中国评级 财政部发改委回应
-
只花8.64亿美元,穆迪就“搞定”了美司法部
-
画风变了?穆迪上调22家我国企评级
-
投行减持 评级下调 万科管理层去留已定?
-
选举玩嗨的代价:澳大利亚评级面临下调风险
-
惠誉:中国外储世界第一 不跟风下调评级
-
惠誉:中国不会硬着陆 维持稳定评级
-
银监会:债权类投资不能完全依赖外部评级
-
财政部回应主权评级下调:机构高估了困难 低估了中国的能力
-
-
· 评级战场 ·
现有的国际评级体系几乎被美国所垄断,三大评级机构标准普尔、穆迪、惠誉霸占了全球市场8成份额。它们在全球资本市场上呼风唤雨,评级的一个小变化,就可能在一国一洲产生大“地震”。它们曾把很多垃圾衍生品评为最高级,对金融危机的产生负有重大责任。为了经济安全和地区安定,中国必须掌握自己的评级权和资产定价权,冲破三大评级机构的重重包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