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郑永年:美国国内越乱,越要提防中美关系迅速恶化
最后更新: 2021-11-02 11:25:45【导读】 自2018年美国前总统特朗普挑起中美贸易战以来,中美关系急剧下滑并动荡至今。眼下又因台湾问题出现新的不确定因素。
日前,中国香港中文大学(深圳)人文社科学院代行院长、全球与当代中国高等研究院院长郑永年教授在接受观察者网专访中指出,中美关系演变实际上是美国内政变化的一个反映。美国自己的问题搞定了,中美关系就有稳定的基础,美国问题搞不定,中美关系会越来越坏。
以下为采访实录:
【采访/观察者网 陶立烽】
美国国内越乱,我们越要提防中美关系的迅速恶化
观察者网:郑教授您好,感谢您接受观网的采访。第一个问题和您最近的新书《大变局中的机遇》有关。我们最高领导层在2017年提出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这一概念,那您觉得大变局现在具体体现在哪些方面?另外,现在的新冠疫情对这个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又有哪些影响?
郑永年:这个“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如果是看中美关系的话,在奥巴马后期已经开始了,到特朗普掌权的时候爆发出来,现在拜登时期还在延伸着。
对于这个大变局,我想很多人心里还是没有准备好。因为从80年代开始,从美国里根革命、英国撒切尔革命那时候开始了一波全球化,而且这一波全球化比以前的全球化的广度、深度、力度都要强。哈佛教授、经济学家达尼·罗德里克(Dani Rodrik)把它称为“超级全球化”(hyper-globalization)。这波全球化持续了将近40年,所以大家的心理已经适应这波全球化了。对现在这一个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大家还是心理准备不足,不管是中国人还是美国人。
撒切尔夫人与里根(图自美国新闻网站“政客”)
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影响我们的各个方面,从中美贸易开始,现在影响到中美的科技、经济、人文、社会、国防、军事、地缘政治方方面面。甚至我们每一个人的生活也受到了影响,比如我们前段时间东北缺电,再比如英国的油荒,这些都和大变局有关系。就是因为之前的超级全球化,现在已经变成有限全球化,甚至有人称之为逆全球化。
我们如果不看大变局的话,很难理解身边发生的一些事情,也很难理解国家地区之间的关系变化。因为中美关系的变化,我们和欧盟、日本、印度的关系都在变化,我们处理香港问题(的态度)在变化,两岸关系在变化。
所以总体上看,我们对这一波变化还是没有太深刻的理解。大家都是比较肤浅地看待中美关系,中美关系实际上在非常深刻的变化,中美从建交到现在,现在的中美关系,无论是G2G的关系(政府跟政府之间),还是P2P(人民跟人民之间的关系),都不如从前。你看看美国的民调调查,美国90%多的人都对中国有负面看法,你再看看80年代的时候,中国改革开放的时候,邓小平7次登上美国《时代》杂志。
新冠疫情是另外一个因素。即使没有新冠疫情,中美关系也是会变。
对于这个大变局,我们最高领导2017年就有这个预判,因为他和奥巴马有那么长时间的谈话和讨论。作为两国领袖,他们对中美关系心里是有底的。只不过当时双方领导人都还是比较理性的,但是当特朗普这一个局外人上来,他就把所有的矛盾都暴露出来了。
以前我们老是说“发展是硬道理”,发展过程中会有问题,但是问题需要在发展过程中来解决,如果不发展,所有的问题都是问题。实际上中美关系也一样,大家在交往在发展,问题肯定会有,但还是可以得到解决,可现在交往很少,那么这个问题就变得更严重。
有一点大家必须看到,中美关系实际上是美国内政的一个反映。国际关系其实很简单,就是三句话:外交是内政的延伸;战争是政治的另外一种形式;所有的政治都是地方政治。如果理解这些话,就能理解中美关系。
中美关系的背景是美国的内政延伸,因为全球化影响了美国的社会,美国的中产阶级人数萎缩,从七八十年代的70%一直萎缩到现在的50%左右,这一情况反过来又影响中美关系。
2011年10月,示威者在芝加哥商品交易所和芝加哥联储银行外聚集,响应“占领华尔街”运动(图自新华网)
中美关系能不能得到改善?当然两国的交往、尤其是两国的领袖交往很重要,但是从根本来说还是取决于美国内政,美国的经济结构失衡能不能调整?美国的财富分配、收入分配能不能做得好?我们当然不喜欢特朗普,特朗普就只提倡“美国优先”,但是希望他们真正能做到“美国优先”,把美国的问题搞定。美国自己的问题搞定了,中美关系就有稳定的基础,美国问题搞不定,中美关系会越来越坏。
最近美国的一个共和党众议员(麦迪逊·考特恩,Madison Cawthorn)说如果共和党执政,就要没收所有中国在美资产。这就是民粹主义崛起的反映。作为中国人一定要意识到,美国现在对华政策越来越具有法西斯主义色彩。如果拜登真的能稳定美国国内形势,能稳定发展,对中美关系是好的。美国国内越乱,我们越要提防中美关系的迅速恶化。
郑永年新作《大变局中的机遇》,中信出版社粤港澳大湾区智库研究丛书
中美确实有制度之争,但不是民主/专制二元对立
观察者网:所以在您看来,这次的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它的根源是美国国内政治经济情况的变化?大变局中是否存在中美制度竞争的因素?
郑永年:拜登说中国跟美国是制度之争,说什么美国是“民主”的,中国是“专制”的。这当然这是错误的,但它确实是有制度的根源。
美国从上一波全球化里赚了很多钱,但是利益没有分配好,社会越来越分化。美国以前是一个中产社会(middle class society),现在变成富豪社会(plutocracy)。80年代以来,在新自由主义(neoliberalism)主导下,美国太过于资本主导,政府对资本没有任何的干预,完全变成以前的放任自由主义。所以造成了这样一个结果。
而中国也深度参与了全球化,为什么我们却没有发生像美国那种情况?就是因为政府跟市场之间的关系处理得好。
我们的经济也是深度全球化,虽然收入差异也是蛮大的,尤其是跟改革开放以前比较起来,但是为什么我们社会是稳定的?因为我们的中产阶层在慢慢壮大,尽管比例还小;我们还通过扶贫,尤其是精准扶贫,过去40年使8亿多人脱离绝对贫困。
记录内地脱贫成就的香港TVB纪录片《无穷之路》片段
所以对于政府和市场关系的处理,我们和美国不一样。
美国的制度因为没有能力处理和资本的关系,使得资本独大。华尔街自己造成的危机,还要用普通纳税人的钱来救。所以美国的民粹主义,从美国老百姓的角度来说也是容易理解的,资本出了那么多的问题,你还来割韭菜?把中产割到了贫困。
所以中国政府现在做的就是要防止这些问题,比如最近的反垄断,对一些过大的民营企业进行整顿,这些非常有预见性,我们不能重复美国走过的道路。
所以,“美国民主、中国专制”的二元对立是错误的,用政府和资本的关系,才能说得清楚什么叫制度之争。我们现在确实是制度之争,但不是美国所定义的制度之争。
如何实现共同富裕?上不封顶,保底,做大中产阶层
观察者网:说到贫富差距,现在我们国内也非常关注这一问题,尤其是宣布全面小康之后就一直强调共同富裕,所以要实现共同富裕,您觉得有哪些比较可行的路径?中央也提出的三次分配具体应该怎么做?
郑永年:共同富裕本身就是一个世界性的难题。当今的世界基本上是三类国家。
绝大部分国家是第一类,还处于贫困状态,低度发展或者说不发达。
我们过去40年使8亿人脱贫,并且还在发展中,但世界上大部分国家仍然面临贫困。非洲撒哈拉以南大部分国家还是很贫困,亚洲的很多经济体中,经过亚洲97/98金融危机以后一直没有从危机的影响中走出来,后来又受07/08金融危机的影响,还有拉丁美洲、东欧绝大部分国家,这是一大类。第二类国家,像美国英国,它发展了,但是贫富不均。第三类是共同富裕的经济体,比如北欧那些小的福利社会,但这类少之又少。
所以我们在做的共同富裕,就是要解决一个世界性的问题。我们在摆脱绝对贫困问题上做得很出色,现在是时候解决共同富裕问题了。
现在大家都在讲三次分配,但我个人觉得我们现在的争论有点不正常。
我们现在说一次分配讲效率,二次分配讲公平,三次分配作为补充。很多人说这个说法是厉以宁先生提出来的,我想厉以宁先生也不至于提出这种说法,西方也没有这个说法,实际上也不符合事实。对三次分配的认知非常重要,如果认知不清楚,永远实现不了共同富裕。
我个人的观点,一次分配一定要讲效率,但一次分配如果不能做到基本公平的话,之后怎么做也不能公平。一次分配就是就业。一个人要富裕,要生活,要可持续发展的话,首先要通过就业,如果不就业,无论福利再好,第三次分配救济再多,你永远是个穷光蛋,能活下来就不错了。
所以我们为什么强调劳动致富?劳动致富就是一次分配,你必须通过自己的努力来改变,而不能等国家或等待人家的救济。为什么那么多国家把中小微企业放到头等大事,就是因为就业问题。西方国家包括美国这样典型的资本主义国家为什么要反垄断呢?就是为了让中小型企业能发展起来,促进更多人的就业。
同样,二次分配不能只讲公平而不讲发展和效率。如果二次分配光讲公平,那就只有福利社会了,还怎么理解凯恩斯主义这种促进经济发展的财税政策?所以二次分配不仅要讲公平,也要讲发展,也要讲效率。
那么三次分配呢?我们现在社交媒体无限制地放大三次分配,这是错的。我觉得要真正实现公平的话,就鼓励人家去赚钱,赚得越多越好。赚来的钱你要回归社会,进行三次分配。像美国欧洲都有一整套的制度来促成三次分配。
三次分配,不能说让阿里巴巴出几千亿,腾讯出几千亿,这好像抢东西了,使得企业家有害怕心理。你得有一套好的制度规则,使得他们有动机为社会做好事情,我所在的港中大(深圳)好多楼都是香港人捐赠的,然后挂一个名,这也挺好。
标签 郑永年-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责任编辑: 夏雨 
-
“若外星人入侵美国,中俄会帮忙吗?”
2021-11-02 11:15 中美关系 -
马斯克突然发了首中文诗…
2021-11-02 10:33 -
美国惊魂万圣节:至少11起大规模枪击,12人死亡
2021-11-02 10:32 美国枪击案 -
英女王劝各国领导人重视环保:没人会长生不老
2021-11-02 10:17 不列颠 -
“没中国游客,泰国就无法真正恢复”
2021-11-02 10:02 -
一边要减排,一边要增产石油?拜登自己都承认:很讽刺吧
2021-11-02 09:50 能源战略 -
马里:3名被绑架中国人获释
2021-11-02 09:21 -
“这是美国道德品质的污点,也是美政府的耻辱”
2021-11-02 09:11 美国一梦 -
拜登替特朗普政府向全世界道歉
2021-11-02 08:36 美国政治 -
伊朗外长新冠病毒检测呈阳性
2021-11-02 07:30 -
普京:责成俄国防部参与抗疫工作
2021-11-02 07:21 新冠肺炎抗疫战 -
美国新增确诊103470例、死亡1013例
2021-11-02 07:20 新冠肺炎抗疫战 -
法国推迟针对英国的渔业争端报复措施 英国欢迎
2021-11-02 07:13 法国见闻 -
刘晓明同韩对朝代表会晤:愿就发表终战宣言等事宜同有关方保持沟通
2021-11-02 06:55 朝鲜现状 -
国内通胀严峻,美国财长就中美关税问题松口
2021-11-01 23:13 中美关系 -
习近平向COP26气候大会发表书面致辞
2021-11-01 22:54 新时代之声 -
自民党二号人物“阴沟翻船”,日本外相要换人
2021-11-01 22:47 日本 -
记者问巴西总统为何不参加G20活动,保安上去就是一拳
2021-11-01 22:41 G20 -
日本执政联盟赢得大选,中方:当前中日关系机遇与挑战并存
2021-11-01 21:41 日本 -
印巴板球之战引发种族冲突,多名印控克什米尔学生被控“煽动叛乱”
2021-11-01 21:35 印巴冲突
相关推荐 -
以色列宣布将地面行动扩大到加沙地带全境 评论 213为防中国芯片,美商务部长要求“加钱” 评论 211“来自美国的压力越来越大” 评论 86谈判陷入僵局,以总理:将继续开展行动 评论 112谈判陷僵局,以总理令摩萨德小组回国 评论 51最新闻 Hot
-
“以色列定居者威胁我们,不离开就会被杀”
-
“美国利用‘不成文规则’,强迫企业在新加坡而非香港注册”
-
以色列宣布将地面行动扩大到加沙地带全境
-
“淘汰化石燃料,就会回到石器时代”?气候大会上争议不断
-
“一艘美国军舰出于自卫开火”
-
以驻联合国代表抨击犹太裔索罗斯:可耻!
-
“美国防部称,我们的军火工业难以跟上中国步伐”
-
美国三位“中国通”发文呼吁赖清德“冻结台独党纲”
-
北约秘书长:要为来自乌克兰的坏消息做好准备
-
“芬兰希望得到中国帮助”
-
“英国直接不想还了”
-
“令人发指”!菲律宾总统怒了
-
“78名美国军人涉嫌支持推翻美国政府”
-
“来自美国的压力越来越大”
-
基辅市长“指桑骂槐”?
-
美国竟又推出新规,针对中国汽车电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