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观点 | Opinion more
-
亲历热播剧《我是刑警》中的鹤岗1·28大案
有次回家时,听到亲戚长辈感叹现在鹤岗太消停了,什么事都没有。我不甘心地追问:“你瞅啥,瞅你咋地,这种也没有吗?”亲戚长辈回答到:“打架不耽误挣钱吗?现在谁打架谁傻。”[全文]
-
有“理论”支撑,极右翼枪击案更无解了
“大取代”理论声称当前美国有人在实施一项宏伟的计划,让有色人种来替代白人人口。很多美国的白人至上主义者本来就将美国的非白人移民归咎于犹太人,所以这个理论的支持者同样也与反犹主义、新纳粹主义的势力汇合。[全文]
-
新西兰对华,从争创第一到徘徊犹疑
中新关系变得更趋复杂和严峻,美国和澳大利亚对新西兰的压力不断加大,新西兰能否真的从本国和中国的共同利益出发,理性把握和处理中新关系,中新关系到底如何发展,未来发展总体态势如何,两国关系持续演变将对地区和国际事务造成怎样的影响,还需拭目以待。[全文]
-
这次,美国控枪困境有解了?
布隆伯格曾经说:“如果你想在家里放一把枪,你或许有这个权利,但我觉得你这么做很愚蠢。”对于他们这些保镖不离身的政要和亿万富翁来说,当然没有持枪自保的必要。但在美国很多地区政府失能、治安恶劣,当地居民不得不端起枪自己保护自己。[全文]
-
一个亚文化网站,如何“催生”一次又一次大规模枪击案?
原本只是聚焦游戏、动漫等亚文化论坛的8chan,已经彰显出了对于政治和社会不可忽视的影响力。它近乎不存在的内容审核机制,为种族主义、性别和性取向歧视、阴谋论、仇恨等意识形态提供了滋生的土壤。现在,这条大船已经完成了掉头,正在朝着极端化的方向一往无前地驶去。[全文]
-
新西兰枪击案,击中西方政治正确
西方国家不是盛行“反种族歧视”的政治正确吗?为什么种族歧视思想还会存在并孕育出如此奇葩?这是因为西方的政治正确其实是非常失败的,存在于西方人心中的种族主义恶魔并未死去,它只是在休眠罢了,一旦条件成熟,是有可能像伏地魔一样复生的。[全文]
-
美国禁不了枪,难道只是因为这个步枪协会很有钱?
2月14日,美国佛罗里达州19岁少年克鲁兹在高中校园内枪杀17人。21日,有7000人参加了CNN主持的市政厅大会。在大会上,人们将潮水般的愤怒倾泻到了NRA上。那么NRA是什么?为什么每一次枪击事件发生,它都会成为争议的中心?[全文]
-
禁不了枪就扯中国威胁论吧,你们高兴就好
即便美国抗议者们意识到了法律问题,真的要求取缔政治献金制度,也没什么用。因为政治献金制度的受益者,正是政治献金制度的制定者;要修改或取缔政治献金制度,必须要经过该制度受益者的同意,这当然是不可能的。[全文]
-
毒品枪支拯救美国经济?
除了毒品自由化,美国还有一个经济增长点。新年前后,美国发生了大规模枪击案。所以今年我参加华人的新春团聚,最最守法的华人华裔家庭都在议论什么?全都是去买枪、练枪,要自保,警察都不能保护你了。所以现在美国是人人自危,但是枪支经济繁荣。[全文]
-
美国拥枪理由,中国2000年前就有人讨论了
中国文明历来不认同个人至上、自私自利的价值观,所以才能成功实现禁枪。美国的持枪制度假设所有人都是理性的,保证人们可以相互伤害和对等威慑。真要是碰上不要命的狂徒,做事不计较后果,那么用轻武器就足以构成大量杀伤。[全文]
-
肯尼迪遇刺案真相,可能就藏在一部垃圾游戏中
半个世纪来,犯罪学家们无数次的通过犯罪现场重建,邀请顶尖射手参与,并且借助先进的计算机三维图像技术,试图还原出《华伦报告书》对肯尼迪遇刺案事发时的描述。然而,他们均可耻地失败了……是时候让电子游戏设计师们来试一试了。[全文]
-
拉斯维加斯枪击案是美国“封建制”结出的恶果
从最初13个州依据所谓习惯法的地方自治,到后来难于修改的联邦宪法,都是前现代社会或封建制社会的集中表现。在器物层面,美国无疑是世界上最现代化的国家之一;在法律性的制度层面,美国却还带着无法抹去的封建制痕迹。[全文]
-
枪击案还在查,美国有个州又让校园持枪合法化了……
自今年七月一日起,持证持枪者可以隐蔽地将手枪带进校园了。你可以把手枪藏在衣服下面,放在书包里,放在车里,不过公开秀出枪支,仍旧是不被允许的。NRA和枪粉们认为,允许校园内隐蔽持枪能加强校园安全,因为坏人就不知道谁手里有枪,谁可能阻止他们的犯罪行动了![全文]
-
一周军情:055型驱逐舰装112枚导弹 太少?
本周作为国庆的一周,相信有不少的朋友都在旅行中欢度国庆。不过国庆一周的中国整体上安定祥和,国外缺发生了些个令人伤心的事情。本周伴随着为十九大预热的新闻报道,今年夏天在上海下水的055型导弹驱逐舰的舱面全景第一次公开曝光,有关舰上垂直发射装置数量的争论暂时告一段落,而围绕着055型的其他讨论,则又因此掀起了一轮高潮;与此同时,美国拉斯维加斯发生的骇人听闻的严重枪击案,也头一次将“撞火枪托”这种原本只是在枪迷圈中的特殊道具推到了大众视角之前。[全文]
-
枪击案伤亡惨重,美国官方为何坚称“不是恐袭”
虽然网上群情激奋,但美国官方坚称:这不是“恐怖主义”事件,帕多克也不是“恐怖分子”。根据内华达州法律,这次大屠杀明显符合恐怖主义定义。但是根据联邦法律,这样定性却行不通。为什么要这么复杂呢?因为“恐怖主义”等名称会产生严重的社会后果。[全文]
-
赌城枪击惨案后,还要有多少美国人死于宪法
赋予了美国人持枪权就是赋予了人民反抗政府的武器,这个理由在宪法起草的时候或许可以成立。当时军队士兵拿的是滑膛枪、来福枪,其他美国普通民众拿的也是类似的武器。但是到了二十一世纪,美国政客(和一些中国公知)还在用这套说辞为这条修正案辩护就十分荒谬了。[全文]
-
FBI不承认IS对赌城惨案负责,那谁该负责
今天的美国,每年有3万人成为枪下冤魂,20多万人受伤,平均每天就有80多人丧生,其伤亡人数远远超过伊拉克战争和阿富汗战争阵亡的士兵。虽然持枪自由的文化和传统是元凶,但美国制度和这种文化的结合则导致了一种恶性的放大作用,也是它根本不可能改变的根源。[全文]
-
为什么美国控枪难?看完这个案例就知道了
为什么当代美国还有那么多人反对枪支管理法案、为什么普通民众不愿意放弃个人持枪权、为什么在当代美国拥枪派团体如NRA的实力要远远大于控枪派团体?这些看起来反常识的问题,是用诸如“美国人民热爱自由”的简单自然法标签所无法解释的。[全文]
-
拉斯维加斯枪击案,一个美国式悲剧
基于自由主义价值观,一些人喜欢强调枪支是公民抵抗政府暴政的工具,并以2014年美国内华州的牛仔武装抗法事件为例。实际上,美国宪法原义并未明确保障个人本位的持枪权,这种观念的兴起,其实是利益集团推动和自由主义意识形态建构的结果。[全文]
-
回顾二百年中美国枪击议员事件
6月14日,美国共和党议员史蒂夫·斯卡利斯在弗吉尼亚州遭到枪击。在过去二百年中,枪击议员的案件也是屡有发生。文章回顾了最近二百年议员枪击的部分事件。[全文]
-
-
资讯 | Information more
-
美国4万亿巨头高管被枪杀案系精心策划,枪手已逃离纽约去向不明
-
美国健保巨头CEO纽约街头被枪杀
-
美国发生枪击事件致5死,一名“高中生年龄”青少年被捕
-
美国突发枪击!多名枪手向人群射击致4死数十人受伤
-
她提前半小时预警学校,未能阻止14岁儿子枪杀4人
-
这场“全美噩梦”,谁该负责?
-
“这是全美国的噩梦”
-
美国14岁枪手,在一年前就引起了FBI的注意…
-
为破解他的新款三星手机,FBI求助这家以色列公司
-
她拒绝拜登电话慰问:不想和他说话
-
“真的只是巧合?”枪手惊现自家广告,贝莱德紧急回应
-
“他是内向好人曾遭校园霸凌,社交媒体上没有留下任何线索”
-
目击者:一场可怕的悲剧和耻辱
-
中国驻纽约总领馆提醒
-
美国一名14岁学生在校外遭美警击毙
-
12岁小学生枪击同学致1死2伤,芬兰总理:深感震惊
-
美“超级碗”胜利游行发生枪击事件,1死21伤
-
为争礼物,美国14岁男孩枪杀姐姐后被哥哥打伤
-
2死18伤!美国佛州突发斗殴枪战,仍有嫌犯在逃
-
我使馆:提醒在美中国公民加强应对枪击事件的意识和能力
-
-
· 美国枪击案 ·
又闻枪声,再闻枪声,奥巴马已经接连出席了如此多次“悲痛的场合”,或者还将继续出席。持枪自由的代价,是生活在恐惧的禁锢中。合法持枪降低了犯罪率,但持枪犯罪的死亡率是极高的。持枪减少犯罪,还是增加屠杀,舆论一直在争议。杀人的究竟是枪,是人,还是制度?
-
探访枪杀华人导师疑犯老家:3年间父母先后去世
-
德国汉堡一教堂发生枪击案,已致7死25伤,凶手疑似身亡
-
我领馆:两名中国留学生已脱离生命危险
-
我领馆:密歇根州立大学枪击案伤者包括两名中国留学生
-
我领馆:加州半月湾枪击事件遇害人员中有5名中国公民
-
美国今年已发生39起大规模枪击事件,破近年同期纪录
-
驻旧金山总领馆:有中国公民遇难,深感震惊痛惜
-
我驻洛杉矶总领馆代总领事会见洛杉矶郡警察局长
-
美国加州枪击事件有中国公民不幸遇难
-
我驻美使馆:高度重视俄克拉荷马州枪击案,死者或为中国公民或华人
-
美国康涅狄格州发生枪击事件,2名警察死亡
-
三名荷兰军人在美国遭枪击,其中一名死亡
-
放火烧出租屋引住户出来后,美国男子向人群开枪,射杀3人
-
3名荷兰士兵在美国遭枪击,2人伤势严重
-
放死去孩子笑声录音,家长凌晨到州长家前:我们无法入眠你也别想睡
-
5岁女童遭6岁哥哥枪杀,美国今年已发生158起未成年人枪击案
-
美国今年已有近2.5万人因涉枪事件死亡
-
连开10枪击毙枪手后,这个路人被捧成了“美国英雄”
-
他向人群开枪70余次,穿女装逃跑
-
庆祝活动上,美国“魔幻”一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