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这次,美国控枪困境有解了?
布隆伯格曾经说:“如果你想在家里放一把枪,你或许有这个权利,但我觉得你这么做很愚蠢。”对于他们这些保镖不离身的政要和亿万富翁来说,当然没有持枪自保的必要。但在美国很多地区政府失能、治安恶劣,当地居民不得不端起枪自己保护自己。[全文]
-
大麻合法化:西方政府的“维稳”手段
我们不可能将反战或有黑皮肤定为违法行为,但是可以让公众将嬉皮士与大麻、黑人与海洛因联系起来,然后将两者都定为重罪,以此破坏这两大群体。我们可以逮捕他们的领袖,突袭他们的房屋,破坏他们的会议,并在晚间新闻上持续不段地诋毁他们。[全文]
-
“共同的敌人”特朗普被打倒了,下一个是拜登
美国人民赶走了解决不了问题的特朗普,迎来了当初制造问题的拜登,看起来似乎总是选上来不合格的领导人。其实这完全是情理之中的事情,大部分美国选民对自己的政府和政治事务无知到了令人咋舌的地步。[全文]
-
拜登家这个儿子,有点坑
在多次联系未果之后,维修店老板检查了电脑的内容,发现了大量敏感邮件和文件以及不雅图片和视频。在一段视频中,亨特·拜登承认自己深陷毒瘾,一边吸食可卡因,一边与一名身份不明的女子发生性行为。[全文]
-
总统辩论磨破嘴,问题还是那个问题
特朗普指责民主党煽动暴乱;拜登和民主党则攻击特朗普“无视民众对于警察暴力的呐喊”。两党政客各执一词、相互攻讦,围绕着警民关系这一次要矛盾唱双簧,本质上还是在为了自己的选举利益“煽动群众斗群众”。[全文]
-
让班农身败名裂的“我们建墙”到底是个啥项目,我仔细扒了扒
有趣的是,这些违法乱纪的指控往往发生在选举之前,而且很多罪名最后都坐实了。问题的关键不在于特朗普或某位政客个人喜欢违法或与不法之徒打交道,而是美国两党政客蔑视法律成风的悲惨现实。据统计,美国国会议员的犯罪率甚至高于被他们“代表”的普通大众。[全文]
-
美国打压TikTok,但互联网世界已经攻守易形
除了华为之外,近日TikTok也成了美国政府打压的对象。即便其母公司字节跳动的首席执行官张一鸣尽量疏远与北京的关系,并且打了一套“国际化组合拳”,TikTok在美国仍然举步维艰。不过,这件事也说明了我们的互联网时代已经“攻守易形”。[全文]
-
投票“维稳”,大概才是美国体制真正的“优势”
直到今天,还有至少四成美国人、超八成共和党支持者认可特朗普的防疫表现。大概这才是美国体制真正的优势,西式民主体制的核心——投票选举在现实中的“维稳”作用远大于实际解决问题的功能。大部分民众对现任政权的怨恨可以通过“下次不投给某位领导人”得到宣泄,哪怕下次还是选出一位三流政客。[全文]
-
新冠疫情失控,美国怎么走到了今天这一步?
我们在此客观地介绍外国如何应对肺炎,目的并不是为了“比烂”,而是希望国人意识到很多我们认为是天经地义的事情对于某些国家却并非理所当然。例如政府出钱检测、隔离和治疗、及时封锁疫情最严重的城市、在几天的时间之内新建医院、动员全民居家隔离,这些作业美国想抄也不一定抄的来。[全文]
-
美国警察如何处理国内“激进示威”
在美国,仅是被政府暴力镇压过的大型示威活动就有以上几例,而更多的示威活动在还没闹大的时候就被扼杀了。比如2011年的“占领华尔街”事件,警方使用警棍猛击示威者头部、将示威者包围起来后向其喷射刺激性液体、像抬猪一样挪走示威者等等手段,处理起来快刀斩乱麻,丝毫不拖泥带水。[全文]
-
为什么在西方判死刑这么难?
西方自由派主张废除死刑,实际上是把罪犯的“人权”被放到了受害者的“人权”之前。而他们口口声声的“程序正义”只不过是远离犯罪的社会上层人士的伪善罢了。我们应当追求的社会理想是“法立而不用,刑设而不行”,而不应枉顾社会现实空谈直接“废除死刑”。[全文]
-
花650万美元把孩子送进斯坦福的华人,到底错在哪?
这几天很多国内的媒体把焦点都聚集在赵家的企业和一个小姑娘身上,却忽略了问题真正的核心——美国式教育的体制问题。一位哈佛博士说:在美国,阶层已经完全隔绝,固定化了,在这里,一个不同的社会阶层完全就是另外一个宇宙,大部分人没任何机会去意识到这个社会还有别的阶层。[全文]
-
美国大学丑闻,伤不到富二代的“安全网”
日前,美国爆出史上最严重的大学招生舞弊丑闻,为我们呈现出了美国权力精英与上层阶级特权的冰山一角,勾勒出阶级社会运行的具体机制。有鉴于此,中国的教育体系应当以这一丑闻为警示,捍卫长久以来教育的平等性,促进社会的阶层流动。[全文]
-
那些夸西方司法独立的人,真懂这个词吗?
既然司法部坐实了政治打手的身份,那么我们从小到大耳濡目染以及特鲁多口口声声的西方“司法独立”又是怎么回事?其实这是个误解,此“司法”非彼“司法”。孟晚舟被捕事件让很多人看清了西方所谓的“司法独立”是一个多么大的笑话。[全文]
-
七成青年愿为台湾而战?前“立委”:骗美国人的啦
在电话里上来就问年轻人“愿不愿意为台湾而战”这种口号性的问题,当然很多人顺口就说愿意。但是这份精心设计过的民调问卷回避了两个问题,而这才是民进党当局不愿揭露,也不敢面对的真相。[全文]
-
马斯克究竟是创新者还是投机客?
他没有为这个世界带来任何新的科学和技术。他只是一个较为成功的企业家,不断地改进和重组已有的技术罢了。马斯克的特长在于调配资本、聚合人才以及营销炒作,顶多可以称作“从1到10”,而不是像他的合伙人彼得·蒂尔在畅销书中吹的那样——“从0到1”。[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