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观点 | Opinion more
-
蓬佩奥“闭关锁美”值得我们紧张吗??
这是一场围猎互联网创新企业的盛宴。而蓬佩奥“杀气腾腾”的所谓“五项建议”更多的是一场精心算计的政治表演,它服务于特朗普谋求短期政治收益的需求,蓬佩奥在特朗普身后悄悄推了一把,让特朗普朝着看似激进实则是“无能狂怒”的方向又迈了一步,顺便也为自己2024年的野心搜刮一点政治资本。[全文]
-
从天安门晨跑到抹黑中国,扎克伯格有几副“脸谱”?
对中国人来说,扎克伯格与特朗普究竟谈成了啥,其实并不真的那么重要,但是往中国企业以及相关标志性产品泼脏水的证词,是无法忍受的。一如有网友指出的,当扎克伯格开始用政治化的操弄来取代务实解决问题的意图,也可能出现意料之外的新情况。[全文]
-
推特危机后,多亏了“特权”我才拿回账号
这种集权式的网络安全环境令人深感不安。由于商业巨头、明星达人和世界领袖都在使用(有时还会滥用)推特和其他服务,集中攻击和控制泰勒•斯威夫特或唐纳德•特朗普的任一或所有账号,可能造成的损失将远远超过某一天的比特币欺诈事件。而且,如果企业或选举成为被攻击目标呢?[全文]
-
中泰网友陷入“史诗级骂战”,台港网军爽飞
要求大陆网民对外国辱华言论无动于衷是不现实的,这是一个仅能以实现统一,方能解决的问题。因此我一再说台湾问题要尽早解决,最起码要有明确而具体有效的阶段性做法,否则台湾人民也无法衡量轻重,误以为大陆会永远投鼠忌器,网军也会持续宣传中国是纸老虎。[全文]
-
台美去“谭”止咳,Errr…..
舆论战,中国明显处于弱势,其实也很正常,西方话语权的建立已有超过一百年的历史,就算家道中落,贵族架子也不会那么快崩。而论家道中落,台湾也是其中一份子,不利用贵族架子的剩余价值要怎么活呢? [全文]
-
俄罗斯断网试验,看透的人不多
国内总有一种声音鼓噪中国互联网要另起炉灶,另搞一套不开放、不兼容的技术和标准体系。要知道,互联网最大的价值并不在于技术本身。一个国家自己搞一套网络并不难,但是如果国际社会不能互联、访问和使用,那么,这样的网络是没有多大价值的。[全文]
-
从攻防演练到产业发展,中国网络安全与西方差距多大?
网络安全几乎覆盖了一切能够联网的设备和网络基础设施,这两年IoT设备频繁成为黑客攻击的目标。信息安全、数据安全在近些年成为网络安全的重要分支,甚至如果往细的方向去讲,人也可以纳入网络安全的范畴里。70%的安全事故是因为“内鬼”而引发的,无论是有意的还是无意识的。[全文]
-
FBI对“网络恐怖主义”的定义简直是:我谴责我自己
FBI对“网络恐怖主义”的定义是:“通过利用电脑或者电信设备,导致暴力、破坏、扰乱服务,通过在特定人群中制造混乱和打消确定性来制造恐惧,旨在影响政府或人群,以符合特定政治、宗教、社会或者意识形态议程”, 在字面意义上简直符合美国对他国的所作所为。[全文]
-
走好网络上的群众路线,文化治理思维需更好改革
自媒体挑战并颠覆了由传统媒体垄断的旧权威,但其自然野蛮地生长却对普遍的中国道路认同构成了建制作用。并且,这种由斗争而形成的公共意见和舆论氛围是一种更为真实、理性和可靠的文化建构,群众自己教育自己,自己管理自己,在斗争中成长并自发塑造了价值观。[全文]
-
德国经济部长本来想密会任正非,却为何最终向媒体公开?
今年6月中旬,德国联邦经济部长阿尔特迈尔短期内再次访华,在上海会见了华为集团的总裁任正非。两个人的会面本来被德方设定为秘密状态,却最终向中德双方的媒体做了通告。德国方面一直强调“网络主权”,却不得不承认在5G建设方面无法隔离华为。[全文]
-
在网络安全问题上满嘴跑火车的美国官员太多了
美国急不可耐地制定网络空间规则,凭借技术优势为所欲为;因为都被解释为国家安全,都是合法的,别人干什么则是非法的。有媒体爆料,美国国家安全局多年来入侵华为,这种动用国家力量攻击一家中国民企的行为竟被套上国家安全理由:评估华为对美国的威胁。[全文]
-
美国优势不复当年,已经很难发动冷战2.0
我仍无法认同某些人以所谓的修昔底德陷阱为根据对中美发生热战进行可怕预测。同时,我不得不承认,中美两国发生“冷战”的可能性还是非常大的,因为两国的经济模式存在巨大差异,竞争策略也将陷入长期冲突。[全文]
-
网络要不要治理?美欧:真香
网络有害信息并非仅仅“黄赌毒”,其完全可以直接影响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特朗普上台以来炒得美国政坛颠三倒四的“俄罗斯网络攻击影响美国总统选举”悬疑,尽管最终宣告特朗普“清白”,但裂痕已经形成,美国人民深受其害。[全文]
-
欧美刚从霸权优势中梦醒,又滑向新的错误方向
当美国在网络空间处于霸权地位时,欧美战略决策者、技术精英和媒体界普遍相信,互联网和全球网络空间处于欧美自由主义意识形态的绝对掌控之下,脸书、推特等社交媒体,应该、可以而且必须成为欧美外交政策的工具。[全文]
-
这次是滴滴司机遇害,为何没有形成舆论热点?
出租车平台尽管很少陷入网络舆论的旋涡之中,他们绝非可以安之若素,缺乏有效监控换来的就是远远高于网约车的犯罪率。出租车平台真正需要学习的就是网约车平台,学习的不仅仅是便捷的叫车服务,更重要的是学习通过信息技术提高出行的安全保障。[全文]
-
快给“信息裸奔”的公民穿上衣服
随着信息化社会的不断发展,个人的信息包括姓名、身份证、手机号、住址、交易信息等等都被大规模的收集。储存在网络之中。随之而来的是公众对这些个人信息数据安全性的担忧。这种担忧显然不会是杞人忧天。近年来,个人信息遭到大规模泄露的情况时有发生。[全文]
-
“公知”在中国为什么变成了贬义词
不知何时何故,“公知”在当今中国的话语体系里已悄然成了一个贬义词。如此一来,是否所有的知识分子都只要生活在象牙塔和书斋里?然而,知识分子都有“忍不住的关怀”,我们确实也需要对中国目前的公知提出更高的要求。 [全文]
-
倡导“平等”的美国刚废了一条平等法则
“互联网权利”组织高举“网络中立”原则,是西方自由派在世界范围内强推“普世价值”的微缩翻版。这些不食人间烟火的自由主义精英,对他们生活圈以外的世界缺乏认知,不关心如何让穷人过上得体的生活、不在乎落后地区的人是否能连接互联网,却认为应该首先保障所谓的“自由”和“平等”。[全文]
-
“863计划”力挺王老吉?你想多了
国家“863”计划研究证明喝王老吉可以延寿大约10%?广药集团董事长的这一论断可谓一石激起千层浪,在互联网上掀起了不小的争论。这一集中了人类健康、话题商标王老吉的网络事件,可能是十几年来“863”计划在网络上最有存在感的一次。[全文]
-
网络安全危机离你多近?讲三个例子
2017年ITU(国际电信联盟)网络安全指标体系中,中国处于第32位。全世界已经有38%的国家发布了网络安全战略,有些国家还没跟上,但这是大势所趋。[全文]
-
-
资讯 | Information more
-
收到中国电信运营商短信就是被监控?英媒又大作文章
-
微博也出手了:解散马保国粉丝群
-
我国网络安全和信息化成就令人瞩目
-
网信办就《互联网直播营销信息内容服务管理规定》公开征求意见
-
限制二选一、大数据杀熟,《反垄断指南》将深刻影响平台企业
-
国家网信办专项整治有偿删帖
-
国家网信办拟修订公众账号管理规定:应禁止已关闭账号重新注册
-
中国网络媒体论坛嘉宾发言:聚焦网媒责任与使命
-
让互联网更好造福人民,习近平这样强调网络安全
-
2020年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上海地区活动开幕!
-
为人民、靠人民 习近平这样论述网络安全
-
国家网信办通报6家平台诱导“饭圈”互撕
-
筑牢网络空间安全屏障
-
蚂蚁集团否认曾与李开复合作提供人脸数据,李开复致歉
-
驻英使馆:有反华分子恶意攻击刘晓明大使推特账号,手段卑劣
-
《全球数据安全倡议》针对美“清洁网络”计划?中方回应
-
“全球75%网络攻击来自美国,他们却反过来指责中俄”
-
直播大熊猫就是“国家政治宣传”,“美国之音”就不是?
-
欧盟以网络攻击为由制裁中国实体个人,中方回应
-
微博与肖战工作室谈话:加强对粉丝群体约束能力
-
-
· 网络战线 ·
-
13岁女孩被27岁“男友”网络性侵 母亲报警
-
“网警”查女网友个人信息求交往?郑州警方回应
-
司机曝嘀嗒预约单买卖内幕:一单最高可卖到100元
-
知名色情网站4名骨干落网
-
网游、追星……互联网时代的童年有些不一样
-
这些APP正窥视你的生活!连你的“日历”都要看
-
陆慷:假的!
-
国台办回应台湾游戏“还愿”被禁
-
沙特“沙漠达沃斯”开幕在即,官网却被黑了↓
-
外卖骑手车贴不当言论 美团:严惩不贷,已辞退
-
怂恿他人强奸女乘客 无锡滴滴司机群人员被行拘
-
《紫光阁》:走好网络群众路线,就要与网民一起“皮”
-
和地沟油一起上热搜 @紫光阁:瑟瑟发抖
-
今日头条招聘2000名内容审核编辑:党员优先
-
贴吧曝光“差评师”个人信息被指侵犯隐私 百度回应
-
微信左右脑测试实为窃取信息 该程序已被停用
-
林心如关闭微博评论,质问网友:骂够了嘛?
-
马斯克和扎克伯格隔空吵架 AI将人类带往何方?
-
女子学英语结识“美国大兵” 被骗160万
-
全球两大黑市交易网站同日被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