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林毅夫:中国“渐进双轨制”曾被认为最糟糕,但事实证明只有这种模式表现最好
——中国改革开放四十年与新结构经济学(上)
关键字: 改革开放中国经济经济转型转型模式渐进双轨制中国经济崩溃论【2018年12月19日下午,清华大学国情研究院『国情讲坛』第21讲在公共管理学院报告厅开讲。刚刚获颁“改革先锋”称号的北京大学新结构经济学研究院院长林毅夫教授,就“中国改革开放四十年与新结构经济学”主题发表演讲。讲坛由清华大学国情研究院院长、公共管理学院教授胡鞍钢主持。瑞典哥德堡大学经济学副教授、清华大学国情研究院客座研究员郑京海作点评。
本文根据现场发言整理,内容已经林毅夫教授本人审定,小标题为编者所加。全文约2.2万字,分上下两篇,本期推出上篇。】
林毅夫:老师们、同学们、朋友们,大家下午好!
非常感谢胡鞍钢教授的邀请,到国情讲坛来跟各位交流我对中国改革开放四十年跟新结构经济学的思考。我也非常感谢刚才胡鞍钢教授的介绍,他引用了很多数字,其实有些我自己都不知道,回去以后还要好好地学习。
2018年是改革开放四十年,12月18日党中央、国务院召开了一个大会,纪念改革开放四十年我们取得的成绩。如果要讲成绩的话,确实是在人类经济史上不曾有过的奇迹。1978年,中国是当时世界上最贫穷的国家之一。按照世界银行的指标,1978年中国人均GDP仅为156美元。大家印象中世界上最贫穷的地方在哪里?应该是撒哈拉沙漠以南的非洲国家,被称为“黑非洲”。而1978年的时候,他们的人均GDP是490美元。也就是说,中国1978年的整体发展水平,连世界上最贫穷的非洲国家平均数的1/3都没有达到。当时中国81%的人都生活在农村,以农业为生。84%的人每天的生活费达不到1.25美元,意味着84%的人口生活在国际通用的贫困线之下。而且当时中国还是一个非常内向型的经济,出口只占国内生产总值的4.1%,进口占5.6%,两项加起来为9.7%,即90%的国民生产和国际是不接轨的。在出口产品当中,75%是农产品和农产品加工品。
以上这些数字,在座的很多年轻朋友听来,可能不容易有切身的感觉,我个人却是一路经历过来的。我1979年从台湾回到大陆,在北京大学读书。当时台湾已经是新兴工业化经济体,人民生活水平普遍比大陆高,北京给我带来了很多生活上的冲击。现在海淀已经是城市中心区之一,但当时非常偏僻,为了方便起见,需要买一辆自行车。那时候自行车不是有钱就能买,还要有票,我记得一辆凤凰牌自行车的价格是200元人民币,可当时北大的不少老师一个月的工资也就不到70元,需要三个月的工资才能买一辆自行车。那时候开始有电视,比较时兴的是9英寸的黑白电视,这种电视要多少钱呢?900元人民币。一般老师要花上一年半的工资,才能买一台9英寸的黑白电视。通过这些数字,大家可以想象一下,改革开放之初,中国处于一个什么样的发展水平。
但就是在那么一个低的起点,从1978年到2017年,中国取得了平均每年9.5%的增长,这样的增长速度谁都没有想到。改革开放初期,邓小平同志提出的目标是“二十年翻两番”,也就是说平均每年要实现7.2%的增长。事实上包括我自己在内,当时都认为这样一个目标不会达到。因为在发展经济学里有一个自然增长率理论,这个理论认为:任何国家、社会,除非在战争或者是自然灾害破坏以后的恢复期,可能会有一年、两年以7%的速度增长,正常情况不可能以7%或者更高的速度增长。从这理论来看,邓小平提出的目标好像是不可能的。中国人有一种智慧,叫“取法乎上,仅得其中;取法乎中,仅得其下”。所以我内心感觉小平同志提出这样一个美好目标,无非就是政治上要大家加把劲,实现每年7.2%的增长,如果这没有达到,每年6%的增长率也不错。那时候比较封闭,同学之间也不敢讨论政府的目标有没有可能实现。刚好北大来了一个纽约大学的外籍教授,我就私底下问他:“中国现在提出的经济增长目标是二十年翻两番,平均每年要实现7.2%的增长。您是一位老教授,学术非常丰富,又走过很多国家,您认为中国有没有可能在二十年里实现平均每年7.2%的增长?”他听了以后,也是一直摇头。
但是现在回过头去看,我们的增长速度不是7.2%,而是9.5%,不是20年,到去年已经是连续39年每年9.5%的增长。看起来好像9.5%和7.2%之间,无非就是每年2.3%的增长,但实际上如果用指数积累的话,就是天壤之别。如果按照7.2%的增长率持续三十九年,中国2017年的经济规模会达到1978年的15倍;但实际上是以9.5%的速度增长,按照可比价格计算,2017年中国的经济规模已经是1978年的34.5倍。正是在这样一个高速增长的态势下,2009年,按照市场汇率计算,中国超过日本,变成世界第二大经济体。2014年,按照购买力评价计算,中国的经济规模超过美国,变成世界第一大经济体。
与此同时,衡量改革开放的一个重要指标是贸易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按照美元计算,从1978年到2017年中国进出口贸易的平均年增长速度高达14.5%,2017年的贸易总量是1978年的198倍。2010年中国出口超过德国变成世界最大出口国,而且出口的产品从1978年制造业不到25%发展为现在97%都是制造业产品,中国被称为“世界工厂”。历史上被称为“世界工厂”的国家,最早是工业革命以后的英国;19世纪末到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国被称为“世界工厂”;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世界工厂”变成了德国、日本;现在“世界工厂”在中国。2013年,中国的进出口贸易总量超过美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贸易国。中国贸易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大约为35%,高的时候曾经超过50%,现在低一点也有35%。但在所有大国中,也就是人口超过1亿的这些国家当中,这是我定义的大国,中国的贸易占GDP比重最高。美国在20%-25%之间,日本还不到20%,而中国现在是35%左右。用这个指标来衡量的话,中国应该是全世界最开放的经济。
我为什么有机会担任世界银行首席经济学家?
2017年,中国人均GDP达到8640美元,属于一个中等偏上收入的国家。改革开放40年来超过7亿人摆脱贫困,对世界减贫的贡献率超过70%。刚才鞍钢介绍我有幸担任世界银行的首席经济学家,这对我个人来讲,是一个非常难得、非常荣幸的事。我是世界银行第九任首席经济学家,如果看前面八任,当之无愧都是大师级经济学家,而且也在政治上很有经验的美国或者是欧洲的经济学家,其中有得到诺贝尔奖的,有得到克拉克奖的,有当过美国白宫经济顾问会主席的,有后来当财政部长、哈佛大学校长的,也有当过中央银行的行长的,一般都是在学术上非常有地位并且很有政治经验的经济学家,这个位置被认为是经济学家在世界上最高的职位。
- 原标题:林毅夫:中国改革开放四十年与新结构经济学(上)|国情讲坛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责任编辑:周雪莹
- 最后更新: 2019-01-09 07:34:25
-
去年中国汽车销量20年来首下滑 发改委将推促消费新政
2019-01-08 22:03 中国经济 -
曾经辉煌的直销公司,如今过得怎么样?
2019-01-08 20:03 -
“除了美国,没有国家像中国在消费电子展上有这么多企业”
2019-01-08 19:08 科技前沿 -
5万围观,贾跃亭32亿北京地产打7折,结果...
2019-01-08 15:44 大公司 -
国产刚起步,三星、美光等接连看衰存储芯片市场
2019-01-08 13:07 大公司 -
三星电子2018年第四季营业利润同比减28.7%
2019-01-08 11:45 -
华为再诉美国专利巨头:未按公平条款授权专利
2019-01-08 11:08 华为 -
涉组织传销,又一家抓了18人
2019-01-08 10:44 依法治国 -
继人保后,社保基金再获财政部充值
2019-01-08 09:04 养老与社保 -
中国外储连续两月回升 黄金储备两年多来首上升
2019-01-07 17:16 中国经济 -
新华保险盘中触及跌停,董事长有变动?
2019-01-07 16:36 股市 -
马云出清淘宝股权?阿里回应
2019-01-07 14:40 阿里帝国 -
中石油新疆油田公司风险勘探获得重大突破
2019-01-07 14:30 能源战略 -
中国成“大麻强国”?美媒这波节奏不太溜…
2019-01-07 13:47 中美关系 -
罗永浩又有麻烦!成都锤子科技被冻结1亿元
2019-01-07 12:10 -
根据房租抵扣信息征税?税务局回应
2019-01-07 11:38 -
智能门锁安全吗?指纹人脸识别均存高风险
2019-01-07 10:40 -
答应增持1亿后反减持,赵薇哥哥等人收深交所关注函
2019-01-07 08:37 明星那点事儿 -
“平时111元,春节277元”,抢到票了吗?
2019-01-07 07:30 春运来了 -
天津19条新政支持民营经济,减负超140亿元
2019-01-06 09:55 中国经济
相关推荐 -
三天出访,两份《声明》,什么信号? 评论 50西班牙首相下周访华?外交部回应 评论 162“若你不喜欢中国方案,那你的呢?”没说完就被拖走… 评论 287商务部:美方应尽早取消对华加征“301”关税 评论 140美舰擅闯中国西沙领海,南部战区:警告驱离 评论 275最新闻 Hot
-
“若你不喜欢中国方案,那你的呢?”没说完就被拖走…
-
潘长江否认“全家移民美国”:这是我的根,我哪都不去
-
美舰擅闯中国西沙领海,南部战区:警告驱离
-
“紧急威胁!”致命病菌在美感染激增,近半数病患90天内死亡
-
洪都拉斯外长访华商讨建交?中方回应
-
他急了:中国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相当有份量,美国却甚至不在台面上
-
耶伦再表态:不考虑对美国所有银行存款提供“一揽子保险”
-
“鼓吹澳对华开战之人,犹如冲向风车的堂吉诃德”
-
ChatGPT被曝有隐私漏洞,OpenAI创始人证实
-
美对华芯片限制“护栏”细则公布
-
“中国这么对俄罗斯,我不信”
-
英国调查军方在阿滥杀事件,声称“须恢复军队和国家声誉”
-
银行危机本可避免?英国央行:早警告过美国监管方
-
“不止瑞信,瑞士本身也岌岌可危”
-
“又新学什么中文了?”俄石油公司总裁:元,好多元!
-
谁炮制了“亲乌集团”?赫什点名CIA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