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雷望红:“防溺水”工作本意向好,但为何让一线教师叫苦不迭?
【文/观察者网专栏作者 雷望红】
我国中小学校长期以来都有“防溺水”工作宣传的传统和责任,尤其是在暑假临近时。
2021年5月21日,教育部办公厅发布《关于做好预防中小学生溺水事故工作的通知》,由此自上而下开启了一场“防溺水”运动,一线教师和基层干部都被充分动员,深度参与到相关工作中。
这份通知不足千字,仅有五项要求,本意无疑是好的,然而,据笔者调研了解,却让众多一线教师苦不堪言,以至于不少教师甚至呐喊:
“上面都在关心青少年的身体心理健康,又有谁来关注一线教师的心理健康呢?”
“四苦”
据了解,一线教师在开展“防溺水”工作时遭遇着“四苦”。
一苦,任务重。
“防溺水”工作是一项重要的工作,其工作目的是要减少夏季到来之际学生因涉水、游泳而不幸溺亡事件,确保未成年人的生命安全。对于学校而言,主要工作是要做到对学生进行防溺水安全教育宣传,教会学生识别危险水域环境,在遇到危险时学会如何自救或求救。
然而,为了推动这一项工作,上面规定学校要完成“十个一活动”,包括:上一堂防溺水专题教育课;节假日前集中开展一次安全教育;组织一次安全知识竞赛或展板宣传活动;召开一次家长会;开展一次家长专访活动;印发一份《致家长的一封信》或宣传材料;布置一篇防溺水家庭作业;每周组织一次专题教育;每日一次安全提醒;课前课后进行安全提示。
针对每一项工作,班主任都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比如:
单是开展一次家长专访活动,就需要花费老师至少一周的休息时间。
上面要求学校师生背诵“七不两会”,不定期针对老师和学生进行抽查,如果出现背诵错误就要扣分。为了避免被扣分,老师自己要提前督查学生背诵并抽查,学校还要经常抽查,以免学生在上级来检查时出现卡壳或错漏而被扣分。
班主任每周要开展专题教育,非节假日期间,每周要在群里进行安全提醒,提醒之后要确保家长们回复“收到”,班主任每次要在群里“数人头”,生怕哪位家长没回复。
“十个一活动”开展和“七不两会”工作是各所学校必须完成的工作,一些地区还不断层层加码,自我加压。而层层加码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一是在既有工作内容上进一步增加工作密度。
比如,“十个一活动”中要求“每日一次安全提醒”,有的地区规定每天早晚必须进行一次安全提醒,且每次提醒时间必须讲5分钟;有的地区则规定放假期间,老师必须每天在家长群里提醒2次。
再比如,“十个一活动”中要求“上一堂防溺水专题教育课”,中部某省要求各中小学组织收看《**省预防中小学生溺水安全专题教育专题课》。如果只是组织学生集体收看专题课视频还好,结果通知要求全体学生和家长都需要参与学习,且学生和家长要一同观看,这就需要老师去动员家长关注公众号、登陆注册页面、按照要求填写信息,看完视频之后还要参与测试答题,如果没有达到满分还要重新答题直到获得满分为止,答题完成之后要下载证书;班主任要负责收集好学生的学习图片和证书,并参与统计排名,如果观看率低,上级就会对学校和教育主管部门进行通报批评。
结果,为了这一项工作,班主任要做无限多的工作,反复与家长沟通劝导,不仅增加了工作量,也增加了家长对老师的厌烦甚至嫌弃。
图截自视频
二是新增一些“创新性”的工作内容。
2021年笔者在广西调研时,广西要求河湖塘边要放置游泳圈用于溺水者救生;2023年湖南一些地区已变成了“一圈一绳一竿”,并要在危险水域安装感应摄像头进行提醒,一旦有人靠近,摄像头就会出现“危险区域,请勿靠近”的安全提醒声音。此外,多个省份还要求在暑假期间,教师和乡村干部要参与巡河、巡湖,拥有海域的省份还要求老师去巡海。
由于上级对“防溺水”工作的要求过于严格,有地区甚至提出“零溺亡人数”的政策目标,但是这一目标如何保证?谁能百分百保证?有人担心未成年人因“防溺水”工作不能下水游泳,以后掉到河里了不会自救怎么办?有些地区就开始给学生发放免费的游泳票,但是免费的游泳票是有限的,必然不能满足学生的游泳需求。
可以说,各地的“防溺水”工作“创新”内容层出不穷,彼此相互效仿,学校和政府的“防溺水”工作负担就不断加码,财政压力也在不断攀升,搞得一线教师和基层干部累得喘不过气来。
二苦,材料多。
老师们不仅要完成“十个一活动”,组织学习、背诵“七不两会”,而且还要做大量的材料工作。
具体说来,老师开展了相关工作,如何证明你开展了相关活动呢?上级要求要排名考核,于是就必须“办事留痕”——每一项工作的开展,都必须事前做好策划,事中拍照、拍视频,事后总结归档。教育专题课、家访、安全知识竞赛等活动都需要如此。
“防溺水”的多项工作需要学生和家长深度参与,但是家长工作是不容易做的。比如仅《致家长的一封信》,班主任要提醒学生带回家给家长,确认家长看到了此信,《安全承诺书》需要家长签字后由班主任回收。班主任每次清点回收的材料时都要尤为注意,生怕哪位同学家长的材料或图片没有收上来,万一出事了就说不清了。
这些材料清点和归档总结工作,占据了他们大量的时间,极大地影响了他们的教育教学工作。
资料图来源:芜湖日报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责任编辑: 李泠 
-
2023高考进入第二天,部分地区已公布查分时间
2023-06-08 08:18 高考 -
上海国际金融中心专家咨询委员会议召开,周小川龚正讲话
2023-06-08 07:09 -
海南警方通报一起重大刑事案件,嫌疑人已畏罪自杀
2023-06-08 07:09 依法治国 -
主持人发表涉港台不当言论,全场响彻“China”
2023-06-07 23:16 -
首次中国—巴基斯坦—伊朗三方反恐安全磋商在北京举行
2023-06-07 22:50 中国外交 -
海南陵水警方通报:因情感纠纷伤人致死后潜逃,嫌犯畏罪自杀
2023-06-07 21:30 -
东航第二架C919即将迎来交付
2023-06-07 20:24 中国大飞机 -
河南已确定745个收储库点,挂牌敞开收购受损小麦
2023-06-07 20:02 聚焦三农 -
聚焦城市更新,陈吉宁召开市委主题教育调研课题联动会商会
2023-06-07 19:36 上海观察 -
被控在省高速集团受贿3800万,山东政协原常委孙亮受审
2023-06-07 19:13 廉政风暴 -
一箭26星刷新纪录!力箭一号遥二运载火箭成功发射
2023-06-07 17:47 航空航天 -
官方通报:涉事人员胡继勇被免职并接受纪委核查
2023-06-07 17:45 -
被判无期的原县委书记获减刑,入狱后举报300多人
2023-06-07 17:20 廉政风暴 -
大连万达商管19.8亿股权被冻结
2023-06-07 17:06 -
人体器官移植条例今年修订实施,将加强器官移植收费管理
2023-06-07 16:21 依法治国 -
香港警方拘捕2人,涉嫌煽动他人“港独”
2023-06-07 16:08 香港 -
南疆区域概念扩展:新增巴州和兵团四个师
2023-06-07 15:59 -
李云泽会见美国花旗集团首席执行官范洁恩
2023-06-07 15:21 -
上海推出今年第五次集中供应楼盘,均价最高为8.91万元/平米
2023-06-07 15:06 -
为烂尾楼盘站台撑腰,他被判九年
2023-06-07 14:56 廉政风暴
相关推荐 -
取消中企锂矿特许权?墨西哥矿业商会表态 评论 46在黄岩岛拆中国的浮动屏障?菲律宾谎言被拆穿 评论 221参众两院两党对立严重,美国政府“关门”成定局? 评论 204“进校园”争议背后,预制菜被“妖魔化”了吗? 评论 723几十年来首次,以色列和沙特开启“里程碑”式访问 评论 107最新闻 Hot
-
取消中企锂矿特许权?墨西哥矿业商会表态
-
在黄岩岛拆中国的浮动屏障?菲律宾谎言被拆穿
-
他终于道歉,“总理之路走到头了”?
-
乌军方:瓦格纳集团成员已重返乌东前线作战
-
“涉及在华芯片生产,美国将无限期延长对韩豁免”
-
俄外长:准备就乌克兰问题谈判,但要考虑俄罗斯的安全利益
-
印度外长:加拿大有很多有组织犯罪分子,攻击印度被纵容
-
都想减少“对华依赖”?谈判遇挫,澳部长对欧盟警告上了…
-
俄罗斯再制裁23名英国公民,包括英国防参谋长
-
“我不会坐在那里听美国人说教,不可能”
-
被乌方传死讯,俄黑海舰队司令现身
-
“进校园”争议背后,预制菜被“妖魔化”了吗?
-
法官裁定特朗普在财务报表上存在欺诈行为
-
韩媒担心:这样下去中国游客也不来了…
-
中方表达强烈不满后,他辩称:有“足够初步证据”
-
几十年来首次,以色列和沙特开启“里程碑”式访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