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观点 | Opinion more
-
商飞被制裁,我们的航空制造业还有哪些课要补?
在商飞被特朗普政府列入制裁名单之后,虽然通用电气/CFM的发动机可以被国产长江1000替代,在综合航电集成这一块我们仍有大量的工作要处理。尽管拜登政府上台之后可能会取消制裁,我们的未来不能寄托于“善意”,要建立自己的供应链。[全文]
-
2021的星辰大海,将有中国的空间站
漫天群星,都有一个共同的起源——东方红一号。光荣的历史,需要我们传承。杨利伟透露,2021年我国将发射两艘载人飞船,将6名航天员送入天和号核心舱,我国载人航天将正式进入常态化时代。[全文]
-
新一代火箭完美亮相,但为何有人更倾向“老长征”?
手上没有剑,和有剑不用,不是一回事。长征八号也好,新一代长征火箭也好,它们肩负的使命绝不只是“增强运载能力”、“定位于商业发射”,甚至“搞回收复用”这么简单。它们肩负着中国航天技术改革的重任。[全文]
-
说好的奔月计划,其他国家为何集体掉队?
2005年前后,世界各国航天界掀起了一股月球探测热。很多国家纷纷表示,要在2015-2025年间将有人或无人的航天器送上月球。随着嫦娥五号的成功落月,中国在这次迈向月球的集体赛跑中赢得了比赛。奇怪的是,其他国家为什么集体掉队了呢?[全文]
-
中日国产客机竞赛:相似的开始,不同的命运
10月27日,中国商飞向国航交付了第二架ARJ21-700。而在短短的两天之后,商飞又向成都航空交付了第23架ARJ21-700,累计交付了37架。而就在商飞ARJ21进入高速交付期之时,三菱的spacejet——也即MRJ——却正式宣告了死亡。 [全文]
-
中国造不了所以找俄罗斯?恐怕没这么简单
为什么我们一直在努力推进C919的全面国产化替代,以及甩开西方,与俄罗斯合作发展CR929?当全面封锁的那一天真的来临,庞大而有活力的中国民航市场,就必然被C919和CR929占据。[全文]
-
空天飞机、高音速武器?别再迷信美国X-37B了……
从某种程度上,X-37B可以说是航天飞机的精神续作。就像对航天飞机一样,我们不应该对X-37B有着超越其本身能力的,不切实际的崇拜——就算有,在科学的分析论证下,也会不攻自破。[全文]
-
民航局新版“五个一”是向美国示弱?说反咯
纵观《通知》中的诸项要求,均本着一视同仁、防疫为重的精神。不优待任何国家的航司,也不歧视任何国家的航司。标准摆在那,符合标准就给飞,不符合标准就不飞,飞了后不负责任带来大量输入型病例就熔断停飞。[全文]
-
美国没向中国“天问”计划发贺信,还不如冷战时代?
官方层面上美国对中国的火星探测计划没有任何反应,主要是受各种因素的影响,中美两国科学家在外太空探索之间的合作很不顺利;但是从民间层面上看,大家还是很兴奋的,美国已经在火星登陆的无人着陆探测器也期待着有朝一日能和中国的火星车握手见面。 [全文]
-
中国航天,靠什么领跑世界?
对于长期处于追赶者姿态的中国航天而言,抓住新载人飞船这一难得机遇,充分探索人有我无的新技术、新工艺,整体提高我国载人航天的技术水平,也是正在进行的工作。毕竟,没有技术,和有技术选择不用,不是一回事。[全文]
-
长征五号B发射成功,我国深空探测有了一颗定心丸
长征五号B对于YF-77发动机来说,是一次难度更高的大考:“一级半”入轨的长五B,芯级的瞬时过载与稳定过载都比“两级半”的长五更大,YF-77发动机的工作条件更为严酷。浴火重生的YF-77发动机交出了一份完美的答卷,给大家吃了一颗“定心丸”。[全文]
-
中国民航亏钱史
对标欧美高端的跨洲航线与配套设施建了,又不能说拆就拆,导致美国摸过的石头,中国民航业一块不少地又全部摸了一遍。换句话说,就是中国民航业抄欧美的作业,把已经批改过的错误答案也都抄过来了。[全文]
-
写在航天日前:失利阴影下,如何变危为机
恰恰是一般被认为是“举国体制”的苏联,在登月这件大事上陷入不同设计局的内斗,最终起大早赶晚集,被美国人捷足先登。事实一再证明,这种集中力量办大事的组织结构是行之有效的。那么就不竞争了吗?当然不是。应当大力鼓励的,是差异化竞争。[全文]
-
英国螺栓被法国扳手拧进德国螺帽,或是空客给商飞的启示
商飞还有更重要的挑战:在总体发展思路上理清如何赶超,而不只是模仿和跟踪发展。在这里空客的成功经验很有启示:空客从来不是单纯靠政府补贴和市场保护发展起来的,而是靠有意义的创新。[全文]
-
长征五号发射成功有多重要?用“一发定全局”毫不为过
长五遥三的成功意味着,在马上到来的2020年,中国首次大型火星探测终于可以如期进行,探测器组合体将搭乘长征五号遥四火箭奔向红色星球;新一代载人飞船终于可以首次试飞,担负发射任务的长征五号乙运载火箭还将承担中国大型空间站的发射任务。一切都能按计划进行,没有比这更令人幸福的了。[全文]
-
“胖五”上天,历经了多少坎坷
在长征五号火箭研制之前,中国的长征系列运载火箭一直是在已有的技术基础上进行改进,核心部件火箭发动机推力没有质的提升,增大火箭的推力与射程,只能依靠加装助推器与火箭级数。中国急需一种大推力、无污染的运载火箭。长征五号就是在这种背景下进行研制的。[全文]
-
中国载人航天20年,有太多话想说
尽管有曙光号飞船的预研经验,但载人航天大系统的全面研究,依然是个巨大考验。譬如飞船逃逸系统,在国内没有先例可循;东西是做出来了,心里没底,想找经验丰富的俄罗斯专家做个评审,就是看看做的行不行,签个字,结果对方开口就要1000万美元。当然换做美国,拿着这钱都找不到门路。[全文]
-
波音再爆问题,这次他们选择“解决”提出问题的人
在他任职期间,波音要求他修改手册,借降低标准来提高交付率。作为和约翰·巴内特一样有追求的老一辈波音工程师,这自然是突破了底线。他按照程序向波音人事部门投诉这一事件,结局也和约翰·巴内特一样:被离职了……[全文]
-
官方只给了一张图,我国首次火星探测到底要怎么搞?
我国的第一次独立探火将如何开展,图片上探测器的各部分功能又是什么?本文将根据在国内外已经公开发表的文献中所提供的信息,对这些问题做一些初步的解读。[全文]
-
运-10下马,丢掉的不只是国产大飞机,还有开发平台
为抛弃运-10辩解的人总说运-10是模仿波音707开发出来的机型,到80年代已经落后。事实上,运-10不是波音707。即使运-10就是波音707,那问题的关键也不在于它是否“落后”,而在于运-10下马后中国至今都没有逾越甚至能够勉强达到的产品开发平台。[全文]
-
-
资讯 | Information more
-
《月球样品管理办法》首次对外发布
-
空间站核心舱、天舟二号货运飞船等通过出厂评审
-
我国重型运载火箭发动机研制取得新进展
-
中国载人航天:征集“面向空间站运营的低成本货物运输”方案设想
-
两年将发射11次,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全线备战空间站建造任务
-
下个月,天问一号将进入环火轨道!
-
中国航天人这次底气十足!
-
不仅是探月,嫦娥五号轨道器开始新工作
-
航天603基地入选国家工业遗产:中国第一个探空火箭发射场
-
我国最大分段式固体火箭发动机试车成功
-
和嫦娥五号一起“上天”的水稻种子发芽了!
-
长四丙“一箭双星”发射成功,中国航天2020发射任务收官
-
“明年上半年将发射空间站核心舱”
-
长征八号首秀缘何推迟?原来是高空风捣乱
-
长征八号火箭总指挥:未来一年应该不少于20次发射
-
文昌航天发射场已具备高密度航天发射能力
-
长征八号首次飞行试验圆满成功
-
毛主席,“神十”来看您了
-
运12F时间域飞机取得重大突破
-
长征八号将于20日首飞
-
-
· 航空航天 ·
-
哈哈哈…李大兴在大兴机场参加首航的首航
-
投入运营!大兴机场迎高光时刻
-
90后小伙成火箭专家,网友:这才应该是热搜第一!
-
马斯克恶搞贝佐斯登月器:“蓝月”?我看是“蓝蛋蛋”
-
3年前丑到“惊动团中央”,这海报今天完美逆袭!
-
维珍航空空姐 将可穿裤子素颜上班
-
当“载人登月”遇到《流浪地球》,他说…
-
NASA招人去火星:一定要有个负责搞笑的
-
卖萌犯规!玉兔二号化身灵魂画家
-
“大兔子唉,快醒醒,家里人来啦!”
-
美国宇航员太空度过197天 重返地球艰难"学走路"
-
猎鹰9号将100人骨灰送入太空
-
夜话航展:小白初体验,除了惊呼还有些话想说
-
史上最高“坏了拍两下”
-
嫦娥四号年底前后登月!其中继星名字也很美
-
在外太空3周长高9cm,日宇航员有点担心…
-
NASA选出今年地球最美的17个瞬间
-
从零基础到发射天宫二号,中国航天人走了整整61年
-
别笑!上天的不是二哈,是60年前牺牲的苏联英雄
-
NASA从1.8万人里选了12个宇航员,有可能去火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