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首页 > 关注未成年人网络保护
《未成年人保护法》新修订版于2021年6月1日正式生效,其中新增“网络保护”专章。未成年网络保护的核心主体是家庭,保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有效模式是社会多方协同共治。
-
矫正罪错孩子,中国该“与国际接轨”吗?
电影《烈日灼心》中有句话:法律像人性的低保,是一种强制性的修养。它不管你能好到哪儿,就限制你不能恶到没边儿。
-
出现校园欺凌就让老师背锅?顽疾该怎么破
“一说到校园欺凌,舆论普遍把学校或老师拉出来背锅,可根据大量经验,我认为这是不妥的。”一位长期办理未成年人案件的警察对我说。同时,他提到,家庭的有效干预能显著降低和制止校园欺凌的发生。但很多家长对子女关注几乎都在学习上。
-
这部法律是国家“高高在上、不接地气”的决定?
在一些司法工作者看来,如果他们的“家务事”能够更早被外力介入进而发案,如果公共资源能够及时阻止姜父的行为、给予这个家庭帮助,或许结果不会到如此惨痛的地步。
-
如何为孩子讨回公道?一起监护人性侵案背后的故事
“一站式”询问司法创新,是对未成年人的悉心呵护,凸显浓浓的司法人性关怀。类似本案中的工作室全国还有很多,诸如“亮晶晶”、“豌豆荚”、“彩虹桥”等,都在默默无闻地守护着未成年人。
-
看着中国游戏攻城略地,日本玩家的心态是……
从日本玩家的角度来看,一方面是因为本身中国游戏立绘的高质量,加上运营方的活动,引起了大量二创群体的再创作,这无疑炒热了游戏的创作氛围;另一方面,中国游戏的火爆也给日本玩家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危机感。
-
“三观跟着五官走”、“明星跟着资本走”、“理智跟着情感走”
资本既通过流量,标注明星的商业价值和变现能力;又通过人设式包装、传销式营销,推波助澜出所谓的饭圈来为自己服务,包括诱导未成年人应援集资、高额消费、投票打榜等。一些德艺双失的明星也能成为顶流,一些由追星粉丝自发组成的网络社群发展成为非法集资、流量造假等违法犯罪的温床。
-
为什么网络游戏、短视频这么容易让人沉迷?
因为利益化驱使,很多自媒体还公然开课教授女性如何货币化自己的课程,正向价值观不断沦为被劣币驱逐的良币。一个国家的女性担负着这个国家未来下一代的教育责任,这种笑贫不笑娼文化和“搞钱”价值观的流行对一个民族的危害会延展到未来的几代人。
-
封禁游戏?那只是“破山中贼”
我们都是这么过来的,我们也应当能够理解走出这个阶段需要一定的过程,做一个明智的家长。最近国内外新闻接踵而至,但没有必要草木皆兵,还是要分清轻重缓急,抓好当前的主要矛盾,逐个击破。
-
未成年人网络素养教育,迫在眉睫
在去年我们重点关注了留守和流动儿童,他们的一个互联网的使用的情况。今年我们重点就关注新冠疫情以及家庭,对未成年网络使用的一个影响的情况,这样更好地去全面、立体地去反映当前未成年人网络使用情况的一个最新的状况。
-
提升网络素养,丰富内容生态,助力未成年人健康发展
全社会都要来帮助家长和孩子提升网络素养。目前在国家的倡导下,很多企业推出了青少年模式,现在比如抖音青少年模式,操作起来还比较便捷。但是我们面临的问题是,是否有很多家长知道有青少年模式这样子一个安全触网方式?
-
家长应提升未成年人的网络保护意识
如果你这个孩子他在线下在现实生活中他得到了极大的满足,他不会去上网,他不会沉迷于网络,其实沉迷于网络的孩子基本上都在现实中找不到一个成就感,他需要比如说打游戏,他就觉得在现实中从来没有人夸过我,他特别自卑,他在游戏中才能找到自信。我觉得最根本的还是解决现实中的问题。
-
网络时代,分级制度能保护未成年人吗?
分级制度的话,它肯定是符合于以前的大众,以前的传统媒体的大众文艺市场,因为它有一个非常明确的生产商,文化产品它有一个非常明确的发布渠道,你的分级制度,你针对这样的主体,它是比较实用的,但是它确实在网络时代,你会看到说生产者其实是很分散的。
-
尊重未成年人网络发展权,网络保护任重道远
在未成年人权益的实现中,伴随网络带来的也会有风险因素,因此本次《未成年人保护法》的修订,针对网络空间已经表现出的突出问题明确了对应的保护措施,主要包括优化网络环境、预防和消除风险点、预防网络有害内容和不良信息,预防网络暴力等方面。
-
未成年罪犯需要换一种“教育”,这种教育叫“刑罚”
“你女儿失去的只是一条命,我儿子失去的可是二十年青春啊!”为什么我们总是关注刑事案件发生之后的矫正与教育,而不重视确定的实定法所应当带来的事前教育呢?家庭法治教育不足所带成的后果,为什么需要被害者以及社会来帮着一起承受呢?
-
为什么有的人会对他人如此残忍?
接触案件越多,越了解犯罪心理,我便越认为玻璃墙两面的人性是相通的。罪行或许离奇,但作案动机往往代表了人性中普遍的欲望。普通人,如果给予一定的外部条件,也可能成为那些故事中的当事人。这也是为什么我们要保持警觉的原因。
-
性侵受害人该如何报案?这些实务经验,和你学的可能不一样
在这里说的很多东西,都是我在办案的过程中发现、总结的。如果你学过法律,那么你会发现我说的,和你学的,可能会不一样。这没有谁对谁错,你学的法律是对的,但实务中很多情况就是这样。
-
-
资讯 Information more
-
河北邯郸通报“未成年人欺凌视频”
-
四部门:禁止未成年人参与直播打赏 严控未成年人从事主播
-
中演协网络表演经纪机构委员会成立:不为未成年人提供经纪服务
-
校门口奶茶店新增“副业”:5元出租手机和游戏账号
作为湖南省永州市一所中学的班主任,田林为了防止学生沉迷网络游戏而绞尽脑汁:屏蔽教室信号,与学生谈心,与家长约[全文]
-
扫黄打非办通报净网成果:文化执法部门专项清理“SCP基金会”视频
-
这一地明确:禁止为未成年人文身
-
业内人士:游戏根据心理学设计,其沉迷性与小说电视不是同一个量级
-
国家出手!未成年玩网游每周限3天,每天1小时
-
腾讯《王者荣耀》手游:12岁以下禁止游戏充值
-
腾讯:倡议全行业讨论对12岁以下小学生禁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