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左玮:如何为孩子讨回公道?一起监护人性侵案背后的故事
【导读】 2022年中国全国两会期间,多位代表、委员就未成年人防侵害问题发声,建议从落实及完善相关制度、法律入手,为未成年人织密法治安全网。
有了法律,如何落实救助与取证,确实是一大难题。本文展现了相关工作的进展。
【文/观察者网专栏作者 左玮】
当孩子遭受侵害,公检法机关如何第一时间掌握证据、制裁罪恶?
未成年人的询问取证工作困难重重,如何在还原事实真相的同时、避免造成二次伤害?
如何帮助受伤的“花朵”驱散阴霾,平复案发后严重的心理创伤和生活困境?
近些年,“一站式”询问救助中心在全国各地悄无声息地“为爱而来”。本文采写的故事便与此相关。
01
2020年,某检察院的检察官接到一个电话。对方是一名特殊工作室的志愿者。而这个工作室是检察院与当地公安、妇联、心理咨询机构、律师协会等13个部门和社会组织共同组建、为未成年人保驾护航的机构,目前在当地已有百余位志愿者。
一名少女伤情复杂,被送至医院时,孩子欲言又止、神情异常。因此,老师和医生怀疑事态严重,报备检察机关及时干预。
办案检察官说:“听了简单的情况介绍后,我们立即启动了一站式询问救助机制。检察官、警察、法医和成员单位里的专业心理咨询师,赶往妇幼医院。”
可是,公共场所出现警察、检察官等公职人员,定会引起群众关注。如何避免惊动犯罪嫌疑人或是暴露受害者隐私呢?
“一站式保护的联席制度里,要求每个成员去标签化。所以当时我们全部穿着白大褂儿,伪装成研修医生进入医院。”
医院为被害人开辟的绿色通道,避开人群且免去挂号、排队、缴费等程序,在保护中心进行身体检查、痕迹提取以及治疗康复。
“孩子身上的伤很隐蔽,且是非正常状态形成的,包括淤青、勒痕等等。女孩最初对成年人有明显的防御心理,首先要静静陪伴她、为她建立安全感。”
近年来,未成年人遭受侵害的案件时有发生。此前,侵害未成年人的案件取证难、指控难、认定难,且易在侦察过程中对涉案未成年人(尤其是性侵案受害者)造成二次伤害。
为了解决以上难题,2010年上海检察机关开始探索并试点,取得了明显成效。2017年3月,最高检出台《未成年人刑事检察工作指引(试行)》,其中第129条和第130条对“避免重复询问未成年被害人”提出明确要求,为各地推动建立“一站式”询问机制提供了重要依据。
2018年两会期间,人大代表在会上提出关于全面建立处理儿童性侵案件“一站式问询”的建议。最高检收到建议后,会同公安部、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在同年11月予以答复,并于2019年2月12日,发布《2018—2022年检察改革工作规划》,正式宣布推行未成年人被害人“一站式”询问制度。此后,各地将功能再次拓展,由“询问取证”延伸到“调查取证、人身检查、心理咨询、司法救助、民政救助”等,构建综合保护。
2022年2月,笔者跟随工作人员进入涉案医院的“一站式”救助工作室。这间秘密设置在医院内部的保护站,分为身体检查、询问取证、心理疏导、陪护观察、智慧监控五个区域。中心的房间像家里的客厅,有沙发、植物、绘本、零食和大大小小各种材质的玩偶。部分一站式询问中心还装有单向玻璃,方便保护未成年人对犯罪嫌疑人进行指认。
“和孩子谈心时,我们要明确告诉她这不是你的错,咱们过去以及未来,都不应该为这件事情承担任何责任。”一位未检工作人员对我说,“由孩子来陈述痛苦经历,需要十足的勇气。我们绝不能辜负她的信任和决心,要为她主持公平正义,也要最大限度地减少伤害。”
一番沟通之后,女孩终于放松了下来。“你们真的会帮我,对吧?”检察人员由此得知了孩子埋藏心底的秘密。
女孩叫晶晶,父母早已离异,晶晶和年幼的弟弟跟随父亲生活。在晶晶的讲述中,检察人员吃惊地发现,这名父亲不仅存在暴力殴打孩子的情况,同时还有性侵孩子的嫌疑。由此,检察官初步判断这不是一起简单的案件。于是,保护中心迅速与公安局联系,准备进一步侦查行动。
02
家庭暴力陡然升级至涉嫌性侵,施暴者还是本应保护晶晶的监护人,询问取证面临的困难再次升级。
好不容易对检察人员打开心扉的晶晶,是否会因新加入询问的刑警而再次设下心防?但如果专业的刑侦人员没有加入问询,关键证词无法一次采集,是否又违背了一站式询问的初衷呢?
事实上,根据每个孩子心理状况的不同,采取的对策也不一样。“通常父母是孩子的心灵支柱,而侵害来自于外界。这种情况下,由家长陪伴孩子进行询问效果最佳,前期并不需要心理咨询师的介入。”一位心理专家告诉我。
而晶晶的情况特殊,专家会通过沙盘游戏、玩偶或绘画等心理投射实验,对孩子的心理状况进行评估。
“如果她出现应激反应,一站式保护绝不会勉强孩子、粗暴干涉。而是关注孩子对哪些元素出现反应,从侧面介入。比如她对毛茸制品出现了积极反馈,那么我们及时给她一个大的泰迪熊玩偶,有条件的(国家和地区)甚至会提供警犬、安抚犬陪伴,让受害人平静下来。有时候,受害孩子也会对心理咨询师产生依恋,希望咨询师陪伴整个结案过程,给予心灵支持。”
得到新的情况后,一组干警到医院,换上医生的白大褂与检察官一起继续对女孩询问取证。同时,另一组便衣民警赶往受害人住所附近蹲守,班主任借故将晶晶弟弟和父亲进行分离,便衣民警在不扰民、不声张的情况下控制住了嫌疑人。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责任编辑: 吴立群 
-
河北新增本土“51+162”,其中廊坊“30+145”
2022-03-14 08:39 抗疫进行时 -
上海昨日新增本土“41+128”
2022-03-14 07:52 抗疫进行时 -
孙春兰在吉林调研 考察疫情暴发中学
2022-03-13 23:15 抗疫进行时 -
1天增1268例,从吉林市出来的人都去哪儿了?
2022-03-13 20:51 抗疫进行时 -
深圳:全市小区封闭管理,公交地铁停运
2022-03-13 19:33 抗疫进行时 -
上海新增本土“6+55”,两地升为中风险
2022-03-13 18:10 抗疫进行时 -
北京:此轮疫情呈现点多面广,现6条传播链
2022-03-13 16:49 抗疫进行时 -
泉州报告9人阳性,均为滨海酒店工作人员
2022-03-13 16:10 抗疫进行时 -
杭州:快递疫情源头指向境外物品,仍存在继发病例可能性
2022-03-13 13:16 抗疫进行时 -
【奋进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把握历史主动 争取更大荣光
2022-03-13 12:39 奋进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 -
吉林省结核病医院出现阳性病例,省长责成市、区处置
2022-03-13 11:38 抗疫进行时 -
香港新冠死亡病例累计达3729例
2022-03-13 11:11 抗疫进行时 -
长春国际会展中心建方舱医院:可容纳超1500名轻症和无症状
2022-03-13 11:07 抗疫进行时 -
昨日新增本土“1807+1315”
2022-03-13 09:54 抗疫进行时 -
第12架,安全抵达!
2022-03-13 09:46 乌克兰之殇 -
刘彦平落马,国安部党委表态
2022-03-13 09:46 廉政风暴 -
农业农村部:3、4月份猪价可能跌至12元/公斤谷底
2022-03-13 09:42 聚焦三农 -
吉林省委书记:我们正经历形势最严峻、挑战最直接的一次大战大考
2022-03-13 09:35 抗疫进行时 -
防疫不力,广东省公安厅副厅长等6人被免职
2022-03-13 09:27 抗疫进行时 -
青岛昨日新增本土“150+78”
2022-03-13 08:01 抗疫进行时
相关推荐 -
“美欧步调不一,涉华措辞反复删改” 评论 65河南小麦现在咋样了?央视记者邓州实地探访 评论 160毕节通报“记者被打”:3人被拘留,镇长被提名免职 评论 641“46.1%!在东盟这一市场,中国超越韩国跃居首位” 评论 164“全职儿女”和“掏空6个钱包买房”,哪个更啃老? 评论 572最新闻 Hot
-
“美欧步调不一,涉华措辞反复删改”
-
波音CEO谈C919:三足鼎立也不是坏事,过度焦虑很愚蠢
-
华春莹讽刺对华“去风险化”:就像小溪偏要孤立长江黄河...
-
俄安全局:美国利用苹果手机监视多国驻俄外交官,包括中国
-
俄方辟谣:金砖峰会或改在中国举办的报道不实
-
“世纪审判迎来惊人结局!”,澳“兵王”输了
-
“美官员本想牵头美中共建一带一路,但错失一生最大政治良机”
-
北约秘书长:700名北约士兵进入科索沃,但……
-
“正考虑请中国主办”
-
河南小麦现在咋样了?央视记者邓州实地探访
-
说到中国登月计划,他又泼脏水:我们要抢先,以防被“抢水”
-
路透、彭博、华尔街日报记者禁止参会!他的主意?
-
印度5月日均进口俄油196万桶,沙特份额被“蚕食”
-
马克龙:西方得改主意了
-
美众议院通过债务上限协议,票数倒挂被批“笑话”
-
布林肯:跟中方见不上,遗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