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观点 | Opinion more
-
中国共产党是一种新的文明样态
中国大一统的文明传统不容台湾长久分离,从2021年起,大陆在未来要逼台湾上谈判桌,签订最终统一协议。大陆将采用宣布战犯、封锁台湾等各种手段逼迫台湾。大陆不仅手段多得很,还要创造组合手段,包括宣传的威慑战等。[全文]
-
福山不灵了
疫情应对最好的地方是韩国、中国台湾、日本、越南和德国,他们不但像福山说那样,政府有出色的执政能力,而且他们社会的贫富分化也不明显。即便在拉丁美洲,相关减贫的政策也在疫情中证明了它的价值。[全文]
-
12年走出“汶川经验”,我们是怎么做到的?
经历了大地震,汶川人民更加感受到生命的脆弱和健康的可贵。为此,我们坚持将灾后重建、绿色发展与扶贫开发有机结合,坚持把灾后重建作为扶贫开发的基础抓牢抓实。[全文]
-
我在大山里,见证一个贫困乡村的“橙”风破浪
马岭二组的一位徐大爷,听说政府要将河坝里的水全部排干统一种植甜橙,反应尤为激烈:“你在乱整哦!我绝对不得干,你们这样弄,以后村里从哪里搞得来大米吃!”[全文]
-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需要乡村的再价值化
河边村属于结构性贫困,这是一个没有富人的村庄,2015年,河边村人均收入4303元,同年人均支出为5098元,举村负债。村里没有人在现代市场经济中致富,现代市场经济却对他们产生了冲击。“要从根本上改变这种贫困,必须把他们接入到现代的列车上”。[全文]
-
张桂梅身后的贫困县高中,面临着都市精英难以想象的困局
早几十年,包括我们读书的九十年代,每个县的高中都有足够的各自为战的勇气、底气和绝活儿。时过境迁,今天不同了。今天的县高中,特别是贫困县的县高中,面临着自下而上的优质生源匮乏和自上而下的地市层面对于县域教育的挤压和虹吸。[全文]
-
马意骏看大选2020:特朗普拜登,你们的辩论是不是遗漏了什么?
种族、能源政策、富人税,这些都是美国大选的常辩议题,但有一项重要议题总统大选却从不关心:扶贫。当下美国社会的矛盾,多少都是贫困造成的?过去20余年,问题愈发严重,但不论有多少抗议、甚至引发暴力,美国政客永远不提及冲突的本质,底层民众就这样被遗忘了。[全文]
-
中国从疫情中站起,世界已不是原来的世界,怎么办?
从现在起到2049年还有30年,未来30年既是过去改革开放40年的继续,也是建国71年发展道路的逻辑延续,更是跟建党近百年的发展一脉相承。中国如果不犯战略性错误,第二个百年目标的实现是可预期的。[全文]
-
贫困标准、基尼系数,五花八门的说法得理清楚
中国的扶贫工作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在国际上也得到了不少肯定,但在舆论场上就部分问题探讨时,还有争议、误区甚至谣言。下面就从标准差异、基尼系数和具体的社会保障措施上展开,看看贫困问题目前究竟是什么状况。[全文]
-
没有全民的健康,就没有全民的小康
中国基本实现了全民的养老和医保,虽然水平还参差不齐,但美国还做不到。今年我们将实现全面小康,消除世界最多的贫困,创造世界最大的中产阶层和有产阶层,迈入了第四次工业革命的第一方阵,这一切震撼了世界。[全文]
-
不信99.99%脱贫率?因为你的贫穷和他的不一样
对于江苏这类地区来讲,其经济发展实力远远超越了解决底线标准的能力。也正是因此,江苏的省定贫困线是年收入6000元,比国定贫困线4000元要高出很多。地方政府有能力通过精准扶贫政策体系中的发展性政策和兜底保障政策来解决底线问题,这并不奇怪。[全文]
-
向世界介绍中国共产党,我会选择这3个问题
有两个无可争议的事实有力地驳斥了对中国共产党的批评:一是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进行了历史性的可持续发展,使数亿人脱贫,使中华民族走向复兴;二是经过70年发展,它仍然是中国无可争议的执政党。如果世界不了解中国共产党,那么中共应如何传播自己的声音呢?[全文]
-
中国最重要的一项成就仍未被广泛了解,我必须讲出来
2019年10月1日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的纪念日,我当天整晚都在天安门广场。我在观礼台前排观看了规模庞大的阅兵式,并认真聆听了习近平主席的两场讲话。在这期间,我接受了中央电视台、中国国际电视台和美国CNN的采访。这24小时的经历使我陷入了思考。[全文]
-
当扶贫遇上懒汉:“我房子不好丢的是你们村干部的脸”
地方政府在直接帮扶项目中给了阿杜家5000元资金,希望他们能够买羊养殖,大羊生小羊,这样以后也有比较稳定的养殖收入来源。阿杜到亲戚家买了四只羊,但是他懒得把羊拉回家,帮扶干部催了很多次,他都借口有事。后来天气太热,四只羊中有两只热死了,他还是没有把羊拉回家。[全文]
-
非洲驻华大使告诉我,NATO一词在当地有了“新解”
一位非洲国家的驻华使节曾跟我说,我们和欧洲人一个项目还没有谈完,中国人就已经帮助我们完成了三个项目。非洲现在还有一个调侃西方模式效率低下的说法,英文叫做NATO,这是北约的英文缩写,但在这里的意思是NO ACTION,没有行动, TALK ONLY,只说不练。[全文]
-
如何阻断贫困代际传递?从娃娃的营养和学前教育抓起
贫困农村0到3岁的早期养育仍然是个空白。这2000万贫困农村的0到6岁的儿童,他们的家庭环境不利,社会环境不利,而想要有一个正常的起点,就需要干预,需要社会的努力。[全文]
-
评今年诺贝尔经学奖与中国的扶贫成就
这些对照研究有没有效果?应该说有效果。对中国有没有参考价值?有参考价值。但是单靠这样的研究,能不能像某些经济学家评论的那样,改变世界扶贫的现状?我认为这是不可能的。[全文]
-
中国扶贫成就这么大,为什么诺奖看不见?
尽管发展经济学一些研究者获得了极高的认可和荣誉,其中也不乏一些人摘得诺贝尔经济学奖桂冠,但是他们为发展中国家开出的诸多药方却鲜有成功。西方主流经济学虽然看起来逻辑完美,但是在指导发展中国家时屡屡失败。[全文]
-
走访贫困户变成“做任务”,帮扶对象甚至不耐烦
取消农业税前,国家要借助村干部来完成提取资源的任务,因此,就必须要调动村干部的积极性与主动性,村干部在与上级的谈判中就有主动权。吊诡的是,在国家大量向农村转移资源过程中,村干部却被越来越多自上而下的规范要求束缚住手脚,失去了主体性和主动权。[全文]
-
解决全球贫困问题要靠中国,西方又不高兴了
西方自由派媒体并没有对中国所取得的经济成就进行详细报道,更没有对中国在扶贫方面取得的成就进行报道,然而中国所取得的这些成就是值得西方媒体认真对待的,中国并没有在西方媒体的镜头里获得自己应有的形象。自由主义媒体更喜欢另一种报道角度。[全文]
-
-
资讯 | Information more
-
新疆叶城:搬出大山天地宽
-
政策好不好?看看他们的笑脸就知道!
-
“确保不出现规模性返贫”
-
时政微视频丨最牵挂的人——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
-
回眸2020|郑重承诺
-
为了实现这个目标,总书记也是拼了
-
美媒记者对中国有句“真心话”,却没写进报道…
-
扶贫日历——常坪村2020驻村蹲点报告
-
天天学习丨生态移民村里的深情祝福
-
【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中国乡村走向振兴
-
【实践新论】新时期战略减贫工作的重构与转型
-
习近平的2020考察足迹 | 为了一个都不掉队
-
锦绣小康•长卷
-
香港90后女孩贵州扶贫:只有真正融入,才能理解祖国的伟大
-
“经过一系列困难后,学校只剩8名老师,6名是党员”
-
做好乡村振兴大文章 习近平反复强调这四个字
-
文旅部表态
-
习近平在今年地方考察中,对脱贫攻坚作出哪些重要指示?
-
坚持人民至上 传递民生温度
-
锦绣小康|一尾大黄鱼“解锁”脱贫密码
-
-
· 扶贫攻坚战 ·
-
总书记来过我们家:路通了 人气旺了
-
这个APP里有贫困者最直接的声音
-
“我什么都没得到”,村民拒绝签字脱贫被通报
-
“电子土豆大学”,来了!
-
“大衣哥”又火了:上午捐款了140万,下午回家卖废品
-
这个“大眼睛”女孩当选了团省委副书记,常年帮扶贫困生
-
为你代言!杭州一高校为贫困生推销家乡土特产
-
王学圻谈《十八洞村》:看了本子我知道什么是精准扶贫
-
除了格斗,凉山孤儿真没别的出路了?
-
凉山“悬崖村”藤梯变钢梯 适龄儿童100%入学
-
你见过省委书记当着媒体唱歌吗
-
农村淘宝加入双11狂欢,你想买点啥?
-
新华社记者获“最悲伤作文”原稿 称支教老师改写过
-
凉山来信的“第二页”
-
最悲伤作文学生:大姐二哥在外打工 每月678元国家补贴
· 世界上最悲伤作文 -
另一封文科博士来信:她们不怀念农村
-
毛主席警卫员回广东养牛扶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