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保尔:这道复杂的选择题,中国人做了数千年
最后更新: 2022-10-08 08:22:46【文/观察者网专栏作者 保尔】
不久之前,一篇名为《我的县长父亲》的文章在网上引发了热议,起初舆情纷纷,嘲弄连篇。不过,当作者将整篇文章的实况呈现在人们面前之后,舆论却出现了翻转。
原来,这篇文章既不是为了炫耀父亲的显赫,也不是想要“子以父贵”,而是追忆了一位焦裕禄式的好干部。普通读者大多会被这位人生经历跌宕起伏,却始终心怀人民,致力于造福百姓的县长所感动。
“宰相必起于州部,猛将必发于卒伍。”人们对于贤明政治的向往,古今如是。当代的县长惹人注意,如果是在古代呢?古代的州县官员们又有着一副怎样的生活图景?本文期望回溯历史,围绕这些问题略作展开。
想当县令不容易
在文艺作品中,常以“七品芝麻官”形容县令。这种说法并非没有道理。在中国古代的国家架构中,州县一级是最基层的官方机构,故而州县官有着“亲民官”之名。由于层级最低,称其为“芝麻官”倒也没问题。然而,这个看起来级别很低的官位,有人不屑一顾,却也有很多人望而却步。其中原因很大程度上在于选官模式不同,成为县令的路径也不相同。
就选官制度而言,中国历史上大致有三个时期,春秋战国以前贵族世袭为官,称作“世卿世禄制”。西汉以来,察举制成为拔擢官员的主要途径。隋唐以降,随着科举制的完善,进士成为官场中的新力量。经过制度的完善,宋代以后,科举成为最为正统,也最为主要的选官路径。
在世卿世禄的贵族制下,有的人起步就是中央高官,有的人一辈子都做牛做马。这样的局面在察举制的时代得到了改变,理论上,只要你表现优异,就有机会得到官员的举荐,再通过朝廷的考察得到官职。比如汉武帝时候的公孙弘,他本来是个养猪的,毫无社会地位可言,但因为研读《公羊传》小有名望,对待继母又孝顺恭敬,被地方官推荐入朝参加对策,结果被汉武帝看重,骤然拔擢为丞相。
“布衣丞相”都能有,察举制产出的“布衣县令”更是不可胜数。
如果害怕中央的考试,还有另一条路可以当县令。在察举选官的时代,高级官员不仅能向朝廷举荐人才,也可以自辟僚署,也就是自行选拔副官、参谋。很多人通过这种方式成为县令,根据学者的统计,在曹魏时期的县令中,公府转任的比例甚至要高于朝廷直接任命的比例。因此,在察举时代,想要成为县令,核心是能得到高官的赏识,若能直接拔擢为僚属,则再好不过。
虽然察举制取代了贵族世袭制,但仍然保留着浓厚的人为干预色彩。只要出身士族,哪怕不是王、谢、桓、庾这样的一等门阀,当个县令也照样轻轻松松。比如“不为五斗米折腰”的陶渊明,虽然我们欣赏他的气节,但倘若观察他的仕途,就会发现陶渊明当官实在是太容易了,丢官也根本不当回事。
隋唐以后,随着科举的兴起,这种不费力气就能当县令,而且不把县令当回事的情况逐渐远去。特别是宋代以后,随着科举与选官在国家制度层面逐渐合一,想要成为县令,最主要的渠道是取得科举功名。在明清时期,要想成为县令,除了特殊的路径,绝大多数人至少要考个举人的功名。
影视剧资料图
之所以要考举人,是因为按照科举选官的规则,举人有资格当官。但是,有资格当,不一定代表就能当。在《范进中举》的故事中,成为举人老爷的范进享受到了前所未有的荣耀。但如果他真的去吏部报道,会发现自己还差得远。
由于科举录取人数增加、恩科较多等原因,清代官员供大于求,举人们往往要等很长时间才能上任。有学者推算,清代后期只有十分之一的举人能够当上知县,所谓的“芝麻官”对很多人来说实为奢望。要想当上县令,最稳妥的办法还是继续参加科举,直到考中进士。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责任编辑: 吴立群 
-
为了“去中国化”,日本考古还出过这样的大乌龙
2022-10-03 08:29 -
清代盛行“厚嫁”,对女性是福是祸?
2022-09-19 08:02 -
日本拍历史剧,就不用忌讳历史虚无主义?
2022-08-29 08:14 -
从世官世禄到有爵无官——古代爵位制的演变
2022-08-01 17:38 -
【观网直播间】科举时代:从世袭制到科举制
2022-07-25 19:25 -
一五一十:宋朝为什么弱?
2022-07-18 18:46 -
跨越3000年,三星堆这件青铜文明“巅峰之作”终于合体
2022-06-16 14:42 考古 -
直播:持续上新!直击三星堆考古发掘进程
2022-06-14 13:23 -
98岁南京大屠杀幸存者巫吉英去世,在册在世幸存者仅剩56位
2022-05-25 18:54 -
在乌克兰,反法西斯女英雄卓娅再一次被“绞杀”
2022-04-24 10:15 乌克兰之殇 -
“定远”沉舰残骸遗址水下考古调查工作今年将继续
2022-02-13 22:33 考古 -
苏联亡于科技?
2022-01-25 08:00 -
“大帅币”与张作霖:作为旅游资源的历史名人
2022-01-21 14:34 -
观网直播间:苏联为什么由盛转衰
2022-01-07 17:57 -
“连无助的老兵都要欺负!?”日本的历史虚无主义很“优雅”
2022-01-04 07:51 -
海昏侯去世时间首次被揭示:公元前59年九月初八
2021-12-30 15:33 考古 -
考古新发现!江西樟树国字山大墓或为越国王室贵族墓
2021-12-25 13:36 考古 -
分久何以必合?中国为何总是走向统一
2021-11-01 07:43 -
《走向共和》不靠谱?为何历史老师常常推荐?
2021-10-29 08:12 -
相关推荐 -
超越DeepSeek,中国开源“集团军”重塑全球AI生态 评论 109伊朗港口大爆炸已致28死,与导弹燃料有关? 评论 54美国电商哀叹:关税不能这么高下去,太多人撑不过去 评论 108欧盟高层想让她走人?“上梁不正下梁歪” 评论 177见完泽连斯基,特朗普:普京也许只是在敷衍我 评论 311最新闻 Hot
-
德防长劝乌克兰:别听特朗普的,这是投降
-
1.9万元港币现金遭调包,海南酒店方致歉
-
特朗普:泽连斯基现在更加冷静,更想达成协议
-
中纪委点名通报三河牌匾改色事件
-
小特朗普使坏:选美国,别选中国
-
原来,关税战前美国经济就已“步履蹒跚”
-
巴拿马总统:不存在与此相违背的其他协议
-
“中国对美关键矿产的出口管制揭露了一个公开的秘密”
-
“巴基斯坦已向中方提出请求”
-
“若勒庞被禁止参选,那么我上”
-
美国LNG行业明说了:我们无法遵守特朗普政府新规
-
又炒作:想赢中国,这件事至关重要
-
中日友好医院:开除肖某党籍,解除聘用关系
-
日本下一代战机要命名为“烈风”?
-
印巴再交火,印度未事先通知突然开闸放水
-
伊朗港口大爆炸已致28死,与导弹燃料有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