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张维为:中国人都应记得,这三年我们是怎么过来的
最后更新: 2023-01-10 08:55:26抗疫三年,该如何评价中国的表现?
刚经历了感染高峰,展望“后疫情时代”,张维为教授接受了观察者网专访,回顾这三年中国抗疫历程,他强调“我们要自信地肯定自己的成绩,再自信地解决存在的问题”。
2020年3月2日,钟南山院士(前中)在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首批战“疫”一线火线发展党员的入党宣誓仪式上领誓。新华社记者 邓华 摄
观察者网:随着1月8日新冠病毒感染被调整为“乙类乙管”,可以说意味着我们艰苦卓绝的三年抗疫之战画上了休止符。这三年,我们始终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将死亡率降到最低,但在一些西方政客和媒体的口中,想方设法全盘否定中国抗疫的成绩,您怎么看这波舆论?
张维为:确实,对于三年内刚刚发生过的一切,西方已经开始大规模地篡改历史,国内的公知也积极配合。面对这种情况,我们要自信地肯定自己的成绩,再自信地解决存在的问题。
去年6月下旬香港回归25周年前夕,我接受香港外国记者会的采访,美国记者反复就上海的疫情防控提出质疑。我说,上海当然可以做得更好,但和比你们纽约比,上海实在是做得好太多了。上海疫情死亡人数是500多,纽约是4万多,而纽约人口只有上海的三分之一。
回顾过去三年,美国疫情导致110多万人死亡,欧洲是200多万人,中国的人口是美国的4.3倍。如果中国也采用美国模式,那么中国死亡人数将至少是四、五百万。中国抗疫模式的成功,使我们避免了原始毒株、阿尔法、德尔塔等毒株的大规模伤害,拯救了数百万人的生命,这是一个奇迹。至去年底,美国人均预期寿命比两年前缩短了2.7岁,而中国的人均预期寿命现在已经比美国高两岁,达到了78.2岁。
可惜,对于这些基本事实,我们自己没有进行充分的传播,结果给人的印象不深。我记得去年11月,观察者网一位编辑采访英国学者罗思义时,随口提到了疫情在西方造成了数千人死亡(thousands of),此时罗思义情绪激动地纠正道:不是“数千人”,而是数百万人(millions of),这位编辑承认受到了震撼。
换言之,如果我们自己不能自信地、强势地坚持正确叙事,西方就会扭着讲,反着讲,你的正资产就可能变成你的负资产,这就是认知战。2011年围绕“7·23”动车事故,西方和国内公知发动的认知战,几乎毁掉了我们的高铁。现在他们又想篡改这么近时间内发生的事情,这是绝对不能允许的。我们由此可以推论,如果这么近期发生的事实西方都能篡改,还有什么不能篡改?对此我们要有高度的警惕。
观察者网:谈到中美对比,我记得您在《这就是中国》中曾提到一个细节,中美领导人G20峰会中,美国不得不尊重中国疫情防控模式?
张维为:是的,这场峰会中,最后的安排是两国最高领导人不戴口罩,其他与会人员都佩戴口罩,而美方与其他国家领导人会晤没有戴口罩。众所周知,配戴口罩在美国是一个高度敏感、高度政治化的问题,但为了与中国领导人会晤,美国不得不按中国的规矩办,否则免谈,这就是中国疫情防控模式在国际场合的展现。
我曾经多次引用过钟南山先生使用的一个数据。2021年11月25日钟南山院士在广州举行的“中国网络媒体论坛”上做主旨发言,指出:“我国新冠患病率为十万分之八点九,是美国的1/1678,死亡率是十万分之零点四,是美国的1/606。”
基于这个数据,我多次讲过,中国人免于死于新冠肺炎的自由度或安全感是美国的600多倍。现在一些人开始嘲笑这些数据,简直匪夷所思。正如罗思义在《对比中西三年抗疫成绩单,新冠疫情是一面“照妖镜”》一文中提到的“他们当时支持的政策,实际上会杀死数百万自己的同胞”。
现在我们进入了疫情防控的新阶段,中美抗疫模式的比较还会继续下去。我是一直看衰美国模式的,十几年前就预测美国模式将竞争不过中国模式,中国模式并非十全十美,它在完善之中,但就现在这个水平,也可以和美国模式竞争而胜出。
按人口比例换算美国、欧盟、新西兰和中国新冠累计死亡病例
观察者网:有人说不要老是和美国或者其它国家比,你怎么看这种质疑?
张维为:没有比较,就没有鉴别,这是毛主席的一贯主张,也是我的座右铭。
坦率地说,我最担心的就是美国对中国的忽悠,美国是对华认知战和舆论战的最大推手,只要多数中国人认识到我们比美国做的好,我们国家就不会被美国忽悠,所以这是关系到国家长治久安的大事。
有人说,最好不要跟美国比烂,我说,凭你这句话我就要表扬你,表明你已经认识到美国做得很烂,美国已忽悠不了你了,但遗憾的是目前还有不少人,甚至是我们的一些社会精英和“专家”,处处唯美国马首是瞻,背后可能还有资本利益链。我一直呼吁,绝不允许“精神美国人”主导中国的疫情防控。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责任编辑: 小婷 
-
调查10省16村疫情:如何确保重症得到救治
2023-01-10 08:16 抗疫进行时 -
新冠仿制药存假冒风险,需注意印产假药
2023-01-10 07:40 抗疫进行时 -
上海步入“两会时间”,今年政协委员关心什么?有何建议?
2023-01-10 07:24 -
成都通报网传“洒水车对路边商贩喷水”:涉事司机停职
2023-01-10 07:09 -
人社部部长:今年高校毕业生达1158万人新高,促就业任务更重
2023-01-10 07:06 最难就业季 -
天津1月11日起再发1.15亿元消费券
2023-01-10 07:00 消费 -
陕西首个自研城市定制卫星“科技壹号”发射成功
2023-01-10 06:59 航空航天 -
殷勇:北京已过感染的高峰期
2023-01-10 06:56 抗疫进行时 -
上海市政协十四届一次会议主席团召开第一次会议,胡文容主持
2023-01-10 00:25 上海两会 -
上海市政协十四届一次会议举行预备会议,董云虎主持
2023-01-10 00:20 上海两会 -
上海市政协十四届一次会议1月10日上午9时开幕
2023-01-10 00:15 上海两会 -
上海市政协十四届一次会议目前收到提案229件
2023-01-10 00:05 上海两会 -
为留名无视民生问题,这个好大喜功的地方官用近7亿建公园
2023-01-09 22:01 廉政风暴 -
一家四口在三亚溺水,3人遇难1人失联
2023-01-09 21:28 -
习近平在二十届中央纪委二次全会上发表重要讲话
2023-01-09 20:17 观察者头条 -
习近平在二十届中央纪委二次全会上发表重要讲话
2023-01-09 20:05 -
东部战区战训MV:战鹰绕着宝岛飞,亲人轻声唤你归
2023-01-09 19:42 两岸关系 -
解码魔都|向改革要活力,以创新求突破——十三届上海市政协履职回眸
2023-01-09 19:27 上海两会 -
才服役一个多月,台千吨级海巡舰主甲板出现裂痕
2023-01-09 19:23 -
094型战略核潜艇总设计师张金麟院士逝世,享年87岁
2023-01-09 19:13
相关推荐 -
中国和洪都拉斯建立外交关系 评论 234洪都拉斯宣布与台湾“断交” 评论 285卢拉感染甲流,暂缓访华 评论 212卢拉访华前,数百名巴西农企代表已“涌入北京” 评论 208中央财办副主任:有把握实现5%的经济增长目标 评论 59最新闻 Hot
-
台当局仅剩13个所谓的“邦交国”,都在哪里?
-
为减少对“竞争对手”依赖,美国将向加拿大关键矿业提供资金
-
日本拟2027年前改装8艘宙斯盾舰,以搭载“战斧”
-
“警匪对峙我不管,这个快递今天就得送到”
-
塞尔维亚卫生部长:北约在巴尔干实施非人道实验
-
俄军攻势减缓,乌军总司令:巴赫穆特战局趋稳
-
“世界必须倾听中国声音”
-
“全球银行业动荡,中国成为避风港”
-
台当局“驻洪都拉斯代表”今晨返台,“神情沉重”
-
玻利维亚总统:拒绝美国插手,将寻求“锂主权”
-
“相比之下,美国崩溃的概率更大…”
-
“拜登相信,他们都打不过特朗普”
-
他也称将访华:欢迎中国方案
-
拜登会见特鲁多口误“感谢中国”,随后找补:你们知道我在想中国
-
德意志银行股价重挫引市场担忧,朔尔茨发声
-
马克龙:我俩将一同访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