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观点 | Opinion more
-
中国窃取数据?监听全世界的美国为何敢贼喊捉贼
当斯诺登揭露了美国的“棱镜”监听计划后,看到美国情报机关满不在乎的态度,我忽然觉得,死猪不怕开水烫才是最大的“勇气”。当美国政府一而再、再而三地指责中国窃取数据,甚至不惜祭出司法重器后,我终于明白,原来真正的“勇气”是贼喊捉贼。[全文]
-
抓人还能看见,美国在华为安“后门”更可怕
早在2007年,NSA就开始了一项针对华为的监控计划。到了2010年,NSA的“获取特定情报行动办公室”(TAO)找到了入侵华为总部网络的方法。NSA借此收集了任正非的大量通信记录。 [全文]
-
一说网安合作,美国就任性发作,到底吃了什么大亏
华盛顿的媒体、国会山的议员和白宫的官僚们“真诚”地惊讶于所谓网络间谍行动,仿佛美国16个情报条线的从业人员纯洁得如同一张白纸,全然不知何谓网络空间的情报行动。一旦有国家获益超过美国,那这个国家的行为就一定是有问题的。[全文]
-
美国是怎样玩“中国间谍”游戏的
美国逐渐形成了对付“中国间谍”的特殊“套路”:通过媒体事先张扬搞得人心惶惶,好像所有在美华人甚至中国游客都是来“窃取机密”的;之后,FBI适时宣布抓了一个“据说”“可能”“有证据显示”的“中国间谍”。“中国间谍威胁论”只不过是“中国威胁论”的延伸,本质上是对中国崛起的不安。[全文]
-
习大大拜奥巴马为“师”
似乎所有美国生产的“后门产品”,都有权在中国畅通无阻。反之,中国华为、中兴等公司的产品,尽管并未设置任何“后门”,却被奥巴马一纸禁令拒绝。是改变规则的时候了,至于制定反恐法,美国自然无权指手画脚。[全文]
-
斯诺登一周年,美国监控并未弱化
斯诺登在俄罗斯的一年避难期将满。美国国家安全局的监控行动,或许会因为形形色色的方案,被套上许多绳索。但对这个“网络世界的利维坦”而言,这些“羁绊”未必比一根稻草更有效。[全文]
-
德媒观察:我们不是奥巴马的狗
德美之间的情报风波越演越烈,德国已将双方情报合作降至最低限度。德国媒体一片愤怒。联想到德国总理对华访问的热烈氛围,“忤逆”美国应该并非鲁莽之举。[全文]
-
网络不应是美国为所欲为的“丛林”
近日,斯诺登再度爆料,包括中国前领导人在内的诸多方面,均在网络空间遭美国监听、攻击。尽管全球网络空间一直被描述为“公共物品”,但事实上,美国在战略制定和实际行动中将全球网络空间看作是一个处于无政府状态的丛林,依据“先占者主权”的原则,实现赢者通吃。[全文]
-
仅NSA不能统治世界,还有RSA
近日,美国国家安全局被曝付钱给RSA公司,在其软件中植入后门。国安局在研究机构和商业公司之间的乾坤大挪移,堪比古龙笔下的“梯云纵”。通过此事,那些不明白“为什么要劳民伤财制定国产标准”的人也该知道技术主导权的重要性。本文由观察者网专栏作者、复旦大学学者沈逸推荐。[全文]
-
棱镜门背后的“思想”有多深?
近日,美国《外交政策》杂志发布2013年全球百大思想者榜单,斯诺登名列榜首。撇开斯诺登本身的思想不谈,棱镜门确实别有深意:美国政府部门与掌握技术优势的美国公司构建了一种全新的合作关系。这种合作关系的出现,是历史发展的必然,因为今天的世界已经进入了一个全新的阶段,在这个阶段,数据已成了战略资源,而不仅仅是逻辑存在。[全文]
-
自由主义才是“老大哥”的真爱
监控型社会的构想,发端于英国思想家边沁的全景敞视监狱,形象化为奥威尔《一九八四》里的“老大哥”。1785年至1834年,处于原始资本主义进程的英国,爆发了人类历史上最严重的贫富分化,如何强制大量赤贫化穷人劳动而不至于导致劳动力的浪费,从而实现“社会福利的最大化”,正是边沁设计全景敞视监狱的初衷……[全文]
-
奥巴马,解释就是掩饰,掩饰就是……
对于监听门,特别是监视大批外国领导人的丑闻,美国总统奥巴马现做委屈状。要是他根本不知道,那美国就是特务当道了。要是知道了却还让它发生,那他就要承担美国违反《联合国宪章》和一系列国际社会通用的外交法则的责任。要是他知道了还要撒谎,那他缺乏诚信的态度更是重挫美国的外交信誉。[全文]
-
美国为何不提“西方”了
最近这些年里,美国在有关表述中很少使用“西方”一词而选择“国际社会”,只有欧盟和日本总讲“西方”。欧洲不断被新兴国家超越,美欧之间相互指责对方的发展模式有问题,自由主义和社会市场经济的价值观分歧也日益明显,欧盟的情绪随着时间的积累越来越重。美国和欧洲已经渐行渐远,所谓的“西方”名存实亡。[全文]
-
“斯诺登”第三季:俄罗斯的选择
俄罗斯的动机,可从中国的拒绝来理解。中美双方有巨大的共同利益,但经济因素对俄根本不起作用;困扰中国的统一问题,俄罗斯则以反恐的名义将分离主义者消灭殆尽。今天的美俄在许多领域早已经是剑拔弩张,针尖对麦芒。甚至最高领导人之间连最起码的礼节都不要了,直接爆粗口……[全文]
-
谁雇了斯诺登:最赚钱的间谍公司
美国国家情报主任、奥巴马总统的高级情报顾问詹姆斯•克拉珀是它的一名前高管。它的副董事长曾是小布什总统的国家情报主任、前国家安全局局长。它的2.5万名员工当中,76%的人有权查看机密信息,近一半人有权查看最高机密。CIA原副局长邓普西曾在演讲中将它称作“影子情报机构”,而如今也被它雇佣……[全文]
-
斯诺登:我的最新声明(全文)
我做了我认为正确的事情,并掀起了一场纠正这种错误行为的行动。我并未汲汲于名利。我并未寻求出售美国机密。我没有与任何外国政府合作以保证我的安全。相反地,我把我知道的事情面向公众公开,因此我们所有人可以在光天化日之下,讨论影响着我们所有人的事情,我向这个世界寻求的,是正义。 [全文]
-
斯诺登全面冲击西方价值观
一个以民主自由自诩的国家,正在动员全国力量、在全球围剿一个捍卫人类自由人权的英雄,而一个个顶着西方扣上的专制帽子的国家却在非对抗不合作的模式下进行力所能及的协助。海内外的中国自由派的表现也是西方忘情演出的一部分。从本质上讲双方没有任何区别。他们和斯诺登一起,加入了对西方价值观解构的时代浪潮。 [全文]
-
“监控热力图”上的美国全球战略
到目前为止,世界舆论对美国在全球监控行为的反应更多是集中在政府行为和个人自由之间的边界问题上,世界各国尚未公开对监控热力图折射出的美国全球战略做出明确反应和评价。但美国的霸道姿态已经慑服各国。世界二百个左右的国家和地区,各自关心着自己的私利,无人敢撄美国之锋而收留斯诺登……[全文]
-
斯诺登错过了避难最佳时机
拉美各国的“大义凛然”其实都留有余地:各国所谓“情况允许”,说穿了就是“只要斯诺登进入本国管辖范围就欢迎”,而斯诺登恰是没法进入这样的范围,说白了,这句看似大方的漂亮话,其实质含义,和7月2日厄瓜多尔的婉拒理由——斯诺登不在本国管辖范围内因此爱莫能助,没有实质性差异,只是玩了个精彩的文字游戏罢了。[全文]
-
说说棱镜事件的“合法”外衣
斯诺登曝光之后,一个反复出现在国会、白宫、情报部门和媒体的各种新闻中的词汇就是“合法”。作为自由派媒体的宠儿,奥巴马政府除了不间歇地公开攻击福克斯新闻和《纽约邮报》等保守派媒体,奥巴马政府的司法部还全面监控美联社所有记者电话通讯,秘密监视福克斯新闻台记者的电子邮件。而这些都是“合法”的。[全文]
-
-
资讯 | Information more
-
“美国丹麦,出来解释下”
-
法德要求美国和丹麦解释监听事件
-
美国利用丹麦情报部门监听,其中还有默克尔
-
斯诺登决定加入俄罗斯籍,原因公布
-
批拜登文章被自家审查,美媒联合创始人愤然辞职
-
斯诺登获得俄罗斯永久居留权
-
特朗普:将考虑是否赦免斯诺登
-
“美国政府不想你读的书”刚开售,作者就被告了
-
法司法部长:支持向斯诺登提供庇护
-
俄罗斯待够了?斯诺登:希望德法提供庇护
-
阿桑奇被捕,斯诺登:新闻自由的黑暗时刻
-
新规没防住叛徒,美国安局先“内乱”了……
-
斯诺登称下载音乐政府都在监控 美国安局前官员:不在乎宪法
-
斯诺登曝美国向日本提供谍报监控系统 中方关切
-
斯诺登是中国间谍?真有美国新书说……
-
共和党众议院调查斯诺登案 中情局等暴露人员审查缺陷
-
美国安局"内鬼"被捕 窃取网攻中俄源代码?
-
为美政府秘密扫描用户邮件?雅虎这么回答
-
英首相干了啥?斯诺登说她是"黑武士"
-
帮斯诺登躲过美国搜索的,原来是4户香港难民
-
-
· 棱镜监听门 ·
2013年6月初,外媒接连披露美国国家安全局和联邦调查局的“棱镜”项目,美国政府秘密监听全球民众电话的通话记录,监视民众网络活动,引起世界舆论大哗。9日,曾为中情局和国安局工作的揭秘者爱德华·斯诺登,主动曝光自己的身份及藏身地——中国香港,震动美国政界和情报界……
-
奥利弗·斯通:Pokemon Go监控你的行为,是极权资本主义触角
-
推了又推,《斯诺登》首曝剧情预告
-
德三面间谍向美俄卖情报求认可 被判8年
-
他令美国人上网更小心
-
斯诺登:人生意义在于以身犯险
-
斯诺登纪录片《第四公民》入围奥斯卡
-
向斯诺登求爱的俄国女间谍开坦克(视频)
-
因曝光美国监控 他获“另类诺贝尔奖”
-
斯诺登在俄避难许可今到期,怎么办?
-
斯诺登:你的裸照正在美安全局内传阅
-
中国记者探访NSA欧洲最大情报中心
-
斯诺登爆料一年来(图)
-
图解:美国全球监听行动记录
-
02年和平奖得主称被09年得主监听
-
高举“精神领袖斯诺登”,为啥?
-
斯诺登:我知道奥巴马为什么只用黑莓
-
斯诺登找到IT工作
-
为防美国监听,不用苹果三星!
-
她想对斯诺登说什么?(多图)
-
斯诺登父亲抵俄:感谢普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