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首页 > 新时代之声
十九大报告提出了中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个新时代,是承前启后、继往开来、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继续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的时代。
-
国有企业与公有制是两回事
市场经济的灵魂和生命是资本。今天我们把市场经济请回来了,资本也必然要回来,这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在市场经济中不抓资本只抓企业是舍本逐末。但怎样实现从管企业向管资本转变,怎样丢掉国企的外壳,抓住国有资本这个灵魂,是一个挑战性的大课题。
-
为什么隔几年就来一次“中国经济崩溃论”?
新自由主义和其政策处方“华盛顿共识”认为,计划经济发展不好是政府失灵。这个看法很有说服力,但推行的结果却跟理论预期不一样。实际上现在少数几个转型期维持稳定和快速发展的,都采用了渐进的双轨这种当时认为最糟糕的转型方式。
-
建国70年,前30年是三十而立,后40年是四十不惑
世界上总是有些人对中国有各种质疑,但我们中国人民经过70年的奋斗和探索,找到了自己成功之路,我们把它叫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也叫做中国模式。虽然这个模式还在不断完善之中,我们今天还存在一些问题,但这个模式经得起国际比较。
-
亿万农民救了中国几次?
70年代任何引进外资的发展中国家包括拉美和亚洲的国家,都普遍出现了债务危机,中国也同样出现了,直接表现为1978年、1979年财政赤字突破200亿。就和毛泽东当年土改一样,邓小平也给中国农民分了一块地,内容是一样的,但叫法不同。
-
有人问我改革开放的经验,我心中浮现出了中国革命的道路
《亚当·斯密在北京》问到,为什么中国这个文明,1840年后看来气息奄奄,100年后又站起来了?这是站在世界历史的角度。我们作为第五大文明,是从延续5000年的文明走出来的,100年算什么?那仅是历史的一瞬间。
-
我抱着取经的态度去美国学习,却碰到一个问题
当年新大都饭店的18层新楼盖到13层,通货膨胀来了,项目就被砍掉,成了烂尾楼。当时我想写一篇文章或内部报道,指出行政办法治理通货膨胀没有效率。但是,想起“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反作用经济基础”的道理后,让我开始思考,原来我学的理论与中国当时的经济条件是否有差距。
-
改开为何能释放人口红利,起码要从宋朝讲起
改革开放给中国几亿劳动者提供了一个机会,他们毫不犹豫地抓住了它,哪怕离乡千里之外也要出去打工。他们为什么这么拼命努力工作?他们又是为什么能够适快速适应非农业各种岗位的技术要求?横向对比其他国家,只有中国的劳动者做到了这一点。
-
“一火车皮的论文,赶不上小岗村农民的红手印”
我在1987年县乡财政体制“分灶吃饭”和“卫生医疗体制改革”时就开始担忧。进入90年代后,我国的主要农产品基本供求平衡,高度分散的小农被迫落入“增产减收”的小农生产积极性陷阱,农民、农村、农业每况愈下。终于,我于2000年奋笔上书时任总理朱镕基。
-
面对中国改革成功,总有人很幽怨
改革纪念的多种话语中,有一种近似“悼词”式的话语颇值得关注。这种话语的典型标题特征是“世间再无邓小平”、“中国改革已死”、“中国将要落入某某陷阱”,认为中国改革走了歧路,必有恶果。
-
一旦从危机中复苏,美国就忘恩负义
我倒是希望,下一次金融危机爆发的时候,美国不要再来求中国帮忙,希望美国资本主义自己扛过去。我也希望下一场危机到来的时候,中国政府也考虑一下对于忘恩负义的国家,有没有必要出手相助?或者说,中国社会主义有没有必要救助美国资本主义?
-
四个四十年:中国工业化靠什么艰难起飞?
从洋务运动开始的中国工业化进程,即使在国家最危难的时候也在为后来的中国工业化的起飞留下了宝贵的种子。今天在我们感恩改革开放40年中国工业化的巨大成就的时候,应该认识到,工业化的起飞是在经历了四个四十年的长期滑行之后才实现的。
-
改开40年:没有必然的成功,只有正确的选择
那时进行改革的国家有很多,不少失败了,其他的也没有能够取得能与中国相比的成就,为何中国会成功?新中国的前三十年为改革开放成功开启准备了必要条件,但是必要条件不等于必然成功。成功取决于我们抓住了时机、没有被人“忽悠”、做出了正确的战略选择。
-
这些精神在之前的文件中都有,但没有真正得到推行
前一段时间,社会上出现了要消灭私有制、“民营经济离场论”等观点,造成思想上很大的混乱,这跟党的方针路线完全是背道而驰的。很多有识之士都参加了这场讨论,通过这场大讨论,等于是给民营经济正名了。
-
三大里程碑如何展现中国模式的历史逻辑?
12月18日举行的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建立中国共产党、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推进改革开放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是五四运动以来我国发生的三大历史性事件,是近代以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三大里程碑”。不仅肯定了改革开放的历史地位,也从历史的角度,阐述了中国发展的内在逻辑。
-
杭州湾跨海大桥会破坏周恩来选定的潮汐发电站地址吗?
好事多磨,在解决了杭州湾跨海大桥建设之初的“三个问题”后,事情并没有结束,浙江大学一位民主党派校长给朱镕基总理写信说,杭州湾跨海大桥选址有问题。信中反映,这个大桥的选址破坏了周恩来总理选定的钱塘江潮汐发电的地址……
-
研究国际关系这么多年,最大的收获是不再仰视美国
就在此次挂职中,我看到了美国对于中国的警惕和防范,体验到了霸权国对挑战者的刁难,这种刁难甚至到了极其可笑的地步:他会进行莫名的搜查、盘问和骚扰。从那时至今,我因此得以两度面对FBI便装职员的“交谈”,无论是免费的咖啡,还是免费的午饭,又或者是免费的取消了我去美国的十年签证。
-
-
资讯 Information more
-
习近平:将以改革的实际行动庆祝改开40周年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12月29日上午在全国政协礼堂举行新年茶话会。党和国家领导人习近平、李克强、张德江、俞正声、张高丽、栗战书、汪洋、王沪宁、赵乐际、韩正等同各民主党派中央、全国工商联负责人和无党派人士代表、中央和国家机关有关方面负责人以及首都各族各界人士代表欢聚一堂,共迎2018年元旦。[全文]
-
刘鹤:改开40周年中国将推新举措,力度或超国际预期
当地时间1月23日至26日,世界经济论坛2018年年会将在瑞士达沃斯举行。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财经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刘鹤率领中国代表团参会,成为国内外媒体焦点。今天(1月24日),刘鹤发表特别演讲中提到,中国改革开放力度可能超出国际社会预期。[全文]
-
习近平:企图堵别人的路,最终只会堵死自己的路
-
五四前夕,习近平在中国人民大学考察
-
习近平同沙特王储穆罕默德通电话
-
中央领导同志慰问老同志
-
习近平:不断做强做优做大我国数字经济
-
“这里,我再用重槌敲一下响鼓!”
-
习近平同土库曼斯坦总统就中土建交30周年互致贺电
-
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专题民主生活会,习近平发表重要讲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