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观点 | Opinion more
-
一周军评:美韩对朝“核加码”,谁威慑了谁?
说到底,无论什么时代的弹道导弹核潜艇都没有进入别国港口停靠的必要,凡是要以这种形式出现进行的所谓威慑,多多少少都带有很强的形式主义特色。[全文]
-
一周内试射两发高超音速导弹,朝鲜这么厉害了?
先进的战役和战术打击手段实际上是提高核门槛的,只有在快要满盘皆属的时候,才会诉诸玉石俱焚。朝鲜发展高超弹其实是降低半岛核风险的,当然前提是朝鲜的高超弹有足够多、足够精确。现在来看,朝鲜的高超弹技术是超出其一般经济、科技发展水平的,还是比较厉害的。[全文]
-
为什么“受伤的”总是文在寅?
朝鲜很难理解韩国政府的处境,对于一个严重依赖国际经济联系的国家,企业是无论如何不敢触碰国际制裁的“高压线”的。文在寅也试图说服朝方,当前的局面仅靠韩朝双方的意志无法全面打开,可是,这样的说法显然无法满足朝方的期待。[全文]
-
特朗普的一大步,朝核问题的一小步
在板门店举行会晤会有极强的新闻效应,吸引全世界特别是美国选民的关注。特朗普还进一步抓住机遇,成为首位跨过“三八线”、站上朝鲜领土的美国总统,再次开创历史。在选举大幕已经拉开之际,特朗普会利用一切机会吸引眼球,这是典型的特朗普Style。[全文]
-
金特会“不欢而散”,韩国人这么说
韩国保守势力原本就对朝鲜弃核的诚意持怀疑态度,最大在野党自由韩国党借此批评文在寅政府无核化政策不切实际,并借此重提核武装论。然而,韩国舆论的态度相对缓和。从最初的震惊中冷静下来后,不少韩国媒体一改指责的态度,对无核化进程充满期待。[全文]
-
“金特会”没谈拢 问题可能出在这里
强势的领导人与急于达成协议的强烈愿望一结合,就非常容易导致他们的团队、下面的一群技术官僚为了促成会晤倾向于隐瞒双方的立场差距,夸大双方的共同点,结果双方领导人一碰面才发现彼此立场差距很大,就露馅了。[全文]
-
特朗普只为“白人国家”,金正恩难走“越南模式”
朝鲜绝不会一边倒,完全和中国形成某种同盟关系是不可能的。在实现无核化、变成一个正常国家以后,它会和中美保持距离,甚至在日本、俄罗斯这几个大国之间,它都会保持它的平衡。这是它的生存之道,无可厚非。[全文]
-
他带着厚重的历史穿过大半个中国
一列火车从鸭绿江上驶来,向中越边境的群山中驶去,串起的是一段横跨半个多世纪的波澜壮阔,是父辈们的旗帜,是渡尽劫波兄弟在,是相逢一笑泯恩仇。车厢里的80后领导人应该清楚,在山的那一头等待着他的是什么,在山的这一头支持着他的又是什么。[全文]
-
朝鲜半岛问题,最重要的一把“钥匙”在中国手里
特朗普经常通过推特对美国民众吹牛说半岛的钥匙在我手里,我说话就算数。但美国人一看好像也不是这么回事儿,金正恩现在到中国访问,与此同时,特朗普跟金正恩见面却是一波三折,美国民众要如何相信特朗普在半岛事务上的话语权比中国大呢?[全文]
-
为半岛和平忙活了一年,文在寅支持率却还在低谷
韩国的积极参与,尤其是新阳光政策,是推动2018年半岛局势出现向和平转变的重要原因。但与此同时,文在寅政府的经济政策可能加重政府财政赤字压力,影响韩国借助经济资源来推进半岛无核化的能力与决心,使半岛局势改善更添困难。[全文]
-
贸易摩擦期间,朝核问题还能谈下去吗?
美国国务卿蓬佩奥访华只在北京逗留了3个小时,双方达成的共识也许非常有限。但美方提出访问,至少表明美方始终清楚,中国是国际舞台上不容绕过的主角之一。王毅外长要求美方停止近来对华的敌视言行,算是对特朗普政府的忠告了。[全文]
-
特金会,谁是“最大赢家”?
与许多人想象的美朝“单干”不同,正因为双方在许多细节问题上有巨大的分歧,要继续推进极为困难的半岛谈判,美国势必离不开中国,这就使得中美可能走得更近。在这特朗普抛弃传统盟友转而开拓新型大国关系的背景下,中国在地区与全球战略上不费一兵一卒却大胜一局。[全文]
-
金特会:时间在金正恩一边
平壤的优势是,金正恩年富力强,如果不出现意外,他将有足够的时间来实现自己的战略目标。笔者担心的是,美国为首的西方不会长期容忍金正恩本人及其体制,很有可能对朝鲜的内政提出各种各样的要求,因此,不排除半岛和平进程发生突然逆转和推倒重来的可能。[全文]
-
朝核问题和平解决的机遇之窗
中国的作用可以用“锚定”来形容。中国始终是推进和平、反对战争的坚定力量。中方将继续为未来半岛的和解与和平发展发挥积极推动和保障作用。同时,中方也需要为和谈脱轨的可能性做充分准备,继续发挥“锚定”作用,避免形势再次滑向冲突的危险方向。 [全文]
-
一周军评:接连毁约的美国在想什么?
如果说本周有谁在国际地缘政治安全领域大出风头,那毫无疑问是美国。就在24日一天内,先是突然撤回已经向中国发出约两个月的“环太平洋2018”多国军演邀请,随后又在朝鲜公开废弃丰溪里核试验场后,宣布取消原定的首脑会晤……[全文]
-
“特金会”取消,半岛形势急转直下
美朝在无核化路线图分歧的背后,是双方几十年来所积蓄的严重信任赤字。朝方害怕一揽子的无核化方式将无法保障其最为在意的安全关切,而美方担心“分阶段、同步走”的无核化进程会重蹈覆辙,反而为朝鲜核武器研发赢得了时间和资金。[全文]
-
半岛问题,为什么绕不开中国?
就安全问题进行和谈,需要各种条件,但最关键的基础是互信,而美朝两国之间,最缺乏的就是互信。朝核问题之所以产生并愈演愈烈,就是因为双方根本没有任何互信。而中国,是解开朝美互不信任这一死结的关键。[全文]
-
一周军评:半岛一夜春风来
本周,全世界最关注的毫无疑问是低调策划、迅速发生又迅速结束的朝鲜最高领导人金正恩对中国的非正式访问。这场几乎出乎整个世界预料的会谈,会大大改变当前各界对朝鲜半岛局势和力量对比的判断和评估,也会对接下来可能进行的朝美首脑会晤产生极为重要的影响。[全文]
-
朝鲜拥核,谁应当负历史责任(四)
朝鲜国家领导人金正恩于3月25日至28日应邀对中国进行非正式访问,成为最近最大的新闻之一。许多谣言不攻自破。其实,每一个重要历史事件都不是突然发生的,只要阅读朝鲜半岛核问题的历史,就丝毫不会对目前的进展感到意外,也不会在各种杂音的干扰下迷失。[全文]
-
中国如此务实,其他国家能做到吗?
中国领导人与西方领导人不同,更关心长期利益,他们清楚时间在自己这一边。中国经济将在未来十年里变得更加强大,而且各国都会逐步采取务实态度调整对华政策,以适应中国作为头号强国的世界。[全文]
-
-
资讯 | Information more
-
美日韩警告朝鲜若核试验将予以“空前回应”,中方表态
-
耿爽回击美方代表发言:朝方不安全感为何不断上升?这是有原因的
-
韩联参议长称:朝鲜若尝试使用核武,其政权将不复存在
-
时隔5年,美“里根”号航母再次赴韩参加美韩联演
-
金与正痛批尹锡悦“大胆构想”:别白日做梦
-
中国代表:安理会对朝制裁空前严厉,远远超出核导范畴
-
中方是否有阻止朝鲜进行核试验的具体计划?外交部回应
-
朝鲜有重启宁边核反应堆迹象?外交部回应
-
日本安保局长会晤美国情报总监,或磋商对朝政策
-
针对朝鲜等国,“五眼联盟”升级为“五眼联盟+”
-
“朝鲜可能会送我个棒棒的花瓶”
-
朝美关系再度紧张,中国发声
-
蓬佩奥:朝鲜又射火箭,但我们仍努力履行协议
-
美方称两周后将再与朝对话 朝方:表示怀疑
-
同日,美国首次扣押朝船只
-
金正恩亲自指导试射新型导弹,特朗普:他会信守承诺
-
韩媒:朝鲜发射一枚短程导弹
-
蓬佩奥回应朝鲜要求“换人”:不会有任何改变
-
朝鲜试射了什么?美代理防长:不是弹道导弹,这很重要
-
“我撤销了对朝新制裁!”“???”
-
-
· 朝核危机 ·
朝鲜2005年2月宣布拥有核武器,并于2006年10月9日和2009年5月25日在日本海一侧东北部咸镜北道吉州郡丰溪里附近进行地下核试验。朝鲜拥核引起了半岛局势的紧张,美日俄对于朝鲜在核试验的风吹草动都敏感万分,而中国则在朝鲜核问题上更加处境微妙,朝鲜核问题,不仅仅牵动着整个东亚,更影响着整个世界时局。
-
文在寅:金正恩回访首尔意义重大
-
从铁路对接到共同申办奥运 朝韩达成7项协议
-
文在寅:金正恩欲废除所有核武器,实现完全无核化
-
越南与西方“相互利用” 美国还让朝鲜学习,可能吗?
-
特金会声明落实双暂停,北京是最大幕后英雄
-
朝鲜已废弃丰溪里核试验场
-
美军方抢先发行“特金会”纪念币
· “别耍特朗普!” -
日本请18国在福岛开会 施压朝鲜弃核
-
外交部:朝方努力应当赢得有关方面相向而行
-
看看他俩对美朝会面的表态,应该是真·合不来
-
特朗普称愿在适当条件下与朝鲜对话 中方回应
-
小船扛大炮 韩“大邱”号护卫舰入役
-
中国“内部文件”承诺对朝军援?耿爽:fake news
-
金正恩这身浅灰色西服,什么深意?
-
朝外务相联大发言:特朗普的表态将招致朝鲜导弹覆盖美国全境
-
朝鲜发生3.4级地震 韩国:是自然地震
-
媒体:面对朝核,中国社会莫做一盘散沙
-
“中国不会承认朝鲜是有核国家”
-
中方:望安理会成员就涉朝决议团结一致
-
朝方是否在核试前通报中方?外交部回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