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把俄罗斯当镜子,是什么意思?
叶利钦的改革最彻底,最后连吃的都给改没了。当时党内理论界争论,即使俄罗斯都一片惨象了,一些人还毫无根据地断定俄罗斯的道路是正确的,还说它是充满希望的,中国是错误的——1990年代,中国改革开放十多年,浦东开发都大踏步前进了。[全文]
-
高层访华之际,揭开神秘古巴的“两个世界”
事实上,古巴的精英阶层有强烈改变古美关系的意愿。根据我的不多的接触,都能明显地感觉到古巴人对美国充满期待。古巴发展的瓶颈就在于古美关系,而这对于古巴执政党是一个考验。[全文]
-
“瑷珲-腾冲行”:美有地、俄有矿,中国有什么?
相对于庞大的人口,中国的自然条件、自然资源算不上优越丰厚,但中国拥有世界第一的水能资源。[全文]
-
江村三日,探寻中国社会学的“圣地”
而当下,在农村尤其是经济发达地区的农村,村两委实际上已经转变成为基层政府的派出机构,而在这种情况下,村干部的身份却没有任何变化,他们连政府雇员都不是,也不受劳动合同法的保护。这一现象在提醒人们,我国四大政治制度之一的基层群众自治制度已经发生了重要变化。[全文]
-
新时期人民内部矛盾已发生改变
民营企业主、城市白领和农民工三大新兴社会群体的状况和动态,就是影响中国未来社会稳定的主要相关因素。 [全文]
-
新时代统一战线要注意哪些群体矛盾?
当代中国六大社会群体之间的差异与矛盾主要表现为,“老”社会群体在社会体系中已经具有稳固的地位以及利益表达与实现机制,而新兴社会群体的社会地位并不明确和稳定,其利益表达和实现机制的制度化水平较低。[全文]
-
中国要想突破发展瓶颈,需再次重视“瑷珲—腾冲线”
“瑷珲—腾冲线”是中国的一条“基本国情线”,两侧人口与资源配置的倒置与错配,是制约中国经济社会未来发展的瓶颈。“瑷珲—腾冲线”沿线区域是中国未来工业化“第二波”和现代化发展的“新边疆”和“前沿阵地”。[全文]
-
只有做好这两点,基层腐败才好治理
坦白说在1994年分税制改革后,基层的资源是不够的。后来为什么炒房地产,搞土地财政?都和这有关。干部个人收入待遇不高,而工作上又面临巨大的监督压力,在这种情况下他要怎样才能做出成绩?他能依靠谁?说实在的,很大程度上就要靠老板。[全文]
-
现在不敢明着索贿了,但送多少,让你猜!
企业家不是“贱骨头”,哪有天生愿意行贿,喜欢给别人上供撒钱的?我就听有的小微企业主说过,过去逢年过节“管事的”就打电话要钱要物,现在不敢了。可是你心里清楚,不上供他们就不理你或来找麻烦。可是到底应该给多少?他让你猜!企业家无奈地管这叫“市场维护”。[全文]
-
想让官商不“勾结”,要讲信念,也要看现实
说漂亮话、说空话,大家都会,但在基层治理实践中行不通。只要做事就要有钱,做什么都要有成本,没钱办不了事儿。钱从哪儿来?相当一部分要靠商人。[全文]
-
疫情改变了世界,但中国有个目标仍要坚定推进
在长期的比较政治研究中,我们观察到一个现象,即工业化、现代化发展走向成功的临界点是:城镇化率达到65%以上,这些国家和地区都经受住了工业化最后阶段的冲突考验;而城镇化率在65%以下的国家和地区,在出现动荡之后就遇到了很大的问题。[全文]
-
特朗普连任,是战术困难;拜登上台,是战略考验
相对于个人色彩浓郁的特朗普,拜登十分传统,有着美国老牌帝国的老谋深算,做事按部就班。若说特朗普是打醉拳,民主党人则会更有套路,对中国来说也许更困难。[全文]
-
为何中国洪灾屡发,文明却从未中断
讲到中国,人们总爱说:大一统。可是为什么自古以来就是“大一统”呢?是什么构建了“大一统”?当然不仅仅是暴力,更重要的是建构起了共同的社会生活。[全文]
-
印度学者感慨中国发展:有一点我们做不到
中国能够几十年如一日地追求一个发展目标,能够在几代人之间坚持实施国家的发展计划,这是中国成功的关键之举。而印度因体制原因,不同政党、不同的派别轮流执政,没有哪个政策、没有哪项计划可以得到自始至终的坚持和执行,国家发展耽误于反复的折腾之中。[全文]
-
求医记
想到当前新冠肺炎疫情中有关医疗机构的公私之辩,还真没辩论到点子上。在我看来,我国医疗卫生体系如果有问题,其主要问题是医疗资源不均衡,是医疗资源向发达地区、向中心城市、向超级大医院的过度集中。[全文]
-
俄罗斯人分成了两种…胖子和瘦子?
有意思的是,如今在俄罗斯,区分人们社会地位乃至政治身份有一个显而易见的标志,那就是人们的身材。难道如今俄罗斯人分化成两大“阶级”—— 胖子与瘦子了吗?![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