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家涛:土地革命时期,党的干部如何通过敌人封锁线进入苏区?
【文/观察者网专栏作者 李家涛】
中国共产党历来十分重视交通邮政工作。在建党之初,就有不少领导同志和优秀党员,在白色恐怖中精心筹划,创建了党内交通。
八七紧急会议议决,中央须建立通达各省的交通,各省委建立通达各县的交通,各县委建立通达各乡的交通——构成一个党的全国交通网,以“传达党的一切文件,输送党的一切宣传品”;“兼探听各地反动派的消息及其他各种消息”;“担任中央各机关间及中央与所在地地委间之交通”。党内早期的秘密交通网络便是由遍及全国的秘密交通线及交通站组成。
中央红色交通线路线路(福建省龙岩市永定区委史志研究室供图),图片来源:共产党员网
交通站:隐秘战线上的“驿站”
土地革命时期,交通站(科)一般各级党委或苏维埃政府设立的秘密交通机构。土地革命时期,交通站(科),主要任务是及时、准确、迅速传送党的指示、文件与党刊发行事宜,担负各级党委与党组织以及与中央的通信联络工作,必要时进行口头传达;接待来往执行任务和进行联络的同志,安排他们的食宿,并护送他们秘密通过敌人的封锁线,保证其安全到达各个工作地区;通过秘密交通线运输各类急需物资。
交通站(科)的工作内容决定了其党内秘密部门的属性,其工作对象是党的各级组织,在党组织不能完全公开前,交通科各项工作必须保持其绝对秘密。苏区交通站有短线与长途两种,短线活动范围一般只限于各苏区之内;长途则跨区域,甚至跨数个区域,如中央苏区到各苏区,党中央到北方局、南方局、长江局等各大区;建立了覆盖党中央与各苏区,各苏区之间的秘密交通线。
交通站一般设有站长,也称主任,负责交通站具体事务。交通员一般由忠实的党员同志担任,有些地方由排连级以及营级骨干分子来担任,也有的委任可靠的群众当交通员。交通员是经过严格挑选的,一般要符合以下几项条件:第一,是要对党绝对地忠诚;第二,身体要好,因为那时交通不方便,很多地方没有汽车、火车,需要靠两条腿跑路;第三,是社会关系、亲戚朋友要广泛些,这样有利于交通工作的掩护;第四,要有一些社会经验,能随时应付情况的突然变化。
土地革命时期,各苏区都设有交通站。交通人员的身份始终是不能在社会上公开暴露的,每一个交通员都有合法的公开职业做掩护,有职业登记和身份证,“我们几个交通员里就有做工的、经商的、教书的、学生,我的公开身份就是走乡串户的医生”。党组织在分配任务的时候,根据所要去的地方的情况不同、形势不同,选派比较合适的人去。去城市,工人、商人、学生就合适,郎中到农村去就很受欢迎。“还有一点要注意,每个人的掩护职业不要随便变动,要不然就不象。你是做工的,一下子不熟悉医生的一些术语,如说是医生,弄不好就会捅漏子”。交通线上的站点,有的是饭馆、茶馆、酒店、商铺,有的是做手工业的。交通站里的人都是当地人,因为外地人很容易引起别人的注意,交通员善于随机应变应付各种不测的事情。每个站都有不同的联络暗号,互相之间都是单线联系。如果暗号发生变化或撤了,就说明这个站出了问题,就不能进去。
交通员在执行任务时,都携带防身武器,如手枪、驳壳短枪、刀以及便于携带的武器。交通员执行任务化装成赶驴、探亲、买卖东西的样子,多是两人作伴同走,一个在前一个在后,相距约一、二里,前者空手,主要看风,后者身带文件,前面有情况,后面就马上脱逃,以保护文件的安全。如果护送党政领导干部,沿途经过交通站点一般会由经验丰富的老交通员带路组成护送队,大多选择昼伏夜行,全程护送。
秘密交通员用的竹篮,图片来源:南昌新四军军部旧址陈列馆
履行职责:交通队员显神通
交通站的第一个任务,也是土地革命时期机要交通的首要任务,便是传递党的文件、指示。土地革命时期,党的文件包括党中央的文件,字数都很少;传送时,把文件的字写得很小很小。“我们有时把文件塞在牙膏内,有时放在热水瓶胆的夹层内和鞋底内。”传递党的文件和指示途中,以隐藏稳妥为第一要务,否则很难闯关过站,完成传递任务。
交通站依据各地形势的变化,改变不同的密写方法,变换密写地方。交通员均需要专门学习稳妥隐藏文件的技能。“一开始,我们学习用饭汤把文件写在衬衣、手帕上,有时也写在随身带的古书的装订线那个位置(书脊)内。文件收到后,用碘酒一擦,字就显出来了。”
交通员传递的文件如果是公开的,且线路又比较近,就不一定要密写。有些文件要经过好几个交通站互相传递、甚至跨区域传递,保密性要求更高,隐藏工作需要做的更好。担任过交通员的熊志华同志回忆为了建立湘鄂川黔苏区与在上海的党中央的联系,“我们打扮成商人,我把密码和秘密文件分开藏在一把纸伞的竹柄内和衣角内,组织上又为我准备了六十多斤烟土和一些当地土产作掩护”。
土地革命时期交通站的第二个任务,即是护送党的干部。党的干部往返党中央与苏区或在各苏区间往来,便是由交通站负责护送。彭湃同志由粤入赣、参加南昌起义,由交通员护送出入境并保卫他在南昌的安全。在赣东北根据地做交通员的方志纯同志回忆,曾派队伍护送过陆定一等同志去中央根据地。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责任编辑: 朱敏洁 
-
为了“去中国化”,日本考古还出过这样的大乌龙
2022-10-03 08:29 -
清代盛行“厚嫁”,对女性是福是祸?
2022-09-19 08:02 -
日本拍历史剧,就不用忌讳历史虚无主义?
2022-08-29 08:14 -
从世官世禄到有爵无官——古代爵位制的演变
2022-08-01 17:38 -
【观网直播间】科举时代:从世袭制到科举制
2022-07-25 19:25 -
一五一十:宋朝为什么弱?
2022-07-18 18:46 -
跨越3000年,三星堆这件青铜文明“巅峰之作”终于合体
2022-06-16 14:42 考古 -
直播:持续上新!直击三星堆考古发掘进程
2022-06-14 13:23 -
98岁南京大屠杀幸存者巫吉英去世,在册在世幸存者仅剩56位
2022-05-25 18:54 -
在乌克兰,反法西斯女英雄卓娅再一次被“绞杀”
2022-04-24 10:15 乌克兰之殇 -
“定远”沉舰残骸遗址水下考古调查工作今年将继续
2022-02-13 22:33 考古 -
苏联亡于科技?
2022-01-25 08:00 -
“大帅币”与张作霖:作为旅游资源的历史名人
2022-01-21 14:34 -
观网直播间:苏联为什么由盛转衰
2022-01-07 17:57 -
“连无助的老兵都要欺负!?”日本的历史虚无主义很“优雅”
2022-01-04 07:51 -
海昏侯去世时间首次被揭示:公元前59年九月初八
2021-12-30 15:33 考古 -
考古新发现!江西樟树国字山大墓或为越国王室贵族墓
2021-12-25 13:36 考古 -
分久何以必合?中国为何总是走向统一
2021-11-01 07:43 -
《走向共和》不靠谱?为何历史老师常常推荐?
2021-10-29 08:12 -
相关推荐 -
德防长劝乌克兰:别听特朗普的,这是投降 评论 0超越DeepSeek,中国开源“集团军”重塑全球AI生态 评论 122伊朗港口大爆炸已致28死,与导弹燃料有关? 评论 57美国电商哀叹:关税不能这么高下去,太多人撑不过去 评论 110欧盟高层想让她走人?“上梁不正下梁歪” 评论 178最新闻 Hot
-
德防长劝乌克兰:别听特朗普的,这是投降
-
1.9万元港币现金遭调包,海南酒店方致歉
-
特朗普:泽连斯基现在更加冷静,更想达成协议
-
中纪委点名通报三河牌匾改色事件
-
小特朗普使坏:选美国,别选中国
-
原来,关税战前美国经济就已“步履蹒跚”
-
巴拿马总统:不存在与此相违背的其他协议
-
“中国对美关键矿产的出口管制揭露了一个公开的秘密”
-
“巴基斯坦已向中方提出请求”
-
“若勒庞被禁止参选,那么我上”
-
美国LNG行业明说了:我们无法遵守特朗普政府新规
-
又炒作:想赢中国,这件事至关重要
-
中日友好医院:开除肖某党籍,解除聘用关系
-
日本下一代战机要命名为“烈风”?
-
印巴再交火,印度未事先通知突然开闸放水
-
伊朗港口大爆炸已致28死,与导弹燃料有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