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百年一遇的政治僵局”,美国众议院议长选举“难产”
最后更新: 2023-01-04 14:20:08(观察者网讯)
当地时间周二(3日),美国新一届国会众议院议长选举遭遇“难产”。因党内强硬派“跑票”,掌握微弱多数的共和党领袖凯文·麦卡锡(Kevin McCarthy)在连续三轮投票中失利,众议院也因此陷入无法运作的僵局。
英国《卫报》称,这是近一个世纪以来,美国国会众议院第一次未能在首轮选举中产生议长人选。经过表决,众议院当天决定暂时休会至当地时间周三(4日)中午,以准备进行第四轮投票。
《卫报》报道截图
美国第118届国会当地时间3日开幕。在当天的众议院议长选举中,民主党提名的首位众院民主党非裔领袖、纽约州众议员哈基姆·杰弗里斯(Hakeem Jeffries)在三轮投票中均斩获212票,获得民主党议员一致支持,但仍未达到获胜所需的218票门槛。
共和党内,前两轮投票则有19人“跑票”,使得麦卡锡两次都只拿到203票。在随后的第三轮投票中,在前两轮中一直支持麦卡锡的佛罗里达州众议员拜伦·唐纳兹(Byron Donalds)也倒戈投给俄亥俄共和党人吉姆·乔丹(Jim Jordan),尽管后者曾在表决前敦促党内搁置分歧,将票投给麦卡锡。
“现实是……凯文·麦卡锡拿不到选票。”唐纳兹在推特上解释,“我们需要休会、抱团、找人或制定下一步措施……但这些连续的投票对任何人都不起作用。”美国哥伦比亚广播公司(CBS)认为,唐纳兹的表态说明,随着选举过程变得冗长,麦卡锡可能会失去更多选票。
在议长人选“难产”之后,众议院全会通过休会动议,将于4日中午重新开始会期继续选举议长。这是自1923年以来,美国国会众议院第一次未能在首轮投票产出议长人选,当年历经9轮投票才让时任共和党籍众议院议长弗雷德里克·吉勒特(Frederick Gillett)连任。在选出议长之前,众议院无法展开任何其他议程。
“百年一遇的僵局凸显了华盛顿前所未有的机能失常,尤其是在共和党人中。”英国《金融时报》如此评价道。报道称,共和党正在努力走出去年中期选举表现不佳的困境,并纠结于是否应该支持前总统特朗普作为其2024年的总统提名人。
共和党内对于麦卡锡这一人选最激烈的反对来自右翼。麦卡锡本人曾在2021年1月6日国会山暴乱后公开承认特朗普对此负有责任,称自己“受够了这个家伙”,触怒了强硬派。尽管他后来一再表露衷心,特朗普也支持麦卡锡竞选本届众议院议长,但似乎没能打动这部分共和党人。
2021年1月28日,麦卡锡与特朗普在其住所海湖庄园见面以修复关系。图片来源:《华尔街日报》
路透社称,由众议院共和党内极右翼组成的“自由党团”(Freedom Caucus)正在推动规则的改变,使其更容易控制议长,并增强该强硬派团体在共和党会议中的影响力。在3日的投票中,该党团也推出不同人选挑战麦卡锡,分散其票数。
《纽约时报》则指出,以来自亚利桑那州的“众议院自由党团”前主席安迪·比格斯(Andy Biggs)和佛罗里达州共和党人马特·盖茨(Matt Gaetz)等为代表的一小撮极端保守者,固然领导了这场“反叛”,共和党内还有一个更大也更安静的强硬派群体正为此推波助澜。他们长期不满众议院的权力结构给予议长太大影响力,希望通过改革让小部分持不同意见者更容易阻挠和改变立法。
“我认为他只是建制派的一个推手。我认为凯文·麦卡锡只不过是游说者和特殊利益集团运作的一个容器。”盖茨上周接受保守派媒体Daily Caller采访时说。
在过去几周,麦卡锡试图通过一系列让步和承诺提高他在党内的地位,包括同意未来5名议员就能提出“罢黜议长”的动议,但极右翼仍不买账,要求恢复1位议员即能提动议的规定。不过,57岁的麦卡锡此前也承认他不太可能在第一轮投票中赢得议长职位。
据《华盛顿邮报》,美国历史上选举时间最长的众议院议长选举是在1855年,当时共进行了133轮投票,耗时近2个月。麦卡锡3日早些时候称,自己是众院发言最长纪录保持人,“我不在意也创下最多次议长表决纪录”。
美国消费者新闻与商业频道(CNBC)3日称,在周二的失利后,特朗普已不再像过去那样大张旗鼓地支持麦卡锡。在被媒体直接问及他是否坚持支持这位共和党领袖时,特朗普说:“我们将视情况而定……每个人都打电话给我,希望得到我的支持,但先让我们看看会发生什么情况。”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 责任编辑: 杨蓉 
-
比利时前首相:欧盟九轮对俄制裁,效果是负的
2023-01-04 13:51 -
英格兰教会首位非二元性别牧师:上帝喜欢闪闪发光的眼影
2023-01-04 13:19 -
“新年伊始好消息,厄中自贸协定谈判圆满结束”
2023-01-04 12:09 中国-拉美 -
欧盟声称“绝大多数”成员支持对来自中国航班进行离境前检测
2023-01-04 10:54 欧洲乱局 -
以色列部长访问圣殿山,中国及阿联酋要求安理会举行紧急会议
2023-01-04 10:46 巴以恩仇录 -
贝利遗体告别仪式,民众高呼“我们的国王”
2023-01-04 10:30 -
乌火箭弹袭击事件已致俄89人死亡:士兵违反禁令使用手机暴露地点
2023-01-04 08:33 乌克兰之殇 -
菲总统访华前演讲:邀请中国邻居再次来到菲律宾
2023-01-04 07:26 中国外交 -
“中国游客将带来全球红利,美国或无法分得一杯羹”
2023-01-03 23:28 中国游客 -
“马来西亚欢迎中国游客,要确保不搞双重标准”
2023-01-03 22:49 -
“把中国单独挑出来,奇怪且不公平”
2023-01-03 21:19 抗疫进行时 -
前北约将领预测称:俄乌今夏将停火
2023-01-03 20:59 乌克兰之殇 -
王岐山出席巴西新任总统就职仪式
2023-01-03 20:36 中国外交 -
一片抗议声中,乌方被迫删了
2023-01-03 20:33 乌克兰之殇 -
中方是否接受欧盟提供的疫苗?外交部回应
2023-01-03 19:36 抗疫进行时 -
新年致辞涉乌“措辞不当”?德防长被要求辞职
2023-01-03 17:55 德意志 -
“美通胀削减法案不尊重WTO规则”
2023-01-03 16:27 美国一梦 -
谁将接任秦刚成为下一任驻美大使?外交部回应
2023-01-03 15:57 中美关系 -
土库曼斯坦总统谢尔达尔·别尔德穆哈梅多夫将访华
2023-01-03 15:12 中国外交 -
拜登否认后,韩总统府“找补”
2023-01-03 14:50 三八线之南
相关推荐 -
“中美在一些领域处于红线边缘,但没人想发起战争” 评论 208史上首次,美国众议院议长麦卡锡遭投票罢免 评论 584美英又炒作“担忧”中国海外基建,这次是在秘鲁 评论 131自主装备首次测绘3000米深水地质勘探图 评论 57“IMF应作出改革,反映中国崛起等全球经济变化” 评论 147最新闻 Hot
-
“IMF应作出改革,反映中国崛起等全球经济变化”
-
“印度要求加拿大,限期撤回2/3外交官”
-
马斯克发了个表情包,又激怒了乌克兰
-
欧盟外长会首次在乌克兰举行,波兰外长:不去
-
特朗普在纽约出庭,美最高法院表态
-
共和党议员提交罢免动议,他悬了?
-
国家航天局发布嫦娥八号国际合作机遇公告
-
“豪华黄金周”出境游火爆,中国游客获得“VIP待遇”
-
又酝酿对中国光伏开刀?欧洲业界警告:不要重蹈覆辙
-
得知美国“援乌预算”被搁置,乌克兰连忙降温:我们理解
-
胜选后他明确表态:停止对乌军援,我们的人民正面临更严峻问题
-
佐科宣布:正式启用!
-
“没有中国参与,解决方案难以想象”
-
埃尔多安怒了:再也不指望他们
-
美参议员强行加戏:这样做等同于对台湾宣判死刑
-
iPhone 15热到不能碰?苹果回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