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走近核电“和睦系统”:大国重器“神经中枢”中国造
-
周远方zhouyufang@guancha.cn
最后更新: 2023-03-30 15:06:08(文/观察者网 周远方)
3月25日,中广核防城港核电站3号机组投产发电。这是我国西部地区首台、国内第三台“华龙一号”核电机组,同时也是我国自主研发的核电数字化仪控系统——“和睦系统”首次应用于“华龙一号”。
数字化仪控系统被称为核电站的“神经中枢”,它涉及核反应堆的紧急制动,对安全性、可靠性和确定性的要求极高。但由于我国核电起步较晚,要自证“绝对安全”,在时间方面存在先天不足,因此,很长一段时间内不得不使用国外的相关系统。
如今,随着中广核近二十年磨一剑的“和睦系统”的正式与我国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第三代压水堆核电站技术“华龙一号”双剑合璧,这一“卡脖子”问题终于宣告解决,我国也成为继美国、法国、日本之后全球第四个拥有这项技术的国家。
值得一提的是,这套“神经中枢”系统的打造者,上海中广核工程科技有限公司(简称“上海科技”),还是一位“隐形冠军”,它从中国广核集团(简称“中广核”)一家默默无闻的三级子公司开局,一步步成长为集团发展数字经济的专业化平台,已经收获一系列重磅荣誉:2018年上海科技下属广利核公司获得第五届中国工业大奖,2020年入选国家首批科改示范企业,2021年获得北京市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2023年入选创建世界一流专精特新示范企业。
中广核长三角新兴产业创新中心
近二十年磨一剑
核电站,一直是“国之重器”。
1978年改革开放之初,邓小平同志宣布,中国决定向法国购买两座核电站设备,彼时,大亚湾核电站引进法国M310技术,国产化率不到1%,连大宗的材料,钢筋水泥都需要进口。其总投资高达40亿美元,而1978年我国外汇储备只有区区1.67亿美元。为此,大亚湾核电站开创了一个借钱建设的新模式——“借贷建设、售电还钱”,即向银行借贷进行建设,建成后将电卖给香港换取外汇。
经过近40年的发展,中广核在运核电机组26台,在建核电机组达7台,设备国产化率近90%,尤其值得一提的是,本次“和睦系统”正式用于“华龙一号”,助力自主三代核电技术“华龙一号”实现批量化建设。
“和睦系统”即核电数字化仪控系统(简称“核电DCS”),它是核电领域复杂的重大装备,它主要完成核电站反应堆安全停堆和事故缓解功能,控制着核电站数百个系统、上万个设备的运行和负责各类工况处理过程,系统规模大、综合程度高、应用场景复杂、客户需求多样。可谓核电站的“神经中枢”,“国之重器”的重中之重。
国家能源核电站数字化仪控系统研发中心实验室
核级DCS研发之所以难,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需要满足两个重要指标,一个是反应堆控制保护系统的拒动率,要求做到10的-7次方,也就是1000万次要求动作的指令,系统不能有一次拒绝执行。还有一个是误动率,50年内只允许系统向偏安全的方向误动一次。这两个指标对于系统的可靠性要求非常高。
另一个研发中遇到的难题是“证明难”。
“很多工业系统,比如汽车,大家都认为它是可靠的,但实际上,没有办法证明它永远是可靠的”,研发团队骨干成员张春雷介绍,“核电领域同样如此,实际上,当时国外的系统也只能靠时间和经验来证明可靠,比如说,运行了10年没有出过问题。”
但对于中国这样的后来者来说,如果只靠时间和经验证明,几乎就意味着永远落后。“当时国家要求我们证明自己绝对安全,包括还要便利相关部门验证和监管,”张春雷继续说,“我们通过一系列摸索,最终和清华大学团队合作,通过数学形式化证明的方法,解决了这一难题。”
正是采用基于形式化方法的核级软件代码生成技术,解决了传统编译技术难以避免的“误编译”世界级难题。依据核级软件设计标准,广利核研发团队创新提出了时间、行为和内存空间确定的操作系统软件设计技术,定义了核安全级编程语言。在此基础上,广利核得以利用编译器取代手写,直接把核电站的各种控制保护逻辑变成计算机可读的代码,广利核使用这一编译器,生成了核级DCS的4000万行代码,从未产生“误编译”错误。与国外同类产品相比,我国产品的任务调度性能提升60%,整体响应时间缩短了15%。
“我们的安全可靠是通过正向设计达成的,在这个过程中,所有的软件代码、硬件电路和机械图纸全都妥善保存,方便安全机构查询。”张春雷说。
硬件方面也并不容易,“和睦系统”近百种不同类型的板卡均需基于可及供应链自主研发。其中,主控板卡的设计,光是对电路设计的要求就非常高,需要以最快的速度处理从核电站上万个设备收集上来的各种数据,并监视整个系统状态,涉及非常复杂的算法。
“我们用了最近5年的时间,基本实现了我们产品的自主可控,”张春雷介绍,“不管相关供应链的情况怎么样,我们都必须用自己的设计进行弥补,达成产品的可用。”
仅攻克主控板卡设计这一项难题,广利核研发团队就进行了十几轮设计迭代、上千次试错和上万次消缺。
关键核心技术的突破,使“和睦系统”平台的整体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系统安全性和可靠性设计等技术达到国际领先水平。2016年,“和睦系统”通过国际原子能机构(IAEA)独立工程审评,拿到进入国际市场的“入场券”。
目前,“和睦系统”已在广东阳江5&6号机组、辽宁红沿河5&6号机组、江苏田湾5&6号机组、华龙一号示范工程——广西防城港3&4号机组、江苏田湾7&8号机组等21台新建核电机组上得到应用。
- 责任编辑: 周远方 
-
我国科学家取得催化剂技术新突破
2023-03-28 07:20 科技前沿 -
新冠或能改变人体细胞基因组结构,有助解释“长新冠”
2023-03-27 08:16 抗疫进行时 -
量子纠错“越纠越错”?中国科学家首次超越盈亏平衡点
2023-03-24 09:03 科技前沿 -
盐碱地也能种粮食!中国科学家首次揭示耐碱分子机制
2023-03-24 08:58 聚焦三农 -
我国存储能力总规模超过1000EB
2023-03-24 07:23 -
全球首枚3D打印火箭未能进入轨道
2023-03-23 13:14 航空航天 -
“龙宫”小行星样本中发现RNA碱基和维生素B3
2023-03-23 07:27 -
解读2022年度中国科学十大进展
2023-03-20 10:43 科技前沿 -
南大闻海虎团队重复实验,再次推翻美国室温超导轰动性研究
2023-03-20 08:15 -
里程碑!雄性小鼠产生功能性卵细胞
2023-03-17 08:37 医学 -
我国计划今年底发射爱因斯坦探针,搜寻定位引力波源
2023-03-16 12:07 科技前沿 -
突破!我国科学家发现两种新矿物
2023-03-16 11:34 科技前沿 -
中国科研团队成功研制“量子芯片冰箱”
2023-03-16 08:21 -
我国科学家首次在国际上实现百兆比特率量子密钥分发
2023-03-14 08:48 科技前沿 -
高校发明专利产业化率仅3.9%,“有的政策一边踩油门一边踩刹车”
2023-03-13 08:56 -
西湖大学发现首个“光阴极”量子材料:“可能改变许多游戏规则”
2023-03-10 10:57 科技前沿 -
我国成功发射天绘六号A/B星
2023-03-10 07:25 航空航天 -
毛宁反问:是不是某些国家向荷方施加压力?
2023-03-09 22:13 中国外交 -
21℃的室温超导真要来了?中科院物理所发文:让子弹再飞一会儿
2023-03-09 20:03 -
我国科学家首创开放式新架构实现615公里光纤量子通信
2023-03-09 15:31 科技前沿
相关推荐 -
-
最新闻 Hot
-
“中国正投入万亿美元,我们却在这胡搞”
-
真急了!“白宫拟成立涉华关税应急工作组”
-
黄仁勋访华盼继续合作,特朗普回应
-
中国男子在TikTok“神评”美国关税,米尔斯海默秒答:赞同
-
“内地电影票房过亿那一刻,香港电影就被颠覆了”
-
美国税局代理局长刚上任三天就被免,“贝森特抱怨他是马斯克的人”
-
特朗普也直说了:不行,就放弃
-
“中国深知‘广场协议’是致命的,特朗普别想了”
-
“中国稀土,关乎美国人生死”
-
美军高官着急:中国速度太快了,是美国3倍
-
德银:中国客户减持美债,转头买欧洲资产
-
美国对中国再下黑手,“黄仁勋道出最大担忧…”
-
跟特朗普谈,拿中国当筹码?英财相:蠢死了
-
加总理扬言:除了中美,还有其他人
-
美方将不再斡旋?梅德韦杰夫喊话欧盟:学着点
-
特朗普“先眨眼”:很多人催我,期待和中国谈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