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陈辉:“烂尾娃”?其实烂尾的不是娃,而是“鸡娃工程”
最后更新: 2024-08-30 08:12:41【文/观察者网专栏作者 陈辉】
近段时间,“烂尾娃”成了网络热词。网络传播中,“烂尾娃”主要在两个语境中使用。
语境一:孩子寒窗苦读十几年,花费巨大,大学毕业后却没有找到满意工作,高不成低不就,人生仿佛进入烂尾状态。
语境二:许多父母热衷“鸡娃”,投入巨大时间、精力和金钱激励(“鸡”)孩子学习,报各种辅导班培训班,“鸡”到一半,发现孩子表现平平,“鸡”不动娃了,或因为花费太多,经济上力不从心,于是停止或减少“鸡娃”,孩子教育没按计划执行,仿佛进入烂尾状态。
无论如何,给孩子贴上“烂尾”的标签,都是极不妥当的。人生不是土木工程,不能完全按图纸施工;育人过程也不是盖楼,父母更不是开发商。“烂尾楼”这个标签贴在孩子身上,不仅有害,甚至有毒。网络上已有许多反对这种标签化的声音,认为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成长节奏和人生轨迹,不能随便贴上失败或烂尾的标签。
流行性标签未必符合事实,但反映着一种社会心态。“烂尾娃”这个标签,很大程度上表现了社会教育心态和教育行为中的深层次矛盾和焦虑。
一
针对“烂尾娃”的议论,有网友精辟地指出:不该叫“烂尾娃”,该叫“鸡娃工程烂尾”了。
“鸡娃”是一个高目标、高投入、长时段、细规划的过程,简直就是一个长期工程。有的父母在孩子上幼儿园的时候,就已经确立愿景,想用十几年时间完成规划。当父母雄心勃勃地实施“鸡娃工程”的时候,普遍会遭遇“鸡娃”效益递减定律。
所谓“鸡娃”效益递减定律,即随着孩子学段的增高,父母“鸡娃”的效果越来越不明显,甚至逐渐降低。
具体说来,在幼儿园阶段,孩子报兴趣班,多学几门特长,往往比那些不上兴趣班的孩子有显示度。幼儿园阶段学习英语、识字、拼音、数学的孩子,往往比其他孩子更容易适应小学一年级的学习。但是随着时间推移,这种文化课的先发优势会逐渐降低。小学阶段,学习节奏慢、课余时间多,此时,补课多、做题多、拔高多的孩子,往往成绩更容易优异些。但随着年级的增高,课外补课的效果同样会逐渐降低。补课的弊端在于,容易形成一种路径依赖,即降低课堂学习积极性和注意力,这样愈发依赖课外补习,最后形成恶性循环。
随着学段的增高,家长能够直接参与到孩子学习过程中的现实可能性逐渐降低。小学低段的数学,家长还可以亲自下场,给孩子讲解,虽然有点让人上火上头或血压飙升,但知识点简单,家长都能应付,甚至在孩子面前摆出学霸威风,责问孩子“这都不会”。但到了小学五六年级的奥数,一些家长就有些吃力了。所以补习班中,很多全职妈妈乖乖坐在后排和孩子一起听课,学懂了再回家和孩子切磋讨论。当孩子上了初中高中,能够直接给孩子讲题的家长比例更小,只能更多依赖课外辅导班老师讲解。
北京大学教育学院副教授丁延庆吐槽给女儿辅导作业
总之,随着时间推移,家长激励、补课所能发挥的作用逐步降低。孩子自身主观能动性在提高学业成绩方面的作用日益增大。
问题在于,家长在“鸡娃”的过程中,很大程度上是在削弱孩子的能动性,形成可怕的“鸡娃”陷阱。早熟的瓜不甜,催熟的娃,也很难有创造力。靠补课的猛药,孩子勉强考入名校,但如果心智不成熟、自主性不够,在大学阶段依然面临学习困难,毕业后的心态不佳,不愿意就业,甚至以考研考公的名义窝在家里做全职儿女。
究其根本,之所以存在“鸡娃”效益递减规律,是因为孩子的学习和成长并非一个工业生产过程,而是更大程度上类似于作物生长逻辑(但比作物生长过程更加复杂)。知识学习,没法像工业生产那样通过成倍增加投入而同比例提高效率和增加产出。一些小学生在家长或机构的培养催化下,习得了超过其年龄和心智水平的自律能力和学习方法,也许短期内能快速提高成绩,但从长远看,往往是有害的。揠苗助长的典故,讲的就是这个道理。
二
过于积极“鸡娃”的家长,不同程度地具有开发商心态,将孩子养育理解为一个项目开发过程。开发过程面临诸多投入,除了金钱,还有父母的时间和精力,最好有一个家长全职陪读(通常是妈妈)。“鸡娃”圈里,有许多“鸡娃”指南,各个年龄段做什么、各种赛道选择,都有现成的模式供参考。一旦“鸡娃”成了套路,家庭教育就变得模式化,关键是出钱、出人、出时间,按工期推进。
家长开发商心态越强,就越重视教育投资回报率。
家庭教育支出既属于消费,也属于投资,两重因素共同影响家长“鸡娃”的强度和持续性。从消费方面看,影响“鸡娃”支出的最主要因素是家庭收入水平。从投资方面看,影响“鸡娃”支出的最主要因素是教育预期回报率。
教育投资行为中不只有关于回报率的理性算计,有时也面临诸多非理性因素。“鸡娃”亦是如此,许多家庭处于有目的的盲目性状态。所谓有目的,即“鸡娃”的目标是明确的;所谓盲目,即许多家长也是被卷着走,普遍跟风。看见别家孩子学这学那或都在补课,自己心里发慌,只能跟着学、跟着补。“鸡娃”过程中,伴随着诸多自我安慰和机会主义心态。
当预期收益足够大,家庭教育投资时加杠杆的就会越来越多(如购买超出自己经济能力的高价学区房),会有更多家长愿意给孩子支付高额费用(如每年数万的补课费)。反之,去杠杆的家庭就会越来越多。
一名培训人员为听课的学生辅导小学数学题。资料图:新华社
- 原标题:“烂尾娃”?其实烂尾的不是娃,而是“鸡娃工程”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责任编辑: 李泠 
-
杭州一河段河水呈异常红色,官方通报
2024-08-30 07:38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
甘肃一县委原书记被双开:私带违禁音像制品入境,妻儿生活奢靡
2024-08-30 07:35 廉政风暴 -
全国首例!三人在虚拟币钱包中植入“后门”,窃取上万条用户密码
2024-08-30 07:21 -
市场监管总局:《食用植物油散装运输卫生要求》拟立项强制性国家标准
2024-08-29 19:26 食品安全 -
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中国共产党不合格党员组织处置办法》
2024-08-29 19:05 -
广东省人大常委会原副主任陈继兴被控受贿2.78亿余元
2024-08-29 17:47 廉政风暴 -
救出3人后牺牲,村支书李清学被追授“辽宁省见义勇为英雄”
2024-08-29 16:57 暖心闻 -
南部战区:位中缅边境我方一侧联合实兵实弹演习圆满完成
2024-08-29 16:57 国家安全 -
习近平主持召开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六次会议
2024-08-29 16:34 -
-
中美领导人是否会进行通话或会晤?外交部回应
2024-08-29 15:52 中美关系 -
曾骗取博士学位 ,他被公诉
2024-08-29 15:11 廉政风暴 -
国家卫健委:我国人均预期寿命达到78.6岁
2024-08-29 14:19 养老与社保 -
-
张又侠会见沙利文:要求美方停止武装台湾
2024-08-29 13:27 中美关系 -
周杰伦起诉网易败诉
2024-08-29 13:10 -
献血8次不能优先用血?真相还原
2024-08-29 11:08 -
国家能源局:我们自己作主,决不受他人左右
2024-08-29 11:08 能源战略 -
男子上班104天仅休1天突然死亡,公司被判赔偿40万
2024-08-29 10:40 -
进城农户如何自愿有偿退出承包地?农业农村部回应
2024-08-29 10:34 聚焦三农
相关推荐 -
“中国正投入万亿美元,我们却在这胡搞” 评论 41真急了!“白宫拟成立涉华关税应急工作组” 评论 233这场贸易战,美国就是个“纸老虎” 评论 91特朗普也直说了:不行,就放弃 评论 233特朗普“先眨眼”:很多人催我,期待和中国谈成 评论 246最新闻 Hot
-
“中国正投入万亿美元,我们却在这胡搞”
-
真急了!“白宫拟成立涉华关税应急工作组”
-
黄仁勋访华盼继续合作,特朗普回应
-
中国男子在TikTok“神评”美国关税,米尔斯海默秒答:赞同
-
“内地电影票房过亿那一刻,香港电影就被颠覆了”
-
美国税局代理局长刚上任三天就被免,“贝森特抱怨他是马斯克的人”
-
特朗普也直说了:不行,就放弃
-
“中国深知‘广场协议’是致命的,特朗普别想了”
-
“中国稀土,关乎美国人生死”
-
美军高官着急:中国速度太快了,是美国3倍
-
德银:中国客户减持美债,转头买欧洲资产
-
美国对中国再下黑手,“黄仁勋道出最大担忧…”
-
跟特朗普谈,拿中国当筹码?英财相:蠢死了
-
加总理扬言:除了中美,还有其他人
-
美方将不再斡旋?梅德韦杰夫喊话欧盟:学着点
-
特朗普“先眨眼”:很多人催我,期待和中国谈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