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观点 | Opinion more
-
在香港,怎样才算“软对抗”?
处理“软对抗”的行为,并不是依法规管这么简单。依什么法?怎样规管?有关方面需要采取因时制宜的手段。[全文]
-
中国如何让“种田像游戏一样简单”,超乎西方的想象
现时新疆棉花田机械化、无人化的程度之高,超乎他们的想象。[全文]
-
香港人崇拜英语看不起普通话,是高傲还是自卑?
基于历史的原因,香港人普遍认为英语是一种国际语言,是经济和文化交流的重要工具,因此对英语的崇拜和追求比较普遍。许多香港人会花费大量时间和金钱学习英语,并且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优先使用英语,将其视为一种社会地位和身份的象征。[全文]
-
“从重从快”的处理,能否让国泰航空摆脱危机?
我们正想请财神爷们过来,结果你直接把财神爷给得罪了?![全文]
-
要避免“台海一战”,中美也许可以这样谈
一个残酷的现实是,美国进行了十多次兵棋推演,没有一次是能胜出的。最近的一次也只是出现一个“三输”的局面,即中美双方均出现重大的伤亡及损失,而台湾则会被打成稀巴烂,所以美国的统治阶层,包括国防部的高层,也有认为不要打、不想打的“鸽派”。[全文]
-
终于通关了,却令人看到香港的更多问题……
久违的通关刚恢复之际尚且如此,完全通关后就不单是旅游了,其余的经济发展、招商引资等等,除了香港既有的优势,现时的治理者似乎还没有找到新的吸引点,那么如何把全球的人才“抢”过来呢?[全文]
-
要想否定英国干预黎智英案的合法性,不能只打口水仗
如今的中国政府会在英国什么首相的什么声明或压力下屈服吗?晚清已经结束100多年了。如果这些国际律师涉嫌触犯香港国安法或触犯《反外国制裁法》,是可以依法立案追惩或由中国外交部门宣布制裁措施的。[全文]
-
重新出发,香港如何发挥桥梁作用?
香港的未来取决于民族复兴的结构性进展和中国走向世界的稳定性成效。香港必须将自身命运和发展牢固锚定在国家民族的根本利益上,才能更好发挥“一国两制”制度效能及用好中央支持香港发展的各种政策优惠。[全文]
-
回顾香港三年防疫,躺平了吗?
三年来香港基本上是跟随内地的做法,新政府7月上台后,在商界及舆论的压力下对疫情基本上放弃管控,但并没有放弃一些检视及跟踪的措施。上月在内地发生的情况,使两地的疫情处理手法出现对调。以前是香港跟内地,从这个月开始,是内地学香港,而且走得过了头。[全文]
-
曾经那么强大的苏联工业,怎么沦落到如今地步?
除了有限的军工科技,苏联留给俄罗斯一堆不太好经营的项目。有点像别人的爹留给自己的孩子几套房,他可以出租出去产生现金流,你爹留给你一辆维护费用极高的车,这车还卖不掉,你最后唯一的选择就是把车丢在那里让它自生自灭。[全文]
-
“西方式现代化”为何无力回天?
香港因为许多偶然和特殊因素才在二次大战后一段时间里取得“经济奇迹”。不过,香港却没有采用西方的“民主政制”,而过度依赖市场的发展模式也早已变成了窒碍香港发展的重要因素。[全文]
-
我在香港确诊新冠之后……
医生检查后,表示笔者应该是感染了新冠,开了喉糖和止痛药,以及两天病假。然而,医生没有发出书面指示要求笔者接受核酸检测,当笔者主动询问是否需要这样做时,医生也只是说勤做“快测”便可。[全文]
-
审判黄之锋的安排,有特殊考量
香港国安法不用时时事事去顺应香港的普通法,恰恰是香港的普通法要根据香港国安法的明确规定跟法律原则来调适自己。[全文]
-
爱国主义不能搞“猎巫”那套
用“反装忠”来围攻真爱国,大奸似忠这种戏码,中国历史上实在是见得多了。而且此类奸佞之辈平日里的言行举止做派,往往比真正的忠勇之辈还要逼真,因为这种伪装就是他们安身立命的本钱。我们也要尽量避开一些极端风气,避免成为一些居心叵测之人围攻真正爱国力量的工具人。[全文]
-
“香港资本主义”的特色到底是什么?
一个资本主义社会由作为统治阶级的资产阶级垄断政治权力,实现“资产阶级专政”,是正常不过的。但香港的政治权力一直由中央所掌握,从驻港部队,以及《基本法》的制定、“一国两制”制度框架的构建、特区的筹建,都能清晰看到中国共产党领导这个特征。[全文]
-
对话外国记者:美国现在很魔幻
美国成了一个解决不了问题的国家:解决不了枪支暴力问题,解决不了堕胎权利问题,解决不了基础设施常年失修的问题,更别说毒品泛滥这样的问题了。为什么会这样?[全文]
-
香港要实现“良政善治”,这些深层次矛盾是不可回避的
香港长期自命“国际城市” ,但实际上香港人的国际视野、情怀和认识都非常有限,香港的对外关系仍然非常薄弱及片面。香港所谓的“国际性” ,其实长期只是给外来人士及利益集团提供了一个活动平台;本地人及其社会经济活动的角色,多数只是迎合这些外来因素所作出的配合。[全文]
-
从全球文明节点的视角,定义香港的未来
这些大都市在许多方面也具有文明的特质,构成了东西方文明之间互动联系的节点。它们经历过的起起落落、它们复杂的历史都证明:这些节点要么成为不同文明之间、东西方之间、不同文化之间的桥梁,要么成为不同文明和文化冲突的前哨,即某种文明要压倒另一种文明。[全文]
-
“从加拿大回香港,我听到大家说这么丝滑就回归啦?”
经历了亚洲金融危机、非典疫情、国际金融危机、“修例风波”、新冠疫情等重大冲击,香港一路走来,并非坦途,但在国家的支持下经受住了挑战。回归25周年之际,观察者网邀请到六位来自香港各界的人士,听他们讲述自己的香港故事。[全文]
-
香港回归25年,做对了什么,做错了什么?
香港回归25周年是一个重要的日子,作为曾经参与基本法起草的过来人,回顾香港问题四十年的往事,“变还是不变”,“干预还是不干预”,“两制”会不会出问题,“50年不变是不是一个期限”,时间和实践已经给了我们答案。[全文]
-
-
资讯 | Information more
-
港警国安处拘捕一男子,涉煽动憎恨政府、使用暴力
-
一场大雨让违建豪宅曝光:香港富商明星聚集于此,单栋价值上亿港元
-
香港国庆烟花汇演定了:共31888枚,“彩色绣球”首亮相
-
李家超宣布:阔别5年,香港将再办国庆烟花汇演
-
香港特区政府举行抗日战争胜利纪念仪式,李家超出席
-
香港特区政府:“深圳即将排洪”纯属谣言
-
香港特区政府:强烈谴责破坏香港驻伦敦经贸办行为
-
两名男子因涉嫌资助反中乱港分子被香港警方拘捕
-
假借“推广粤语”变相播“独”,又一乱港组织解散
-
美国务院“妖魔化”香港警务处国安处执法行动,港府、驻港公署回应
-
“港独”分子认罪要求减刑,终审结果来了
-
香港特区政府、外交部驻港公署:坚决反对!
-
首艘货轮经乌“人道主义走廊”出港:中国香港籍,已滞留一年半
-
我使馆:受蛊惑港人抵英后生计窘迫,备受歧视
-
内地游客消费习惯改变,香港热议“搞活夜市”
-
涉嫌向海外逃犯资助,香港10人被警方拘捕
-
李泽楷捐两千万港币支援京津冀赈灾,香港中联办表示感谢
-
香港大学获822.6毫克嫦娥五号月壤样本
-
英方发布所谓涉港“指南”,我使馆:坚决反对
-
美方将不邀请李家超出席APEC?外交部:已严正交涉
-
-
· 香港 ·
香港是典型的亚热带季风性气候,夏天受海陆气温差异影响,吹东南风;冬季受西伯利亚寒风影响,吹西北风。理想中的“民主”气候理应更多样而温和,但香港的“民主”天气却有些单调而凛冽……
-
港府:美国应履行东道主责任邀请李家超出席APEC非正式会议
-
涉嫌资助罗冠聪,两人被港警拘捕
-
李家超率代表团参观雅万高铁
-
香港首家卫星制造中心开幕
-
刘光源不再担任外交部驻港特派员公署特派员
-
香港特区第七届区议会一般选举12月10日投票
-
香港首宗!男子给奥运获奖视频配“港独”歌曲被判入狱3个月
-
董经纬任驻港国安公署长表明香港国安制度收紧?外交部回应
-
财政部将于8月在香港发行120亿元人民币国债
-
香港特区政府:无论有关国家如何包庇、开脱,都无法改变…
-
我大使:英方没有资格、没有权利对香港特区警方执法行动说三道四
-
李家超首次在立法会用普通话回应议员提问
-
外交部驻港公署:这是美方“乱港大计”泡汤之后的气急败坏
-
英政客声称不会容忍港警搜查罗冠聪寓所,我使馆回应
-
香港区议会修例草案三读通过,贯彻落实“爱国者治港”
-
国务院港澳办:香港特区重塑区议会制度对实现良政善治具有重要意义
-
4人涉违反香港国安法被拘捕:收取资金支援窜逃海外人士
-
香港警方通缉许智峰等8人,李家超:奉劝尽快自首
-
欧洲议会部分议员诋毁香港国安法,港府:卑劣图谋注定不会得逞
-
庆祝香港回归26周年,驻港部队举行军营开放活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