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夏长江:科学认识中国居民收入
【文/ 观察者网专栏作者 夏长江】
常有文章比较中国与发达国家的收入……国际比较的基本原则是必须指标统一、方法统一、口径统一;否则,得不出准确的结论!
一、人均可支配收入
有专业财经人士用发达国家的人均可支配收入与中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较,其实这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指标,人均可支配收入等于可支配总收入除以平均人口,可支配总收入是四部门的,即住户、政府、企业(非金融、金融)和非盈利机构;而居民可支配收入只是一个部门的,重要的是,还有统计方法及口径问题。
可支配收入构成:
中国可支配收入=工资性收入+经营净收入+财产净收入+转移净收入。
国际可支配收入=雇员收入+自营净收入+财产净收入+转移净收入+家庭生产净值(家政、耐用消费品、自住房,自服务)。
中国可支配收入构成与国际组织的比较,中国有四项,国际组织多一项(家庭生产),且第一项名称和口径并不相同。涉及可支配收入主要有三个指标:
1.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国际组织的统计口径远大于中国,按中国的统计方法1,居民可支配收入与GDP的比,中国为44%,美国为38%(美国在职员工的商业医保也是强制的,如扣除,比例更小)。按国际组织方法2统计,中国居民可支配收入与GDP的比至少增加10个百分点。
2.住户部门人均可支配收入3。即住户部门可支配收入除以平均人口(国家统计局非金融资金流量表)。有学者注意到居民可支配收入小于住户可支配收入(居民可支配收入是住户可支配收入的72%),但认为居民可支配收入是家庭调查时有漏、瞒、误等情况,而住户可支配收入是用大数据,统计误差小……其实,还有统计方法及口径不同。
住户包括家庭户、集体户、农户、农场、个体户、个人独资公司、合伙公司、免税合作社(免税合作社包括农业合作社、农村电力合作社、独立农村电话合作社等)。注意,住户部门财产收入不包括房租,记在住户部门营业盈余。住户部门可支配收入与GDP的比,中国为60.7%,23个发达国家(剔葡萄牙)几何平均不超过65%。
3.人均个人可支配收入4。这是美国普查局推出的指标,这个指标与国际组织可支配的主要区别是,美国只扣除个人缴纳的个税、财产税和车牌税,不扣除社保。美国个人可支配收入与GDP的比为75.8%。
国际组织的可支配收入与中国比较,主要有几个不同:
1.国际组织有耐用消费品自服务(净值),如汽车、洗衣机,冰箱等,计算方法是耐用消费品折旧和返回价值(或出售价值)。美国家庭耐用消费品自服务(净值)占GDP的比为6.5个百分点(无计入GDP);中国无。
2.国际组织有家政自服务(净值),如做饭、洗衣、清扫、照顾老人、小孩、购物、园艺、小型修理、住宅周围干零活等,建议用同类雇佣人员的工资计。美国家庭非市场服务(净值)占GDP的比为16.7个百分点(无计入GDP);中国无。
3.国际组织有自住房服务(净值)。自住房服务净值就是虚拟租金,其计算方法是市场价格租金减成本(房贷利息、房屋保险、维修、财产税等),减折旧,加财政补贴。财政补贴有贫困家庭住房补贴、用于农村修路的财政支出,等等,美国计入GDP家庭自有住房虚拟租金占GDP的比为6.9个百分点(计入GDP)。
4.国际组织雇员收入口径远大于中国工资性收入。雇员收入有工资和薪金、(现金)奖金和小费、佣金和提成、董事费、利润有关的收益、员工股权收益、雇主提供的免费或补贴的商品和服务、遣散费和解雇费、雇主社会保险缴款等。
二、职工工资、雇员报酬和劳动者报酬
统计就业人员,按身份分为雇员、自就业和雇主。中国将雇员称为职工,自就业包括自由就业(如无单位的作家、画家、设计人员等)、农业自营(农牧渔林)、非农自营(个体户主)。
特别要注意个体就业,个体就业有自就业、有雇员,如夫妻共同经营一个餐馆,一个统计为自营,一个统计为雇员(实际统计时,国家统计局估算三分之一是雇员)。由于自营业的劳动者报酬和营业盈余不易区分,在实际核算中按一定比例进行划分。中国雇主是总就业的1%,个体就业是总就业的17.5%,非农自就业是总就业的10%……
有经济学家说,中国工资总额与GDP的比是8%,低于非洲。国家统计局将职工分为城镇非私单位、城镇私营单位、农村单位(多是私营企业),中国职工总额是三项之和,国家统计局公布城镇非私单位的工资总额,仅此一项与GDP的比就达16%;更重要的是,其所举各国的数据并不是工资总额,而是雇员报酬。
雇员报酬的口径比工资大很多(比雇员收入还大),雇员报酬相当雇员收入,加雇主自愿保障计划(养老、健康、人寿、失业、补偿等,如中国的年金、商业健康保险、延迟养老保险等),加财政支付的行政事业单位职工的离退休金(视为单位缴纳的社会养老保险),等等。
- 原标题:夏长江:科学认识中国居民收入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责任编辑: 陈轩甫 
-
“黄金气体”全球短缺,连日本迪士尼都不卖氦气球了
2019-12-24 07:18 日本产经 -
马自达拟将部分生产从泰国迁回国,日媒忧骨牌效应
2019-12-23 17:12 汽车工业 -
美国铁锈带的“圣诞礼物”:工厂裁员1545人
2019-12-23 15:31 美国经济 -
刚一解禁,优步联合创始人就接连减持超九成股份
2019-12-23 14:54 大公司 -
时隔18年,中国解禁日本牛肉
2019-12-23 09:09 中日关系 -
发改委答问:支持民企“28条”有哪些重要突破?
2019-12-23 07:40 中国经济 -
全国农业农村厅局长会议:确保元旦春节肉品市场供应
2019-12-22 15:54 消费 -
光伏项目推平几代人种的3000亩沙漠林草地,华能:立即停工
2019-12-22 14:10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
“我一天接5个借钱电话,2019大部分企业都不容易”
2019-12-22 08:04 阿里帝国 -
国资委首任主任去世:在任7年,央企总资产从7万亿增至21万亿
2019-12-22 07:15 国企备忘录 -
任正非:已做好实体清单永不撤销的准备
2019-12-21 12:29 华为 -
二手房年涨幅超5%可投诉?深圳住建局辟谣
2019-12-20 16:27 中国房市 -
港交所总裁突然减持过半港交所股份
2019-12-20 11:31 大公司 -
重磅!黄金期权今日上市交易
2019-12-20 10:33 -
美芯片巨头获“华为许可证”,股价大涨
2019-12-20 10:01 华为 -
深市公司停牌次数大降 常停久停随意停现象成历史
2019-12-20 07:26 股市 -
百度诉今日头条不正当竞争:干预搜索结果
2019-12-19 11:58 大公司 -
首家美资!摩根大通在华控股券商获准开业
2019-12-19 11:30 中国经济 -
她重申不会将华为排除出德国市场
2019-12-19 07:09 华为 -
任正非回应近期争议:华为本色就是灰色,并非红得发紫
2019-12-18 12:30 华为
相关推荐 -
他反对北约在日设办事处:管好自己的事,否则将犯大错 评论 143规模刷新!天舟五号完成与空间站组合体再次交会对接 评论 193洪森:北约正走向亚太,令人担忧 评论 99财政部:多地现财政紧平衡,整体来看健康安全 评论 151今年香会现场:中美如何“交手”? 评论 170最新闻 Hot
-
他反对北约在日设办事处:管好自己的事,否则将犯大错
-
白宫竟“恶人先告状”:中方“咄咄逼人”,有人会受伤
-
洪都拉斯总统:我将于6月9日访华
-
布林肯还没来,沙特先迎马杜罗
-
制衡中国?美印达成军工合作“路线图”
-
华航空姐没讲日语被日本女乘客辱骂,造成航班延误40分钟
-
俄边境播普京讲话宣布“戒严”?克宫:被黑了
-
“战场首次出现豹式坦克”,俄国防部:共摧毁8辆
-
北约:500人增援部队已抵科索沃,必要时将继续增派
-
洪森:北约正走向亚太,令人担忧
-
“乌克兰在俄境内建立特工网,这就是他们干的”
-
今年香会现场:中美如何“交手”?
-
沙利文放风:期待在“某个时候”拜登能与中国领导人会晤
-
新加坡防长:日本得做点啥,让中国放心
-
涨价8%以上!土耳其将再次提高黑海海峡通行费
-
英国首相访美期间,要为他“拉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