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首页 > 人间正道·中共建党100周年
从1921年到2021年,中国共产党百年发展史,也是中国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强起来的发展过程。站在百年未有大变局中,回顾中共百年发展历程,“人间正道是沧桑”。
-
中国共产党是一种新的文明样态
中国大一统的文明传统不容台湾长久分离,从2021年起,大陆在未来要逼台湾上谈判桌,签订最终统一协议。大陆将采用宣布战犯、封锁台湾等各种手段逼迫台湾。大陆不仅手段多得很,还要创造组合手段,包括宣传的威慑战等。
-
“中国特色”了不起,但难以说清楚,是因为……
环顾整个第三世界,不可能找到第二个政党,在整整100年时间里,为了占世界人口五分之一的中华民族“不可受人欺负”,为了中华文明的伟大复兴,完成了如此之多又如此之困难的一系列历史性任务。“艰难方显勇毅,磨砺始得玉成”。
-
中国模式自带民本思想,这点和西方很不同
欧洲人称自己的体制为“社会民主”制,美国人称自己的体制为“自由民主”制。前一个词说的是社会性质,后一个词说的是政府性质。我称中国体制为“社稷民本”制,也是代称中国的社会性质与政府性质。别国有“自由民主制”“社会民主制”,中国有“社稷民本制”。
-
“就要一五一十地告诉他们,中国社会主义是怎么成功的”
我们有必要非常自信地讲“中国社会主义”,这个需求会越来越大。既然西方人一定要把中国讲成资本主义,一定要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没有成功,我们就要一五一十地告诉他们,中国社会主义是怎么成功的。这是一个客观的需求。
-
我们已不是“在路口”,而是“在路上”
有关民主的讨论,比如什么是抽象的民主、什么是具体的民主,什么是外国的民主、什么是中国的民主,这些问题的讨论都已经过去了,现在就是一个做好和做坏的问题。就好比我们现在已经有一台车了,行驶的目标是现代化,但怎么开、路况如何,这才是我们接下来要面临的问题。
-
西方要想了解中国,最好是与中国共产党对话
从西方和世界的角度,它们倍感不解和困惑的是中国共产党为什么如此有活力?如此有凝聚力?如此有战斗力?如此的人才辈出?不仅和前苏联、东欧共产党不同,而且更和西方政党表现迥异。
-
西方政党的“初心”,应与中共比较一下
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够在中国取得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原因无他,在于中国共产党立党的初心和广泛的代表性。什么是中国共产党的初心?这就是习近平总书记讲的“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要理解中共的初心,需要从中共产生的历史来看。
-
从中西文明基因差异谈中共超越苏共
这种通过斗争形成的具有支配—压迫关系的身份认同,构成了主奴关系的核心。俄国共产党乃至其后的苏联共产党的历史与实践,体现的正是主奴辩证法中极高的形式。中国文明深处则遵循着一种与之根本不同的逻辑:师生辩证法,这即是中国文明与西方文明在道体意义上的差别。
-
从西方政党日益衰落看中共的未来
不同国家的政党,很可能根本不是同一个东西。欧洲早期的政党和后来的政党就不一样,当代的欧洲政党与美国政党也不一样,但它们都叫做“政党”。中国共产党与西方政党是完全不同的,我们不能套用欧美政党的分析框架来分析中国共产党。
-
用西方观点来解释中国发展,与我的父母都谈不拢
亲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波澜壮阔历程,我们会发现,西方的哲学社会科学解释不了这个奇迹。如果我们硬用那一套话语来解释的话,恐怕中国老百姓首先便不信服、不买账,用这套观点来解释中国的发展,与我的父亲母亲都谈不拢,因为这与他们的切身感受完全不符合。
-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三大里程碑
建立中国共产党、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推进改革开放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是近代以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三大里程碑。从中可以看出,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科学指南,中国共产党领导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根本政治保证。
-
是什么让这群奔赴井冈山的年轻人不畏死亡?
在井冈山星罗棋布的革命遗址参观,墙上一张张肖像照和简单的生平介绍,看得越多,心愈发一揪一揪地疼:这些在20多岁、30出头就牺牲的烈士,永远凝固在一张张清晰度并不高的黑白照片中,有些人,甚至没有留下一张照片。
-
经济学家谈到中国成功,很少有人提中共的作用
过去四十年中国经济的成长是无与伦比的,要理解这个成长就离不开理解中国共产党。我是一个经济学家,经济学家谈到中国的成功,很少有人会去谈中国共产党的作用。但我觉得,如果不谈中国共产党,想理解中国过去四十年的经济增长几乎是不太可能的。
-
向西方介绍中国,一定要尽可能详尽地介绍中国共产党
中国共产党不是西方的政党。西方的政党,一定是某个利益阶级的代表。因此每个政党都只是代表社会各阶层中某一阶层的利益。因此他们需要多党制、需要轮流执政,来轮流为法国各社会阶层谋利。
-
回望1840,今天为中国精神重新编码
这里“中国精神”就是张岱年所说的爱国报国,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就是毛泽东所说的“人是要有一点精神的”那种精神,就是“那么一股劲,那么一股革命热情,那么一种拼命精神”。
-
仅凭这一个指标,西方对中国的诽谤可以休矣
建国以来中国预期寿命大幅提高这一事实,以一个决定性的、可印证的数字,证明了中国共产党完全履行了社会主义方法和纲领优于任何其他方法的承诺。它们表明,1949年以来中国人民生活条件的改善,是人类历史上70年来一个大国取得的最大成就。
-
-
资讯 Information more
-
历史交汇点上的宏伟蓝图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逐梦航程,迎来新的出发——2020年10月29日,如潮的掌声中,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审议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这份在习近平总书记亲自领导下、汇聚全党全国智慧编制而成的行动纲领和政治宣言,擘画了中国面向未来的宏伟蓝图——在胜利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之后,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将带领14亿中国人民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着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继续奋勇前行。“十三五”收官在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完成脱贫攻坚任务、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胜利在望;“十四五”新篇待启,中华民族将踏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新征程[全文]
-
中共中央政治局开会,审议这3个重要文件
中共中央政治局11月30日召开会议,审议《军队政治工作条例》、《中国共产党统一战线工作条例》、《中国共产党党员权利保障条例》。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主持会议。[全文]
-
中共中央授予张桂梅等同志“全国优秀共产党员”称号
中共中央授予张桂梅等同志“全国优秀共产党员”称号[全文]
-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召开会议 听取脱贫攻坚总结评估汇报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12月3日召开会议,听取脱贫攻坚总结评估汇报。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主持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全文]
-
中共中央印发《法治社会建设实施纲要(2020—2025年)》
-
征求对经济工作的意见和建议 中共中央召开党外人士座谈会 习近平主持并发表重要讲话
(新闻联播) 12月8日,中共中央在中南海召开党外人士座谈会,就今年经济形势和明年经济工作听取各民主党派中央、全国工商联负责人和无党派人士代表的意见和建议。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主持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强调,要把中共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体现到工作谋划、履行职能、自身建设各个方面,围绕经济发展取得新成效、改革开放迈出新步伐、社会文明程度得到新提高、生态文明建设实现新进步、民生福祉达到新水平、国家治理效能得到新提升,广泛凝聚各方共识,引导统一战线广大成员坚定战胜困难、应对挑战的意志和决心,为夺取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胜利而团结奋斗。座谈会上,民革中央主席万鄂湘、民盟中央主席丁仲礼、民建中央主席郝明金、民进中央主席蔡达峰、农工党中央主席陈竺、致公党中央主席万钢、九三学社中央主席武维华、台盟中央主席苏辉、全国工商联主席高云龙、无党派人士代表欧阳昌琼先后发言[全文]
-
中组部部长:历史的苦难不能忘记,前进的脚步永不停息
-
中共中央印发《中国共产党党员权利保障条例》
中共中央印发《中国共产党党员权利保障条例》[全文]
-
李强今天实地检查中共一大纪念馆工程建设和展陈设计推进情况
市委书记李强今天下午(12月14日)再次来到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纪念馆项目现场,检查工程建设和展陈设计推进情况[全文]
-
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民主生活会 习近平主持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
新华社北京12月25日电中共中央政治局于12月24日至25日召开民主生活会,主题是认真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加强政治建设,提高政治能力,坚守人民情怀,夺取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伟大胜利,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央政治局的同志联系中央政治局工作,联系个人思想和工作实际,联系带头严格执行中央政治局关于加强和维护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的若干规定,联系带头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和党中央决策部署的实际,联系带头严格执行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和解决形式主义突出问题、为基层减负的实际,进行自我检查、党性分析,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二是带头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充分发挥各级党组织的政治功能,团结带领人民群众不折不扣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