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世道不行还是这届青年不行?百年前的梁启超这样破局……
总之,革命也好,改良也罢,梁启超至少讲对了一件事情,这件事情很重要:你们读书人、士大夫、知识分子,想要改造群众,首先就要把自己改造好![全文]
-
为什么梁启超不看好的社会主义,最后拯救了中国?
恰恰因为普通人缺乏足够的信息渠道,那个时代才真正是舆论家能够去影响很多事情的时代。[全文]
-
为什么说民主生活是中共集体凝聚力的来源?
这些民主实践是同集体学习、群众动员联系在一起的,它不仅仅是投一票了事,更是对人的改造和对社会关系的改造。[全文]
-
《人生若如初见》上线6集后下架,可惜吗?
从内容简介上看,《人生若如初见》就是《人间正道是沧桑》的清末版,两者的立意是接近的。这样的立意当然不能说有错,但它不能够掩盖基本的是非。[全文]
-
如何在《二大宣言》的框架下,理解统一战线的意义?
随着斗争形势的变化,后来中国共产党人又相继建立了工农民主统一战线、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人民民主统一战线。但无论统一战线的具体内容如何变化,始终都围绕着民主革命纲领,始终都立足于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的基本性质,也始终都体现了历史唯物主义的普遍真理。 [全文]
-
从古希腊到美国,西方民主话语经得起解构吗?
民主与民主化几乎已经成为了打着政治科学旗号的当代新神。以至于今天美国政治科学基本只研究怎么民主化。然而讽刺的是,民主其实不是西方政治的传统精神。一百多年前,民主在西方政治精英眼里还不是什么好东西。[全文]
-
谁是当代美国狂热扩张的精神教父?
美国的邪恶轴心名单被不断地更新,永久和平的愿景也在被不断的许诺,然而邪恶轴心的指控未必真实,永久和平的降临也遥遥无期。这种历史神义论或者宗教千禧年主义深入了美国政治文化的骨髓,对于后冷战时代的美国而言,有一种保守派的意识形态特别引人注目。[全文]
-
欧盟的力量从何而来?欧洲人的学说为何被奉为圭臬?
欧洲人发明了一个概念、一套学说,美国人拿这些概念学说批量生产所谓的学术成果。然后中国人在后面跟着,拼命拿中国本土的经验材料去填充这些概念学说,仿佛我能用这套西方学说解释中国现象,就多么新潮、多么时髦、多么了不起似的。[全文]
-
日本占领朝鲜的招数,居然是法国人手把手教的?
日本人一看,哟,这个操作太骚了,过了不到两年,就直接复制黏贴到了朝鲜头上。1876年2月27日,日本强迫朝鲜签订《江华条约》,同样强行承认朝鲜是“独立国家”,以此为借口,攫取了朝鲜大量政治、经济特权。[全文]
-
李鸿章都说绝不能签的卖国条约,还真有人签了!?
我曾经在网上看到有人居然给崇厚洗地,说崇厚还是很有见识的,说他出使俄国的途中认识到了铁路的作用,希望中国也建铁路。这算什么?你儿子跑到同学家玩一趟,回来还知道同学家的玩具好,要让你买买买呢![全文]
-
左宗棠西征祸国殃民?谁在带节奏?
威妥玛很精明地意识到,用武力迫使清政府放弃新疆不是一个好选择,这会把清政府推到宿敌沙皇俄国一边,是得不偿失。最好的办法就是让清政府自己承认阿古柏,这样既不用得罪清政府,又可以把天山南路划进自己的势力范围。[全文]
-
中国人该感谢“赫德们”带来的现代化?
这一规定经由片面最惠国待遇扩展到了一切洋货头上,也就是说,洋货可以不用缴纳厘金,而国货必须缴纳厘金。什么是不平等条约,这不就是吗?仅从这个例子大家就能明白,为什么有一部打着“普及历史知识”旗号的纪录片会被全网下架了。[全文]
-
《走向共和》不靠谱?为何历史老师常常推荐?
很多观众的私信问我,为什么现在对曾国藩、李鸿章的评价会两极分化?我们该怎么评价他们?电视剧《走向共和》真的不靠谱吗?为什么我的历史老师会竭力推荐它?这些问题非常好,它们可以成为我这个系列的起点。[全文]
-
《李延年》口碑这么好,说明革命历史剧最忌胡编乱造
这部电视剧表现的不只是李延年个人,而是一个集体,不是英雄个体,是英雄群像,这是它最感人的地方。而我军之所以能诞生一个又一个英雄集体,跟当年在极端困难条件下形成的工作方式密不可分。[全文]
-
“美国应学学印度,因为印度支配了中国两千年”?!
1926年,胡适参加“中英庚款顾问委员会”的“中国访问团”,走陆路经由西伯利亚前往英国。他在莫斯科呆了几天,可能是苏联人对他招待得不错,他又开始为苏联唱赞歌了。这段经历被很多胡适粉视为大污点,或是绝口不谈……[全文]
-
九一八事变期间,蒋介石在日记中写了些什么?
1938年3月29日,国民党召开临时全国代表大会,通过《抗战建国纲领》。从表面上看,此时军权与党权终归于一统。但蒋公真的赢了吗?只消看看国民党各路军头保存实力、拥兵自重的基本事实,便不难得出结论。而最大的受害者总是日寇铁蹄之下的中国群众。[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