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为何中国足球水平不升反降?应该如何积极自救?
最后更新: 2023-03-22 16:06:30近年来,中国足球尤其是男足国字号球队长期在低位徘徊,职业联赛呈现诸多乱象,足球市场萎靡难振。与此同时,国内青少年足球人口依然严重不足,社会足球发展难见突破。出现这些问题的症结究竟在哪里?又该如何解决?
日前,《工人日报》记者针对相关问题,专访了著名足球评论员、原国安足球俱乐部总经理、副董事长张路,以期释疑。
关于职业足球发展
问:为什么近年来中国足球水平会出现不升反降的情况?
答:从各级国家队和各级职业联赛近年来的表现来看,中国足球的整体水平与以往以及和周边国家比,不仅没有得到提高,反而有所下降。最重要原因就是缺少踢球的人,这是一切问题的根本症结。
上世纪90年代,全国20个足球重点城市常年踢球的小学生只有一万余人,而到了2000年至2004年,这一数字可能降到5000人左右。而日本这一数字不低于60万人。正是由于这个阶段常年踢球的孩子少,注册球员的数量也少,难以选拔大量具备天赋的优秀球员,反映在竞技体育上的成绩就是近年来一路走低。
问:近年来,国内足球职业联赛发展面临重重困境。您认为应该如何规范职业联赛?
答:这些年,许多球队的运营缺乏有机的循环体,当投资人经济效益受损,球队的生存便出现问题,真正职业化才是中国足球联赛的未来。客观来说,面对近年来的联赛运营危机,中国足协并没有熟视无睹。现在严格俱乐部准入,倒逼他们解决欠薪等政策都是在促进联赛健康发展。
关于青少年足球发展
问:为什么中国青少年足球人口长期偏少,是因为小孩子们都不爱踢球吗?
答:实际上很多孩子都爱踢球,但为什么踢球的小孩这么少,主要还是因为长期以来我们的方向错了。
小学阶段,在出成绩的目的下,很多学校会组织校队。然而,在低年级阶段,孩子们的时空感、球感等足球天赋是很难看出来的。很多体育教师凭借自己的感觉,如认为个子高、跑得快就适合足球,于是组成一支球队苦练。
我曾经调研过,一些小学校队的训练时长甚至比专业运动员还长。这样一来,不少孩子过早失去了对足球的兴趣。更严重的后果是,他们长期在学校的球场训练,也间接剥夺了其他可能对足球感兴趣的孩子练习的机会。加之长时间的苦练也使得孩子很难兼顾文化课。如此一来,越来越多的家长就会反对孩子在学校踢球。我的观察是,一个孩子在小学阶段不踢球的话,中学以后踢球的概率也很低,所以一定要在小学阶段尽可能让多数孩子接触足球。
问:那应该如何调动更多青少年参与足球运动?
答:简单来说就是去除功利思想。绝大部分孩子成为不了足球人才,要给那些最终没有走入职业足球道路的孩子一个踢球的理由。需要什么理由呢?足球运动是促进人的素质全面提高的教育手段之一,为了孩子的健康和快乐,才是发展校园足球的主要目的。体育教师要善于引导,让孩子们充分享受足球运动,在这个过程中获得健康、快乐和成就感。
问:您认为应该如何抓好校园足球和青训?
答:重点是要去除早期专项化,过早地把孩子“练废”的恶果,把踢球和文化课学习两者兼容起来。我建议小学和初中学生每周练两次,每次不超过一个半小时,每周进行一场比赛,不进行排名。这样的安排不会影响孩子的学习,也去除了功利性。
我认为,校园足球和青训是两码事。在我看来,青训属于提高阶段,不是主要的,搞好校园足球是基础,对当下的中国足球来说更重要。至于青训如何搞好,足球发展得好的国家有现成经验,完全可以借鉴,关键在于落实到位,久久为功。
关于社会足球发展
问:发展社会足球对于当下的中国足球有何意义?
答:除了我们刚才谈到的抓好基础,让更多的青少年参与足球运动之外,不可忽视的是社会足球对于足球文化氛围的积淀作用。所有足球强国,其完整的顶级职业联赛体系,无不建立在区域内半职业赛事和民间赛事所构筑的雄厚基础上。
问:在发展社会足球或者说是草根足球方面,应该如何着力?
答:我认为,国内基层足协在这方面长期处于缺位状态,绝大多数地方的等级联赛至今没有搞起来。这一点有做得好的地方,但极少,我知道的例子是陕西省志丹县在业余联赛方面的建设卓有成效。
县级和地级市足球赛事的重要性在于,组织联赛方便,接近普通大众。全国近3000个县级行政单位,如果有十分之一的地区能够建立起完善的业余联赛体系,我想中国足球将是另一番局面。
问:中国足球应该如何积极自救?
答:最重要的就是扭转对足球的认知,以利益驱动转变为兴趣驱动,改变这么多年以来急于出成绩的错误导向。在抓好后备人才的过程中,要坚决摒弃急功近利的心态,一步一个脚印地打造后备人才培养和成长的路径通道。其次,要充分发挥主管部门、市场和社会的力量,建立“三位一体”的社会足球发展体制和运行机制。
- 原标题:为何中国足球水平不升反降?
- 责任编辑: 连政 
-
外交部介绍中俄两国元首就乌克兰问题交换意见的情况
2023-03-22 16:06 中国外交 -
官方回应“三亚租车被坑”:6人被刑拘
2023-03-22 16:04 -
苏浙皖40市人口数据:浙江各设区市全部增长,杭州增量蝉联第一
2023-03-22 15:13 -
中国今年首个核电机组开工
2023-03-22 15:08 能源战略 -
14周岁,是未成年人犯罪的“保护伞”吗?
2023-03-22 14:57 依法治国 -
《爱上海的理由》第44集 傅邹邹:我的魔都田园生活日记
2023-03-22 14:56 上海观察 -
《爱上海的理由》第43集 李奕晟:“骑”遇滨江,“韵”动随想
2023-03-22 14:51 -
佳荷:帮助学生更快地成长,未来他们代表的是中国的形象
2023-03-22 14:49 老外讲故事 -
每日核酸阳性4000人以上,专家:新冠没有消失,处于低水平流行
2023-03-22 13:31 -
哈尔滨:编外用人要被清理规范,市直机关5年内精简完毕
2023-03-22 10:33 基层治理 -
水电告急:西南水电大省受冲击
2023-03-22 10:33 能源战略 -
北京已达严重污染!今年北方沙尘天气为何如此频繁?
2023-03-22 10:30 极端天气 -
中科大:取消何某某推免录取资格
2023-03-22 10:10 -
利率走低、放款加速,买房是否要加快出手?
2023-03-22 10:07 观网财经-房产 -
报告:60岁以下立遗嘱人中,30多岁占三成
2023-03-22 09:04 -
储户243万存款被挪用后索赔遭拒?官方回应
2023-03-22 08:29 -
广东揭西一车辆失控致2死3伤,已排除酒驾毒驾
2023-03-21 21:55 -
陈吉宁龚正向市老领导老同志通报全市重点工作,强调更好发挥这些优势
2023-03-21 20:59 上海观察 -
中国国产50米钢轨首次出口欧洲,将投入匈塞铁路建设
2023-03-21 19:31 基建外交 -
市委宣传思想工作领导小组今天举行会议,明确这些重点工作
2023-03-21 19:06 上海观察
相关推荐 -
洪森:北约正走向亚太,令人担忧 评论 38财政部:多地现财政紧平衡,整体来看健康安全 评论 113今年香会现场:中美如何“交手”? 评论 157乌军开始“反攻”了?俄国防部称击退“大规模进攻” 评论 242“太行110”重型燃气轮机通过产品验证鉴定 评论 380最新闻 Hot
-
洪森:北约正走向亚太,令人担忧
-
“乌克兰在俄境内建立特工网,这就是他们干的”
-
今年香会现场:中美如何“交手”?
-
沙利文放风:期待在“某个时候”拜登能与中国领导人会晤
-
新加坡防长:日本得做点啥,让中国放心
-
涨价8%以上!土耳其将再次提高黑海海峡通行费
-
英国首相访美期间,要为他“拉票”?
-
“美国严重短缺,向中国药企紧急求助”
-
他点赞的“反变性”电影遭限流后,推特安全主管辞职
-
5G对华依赖度降不下来,“制裁”华为代价有多大?
-
印度耗资百亿卢比的大桥又塌了
-
乌军开始“反攻”了?俄国防部称击退“大规模进攻”
-
他倒打一耙,叫嚣中国“侵略”美国
-
“中国是最重要贸易伙伴,德国在亚太这么干,是在走钢丝”
-
“20余国情报官员在新加坡会晤,包括中美”
-
波兰武装组织宣称“参与袭击”俄边境,波官员紧急回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