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习近平的小康故事丨“给群众打开一扇脱贫致富的大门”
最后更新: 2021-07-05 08:55:38脱贫致富靠发展,发展先行是交通。
习近平总书记始终心系交通事业,牵挂老百姓行路难,多次到基层调研交通运输工作,听民声、察实情,作出重要指示,为交通运输发展指明了方向。
心系百姓行路难
农村奔小康,基础在交通。农村地区尤其是贫困地区的交通建设,在习近平总书记的心中始终有着沉甸甸的分量。
地处滇藏交界处的云南贡山独龙族怒族自治县独龙江乡,是独龙族主要聚居地,这里山高谷深,自然条件恶劣,曾是云南乃至全国最为贫穷落后的地区。独龙江乡的道路交通好不好?乡亲们出行方不方便?习近平总书记一直记挂在心。
云雾缭绕的云南贡山独龙族怒族自治县独龙江乡(2019年4月16日摄,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江文耀 摄
2014年元旦前夕,云南省贡山县干部群众致信习近平总书记,报告了多年期盼的高黎贡山独龙江公路隧道即将贯通的喜讯。
收到来信后,习近平总书记作出重要批示:“获悉高黎贡山独龙江公路隧道即将贯通,十分高兴,谨向独龙族的乡亲们表示祝贺!独龙族群众居住生活条件比较艰苦,我一直惦念着你们的生产生活情况。”
字里行间,殷殷深情。
在云南贡山独龙族怒族自治县独龙江乡九年一贯制学校,独龙族学生肖琴萍在教室里上课(2020年10月31日摄)。新华社记者 江文耀 摄
一年后,2015年1月20日,正在云南昆明考察调研的习近平总书记特地抽出时间,把当初写信的5位干部群众和2位独龙族妇女接到昆明来见面。
傍晚时分,在驻地宾馆的会议室里,习近平总书记拉着独龙族“老县长”高德荣的手坐在一张长藤椅上,同大家围坐在一起,观看反映独龙族生产生活巨变的短片。
“原来出山要多长时间?”习近平总书记问。
“解放前当地人翻越高黎贡山走到贡山县,来回要半个月;新中国成立后修通了人马驿道,一个来回要六七天;1999年独龙江简易公路贯通后,除去大雪封山,七八个小时可到县城;如今隧道通车后,3个小时就可以到县城。”高德荣说。
独龙江公路是独龙族群众与外界联系沟通的唯一通道,是独龙族同胞生产生活和经济发展的命脉。如今,公路隧道的贯通,还催生了旅游业,吸引游客纷至沓来,带动当地群众脱贫致富。
千里之外,地处悬崖绝壁之上的四川大凉山阿土列尔村村民出行难,也让习近平总书记念兹在兹。
“看着村民们的出行状态,感到很揪心。”2017年全国两会上,习近平总书记谈到有关凉山彝族自治州“悬崖村”的电视新闻报道时,关切之情溢于言表。
在各方面的共同努力下,当年6月底,“悬崖村”的村民们告别了由藤条和木棍编成的17段“天梯”,用上了2500余根钢管构成的“钢梯路”。2020年5月,村民们已陆续搬迁至位于昭觉县易地扶贫搬迁县城集中安置点的新家。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始终不渝的奋斗目标,大力推进农村地区尤其是贫困地区交通建设提速增质。
截至目前,全国农村公路总里程超420万公里,具备条件的乡镇和建制村100%通硬化路、通客车,超55.6万个建制村实现直接通邮。
“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成为历史,老百姓“出门硬化路、抬脚上客车”逐渐变为现实。
探寻交通脱贫致富经
湖南湘西矮寨特大悬索桥(2019年10月1日摄,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陈思汗 摄
要想富,先修路。农村没有路,致富有难度。习近平总书记尤为关注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服务“三农”、助力脱贫致富的重要作用。
地处武陵山腹地的湖南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吉首市矮寨镇山势险峻、交通不便。为改变落后的交通状况,当地于2007年10月架桥修高速,至2012年3月31日,矮寨特大悬索桥通车运营。大桥贯通了湖南、重庆、贵州等省市的几大高速公路网,打破了制约湘西州发展的交通瓶颈。
这座大桥运营得怎么样?当地老百姓的生活有没有因此改善?2013年11月3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矮寨特大悬索桥视察,了解到湘西州近年来交通条件变化很大,特别是乡村道路网已基本形成,总书记很高兴。
在湖南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吉首市德夯天问台,苗族演员在表演苗鼓舞(2018年10月20日摄)。新华社发(姚方 摄)
“贫困地区要脱贫致富,改善交通等基础设施条件很重要,这方面要加大力度,继续支持。”习近平总书记对交通基础设施助推广大农民脱贫致富奔小康寄予期望。
如今,矮寨特大悬索桥与矮寨悬崖玻璃栈道、德夯苗寨等景点共同组成了德夯大峡谷景区,越来越多的当地老百姓,通过做苗绣、开民宿,在家门口吃上了“旅游饭”。
道路通,百业兴。如湘西州一样,很多贫困地区不缺资源,就因路不通、不畅,老百姓走不出去,日子越过越穷。要想脱贫致富,改善交通等基础设施至关重要。
“特别是在一些贫困地区,改一条溜索、修一段公路就能给群众打开一扇脱贫致富的大门。”习近平总书记在关于农村公路发展的报告上作出重要批示。
在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昭觉县阿土列尔村的悬崖钢梯上,村民沿着钢梯下山(2020年5月13日摄,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王曦 摄
四川昭觉县三岔河乡三河村村民吉好也求永远也忘不了三年多前的那一幕——习近平总书记沿着蜿蜒崎岖的山间小路,深一脚浅一脚地来到他家,经过低矮的院门,走进屋里。
时值2018年春节前夕,凉山地区连续降雪,气温骤低。正在凉山州考察的习近平总书记来到了三河村,走到了吉好也求家里。
“全面小康路上不能忘记每一个民族、每一个家庭。”习近平总书记的话语让吉好也求眼眶一热。
在四川省昭觉县三河村的易地扶贫安置点,彝族群众马海日聪喜搬新居(2019年2月11日摄)。新华社记者 江宏景 摄
地处海拔2500米的山梁之上的三河村,是个典型的彝族村落,受制于交通条件和产业结构等制约,经济社会发展滞后。近年来,当地重新修建通村公路,大力推进“四好农村路”建设,村容村貌焕然一新。路畅通了,当地产业发展也在提速,马铃薯、花椒、核桃等特色农产品走出大山,村民收入逐年增加。
现在,习近平总书记来时走的坑坑洼洼的通村泥路,已变身为一条干净整洁的柏油路。“总书记来的时候深一脚浅一脚,以后再也不用走那样的路了!”吉好也求说。
农村公路建设要因地制宜、以人为本,与优化村镇布局、农村经济发展和广大农民安全便捷出行相适应;
要通过创新体制、完善政策,进一步把农村公路建好、管好、护好、运营好;
要逐步消除制约农村发展的交通瓶颈……
新形势下,习近平总书记为进一步深化和加强农村公路发展指明方向,为广大农民早日实现小康梦开出“良方”。
在四川省昭觉县城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南坪社区,刚搬迁到新家的“悬崖村”村民莫色达体夫妇在阳台给亲戚打电话(2020年5月13日摄)。新华社记者 江宏景 摄
谋划交通强国路
一艘载有集装箱的货轮驶入天津港码头(2月22日摄,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赵子硕 摄
加速建设世界一流强港,更好地服务国家建设,是新时期建设交通强国的重要命题。如何做大做强港口,习近平总书记非常关心。
2019年1月17日,正在天津考察的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天津港码头,了解港口码头作业和自动化设备运行情况。
“当习近平总书记握住我的手时,就像家人聊天一样亲切。”彼时的情景,天津港太平洋国际集装箱码头有限公司操作运行大队司机李涛仍历历在目。
“经济要发展,国家要强大,交通特别是海运首先要强起来。”在调度指挥中心,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志在万里,努力打造世界一流的智慧港口、绿色港口,更好服务京津冀协同发展和共建“一带一路”。
现在,这个在习近平总书记指引下加快建设发展的港口正在向世界一流港口迈进:实现多项全球首创的技术创新,同世界上2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800多个港口保持贸易往来,外贸航线效率在全球名列前茅。
一桥架南北,一路通八方。流动的中国,充满了蓬勃发展的生机。
北京大兴国际机场航站楼(2019年6月25日摄,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张晨霖 摄
天安门正南,46公里处,北京大兴国际机场如凤凰展翅。正午时分,阳光洒在古铜色的航站楼顶,闪耀出熠熠光彩。
时间拨回到2019年9月25日,北京大兴国际机场正式投运之时,崭新的航站楼里迎来一位特殊的“旅客”——习近平总书记出席仪式,宣布机场正式投运并巡览航站楼。
在值机柜台前,习近平总书记察看智能技术、全自助无纸化智慧值机的流程,对机场采用现代化设施为旅客提供便利服务的做法表示肯定。
“要把大兴国际机场打造成为国际一流的平安机场、绿色机场、智慧机场、人文机场,打造世界级航空枢纽,向世界展示中国人民的智慧和力量,展示中国开放包容和平合作的博大胸怀。”习近平总书记的话,句句铿锵,直抵人心。
中国东方航空公司工作人员(前左二)在指导乘客通过“人脸识别”办理值机手续(2019年9月25日摄)。新华社记者 鞠焕宗 摄
一年多来,大兴机场客流量已突破3200万人次,累计完成航班起降超25万架次;推出多项创新服务世界一流便捷高效新国门……“钢铁凤凰”正在引颈展翅、振“兴”起航。
国产大型客机C919在上海浦东国际机场首飞成功(2017年5月5日摄)。新华社记者 方喆 摄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习近平总书记的亲自部署和指导下,我国交通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截至目前,全球前十大集装箱港口,中国占7个;全国高速公路里程超16万公里,高铁运营里程超3.8万公里,内河航道通航总里程超12万公里,均居世界第一;“复兴号”动车组、C919大型客机等一批国产交通工具和交通装备不断涌现,标注了“中国制造”新高度。
试运行的复兴号列车行驶在雅鲁藏布江畔(6月16日摄)。新华社记者 觉果 摄
- 原标题:习近平的小康故事丨“给群众打开一扇脱贫致富的大门”
- 责任编辑: 黄涛 
-
我国成功发射风云三号05星
2021-07-05 08:18 航空航天 -
刘伯明:神七出舱时哪怕牺牲也要展示国旗
2021-07-05 07:57 航空航天 -
人均收入超19万,浙江公布去年普通高中在编教师工资
2021-07-05 07:54 中西教育 -
云南新增本土确诊3例,今日8时起非必要不进出瑞丽
2021-07-05 07:34 新冠肺炎抗疫战 -
青岛迎最大规模浒苔侵袭 已打捞24万吨
2021-07-05 06:55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
中国科学家实现世界最快实时量子随机数发生器
2021-07-04 20:54 -
“他看见了”名场面是有意设计吗?焰火设计师回应
2021-07-04 20:20 -
国家网信办:滴滴出行,下架!
2021-07-04 19:52 大公司 -
“天外吃播”汤洪波,“健身一哥”聂海胜
2021-07-04 18:28 -
骄傲!跨越13年的两次出舱对比
2021-07-04 18:16 航空航天 -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通报“航天投资董事长张陶酒后打人事件”
2021-07-04 18:16 -
海南自贸港大力揽才,海口人才落户同比增长329%
2021-07-04 17:10 -
比尔·盖茨祝贺中国获得世卫组织认证为无疟疾国家
2021-07-04 16:00 医学 -
杨利伟:神舟十二号航天员表现非常优秀
2021-07-04 15:29 航空航天 -
刘伯明舱外解说逗乐地面工作人员
2021-07-04 15:21 航空安全 -
“最好别再报道我买疫苗的进度了”
2021-07-04 14:44 台湾 -
台湾新增39例确诊、2例死亡病例
2021-07-04 14:32 台湾 -
首次出舱任务完成,刘伯明汤洪波安全返回天和核心舱
2021-07-04 14:16 航空航天 -
日本发生泥石流蔡英文急用日语慰问,翻车了
2021-07-04 12:11 台湾 -
中国乌克兰签署合作协定
2021-07-04 12:04 基建外交
相关推荐 -
拜登小人之心:中俄当然愿意看到美国陷进去 评论 149英伟达直说了:美国打着“反华”幌子下黑手,只会反噬 评论 130马来西亚:来了,中国投资! 评论 131眼红了:对于美国这么个超级大国来说,不可接受… 评论 189最新闻 Hot
-
特朗普再表态:我能赢它有功,再等等看
-
“即使人生能够重来一次,还是会选择成为苏联间谍”
-
敏感时刻,他要来中国
-
沙利文又泼脏水:中国这么做很危险,特朗普得盯着点
-
拜登小人之心:中俄当然愿意看到美国陷进去
-
“中东这些国家,到底走美国道,还是中国道?”
-
英伟达直说了:美国打着“反华”幌子下黑手,只会反噬
-
马斯克改变特朗普对华态度?中国学者提到美国炸日本…
-
特朗普:就职后就见
-
“中国已丢掉幻想准备战斗,特朗普反倒是‘法宝’”
-
懂中文、涉华履历丰富…中美“科技战”关键人选,特朗普属意他?
-
停火谈判取得突破,“已向以色列和哈马斯递交最终草案”
-
“中国别听特朗普瞎咋呼,他做不到”
-
格陵兰:已开始与特朗普对话
-
北约秘书长“警告”成员国:要么加军费,要么学俄语
-
罕见警报,洛杉矶山火可能“爆炸式增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