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玉兔二号”走了284.6米刷新纪录:得绕那么多坑
最后更新: 2019-09-13 21:08:209月13日,央视新闻客户端发表题为《行走284.6米、全天候被保护……这个中秋带你去看“玉兔”在月球上发生的故事》文章。
在月球背面行走不容易
自古以来,中秋节就流传着“嫦娥奔月”的传说。而现在,我国在月球上有了真正的“嫦娥”和“玉兔”。它们开创了许多个“世界首次”,也为我们带来了更加美好的中秋记忆。
在今年的1月3日,在月球背面迎来了两位特殊的旅客:中国的嫦娥四号着陆器和玉兔二号月球车。它们还在月球背面传回了一张自拍照,照片里五星红旗极为夺目,这也是首个在月球背面闪耀的国旗!
如今,“玉兔二号”月球车已经在月球背面行走了284.6米,刷新了我国航天器月球行驶距离的新纪录。不过,这个纪录得来可不是那么容易。这个中秋,我们一起来看看玉兔二号在月球上发生的故事。
眼前的这张路线图就是玉兔二号在月背行走的路线。上面每一个圆圈就代表着月球表面的一个坑,可以看到嫦娥四号的着陆点附近,几乎被大大小小的坑包围了,这让玉兔二号从起步开始,就遇到了不小的挑战。
航天科技集团五院 玉兔二号巡视器遥操作系统主任设计师 彭松:当时着陆之后下去环境比我们预想的要恶劣。刚下去就南面有个坑,北面在十米左右也有个坑。那块的分析的坡度也是比较大的,如果车过去了之后会有危险。
尽管玉兔二号希望自己能够尽早地投入工作,但是在它驶向远方之前,还需要完成一项重要的任务——给嫦娥四号着陆器拍张带国旗的正面照。
玉兔二号与着陆器分离之后,两个人其实是“背对背”的。也就是说它需要在这“四面环坑”的情况下,找到一条平稳、安全的路,从而走到着陆器的正面拍照。
航天科技集团五院 玉兔二号巡视器遥操作系统主任设计师 彭松:当时规划的时候也是非常紧张的。这边可以看出来,这几个点都有很大的坡度。没有别的选择余地,当时选的应该是基本上是唯一的互拍点。
准确地走到了唯一的拍照位置,玉兔二号圆满地完成了自己的第一项任务,也让我们看到了在月背上闪耀的第一面国旗。
不过还来不及骄傲,它就要独自面对更多的难关了。
这是它在月球上第三个月昼时走过的路。相比较于之前还会留些空隙,这里的圆圈基本上是相切的。也就是说,坑与坑几乎连在了一起,玉兔二号不得不沿着坑的边缘上下爬坡。
航天科技集团五院 玉兔二号巡视器遥操作系统主任设计师 彭松:你看基本上沿着这坑过去的。就走这一步路的时候特别小心。
记者:现场的图像是?
航天科技集团五院 玉兔二号巡视器遥操作系统主任设计师 彭松:(玉兔二号)巡视器自己拍的,然后确定行走路线。
为了自己的安全,玉兔二号会第一时间将自己看到的信息传回给地面。这点上它要比自己的“姐姐”玉兔号幸运得多。
相比较于嫦娥三号任务,这次我们拥有了海外的阿根廷测控站,加上国内的佳木斯和喀什两个测控站,可以实现对嫦娥四号和玉兔二号24小时不间断的监控和保护。
嫦娥四号任务测控系统总设计师 李海涛:嫦娥三号每天大概工作14个小时左右,就说我们当时只有佳木斯和喀什两个深空站,这样的话喀什出站以后相当于就没有测控了,这个时候就这个工作基本上处于一个停滞的状态。这个任务是24小时不间断的一个连续的一个工作。只要是在月昼,我们就连续的工作大概一般都在十天左右,所以这个是非常辛苦的。
这个中秋,月球上又进入了月夜,小兔子和地面的师傅们也可以休息一下,等到进入新的月昼,继续充满能量地开始新一轮的月背探险。
带着姐姐未完成的梦
事实上,玉兔二号比姐姐玉兔号要幸运,远不仅仅是全天候的保护。
2013年底,玉兔号月球车随嫦娥三号来到月球,但是在一个多月之后,它就因为和月球表面的石块发生了磕绊,失去了行走的能力。
为此,科研人员对玉兔二号进行了针对性的改进,让它能够更健康地行走和工作,也让之前在玉兔号上没来得及完成的梦想,有了实现的机会。
2014年1月25日,在进入第二个月夜休眠前,玉兔号受到复杂月面环境的影响,机构控制出现异常。尽管后来它顽强地实现了月昼唤醒,但是却失去了行走的能力。2016年7月31日,没来得及再过一个中秋,“玉兔号”正式停止工作,这也成了嫦娥研制团队内心最大的遗憾。
航天科技集团五院 玉兔二号GNC及综合电子分系统副总师 陈建新:经过很多努力过后,后来还是没有让车再走起来,大家也是觉得心中非常的一个遗憾。大家把这个遗憾也都转化到了我们在嫦娥四号的工作当中。
就这样,玉兔二号身上有了更多的牵挂。研制人员对它进行了软件系统的不断升级,和硬件设备的不断完善,希望它能够在更加未知和复杂的情况下走得更远,也能够实现当初玉兔号没能完成的事情。
- 原标题:行走284.6米、全天候被保护……这个中秋带你去看“玉兔”在月球上发生的故事
- 责任编辑: 李天宇 
-
茂名警方回应“男子悬空支撑高楼外墙坠亡”:未接到相关警情
2019-09-13 20:39 -
中秋硬核消息:人民日报正在谋划组建金融财经类传媒集团
2019-09-13 20:03 传媒帝国 -
国宝人寿保险董事长易军接受纪律审查和监察调查
2019-09-13 19:37 廉政风暴 -
“百名红通”剩40人在逃,19个逃往美国
2019-09-13 19:27 海外追逃 -
中秋月圆,三句古语读懂习近平的家国情怀
2019-09-13 19:12 -
鉴往知来——跟着总书记学历史|切切故乡情
2019-09-13 19:03 -
任正非:华为愿与美司法部展开不设限讨论
2019-09-13 19:02 华为 -
南极长城站开放旅游申请
2019-09-13 16:42 南极探险 -
壮丽70年 奋斗新时代——重温嘱托看变化 | 青海:守住生态,呵护“颜值”
2019-09-13 16:23 壮丽70年 奋斗新时代 -
了结税务纠纷,谷歌向法国缴近10亿欧元
2019-09-13 15:46 大公司 -
女子到华山游玩被杀害 家属向景区索赔300万
2019-09-13 15:40 中国游客 -
“为了主播女友...”
2019-09-13 15:35 中国雷人秀 -
今日俄罗斯主编脸书账号被封
2019-09-13 15:33 -
香港消防被记者追问,这反问神了
2019-09-13 15:28 香港 -
“邦交”不稳,台当局找美国救急
2019-09-13 15:28 台湾 -
“保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收入也要相匹配”
2019-09-13 15:11 中国经济 -
李嘉诚发声,到底谁该给香港人“网开一面”?
2019-09-13 15:01 心连心 爱香港 -
研究生写“血书”后跳楼,华中科技大学通报
2019-09-13 14:42 -
香港再获评为全球最自由经济体
2019-09-13 14:41 香港 -
“月是故乡明” ,听习近平谈乡情
2019-09-13 14:25 新时代新气象新作为
相关推荐 -
几经波折,美乌要签了? 评论 62“不吃够自己种的苦果,某国就不会放下身段老实谈判” 评论 171关键时刻,外贸大省如何突围? 评论 50“特朗普会输,‘用谈判孤立中国’行不通” 评论 95“中国代表团访问巴西,探讨两洋铁路” 评论 197最新闻 Hot
-
撑不住了?特朗普暗示降低对华关税
-
想得挺美!特朗普威胁他国别买中国货
-
河北衡水中学再换校长,3年前启动“破内卷”改革
-
全球最大矿企:全球经济得靠中国
-
“美国把枪顶着各国脑门,谁还愿意跟它坐一条船?”
-
几经波折,美乌要签了?
-
怕谈崩了,欧盟准备“留后手”
-
“特朗普收手吧!中国又要领先了”
-
靠中国,加拿大发上“美国财”
-
美股再跌,特朗普:鲍威尔越早走人越好
-
农文旅项目投资1700万后被告知是禁养区?南京浦口通报
-
“中国学生对赴美留学迟疑,英国成了热门地”
-
为获提拔,他送给中管干部张福生25万
-
7天内连发3起事故,主力机队飞行训练暂停?台军方回应
-
广西吃了自然保护地划得过多的亏?自治区党委书记要求廓清模糊认识
-
“美国GDP的水分在不断增加,他们慌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