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垃圾分类之世界观 | 日本:改良焚烧技术减少填埋量
最后更新: 2021-09-09 13:11:28生活在现代社会,垃圾处理是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回避的一个话题。世界各国对垃圾的分类、处理方式方法也不尽相同,但构建卫生、环保的生活环境的目的却是共同的。虽然世间对繁琐复杂、细致入微的日式垃圾分类和粗犷豪放欧美式垃圾处理方式褒贬不一,但仔细想想,只要是有利于环保和资源再利用,构建循环型社会,垃圾分类的效果总是利大于弊,值得进一步深化保持。租房合同与分类教程一起交给新住户
由于文化和生活习惯的不同,初到日本生活的外国人面临的第一个大挑战,可能就是垃圾分类问题了。不少人都为“不知道什么垃圾应该扔到什么地方”“日本垃圾分类的规定太繁琐了”等问题而苦恼。
与一些国家将垃圾分为“可回收垃圾”和“普通垃圾”两大类的分类方式不同,日本将垃圾大致分为“可燃垃圾”“不可燃垃圾”“资源垃圾”和“大件垃圾”等四大类。同时又因垃圾的具体分类处理问题由各地方政府决定,日本各地的分类及处理标准也不尽相同,有的地方甚至多达数十种之多,且不同垃圾的扔弃时间也有所不同。这一问题不仅让初到日本的外国人感到不适应,也让不少刚搬到新住处的日本人,需要重新学习当地的分类标准。
所以,在日本“指导教育如何扔垃圾”便成了新住户的第一学习科目。刚到日本某地生活时,由当地政府制定的垃圾分类教程和细则,会随着租房合同一起送到新入住者的手上。房东或者邻居也会专门向新住户详细讲解,垃圾该如何分类、拿什么装、什么时间扔在哪里等注意事项。
除了入门级的学习外,“入乡随俗”则是适应垃圾分类的最好办法了。面对严格复杂的分类规则,在实践中学习非常有效。不少人刚开始扔垃圾的时候,都会留心观察日本人是怎么扔的。在日本,如果不按照规定扔垃圾,你会发现自己扔出去的垃圾又被人放回了家门口,有的甚至会受到邻居或公寓管理人员的“当面指导”。另外,人们在相互“吐槽”垃圾分类之苦的过程中,实际上也是探讨如何分类的过程,久而久之,垃圾分类的习惯也就逐渐养成了。
生活方式从过度消费向“环保”转型
要说日本垃圾分类规则之细,恐怕属于全世界的“模范生”。同时,日本国民能如此严格地遵守规则,恐怕也是世界上少见的。究其原因,这一结果的产生与日本的经济发展和重视规则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二战后,随着日本经济的高速发展,垃圾问题也日益成为社会问题。到上世纪90年代,由于垃圾焚烧过程中二噁英等有害物质的大量排放,严重污染大气,迫使日本政府痛下决心,强化垃圾分类,改变以往垃圾焚烧的最终处理方式。
此后,随着1997年《京都议定书》的通过,日本为了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开始决定从大量生产、大量消费的生活方式向“环保”转型。在此过程中,日本国民对垃圾分类的观念有了根本性转变。随着时代的发展,垃圾分类已经深入民心,逐渐形成了现在的国民价值观。
普通日本国民能够遵守如此繁琐的垃圾处理规则,也是日本人遵守规则这一国民性的表现。与其他国家的“只要没人看到就可以”的行为方式相比,日本人更注意的是“即便没人看着,也要像有人盯着一样行动”,这也是日本人在经济高速发展时期的“集体主义社会”风气下形成的“别人的目光下”的行为方式。在日本人眼里,“规则就是规则,不遵守规则就是‘不懂常识的人’”。
改良焚烧技术能有效减少填埋量
减少垃圾排放,构建环保型社会已经成为当今人们的共识。但是,日本在垃圾分类细化方面其实也面临诸多难题。
比如,过于细化的垃圾分类在日本也有着不同看法。就连从事垃圾处理的业内人士也认为,垃圾处理过程中,最大投入就是收集运送垃圾的物流费用,这一支出占到整个垃圾处理成本的70%左右。细化垃圾分类不仅直接增加了运送垃圾卡车的运行费用,也增加了车辆尾气的排放量。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日本政府积极推进“3R政策”,即垃圾处理中的Reduce(减少)、Reuse(再利用)和Recycle(可回收),呼吁市民认真做好垃圾分类,实现资源的再利用。日本各地政府都制定了容易理解和掌握的垃圾分类手册,从小学生开始将实施“垃圾分类”融入日常教育工作之中。近年来到日本居住的外国人日益增加,各地也在考虑如何解决外国人日常生活中的垃圾分类问题。不少地方政府都制作了各种语言版本的垃圾回收指导手册、宣传品,在垃圾回收站附近设置英文提示牌等,广泛宣传垃圾分类的做法,确保分类及扔弃有序实施。
此外,日本还加大了对垃圾处理的资金投入和技术改良工作。以东京为例,2017年的垃圾处理费用高达约720亿日元。
对于可燃垃圾,通过焚烧后将垃圾最终处理量压缩至原回收体积的1/20,部分垃圾灰作为水泥的原料得以重新利用。经过技术改良后,焚烧炉的温度可超过1200摄氏度,可燃垃圾在这一高温下焚烧后并快速冷却,可压缩至原回收体积的1/40,大大削减了垃圾最终填埋的处理量。此外,在垃圾焚烧过程中还实现了对废气废水的减污减排等目标,利用焚烧过程中产生的热能进行发电供暖,促进了资源的循环利用。对于不可燃和大件垃圾,也在粉碎填埋的过程中实现了对铁铝等金属的回收利用。
- 原标题:垃圾分类之世界观 | 日本:改良焚烧技术减少填埋量
- 责任编辑: 于文凯 
-
假班主任遇上真警察家长,栽了
2021-09-09 12:26 -
中国打压平台科技公司?不,在刷新“中国特色”
2021-09-09 11:38 反垄断 -
西安最终决定9月18日试鸣防空警报,此前通告作废
2021-09-09 11:20 -
中国医生的海外“光明行” ——中国医生积极治疗外国白内障患者
2021-09-09 11:11 中共100个对外交往故事 -
劳荣枝一审被判死刑,当庭提出上诉
2021-09-09 10:11 -
31省份新增确诊28例,本土无新增
2021-09-09 09:26 新冠肺炎抗疫战 -
违法用地为何屡禁不止?媒体:个别地方缺乏大局观和系统思维
2021-09-09 08:16 土地博弈 -
英外相就“支联会”成员被捕说三道四,驻港公署驳斥
2021-09-09 07:57 -
受贿行贿,哪个查起来更难?
2021-09-09 07:37 廉政风暴 -
扬州一百货店着火致3人死亡,警方:刑案
2021-09-09 07:16 -
田湾核电站6号机组发生0级运行事件:无照射,无环境污染
2021-09-09 07:03 核电 -
济南警方:相关涉案人员已到案,绝不姑息
2021-09-09 07:01 依法治国 -
南海北部湾部分水域今明两日将进行实弹射击训练
2021-09-09 06:54 -
北京警方:故意编造科研人员遗失探测金属链,行拘
2021-09-08 22:19 -
“谢邀”成“泻药”?知乎道歉
2021-09-08 22:08 食品安全 -
胜利!扬州实现全域低风险
2021-09-08 21:24 新冠肺炎抗疫战 -
腾讯、网易等游戏企业和平台被约谈
2021-09-08 20:58 大公司 -
国常会:在食药疫苗安全等领域实行惩罚性赔偿制度
2021-09-08 20:55 政策风向标 -
香港打疫苗送千万豪宅,40平
2021-09-08 20:37 香港 -
台当局拟移除蒋介石铜像,国民党痛批:“政治追杀”!
2021-09-08 20:11 台湾
相关推荐 -
习近平会见俄罗斯总统普京 评论 56习近平抵达莫斯科,在伏努科沃专机机场发表书面讲话 评论 31习近平乘专机抵达俄罗斯首都莫斯科 评论 33县乡两级不作精简要求,传达什么信号? 评论 259瑞银30亿瑞郎收购瑞信,政府提供90亿作保 评论 231最新闻 Hot
-
“这是陷阱!”特朗普这次鼓动的抗议,可能要凉?
-
“这让韩国人很受伤”
-
斯里兰卡获IMF29亿美元援助,此前中国已为其债务“开绿灯”
-
俄罗斯禁用SWIFT?
-
印度抓捕分离主义团体领导人后,驻外领馆遭袭
-
受苹果游说,印度一邦修改劳动法允许12小时倒班、女性夜班
-
曾帮中国训练战机飞行员?美澳被指从中国“诱捕”前美军飞行员
-
摩根士丹利:特斯拉在华降价效果未达预期,因竞争激烈
-
岸田改变行程,突访乌克兰
-
泰国解散议会预计5月大选,他信小女儿支持率遥遥领先
-
撇下印澳,“加拿大想拉美日韩来对抗中俄”
-
“黄背心”在法国卷土重来?
-
“我们被骗了,所谓的合作伙伴都不打算和平解决问题”
-
县乡两级不作精简要求,传达什么信号?
-
他竟称,呼吁俄乌停火是不可接受的...
-
20年首次,通用在华份额跌破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