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金钟:面对强美元,发展中大国们靠什么挺住?
【文/观察者网专栏作者 金钟】
美国加息至今,我们写了很多关于这一轮货币加息周期的分析文章,一直以为第一个撑不住的主要国家政府会是某个发展中大国,比如通胀率同比达到80%的土耳其或者是经常破产的阿根廷,可没想到老牌发达国家英国出现了第一个牺牲者。
整个事件的过程大家应该都在新闻上看过了,英国前政府在国内高通胀和央行加息的背景下决定实施大规模减税和高赤字的财政刺激政策,造成英国国债价格暴跌,从而导致英国养老金的金融衍生品交易崩盘,差一点就造成英国养老金基金行业的大规模破产。
而英国保守党议员们选出的新政府已经将之前的财政扩张政策全盘否定,即将转向走上一条货币紧缩和财政紧缩并举的政策道路。
英国《卫报》10月25日报纸头条截图
“前两年印的钱太多了”
大西洋的另一端,美国9月份消费者价格指数同比增长8.2%,这是美国中期选举前最后一次发布消费者价格指数。虽然美国政府先后通过释放石油战略储备和出访中东等政治外交手段来打压油价,实际上汽油价格比夏天的时候也的确有了不小的回落,但是由于前两年印的钱太多了,在油价之外的商品和服务的价格增长已经冲了起来,拜登政府终究还是没有在中期选举前将通胀数字打压下来,民主党可能将会为这个失败在中期选举中付出不小的政治代价。
而这一轮加息周期的始作俑者美联储大概率还要在11月初的会议上再次加息75个基点。
很多人有这个疑问,美联储已经要第6次加息了,官方利率也要从0一路加到近4%,为什么通货膨胀率看起来距离回归正常(2%)还遥遥无期,加息真的可以打压通胀吗?
以前的经济学研究对美国货币政策传导机制有过不少研究,根据研究数据选取时期的不同,货币政策的传导时间平均需要一年多。也就是说,过去半年多,美联储的加息更多只是反映在股票、债券、期货和汇率等金融市场上,美国实体经济才刚刚开始看到一些高利率造成的影响。
当地时间9月21日,美联储宣布加息75个基点之后,美联储主席鲍威尔召开新闻发布会。图自澎湃影像
从数据和新闻里我们能看到一些经济放慢的迹象,比如部分城市房价和房屋买卖成交量开始下跌,比如很多互联网科技企业开始冻结招聘和开始裁员,只是这些情况还没有传导到其他经济领域去。
而目前很多投资银行和研究机构都在预警美国在2023年进入经济衰退,基本上也都是参照了我前面提到的关于货币政策传导所需时间的研究成果。
因此,如果没有其他的地缘政治突发事件,由于基期效应和加息政策在实体经济里的效果显现,在未来半年内,随着实体经济大概率进入衰退阶段,以及我们之前文章提过的住房供给增加,美国通货膨胀率会有一个比较急速的下降过程。虽然通胀不会立刻回到疫情前的水平,大概率会在4%到5%左右徘徊,但这已经足够让美联储的加息步伐暂停下来。
“强美元”如何收割海外市场?
美联储加息暂停是否就代表着美元升值的趋势也会暂时中止呢?
一般情况下的确是这样,如果美联储透露出等等看的想法,美元会暂时进入一个平台期。但是如果在2023年由于高利率和经济衰退导致了某个主要经济体发生类似于前几周英国那样的金融系统危机,那么出于避险的需要,大批热钱买入美元还是会推动美元价格加速上涨。
在G20里面,日本和欧洲面临的风险要超过几个主要发展中国家。
欧洲的问题和英国类似,面临能源危机的同时还要加息应对通胀。前几天,《华尔街日报》就意大利的纺织企业面临的困境进行报道:有个典型的中小纺织企业今年夏天一个月支出的电费和燃气费用比2021年同期增长了近10倍,几乎接近2021年全年的电费和燃气费用支出了。
在这个背景下欧洲央行继续加息,只会把本地区企业的生产成本继续大幅度推高,从而引发更多的企业破产,将危机扩展到银行和金融系统。从这个角度说,欧洲就是一个大号的英国。
而日本的问题则是根本不敢加息。日本实施零利率近10年,金融系统和养老金基金手里握有大量极低利率的长期国债。一旦加息,金融系统会遭受巨额损失甚至可能导致系统性危机。
一名男子走过位于日本东京的日本银行总部。新华社资料图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责任编辑: 吴立群 
-
13省份前三季度GDP出炉:山西增速暂领跑,8省份跑赢全国
2022-10-27 06:50 观网财经-宏观 -
传统文化“破圈” 方式真是意想不到……
2022-10-26 19:06 -
面板龙头躲不过行业周期
2022-10-26 17:50 观网财经-科创 -
德国总统突访基辅,“在防空洞躲了一个半小时”
2022-10-26 16:57 德意志 -
台湾科考船作业时遭日方干扰,外交部:已向日方提出交涉
2022-10-26 16:15 -
华为起诉亚马逊侵害专利,曾称需构建合理收费基准
2022-10-26 15:41 观网财经-消费 -
欧美天然气价格一度跌入负值,怎么回事?
2022-10-26 14:45 欧洲乱局 -
富士康辟谣:郑州园区2万人确诊严重不实
2022-10-26 14:25 观网财经-科创 -
南京拟取消网约车驾驶员户籍限制
2022-10-25 20:35 观网财经-互联网 -
人民银行党委、外汇局党组:维护股、债、楼市健康发展
2022-10-25 19:18 观网财经-金融 -
打破垄断,汽车又一材料国产化了
2022-10-25 17:14 观网财经-汽车 -
财政部:前9月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53151亿元
2022-10-25 17:06 观网财经-宏观 -
银保监会:人民币长期走强的趋势不会改变
2022-10-25 16:40 -
双十一变局:主播不“打架”,巨头忙“拆墙”
2022-10-25 16:38 观网财经-互联网 -
梅洛尼会是意大利版“特拉斯”吗?
2022-10-25 16:29 观网财经-海外 -
粤东,引领中国和全球海上风力未来
2022-10-25 16:26 能源战略 -
宝马弃英入华,英国汽车衰败史给中国什么启示?
2022-10-25 16:13 观网财经-汽车 -
5G进入高速发展期,挑战还有哪些?
2022-10-25 16:12 观网财经-科创 -
财政部等三部门:将电子烟纳入消费税征收范围
2022-10-25 15:32 观网财经-消费 -
元气森林唯品会“不打钱”,芒果超媒日子难过
2022-10-25 15:26
相关推荐 -
又酝酿对中国光伏开刀?欧洲业界警告:不要重蹈覆辙 评论 140佐科宣布:正式启用! 评论 228“没有中国参与,解决方案难以想象” 评论 82“生日快乐,中国!”华春莹连发11组对比照片 评论 206最新闻 Hot
-
“豪华黄金周”出境游火爆,中国游客获得“VIP待遇”
-
又酝酿对中国光伏开刀?欧洲业界警告:不要重蹈覆辙
-
得知美国“援乌预算”被搁置,乌克兰连忙降温:我们理解
-
胜选后他明确表态:停止对乌军援,我们的人民正面临更严峻问题
-
佐科宣布:正式启用!
-
“没有中国参与,解决方案难以想象”
-
埃尔多安怒了:再也不指望他们
-
美参议员强行加戏:这样做等同于对台湾宣判死刑
-
iPhone 15热到不能碰?苹果回应
-
英国将首次向乌部署军队?苏纳克急为新防长灭火
-
又一个北约国家,立场要反转了?
-
“生日快乐,中国!”华春莹连发11组对比照片
-
投票关键时刻警铃炸响,“我寻思这是门呢…”
-
“在全球南方,几乎每个人都认为有替代西方的选项”
-
拜登回应政府“续命45天”:拿不出钱也得援乌
-
欧盟能做,中国做不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