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快要第79次了,这次有何不同?
对中国来说,相对具体的影响包括美国政府开支削减将会导致中国出口需求进⼀步萎缩。此外,中国投资⼈应当警惕国债危机解决前的金融市场可能出现的剧烈波动。[全文]
-
黄金三破2000美元关口,什么信号?
冻结别国外汇储备的行为,对于许多国家来说犹如当头棒喝:原本外汇储备被视作保障本国经济和金融安全的坚实防线,但是大家突然发现,这些以美元欧元日元形式储存的财富防线,其实只是建筑在沙滩上的城堡。[全文]
-
银行业如惊弓之鸟,但美联储可能继续加息
跟沃克比较,鲍威尔现在面对的压力不过是毛毛雨罢了。他可能继续加息直到通货膨胀率确定受到控制。可鲍威尔的历史记录并不好。2018年的加息周期时他言之凿凿要坚持加息,但是没过两周他就改弦易辙开始大幅度降息和加大量化宽松力度。[全文]
-
此次金融体制改革,剑指还在作祟的“安邦系”们
就像马克思说过的,资本在追逐利润的过程中往往不惜钻法律的漏洞甚至违法犯罪,金融监管和逐利的资本之间的“猫鼠游戏”是一个长期过程,金融监管体制和机构设置都应该随着市场变化不断进化,争取做到“魔高一尺,道高一丈”。[全文]
-
中国的AI论文发表量全球第一,为什么没搞出ChatGPT?
根据《人工智能指数报告2022》提供的信息,中国研究者目前在AI类的学术刊物和学术会议上发表论文的数量和论文的引用数量都已经达到全球第一,论文发表数量甚至比美国发表数量的两倍还多。但是,这些论文和引用到底对经济生产做出了多大贡献呢?[全文]
-
印度首富被做空,也给中国提了个醒
即使没有投入真金白银,来自远方的一份研究报告就可以让印度首富如此狼狈地损失几百亿美元的财富,这也说明这位印度首富的脆弱和当前金融市场上对于印度神话追捧的不理性。[全文]
-
得不到美元援助时,它们才会看向人民币?
大幅度提高人民币在贸易和投资的使用份额是一个成本很高的任务,此时并不应该成为国内工作的重点。但是完善人民币作为清算货币的一些先行准备现在必须要铺开。[全文]
-
石油人民币是后话,中国当下面临的能源形势是……
中长期来说,伴随着中国防疫政策调整结束和未来经济刺激政策的出台,以及美国结束加息周期并可能开启新的降息周期,石油需求将会在2024年之后快速回升。[全文]
-
越南为何陷入危险循环?谁是中国制造真正的挑战者?
当今国际宏观经济政策有两个主要趋势,一个就是各国为了抑制高通胀而采取的紧缩货币政策,另一个则是西方的所谓“制造业回流”和“供应链重组”政策。而当我们稍微深入了解,就会发现这两个政策有着严重的相互冲突的地方。 [全文]
-
面对强美元,发展中大国们靠什么挺住?
以往在加息周期中最先倒下的发展中大国,为什么这一次反倒还没发生危机呢?[全文]
-
马斯克女友都买不起房了?美联储能把通胀打下去吗
这只是每天无数娱乐八卦中的一条,但是在这个段子流行的背后,也确实说明了普通美国民众对于过去两年房价疯涨的不满,以及对于未来房价走势的担忧。[全文]
-
美国芯片业的这套操作,中国能否借鉴?
美国打压日本的外交措施,我们了解之后可以准备预防措施,但是中国很难模仿和复制这些外交手段。而对美国内部如何推动芯片产业研发的政策措施却是可以采取“拿来主义”的态度。[全文]
-
耶伦的新实验会打痛俄罗斯吗?
对于俄罗斯而言,他们的确在国际能源市场的交手中一直表现不错,但是年底美国中期选举将至,2022年的冬天也不远了,俄罗斯在能源供给上的底牌还能发挥最佳作用的时间也并不多了。[全文]
-
中国的战略型行业不愁融资,但问题是……
中美监管协议的达成让处在非战略敏感行业的中国企业获得了更多的融资渠道,但是为国内关键行业的发展带来了更大的挑战。单纯的融资能力目前已经不再是障碍,问题依然是增加公司信息披露的透明度和市场对于公司、机构的监管。[全文]
-
中国的供应链地位,会被这个变数影响吗?
如果我们从非关税壁垒的角度来分析IPEF的作用,就会发现IPEF可能会极大地加强美国政府收集国际贸易数据和掌控贸易物流走向的能力,最终让美国政府掌握超出本身贸易地位的权力。[全文]
-
中国基建还有哪些发力点?这份文件指了一个方向
未来几个月人民币贬值和热钱流出是目前国内将会面临的一个重要金融风险。另一个重要风险则是在保证GDP增长的同时,基建投资能否实现带动就业恢复和居民收入增长这个重任。[全文]